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往欧洲未来之路(上)
- 商业周刊
- 6342字
- 2020-06-24 16:12:39
谁动了谁的黄金
(原载于《商业周刊/中文版》2015年2月23日刊)
彼得·柏林格(Peter Boehringer)讨厌“阴谋”这个词。它意味着某些疯狂的事,而你只要和这位45岁的德国人在一起呆上一小会儿,就会清楚地发现他凡事都一板一眼。最近的一个早晨,在慕尼黑,他穿着一件钴蓝色衬衣,和他蓝色的领带和那双蓝眼睛很搭配。黑色的短发一丝不苟地贴合在后移的发际线上。在他那辆灰色的大众厢式旅行车里,杯架上放着两个完全一样的水瓶,就连里面装的水都一样多。在持续一天的采访过程中,柏林格逐小时安排好我们的日程,在采访结束后,他发来了一封后续电子邮件,里面列出了加了编号的要点。他在第二点中说道,过去三年来他一直在积极推动的这项运动不过是为了透明度。他还写道:“从定义上说,质疑和‘阴谋论’完全是两码事。”
柏林格主张金本位制,和一群慷慨激昂的投资者和学者一样,他不信任央行和纸钞,除非印制这些纸钞的政府愿意用他们金库里的黄金或者白银来兑换这些现钞。他有一家资产管理公司,将他自己和客户的钱投资于黄金、白银和采矿类股票,他还是非营利组织德国贵金属协会(German Precious Metal Society)的创始人,他说,这个组织让公众明白“没有贵金属支持的货币体系的疯狂性”。简而言之,令柏林格不安的是,全球经济建立在没有贵金属作支撑的虚构货币的基础之上。正是出于这个原因,他开始试图搞清德国等国宣称所拥有的黄金是否真的存在。
德国近一半的黄金储备都存放在纽约联邦储备银行(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总部所在的纽约自由街33号地下约24米深的金库里,这个金库建在曼哈顿地下的花岗岩层上。2012年,柏林格在博客上发起了一项将这些黄金带回家的运动。他认为,德国在战后繁荣期积累起来的这批藏金应该被运回法兰克福的德国央行。这些黄金从未被它的主人公开、逐条检查过。
没有对这些黄金进行清点已成为柏林格一个难以平复的心结。作为一家总部位于盖斯泰腾的为金银投资者服务的私人储藏公司的义务董事长,柏林格每年会亲自清点金银数量,将这些价值约1.4亿欧元(约合1.61亿美元)的贵金属从金库的一头拖到另一头,只是为了确认它们的存在。他的博客成为贵金属爱好者的聚集地。在2011年金价触顶时,欧洲纳税人协会(Taxpayers Association of Europe)请他起草了一封致德意志联邦银行(Deutsche Bundesbank,简称:德国央行)的信件,想要确切知道央行的黄金到底存放何处。他热心地答应了这个组织的请求,该组织支持降低税率、并且是欧洲大陆29个国家级协会组织的总代表。在收到一份不够详尽的回复之后,柏林格并不满意,他继续施压,从2012年2月开始发起“德国黄金返乡”运动。他承认,运动成功的几率很小。金本位制的支持者很少有人在金融圈子的核心,随着金价下跌,他们关于投资的一些末日理论开始出现漏洞。包括银行家和记者在内的反对者给柏林格贴上阴谋论者的标签,因为他竟然认为全球金融体系的核心存在缺陷。然后,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发生了:他开始占了上风。
由于不会和水或者空气发生化学反应,黄金总是熠熠闪光,即使是埋藏在失踪几个世纪的沉船之中。它的密度是如此之大——比重是水的19.3倍——以至于当你举起一块金锭时,视觉和手感之间的差异会带给你一种奇怪的感觉:仿佛突然身处一个引力更大的星球。一块标准的央行金条比头尾相连的两个易拉罐略小一些,但重量大约12公斤,有四个新生婴儿加起来那么重。
据世界黄金协会(World Gold Council)称,在人类历史上,被开采出来的黄金总量不到17.5万吨。将这些黄金全部熔化——包括埃及法老图坦卡门(King Tutankhamun)的死亡面具、诺克斯堡的黄金储备和你手上的婚戒——将形成一个边长21米的立方体,高度只有华盛顿纪念碑的八分之一。一块1公斤重的金条只有一个翻盖手机那么大,但却可以买下一辆宝马汽车。
黄金还有更深层次的另一番吸引力:当股票和债券的账面价值下跌时,黄金作为实物却稳稳当当地摆在那里。前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主席艾伦·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去年10月份在外交关系委员会(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发表讲话时说,黄金如此广泛地被当作货币,就好像“它与人类的缘分与生俱来”。当然,黄金能够被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实也意味着它会从我们眼前消失。
