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 This Book for You?以意志为核心的形而上学——“最经典英语文库”第六辑之《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第二卷》导读

马玉凤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1788—1860)出生于商人家庭,早年被迫选择经商,以继承父业。在父亲去世以后,1809年叔本华进入哥廷根大学,先是醉心于自然科学,随后转向哲学研究。柏拉图和康德成了他最早接触的哲学家,也是对其哲学思想影响最大的哲学家。1811年叔本华来到柏林大学任教,其间,由于选择了与大名鼎鼎的黑格尔同一时间授课,选听他的课的学生寥寥无几,最后,叔本华不得不黯然离开柏林大学。1814年,叔本华搬至德累斯顿,开始迷恋印度哲学,而印度哲学也成为他哲学思想的第三个主要来源。

1818年,叔本华完成了《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第一版。这部不朽之作分为四部分,并附有一篇对康德哲学的批判。1844年,《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第二卷与第一卷一起出版。在第二卷里,叔本华用成熟的思考分别对其第一卷里的论题做了澄清和扩充。《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基本论点,即世界分为表象和意志两个部分,一切表象的存在都是意志的客体化。所有理性、知识都从属于意志。叔本华自认为是康德哲学的改造者。康德认为我们有一个可以感觉、可以认识的世界,还有一个独立于我们所有的知觉之外而自在的世界,即物自体世界。叔本华把物自体看作是能够被直接认识的,物自体就是意志。这里使用的“意志”一词必须从广义上来理解。

首先,在人和动物身上,意志表现为被观念或表象所决定的动机因素。在有机体的本能和植物性的生活中表现为刺激敏感性,在经验世界的其他形态中表现为机械的变化过程。这些不同的内在的或外在的种种因果关系所共有的总的涵义,根据它用以直接为人们所认识的唯一形式,应该先天地命名为意志。其次,就物自体与现象之间的关系而言,物自体不是现象之因。即使在人身上,意志也不是他的肉体或他的肉体活动之因;然而这一实体通过时空直观中的表象间接表现为肉体,并在认识中被理解为有因果必然性,且依赖于其他现象的东西;这同一实体在自我直观中被人们认作意志。第三,意志作为物自体只能是单一的、普遍的宇宙意志。事物只有作为现象在观念中和在认识中才彼此不同,而其实质是同一的。意志是一与全。正是现象的欺骗性使个人区分他自己的祸福与他人的祸福并使二者对立。最后,宇宙意志只以自身为对象;它愿望只是为了愿望,实际存在的东西其本身只是一种意愿。在此意义上,叔本华命之为生存意志。宇宙意志是物自体,它在无时间限制的永恒过程中创造自身,并且体现在现象无休止的变化中。

意志在所有自然无中的全能对人类来说具有悲剧的意味,人类不是被前面的东西牵引,而是被后面的东西推动,绝不是生命诱使人们前进,而是必然性驱使他们向前。自然界中最基本的驱动力就是生殖。要摆脱压倒一切的意志力量至少有两个途径:伦理学和美学。从道德意义上说,就是要拒斥激情和欲望,把自己的意志变成“否定意志的意志”,即“禁欲”;从美学意义上说,可以静观艺术的美,意识到一切世俗生活都是虚无,生命意志就是人的原罪,人只能靠恩宠才能得救,即达到一种佛教式的虚无主义寂灭境界。尽管叔本华试图通过伦理学和美学来摆脱宇宙意志的限制,但他并没有找到人类真正自由的个体意志,他对人类行为主体的最后忠告是:我们个体的行动决不是自由的,所以,每个个体只能做出他那个特定时刻做了的那些事情,绝不可能做出其他的事。

叔本华的思想影响了包括尼采、克尔凯郭尔、维特根斯坦、萨特、托尔斯泰等在内的一大批哲学家和文学家。叔本华通过建立意志的形而上学,清除了康德的自在之物为上帝保留地盘,但他仍然继承了传统基督教和康德的禁欲主义。尼采在叔本华的基础上进一步推翻了禁欲主义对生命意志的否定,将生命意志发展为权力意志,从而完成了对基督教和柏拉图主义传统的彻底颠覆,确立了一种新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