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世界被外向型占领了吗?

第一节 心理学对内向与外向的区分

我们所处的现代社会以商业经济主导发展方向,这要求人们需要具备相应的沟通交际能力。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禁都会觉得外向型性格的人要比内向型的更容易适应环境,性格外向显得交游广阔,在社会上各方面都比较吃香,这样的人似乎是当今社会理想的通用型人才。

20世纪20年代,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提出“内—外向人格类型”学说,大致诠释了“内向”和“外向”的概念。他认为,有些人会把生命力指向外部世界,致力于认识和改造外部世界。另一些人会把生命力指向内心世界,致力于了解和改变内心。[4]客观来说,“内向”原本应该属于一个中性的词,不知什么时候却成了代表敏感、保守、脆弱、悲观、孤独、冷漠、沉默寡言的贬义词。假如童年时候,我们收到一句来自长辈或朋友“你太内向了”的评价,就会情不自禁地觉得有受到怜悯、同情甚至谴责的意味,或者还会有一种秘密被拆穿的羞耻感。

荣格在他的书里概括,性格内向往往是被内心世界的想法和感受吸引,而性格外向则倾向于关注人们外部的生活及活动。内向者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他们身边事物的意义上,而外向者则会投身到事件当中。内向的人会在他们独处的时候为自己充电,而外向的人则会在社交活动满足不了自身需求的时候为自己充电。

《心理学词典》对“内向”的解释是:“一种主要的人格特质,其特征是专注于自我,缺少社交能力,以及较为消极被动。”对“外向”的解释是:“性格外向的特点是对外部世界感兴趣,具有高度的自信,社交能力强,敢说敢做,追求感觉和崇尚权威。”[5]

当然,人的社会性格分类有很多种,但人们习惯以外向型或者内向型为主要判断标准。善于表露自己的感情,为人活泼、热情、开朗,比较容易与别人打交道的属于外向型;而为人比较腼腆,对一些自己不擅长的事就会选择不去做,不太爱去挑战的属于内向型。个别性格内向的人迫于生活压力会渴望改变,他们迫切地想要通过心理咨询或者阅读书籍等方式,让自己变得外向,仿佛性格内向是他们的错误,是一切生活问题的根源。面对生活和交际的种种问题,改变内向的性格,成了很多人自我完善和个人成长的重要目标。

在多数人的眼中,性格外向的人善于社交,他们普遍情商较高,他们经常是大小圈子的焦点和中心。性格乐观积极的外向性格者好像没有太多的困难和烦恼,是许多人羡慕和喜欢的对象,以至于很多性格内向的人,其实心底里都渴望把自己改造成一个外向者。

就像畅销书作家苏珊·凯恩总结分析的那样,在这个外向型性格主导的社会中,外向意味着善于交际、自信和有活力,而内向变成了一种“次等个人人格”。内向者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就类似于女性生活在男性为主导的社会体系中,自身价值大打折扣,内向者甚至常常被误认为能力不足。[6]但世界上有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人都是内向型性格,如果内向者真的不适合社会发展,为什么没有在漫长的人类进化过程中被淘汰?

人的性格养成主要归结于社会环境,尽管各式各样的性格自古已然,但20世纪以商业经济发展为主导,全世界充满竞争与合作的社会趋势,促成了人们对外向与内向的不同性格产生各种利弊分析与解说。在社会发展中具备一定优势的属于优良的、有竞争力的性格。

中国古代长期处于农耕社会,就像《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田园生活,人们的日常活动仅仅局限于自己的村落,或者周围数十里的区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们对每天一起工作和交际往来的伙伴,几乎都知根知底,自幼熟悉。甚至很多地方的人,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自己的故乡。在这种习俗下,人们看重的是自己是否有责任心、懂礼仪、具备谦逊的品质,并不在乎自己在别人眼中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随着近现代工商业时代的到来,社会的商业化和城市化,把人们拉进了一个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之中。人们每天外出工作都会接触形形色色的人,交流谈判可能就是为了一桩买卖、一次互相合作。如何给那些毫无血缘关系或交情的人留下好印象,是人际交往中的首要问题。为了使自己更加适应环境,使自己的发展前景更加广阔,我们不得不注重交往沟通中给他人留下的印象。因此,那些热情、活跃、健谈、说服力强、有主导性的外向者,似乎更能受到大家的欢迎。

对于竞争激烈的现代商业社会,外向型性格的人似乎是最佳匹配者。在商业社会里,外向者能如鱼得水,而随着商业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外向性格进行推崇。

一直到现在,我们的社会仍然是一个外向型趋向的社会,我们生活在一个外向理想型的价值系统之中。外向型性格的人其实更容易获得机会与赏识。社会会希望你是善于社交,敢于表达自我、推销自我的人。因为社会毕竟是一个群体,需要我们维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正因为现代社会的价值系统鼓励我们变得外向,只有性格外向的人才会更受人欢迎,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恋爱交友,一个能说会道的人总会比安静沉默的人更有吸引力,因为他们能给人更好的第一印象。以至于今天提及某个领域的成功之道,一般都习惯把个人的胆量、魄力等要素放在前列。显然胆大的人勇于拼搏,善于把握机会,该出手时就出手。在竞争激烈的社会,外向者的胆量和魄力正是他们的一大武器,他们擅长肯定自己,推销自己,让别人能很快感受到自己的长处[7]。

出于种种原因,内向者陷入了被迫发展外向性格的境地—为了在一个全新的且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脱颖而出。即使是内向者自身,也不愿意承认自己就是一个性格内向的人。

第二节 内向性格等于次等的人格?