柏林格援引大约一个世纪前的一则轶事来说明德国并未用心保护它的黄金储备。上世纪20年代,德国央行行长亚尔马·沙赫特(Hjalmar Schacht)曾造访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及其第一任行长本杰明·斯特朗(Benjamin Strong)。沙赫特在他1955年出版的传记中详细描述了一个片段,他写道:“斯特朗对于能够向我们展示坐落在这栋建筑最深处地窖中的金库感到颇为自豪,他还宣称,‘现在,沙赫特先生,你就要看到德意志帝国银行(Reichsbank,当时的德国央行)的黄金被保存在哪里。’”
于是,这两位银行家开始等待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工作人员去寻找这批德国藏金。“最后,我们被告知:‘斯特朗先生,我们找不到德意志帝国银行的金子。’”沙赫特安慰这位目瞪口呆的联邦储备银行行长说:“没关系;你说这些金子在那里,我就相信你。即使它们不在那儿,你也能游刃有余地把它们补充回去。”两人就这样离开了金库,德国人并没有看到他的金条,而是基于信任接受了它们的存在。
假设那时德国人真的有金子藏在自由街33号的某个地方,现在也可能早就不见踪影。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德国饱受恶性通货膨胀困扰,据说德国人当时要用手推车推着现金去买东西,还会燃烧成捆的德国马克取暖(受通货膨胀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放弃了金本位制)。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利用经济崩溃的机会夺取了政权,然后把德国的黄金储备,包括他从犹太人那里偷来的资产,用于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买单。
战后,全球贸易围绕美元展开,当时美元有黄金作支持。根据这项安排,任何国家在任何时候都能用美元换取金砖。随着经济的腾飞,西德在上述五、六十年代实现了贸易顺差。德国公司将收入的美元换成德国马克,从而使新的德国央行获得了充足的美元。德国央行又用这些美元去换取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黄金,使其在自由街的黄金储量大增。这种局面在1971年结束,时任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Richard Nixon)终止了美元和黄金的兑换,使美元成为一种“不兑现信用货币”,除了公众对美国的信任别无任何支持。冷战期间,为防苏联入侵,把黄金存放在曼哈顿而不是距离“铁幕”仅120公里的法兰克福是有道理的。然而,甚至在柏林墙于1989年倒下之后,这些黄金还保存在纽约。或者说德国百姓一直是这么被告知的。
二十一世纪初互联网泡沫的破灭让从事科技投资的柏林格丢掉了饭碗,闲了下来。以传统观念来衡量,柏林格的一生可谓顺风顺水——成长于斯图加特附近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获得了信息技术和工商管理双学位、成为全球知名咨询管理公司Booz & Co.和一家私募股权集团的管理顾问。在他赋闲的这段时间,他有生以来第一次开始思考全球经济是如何运作的。
他说:“有些事情无论如何说不过去,尤其是基于信任的货币体系。我亲眼目睹了纸币能造成多大的破坏。” 在得出贵金属是一种靠得住的财富储备这一结论之后,他成为一位黄金的布道者,从2003年开始撰写博客,并开办他的资产管理业务。他在三年后创立了德国贵金属协会,该协会组织了一系列以黄金为主题的会议和演讲,如黄金价格操纵及亚洲黄金需求趋势等等。正是因为他的这一系列积极行动,欧洲纳税人协会才找到了他,然后他们开始发起“德国黄金返乡”运动。
第一个突破发生在2012年9月,当时,德国审计法院继柏林格之后也提出了类似的要求。这家法院是负责检查联邦财政管理的一个政府分支机构,它要求德意志联邦银行说明其拥有的黄金数量以及这些黄金的存放地点,并对它们进行实物核查,该法院补充说,这些黄金的存在从未得到过核实。
德国央行在一个月后作出回复,据其披露,截至2011年年底,该行拥有金条271,265根,总重量为3396吨——如今的市场价值约1400亿美元。它们被储存在法兰克福、纽约联邦储备银行、伦敦的英格兰银行(Bank of England)以及巴黎的法兰西银行(Bank of France)。德国央行称:“这些央行每年都会向德国央行证实保管在它们那里的德国黄金储备。这些外国保管方的诚信度、声誉和安全性无可指摘。…这些黄金不可能与其他人持有的黄金混淆或者掺杂在一起。”德国黄金储备中最大的一部分存放在位于曼哈顿下城的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约占总储备量的45%:这批金条有122597根,总重量约1536吨,相比之下,德国自己保存的黄金只有1036吨。
但是,德国央行称,审计法院要求的实物盘存不符合央行间的惯例——也就是说,你不能大摇大摆地走进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然后开始清点金条数量。
