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红薯
下面按节气介绍红薯种植管理方法与注意事项。
一、惊蛰
黄河中下游一带红薯栽培有春薯和夏薯栽培,这里仅以春薯栽培为例。
【品种选择】根据市场需求、栽培目的和用途,选用优质、高产、抗病性好、适应性强、适宜当地生态气候条件的省审、国审品种,尽量选用名优红薯脱毒品种。高淀粉加工型品种可选用徐薯18、徐薯8、徐薯27、豫薯7、商薯19、豫薯13、豫薯12等;食用型品种可选用北京553、心香、苏薯8、徐55-2、郑红22等。
【育苗】本节气(二候)开始排种育苗。黄河中下游一带属春夏薯区,红薯育苗方法主要有露地育苗、酿热温床育苗、火炕育苗、塑料大棚育苗、日光温室育苗、小拱棚育苗等。以冷床双膜育苗为例。
(1)育苗数量 一般春薯和套种红薯,每667米2需栽植株数3500~4000株。
(2)需种量 一般每667米2春薯二茬苗栽齐需种薯75千克。
(3)选地与建床
①选地要求:育苗地一般选在地势高燥、阳光充足、靠近水源、灌排方便、土质疏松和3年以上没有种过红薯的肥沃土地。如果是固定苗床,要更换床土并用石灰水、多菌灵消毒灭菌。
②建床要求:按1米2排种15~20千克计算苗床面积。苗床宽1~1.2米为宜,东西走向,长度根据育苗面积而定,一般4~6米为宜。挖土,深40~50厘米,回填20厘米,每1米2施有机肥3千克、45%氮磷钾平衡肥0.15千克,深翻、耙碎、耧平,以备排种。
(4)选种 挑选具有本品种皮色、肉色等特征特性的薯块作种薯。要求薯形端正,无病无伤,没有冷害、冻害和渍害。凡薯块发软、薯皮凹陷、不鲜艳、有病斑伤斑、折断、鼠咬,或断面无汁液,或有黑筋发糠(茎线虫病)的,均不能作种薯。薯块大小均匀,单块重以150~200克为宜。
杀菌处理:排薯前薯块用50~54℃温水浸种10分钟,中间翻动2次,使薯块受热均匀。或用7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水溶液浸种5~10分钟。
(5)排种 排种时注意分清头尾、芽面,切忌倒排,大小分开,平放稀排,保持上齐下不齐,以利覆土均匀。排种密度不易过大,一般种块间留空隙1~2厘米,空隙间填上细沙土。排种结束后,苗床浇1次透水。
(6)除草覆膜 覆膜前喷施封闭型化学除草剂,每667米2用72%都尔乳油100~120毫升,或50%乙草胺乳油100~150毫升,兑水50千克均匀喷洒地表。喷施除草剂后,苗床上均匀覆盖1.5~2厘米厚细沙土,覆土宜薄,以利升温快,出苗早。苗床土面上撒施一些作物秸秆或粗粪,然后覆盖一层地膜,注意地膜四周不宜压实,使膜下留有一定空隙,以利种薯透气吸氧,防止缺氧腐烂。在苗床上按要求搭建小拱棚,膜边用细湿土压实,防大风掀开。苗床四周挖深20厘米的排水沟,防涝防渍。
二、春分
【苗床管理】(1)温度管理 主要工作是苗床保温,促芽萌发。种薯上床覆膜后,尽快使薯层温度提高到35℃左右,并保持3~4天,然后降到32℃左右。出苗后逐渐降到25~28℃,1周后降到25℃左右。一般是晴天上午揭草苫晒膜增温,下午4点以后盖草苫保温。
测温点应分别设在苗床当中、两边和两头,找出全床的高温点和低温点。温度计插在苗床上时不宜过深或过浅,以温度计下端与薯层底面相平为宜。出苗后,还要注意测量苗茎尖层的温度,防止高温烧苗。
(2)水分管理 排种后在浇透水的基础上,出苗前尽量不浇水或少浇水,以免降低地温。在薯块萌芽期保持床土相对湿度和空气相对湿度均在80%左右,使薯皮始终保持湿润为宜。如果因排薯时浇水不足,齐苗前苗床太干,影响到薯块生根发芽,也要适当浇水补充水分。但水分不能过多,否则幼苗生长过快,易形成弱苗。齐苗后床土相对湿度保持在70%~80%为宜。
(3)塑料薄膜管理 出齐苗后及时揭去地膜,防止高温烧苗。如果齐苗后床内温度超过35℃,要掀开薄膜两头两个角或全部掀开以通风降温。
三、清明