人的性情通常与生俱来,而每个人表现出的个性却是十分复杂的,是生平经历和文化底蕴相互影响的结果。有人将性情比喻为地基,那么个性则是建筑。

心理学和神经学的研究表明,外向型或内向型性格的形成和遗传及生理因素有关。外向性格,可以说是上天赐予他们的“礼物”,每个外向的人都需要珍惜这一优势。一般来说,对于同一事件,内向者受到的冲击更大,产生的情绪也更多,例如紧张、恐惧、焦虑等。

“你老是爱一个人待着不好,要从自己的世界里走出来。”

“你平时好像不怎么说话,为什么不多和朋友们聊天呢?”

“你这么内向,以后在单位上怎么交朋友?太内向的人不好升职,也当不了领导。”

相信内向的人多多少少都被家人、朋友劝说过,希望你学会变通,想办法活得外向一些。如果性格太过内向,就会让人感到你的前景堪忧,并且还有可能被贴上焦虑、自卑、太沉默、不爱说话等不利于发展的标签。

我们一生之中,家人、师长、领导不知不觉都在传递一种观念:好的性格就是要勇敢、快乐、善于表达。而性格内向似乎会有一些病态的心理特征,甚至会使人们产生严重的偏见。在把外向性格看作理想的思维影响之下,内向的人就如同女人在男权社会下的处境一样,地位和价值都会大打折扣。

你可以回顾一下自己的人生经历,很多人时常都会感受到,身边大人传递的观念都是“内向不好”。例如小时候家里来客人,如果你害羞不打招呼,家长往往就会带着歉意对客人说:“不好意思,孩子不喜欢说话。”到上学时,如果你性格太安静,同学也会好奇:“你怎么不和大家一起去玩?”工作后,如果你不善于和大家打成一片,上级或同事则会认为你可能不大合群。

社会环境促使了外向性格的人占据着主动和相对优势,好像他们是内向者的“天敌”,内向者似乎毫无招架还手之力。外向的人比内向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他们就是从小到大,你父母和亲戚口中那个仿佛更受欣赏的“别人家的孩子”。

外向型性格更容易表现自己,而性格内向往往不擅长和别人沟通,一般难以得到关注,尤其是在激烈的职场环境中,容易失去竞争的优势。比如在公司里,你不敢上台展示和解释项目方案,哪怕是自己设计的提案,你也怕自己表达得不顺畅,怕在现场被各种提问,为此,你宁愿把展示的机会让给他人……

那些性格内向的人,他们面对陌生环境时往往会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但是,难道他们真的不适宜面对竞争吗?难道必须要每天早晨起来打鸡血似的喊着口号,试图改变性格才能不被社会淘汰吗?这个世界就没有内向者的一席之地吗?事实上,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世界也需要这些安静、沉默的人与那些大声说话、健谈的人,也就是“外向者”达成平衡。

第三节 “由内而外”

21世纪以来,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当今社会又发生了新的变化。

今天多数年轻人的“外向”与“内向”已经不再有明显和绝对的界限。内向的人也许更愿意通过网络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倾诉一些个人的观点。他们的家人和朋友多半会感到惊讶,可能都想象不出性格内向的人会在“虚拟社区”上自由自在地表达真实的自我。相对那些外向的人来说,内向的人才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在某些网络社交的聊天讨论上,他们很喜欢这种不见面交流的方式。

对于一个性格内向的人来说,他也许永远不会在一个几百人的会议厅里主动举手发言,但他却可能用两个小时发一篇博客或者公众号文章,而他的网络受众可能就有几百人,甚至上万人。

(一)个性“由内向外”炼成

我们每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都拥有自由意志。当然这个概念很宽泛,若从社会学角度来说,一般都认为人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并且每个人的所作所为都应该受到褒贬。简单一点儿说,就是有做其他选择的能力。因此,每一个人都是通过自由意志选择、塑造个性的。

性格内向的人大脑中的杏仁核异常敏感,杏仁核的部分功能就是产生和识别情绪,面对新鲜事物时,高度敏感的人往往容易觉察到变化。他们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比较平静,对细微的环境影响都很在意,对听到的、看到的、闻到的都非常敏感。

内向的人在别人的目光下做事情时通常很不自在,也会在一些对个人带有评判性质的场合,如恋爱约会、工作面试等,觉得非常紧张。这些高度敏感群体往往会在他们的人生方向上偏向于哲学或精神价值,而不会向物质主义或享乐主义靠拢。[8]

很多人的性格都难免透着不和谐之处,而且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深刻的变化,不是吗?我们不能控制我们是谁,可是我们能决定我们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的性格可以发展塑造的部分,也许非常有限。我们自身表现出来的个性,很大程度上由基因决定,除此之外,还受到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影响。

(二)内向性格需要改变吗?

