64.生产袋栽香菇需要怎样制作料袋?

料袋制作包括拌料、装袋(填料)、灭菌、冷却等几项工作。

(1)拌料 根据灭菌锅的有效容积,按选定的培养料配方称料。先将木屑、甘蔗渣、棉秆粉、棉籽壳、麸(糠)、石膏、碳酸钙等不溶性干料混拌均匀,将糖、尿素等可溶性辅料用清水配成母液,分次加水混入干料,用铁锹来回翻拌5次以上,或用拌料机搅拌数分钟,直至培养料含水量55%~65%(视制筒时的气温、木屑颗粒和菌袋大小而定)。培养料的含水量可用水分测量仪检测,也可用“握料法”来判断。因培养料水分测量仪尚需完善,所以,目前多用“握料法”。具体做法是:用手抓取料堆中部的培养料,仔细观察紧握后指缝有无水痕或水滴、松手后料团紧实情况,及自1米高处落地时的状况,并依此做出判断。若指缝间无水痕,料不成团者,含水量在54%以下;若指缝间仅有水痕,松手时无水滴下,伸开手掌料成团,落地即散者,含水量为55%~60%;若指缝间有1~2滴水,表示含水量为60%~65%;若有数滴水滴下,表示含水量超过65%。培养料的含水量不仅是香菇的营养条件之一,也影响料内的氧容量。当制作菌袋时气温较低(20℃以下)和(或)主料颗粒较大,菌袋较小时,可将含水量调至60%~65%;若制作菌袋时气温较高,和(或)主料颗粒较细,菌袋较大时,宜将含水量调至55%~58%。

(2)装袋(填料) 将配制好的培养料装入塑料袋中的操作称为装袋或填料。装袋可用手工作业,也可用装袋机装填,机装工效较高,且能保证松紧均匀,少伤或不伤塑料袋,有利于提高料袋成品率。15厘米×55厘米的小袋,填料长度40厘米,每袋填料1.8~2.0千克(湿重,下同),24厘米×60厘米的大袋,填料长度45厘米,每袋填料3.6~4.0千克(图4-3)。近年来,湖北等地生产的装袋机的性能不断改善,工作效率越来越高,装料质量越来越好。菇农可以按需选购。

图4-3 装袋机结构

1—料斗;2—皮带;3—离合开关连杆;4—支架;5—输送器(绞笼)

(3)灭菌 料袋制作要求流水作业,当天拌料、装袋,当天灭菌。料袋可用高压蒸汽灭菌或常压蒸汽灭菌。目前,代料栽培香菇多采用简易灭菌锅进行常压蒸汽灭菌。锅内料袋的摆放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在锅内的栅格上先铺一层麻袋,然后将料袋呈井字形堆叠在麻袋上,顶部和堆间留5~10厘米空隙,千万不要塞得太满,以利于蒸汽流动;另一种是先用周转筐(长×宽×高:70厘米×45厘米×45厘米)装袋,然后把周转筐堆码在锅内的栅格上。后一种方式进出袋方便,料袋搬动次数少,且蒸汽环流通畅,灭菌效果更好。生产中,通常边堆码装锅,边生火加热,1~2小时装妥,3~4小时将锅内温度升至100℃。然后,维持工作温度(98±2)℃,6~12小时,中间不许跌火,以免温度波动太大,影响灭菌效果。具体灭菌时间应按需要决定。结合各地的经验,容量500袋以下的小型灭菌锅,(98±2)℃,4~6小时;600~1000袋的中型灭菌锅,(98±2)℃,8~10小时;1000袋以上的大灭菌锅,以1000袋10小时为起点,每增加100袋,灭菌时间相应增加1小时。生火加热的原则是:大火攻头快升温,旺火恒沸保灭菌。灭菌期间,应经常定点检查温度,稍有下降即应补救。若是初次使用的新锅,还应注意锅内水位。一旦低于安全水位线,即应通过连通管补充热水,以免发生烧袋事故。

(4)冷却 灭菌结束后,暂缓出锅(可以提高灭菌效果),待其冷却至60℃左右时即可出锅。出锅时工作人员戴手套,将装筐灭菌的整筐搬出,将散堆的逐袋取出,轻轻装入垫有衬布的筐内或平板车上,运到接种室或冷却室冷却。冷却期间,料袋呈井字形堆码,堆高6~8层,堆间预留通道,以利于散热。生产规模较大时,也可在工棚内冷却。冷却场地必须在使用前24小时进行清扫和消毒处理,以保持料袋的无菌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