【苗床管理】(1)通风炼苗 当苗高达到10厘米时,掀膜通风调温,使床内温度保持在25℃左右。当苗高长到20厘米左右时,栽苗前5~7天逐渐揭膜炼苗,使苗床温度接近大气温度,以利栽插成活。
(2)肥水管理 本节气苗床,每4天叶面喷施1次0.4%磷酸二氢钾和1%尿素混合水溶液,并加入多菌灵、苯醚甲环唑等杀菌剂,防止病菌侵染,促进幼苗茁壮生长。
四、谷雨
【苗床管理】(1)浇水 采苗前3~4天停止浇水,晾苗。采苗后第二天浇一次透水。
(2)追肥 每采剪1次苗结合浇水追施1次肥,选择苗叶上没有露水的时候,每10米2撒施尿素0.25千克,追肥后立即浇水。
(3)通风晾晒 剪苗前3~4天,白天晾晒、晚上盖膜,达到通风透光炼苗的目的。
(4)采苗 当薯苗长到25厘米高时,应及时采苗,采苗过晚,薯苗拥挤,不利下部小苗生长,影响下一茬出苗量。采苗宜用剪苗法,要在离苗床土壤3厘米以上位置剪苗,桩基至少留1片叶,刀口要平,这样高剪苗,可减少病菌感染传播,能促进新芽及时萌发和小苗快速生长。剪苗时要取壮苗,但小苗、弱苗必须剪除。壮苗标准是:苗高22~25厘米,苗龄30~35天,舒展叶7~8片,叶大肥厚,顶部三叶齐平,顶芽饱满;节间短,茎粗壮,剪口白浆多,无气生根、无病虫,茎韧不易折断,春薯百苗鲜重500克以上。每剪取100株苗扎成1捆,以便运输和出售。
【大田栽植】本节气开始栽植。
(1)施肥 根据土壤肥力水平和计划产量指标,确定相应的施肥量和施肥方法。施肥原则是以有机肥为主,以化肥为辅,以底肥为主,以追肥为辅,少施氮肥,增施磷、钾肥。氮肥总用量的70%和磷钾肥的80%用作底肥。中等肥力条件下,每667米2产鲜薯2500~3000千克,需底施优质土杂肥(沤肥、堆肥)3000~4000千克、尿素10~15千克、优质过磷酸钙35~40千克、硫酸钾15~20千克。
(2)防治地下害虫 重点防治蝼蛄、蛴螬、地老虎等,可于整地前,每667米2撒施5%辛硫磷颗粒剂或甲基异柳磷颗粒剂5千克。
(3)整地起垄 红薯应起垄栽培,深耕25~30厘米,起垄做到垄距相等,垄形肥胖,垄沟深窄,垄直,垄面平,垄土松,土壤散碎,垄心无漏耕。高水肥地,宜起大垄,垄距1米左右,垄高25~30厘米,垄面宽55~60厘米;中低肥力地块,易起小垄,垄距65~80厘米,垄高20~25厘米,垄面宽35~40厘米。
(4)栽植密度 应根据品种、肥力、栽种早晚而定。长蔓品种宜稀,短蔓品种宜密;肥地宜稀,旱薄地宜密;春薯宜稀,夏薯宜密。一般高水肥地块每667米2栽3000~3500株,中低肥力地块每667米2栽3500~4000株。
(5)栽植方法 主要有水平栽法、斜栽法等方式。
①水平栽法:适宜水肥条件较好的高产地块。要求薯苗长25厘米左右,入土3~5节,平栽在垄面下3~5厘米深的浅土层中,并压紧压实基部,使薯苗与土壤充分接触,并浇足定根缓苗水,促进薯根快速生长,尽快成活。适宜水肥条件好的高产地块。
②斜栽法:为各地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所用薯苗长约23厘米,斜插入土中,入土节位3~4个,露出土表2~3个节,栽后浇水。近土表的上层节位结薯较大,下层节位结薯少甚至不结薯。
栽植时必须选壮苗栽插,剔除“老硬苗”和病弱苗,大小苗分开栽,防止大苗欺小苗,促进均衡生长;栽前薯苗消毒杀菌,预防黑斑病,可用7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浸苗10~15分钟。
(6)查苗补种 春薯栽插后5~7天内要及时查苗,发现缺苗、死苗及时补栽健壮苗,栽后要浇透水,促进晚苗快发,保证全苗。
五、立夏
【中耕】从成活至封垄前,中耕2遍,先浅后深。
【肥水管理】肥地不追肥,弱苗追肥,每667米2穴施尿素5~10千克,距离苗棵15厘米左右,条施硫酸钾复合肥20~30千克。栽秧后如遇大旱,应浇1次缓苗水。
【病虫害防治】红薯发根返苗期是地老虎的多发期,防治方法是在田间撒施敌百虫毒饵诱杀或进行人工捕杀。另外,在红薯病害多发区,要注意预防根腐病及甘薯茎线虫病,防治根腐病,可用氯溴异氰尿酸1500倍液灌根;防治茎线虫病,可用70%甲基异柳磷或50%辛硫磷乳油2000~2500倍液,在定值秧苗时每穴0.5千克灌根。