那些内向性格的人真的需要变得外向吗?这是莎士比亚式的一个终极思考。

内向性格当然有自己的优势。从生理条件说,内向者的神经更为敏感,这让他们对细微之处有更多的觉察。敏感有时候会造成麻烦,但有时候也很有用。比如,内向者对美更为敏感,他们更珍视自己的精神生活,所以很多人成了文学家、艺术家,古时如王维、杜甫、曹雪芹,近现代如沈从文、钱钟书。

内向的人容易对别人产生同情—这是友善的方面;内向的人容易为自己的过错感到自责—这是品德的方面;因为经常焦虑不安,内向的人会为事情做提前准备—这是职业的方面。

总的来说,内向的人作为工作伙伴可能更靠谱。既然内向性格有这么多的优势,为什么不安心做个内向的人呢?

其实,相信很多人都曾经为性格的内向而尝试改变,尤其在青少年阶段。像我一个朋友,在一家大型超市工作,平时就表现得非常外向。在一次年末聚会活动中,他和我说起,他原来也是一个非常内向的人,经常觉得孤单。上大学后,他决心要做一个性格外向的人。他刻意同人打招呼,主动和同学们说话,参加各种校园活动,有发言的机会他一定要强迫自己发言。他后来说,经过差不多两年的努力,他变得积极自信了。当时同学们都把他当作一个外向的人,几乎都不相信他刚来的时候曾经是一个内向的人。

很长时间以来,我都很佩服这个朋友为改变自己所做出的努力。但有一天他突然告诉我,他有时候也会有一种深深的不安,每天在人来人往的单位和各种应酬中,他为了业绩积极表现,但好像一直是在刻意“装扮”某种角色,而不是他自己,有时候想起来就会情绪低落。

因为这个朋友的一番倾诉,我有时候也回想自身的经历,包括接触到的许多朋友或者同事的经历,渐渐发现这不是个别情况。一开始我以为,这只是行为改变的时间不够长,人们还没有习惯。但是这种不安感的持续时间如此之长,可能并非简单的外部问题,某种程度上可能真有一个内在的“真实自我”,强行偏离这种“真实自我”总会让我们感觉不适应。

(三)勇敢展现真我的风采

就具体技能与修养训练而言,无论性格内向的人还是性格外向的人,都有提升的余地。不过在职场谈判、公开演讲等领域,内向的人容易紧张,因此会被认为不适合。内向的人要在这些领域取得进步,主要是“从内而外”发现自我价值,先在这些领域找到相对的优势,让局部优势引领自己去慢慢调整和改变。

以我自己为例,虽然与人打交道没有问题,但我曾经也有内向的一面。一个主要表现就是在人多的场合讲话发言会很紧张,总担心自己会失误,总是显得不自然,经常会结巴、忘词、脸红心跳等。从习惯角度来说,如果在某一方面感到焦虑,很容易在其他方面也怀疑自己,这就好像一种传染病。于是其他方面都开始畏首畏尾,生活也因此变得狭隘了。

大学毕业以后,我进入新闻媒体行业,通过采访写稿的经历不断锻炼,性格内向的一面在逐渐改变,自己与他人的交往方式也有一些调整。后来,有一所民办大学要找新闻专业领域的周末兼职教师,我考虑了好几天,心想这个事情可以提升自己在业内的知名度,就答应下来了。可从接下任务的那一天起,我一连做了几天的噩梦,梦见自己在讲台上,当着满屋子的人,讲课时连连出错,搞得十分狼狈难堪。当然,我尝试过设想一些应对办法,比如想象轻松的氛围,多做互动,多看看窗户外面舒缓紧张情绪……事实上,任何的改变都不容易。

最后上课时我做足了准备,很早就到了教室,当我站上讲台的时候,我十分自信。我充分了解了要讲的内容,可让我意外的是,当时教室里只稀稀拉拉地坐着十来个学生,和我之前每晚想象中的几百双眼睛盯着你,差别太大了。就这么十来个听众,一学期下来让我开始学会在众人面前讲话,让我积累起经验。虽然每次在人多的场合讲话,我仍然会紧张,但我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想多了”。

当然这算不上一个多么成功的故事,我之所以觉得有道理,是因为这里面蕴含了对内向性格的改变,虽然不是不可以,但也要遵循一些基本规律。改变无法凭空发生,真正有效的改变必须“由内而外”,发现内向性格方面的长处,然后逐渐积累,因此这需要两个支点。

第一个支点,需要你能积累相关的成功经验。它会改变你的预期,让你自信起来;第二个支点是在这些让你害怕的领域,要有一些自己的优势。

例如我自己的优势在于,总是试图把书上或学术文章中看到的知识,以及社会上发生的现实案例,和我们身边的生活建立联系,思考它们对我们人生的指导意义,并把这种思考与大家分享。是总结和分享的欲望,让我逐渐克服了讲话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