六、小满
【化学除草】防除禾本科杂草,每667米2可用10.8%精喹禾灵乳油30~50毫升或10.8%高效盖草能乳油30~40毫升,兑水30~40千克,均匀喷雾。防除阔叶杂草,每667米2可用10%乙羧氟草醚乳油20~25毫升或24%乳氟禾草灵15~20毫升,兑水30~40千克均匀喷雾。防除莎草科杂草,每667米2可用40%苯达松水剂300~500毫升,兑水30~40千克,均匀喷雾。
【肥水管理】如遇天旱,应浇一次水,结合浇水,每667米2施尿素3~5千克,促进分枝生长。
【中耕划锄】当主蔓长到40~50厘米时,浅耕一次,松土通气,消灭杂草,提温保墒。
【病虫害防治】主要防治对象有蚜虫、灰飞虱等,可每667米2用40%氧乐果乳油50毫升或10%吡虫啉10克,兑水30千克叶面喷施。
七、芒种
【病虫害防治】防治蚜虫、蓟马,每667米2可用10%吡虫啉20克或3%啶虫脒可湿性粉剂50克,兑水30千克喷雾;防治红蜘蛛,每667米2可用25%哒螨灵可湿性粉剂20克或2%阿维菌素乳油50毫升,兑水30千克喷雾;防治棉铃虫、菜青虫,每667米2可用1%甲维盐乳油30毫升或2%阿维菌素乳油50毫升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60毫升加50%辛硫磷乳油50毫升,兑水30千克喷雾,5~7天后再喷1次。
【中耕培土】在红薯封垄前,冲沟培土1次。
【浇水】如遇干旱,土壤缺墒,应及时浇水,一般以浇半沟水为宜。
八、夏至
【防旱排涝】当叶片中午凋萎,日落不能恢复,连续5~7天,可浇水,垄作以浇半沟水为宜。如遇降水过多,应及时排除田间积水,注意垄沟、腰沟、排水沟“三沟”相通,排水通畅。
【控制旺长】可提蔓,不翻秧,不摘叶。高水肥地块,在封垄后,每667米2可用15%多效唑50~75克,兑水50千克叶面喷施,防旺长,促稳长。
九、小暑
【旱浇排涝】如遇伏旱,应及时浇水,但水量不宜过大。降水偏多,及时排出田间积水。
【喷施膨大素】为促进薯块膨大,每667米2用膨大素12克,兑水15千克,叶面喷洒,7~10天1次,连喷2次。
【及时提蔓】7~8月份高温多雨,甘薯茎叶生长茂盛,易滋生节根,应提蔓1~2次,减少养分消耗,但切忌翻蔓。
十、大暑
【预防高温热害】本节气正是三伏高温天气,如果日最高气温超过35℃,土壤墒情不足,应及时浇水降温,预防热害发生。
【防旱排涝】参考“夏至”。
【喷施膨大素】参考“小暑”。
十一、立秋
【叶面喷肥】每667米2用磷酸二氢钾200~250克、尿素500~750克,兑水50千克,对叶面均匀喷施,10~15天1次,连喷2~3次。
【追施裂缝肥】甘薯进入薯块快速生长期后,在垄上出现裂缝时追施裂缝肥,一般每667米2用45%硫酸钾复合肥5~10千克,加水60千克,沿裂缝灌入。
【防止旺长】进入茎叶渐衰期后,由于高温多雨等原因,红薯茎叶仍可能出现旺长趋势,应根据长势,及时采取提蔓、打顶、喷施多效唑等控旺措施。
十二、处暑
【叶面喷肥】参考“立秋”。
【追施裂缝肥】参考“立秋”。
【防止旺长】参考“立秋”。
十三、白露
【叶面喷肥】参考“立秋”。
【追施裂缝肥】参考“立秋”。
十四、秋分
【叶面喷肥】参考“立秋”。
十五、寒露
【收获与防病】本节气开始收获。秋薯应于“霜降”前收完。要防止收获过晚,以免发生冷害腐烂造成损失。收获应选择晴天进行,从收获到入窖,都应认真操作,做到细收、轻刨、轻装、轻运、轻放,尽量减少薯块破伤,以免传染病害。
收获时以防治软腐病、黑斑病为主,可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80%乙蒜素乳油1500倍液浸薯10分钟,捞出晾干后入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