德国央行向国国会表示,该行正在就获准进入金库问题进行洽谈,只要安全和后勤方面的问题得到解决,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就会接受这一要求。德国央行执行委员会成员卡尔-路德维希·蒂勒(Carl-Ludwig Thiele)在国会预算委员会作证时补充说:“我们正在与合作方央行协商,以获得审计权。”
德国央行的披露显示,只有通过谈判才能接触到这些黄金,对柏林格来说,这恰恰证明了他的思路是正确的。他所争取到的这点有限透明已经清楚地表明,德国未必有权力彻查其拥有的最大一笔黄金财富。他说:“央行活在他们的信任当中。我们发起的运动可以对这种信任提出质疑。”
2012年10月,作为对审计法院妥协的一部分,德国央行表示,它将开始把部分黄金储备运回国内。该行起初表示,将把150吨黄金(当时价值约84亿美元)从纽约运回央行自己的金库,运输工作将在三年内分期分批进行。柏林格称:“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胜利,我简直不敢相信。”德国央行随后又扩大了计划规模,到2020年将把300吨黄金运送回法兰克福。
柏林格只有耐心等到2013年的圣诞前夜来检验央行是否履行了承诺。就在那一天,央行在小报《图片报》(Bild)头版以“今日唯一的好消息”为题宣布了第一年的遣返数据。报道称:“终于!德意志联邦银行开始把黄金宝藏运回国内。”然而,运送回国的黄金数量令人失望。尽管央行从法兰西银行运回了32吨黄金,但仅从纽约运回了5吨黄金,只有最初运回计划50吨黄金的十分之一。
“为什么只运回这么少的黄金?”柏林格回忆起当时的疑惑。“这件事情有点可疑。”《图片报》的文章援引德国央行行长延斯·魏德曼(Jens Weidmann)的话称,把这些黄金运送回国“对后勤工作来说是重大挑战。”但事实上,如果将一吨黄金铸成方块,其体积仅比一个塑料牛奶箱略大一点。5吨金条可以装进一辆皮卡的后斗,前提是这辆卡车的悬挂系统能够承受这个分量。
德国央行的蒂勒在四周后发表声明称:“组织方面的准备工作非常耗时,因为必须提供的协议及合同数量巨大且要内容详尽。”另外,在纽约的部分金条必须被熔化和重铸。对柏林格来说,重铸这些金条就是最终的警报。这意味着任何有关原始序列号的痕迹都已经被抹去。柏林格称:“它们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纹丝不动地存在那里的说法将永远无法得到证实。”
央行解释说,重铸这些金条是因为它们不符合“伦敦合格交割(London good delivery)” 标准。合格的黄金至少要达到99.5%的纯度,而且要被铸成重量约为400金衡制盎司(或12.47公斤)的金条。它们必须被标注某些印记,如铸造年份,边长还要符合特定的尺寸。存放在美国金库中的这批黄金既有符合伦敦合格交割标准的金条,也有质量较差的金条。柏林格推测,德国金条的重量和纯度可能都不规范,需要被重铸。
他对央行自己的数据进行了快速计算,将该行披露的存放在纽约的黄金总重量除以它列出的金条数量。得出的结果是,每根金条的重量约为12.5公斤——符合伦敦合格交割标准。柏林格称:“如果央行公布的数据是正确的,那么重量不达标就不是熔化它们的理由,但他们却这么做了。”
在被问到这一计算结果时,央行一位发言人表示,符合伦敦合格交割标准不能被简单地理解为金条的重量,还要考虑各种其他特征,其中之一就是外观。”这位发言人还指出,“从纽约运回的黄金储备中的一部分”为了达到这个标准而进行了重铸。
存放在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黄金
柏林格仍不买账。“在所有12万根可能存在的金条中,德国央行为什么偏偏选择不合格的金条运送回国?”他还质疑德意志联邦银行为何不公布金条编号清单,这样就可以让其他存放人核对是否存在重复计算。央行称,该行确实有一份记载了在纽约联邦储备银行托管下的所有黄金编号的清单,但出于安全考虑,该行不能将清单公诸于众。
柏林格不明白:“为什么金条编号清单会涉及到安全风险?”这让他想起了德意志帝国银行行长在上世纪20年代的那次纽约金库之行。他说:“那是一种‘我不想知道’的文化。”
柏林格猜测,也许是因为这些金条被租赁、出售或受制于复杂的财务安排,个别金条可能有几位不同的主人。他补充说:“我无法证明这一点。”他说,证明工作应该由央行、而不是他来承担。他并不是唯一提出质疑的人。管理13亿美元资金的托克维尔黄金基金(Tocqueville Gold Fund)的联席经理约翰·哈撒韦(John Hathaway)称,德国央行可能需要一个长达七年的遣返窗口,以解除将这些黄金借贷出去、或许被多次借贷的复杂财务安排。对多重所有者的质疑并非全无道理,因为确实存在一个以黄金为抵押品的贷款市场,而为了让交易延续下去,这些金条又被卖给了第三方。
德国央行表示,存放在纽约的黄金不属于这种情况,其遣返计划将如期完成。该行称:“央行从未将托管在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金条借贷到市场上或借给其他央行。”
纽约联邦储备银行也表示,该行没有参与任何可能涉及到该行所托管黄金的交易。这家银行称,所有存在该行的金条目前都被放在自由街33号的金库里,该行也未发现除了账户持有人之外的其他任何第三方的权利或利益。在对上述质疑做出回应时,该行还表示,外国存放人可以盘点库存,该行也向这些存放人提供了记载他们持有的所有金条编号的清单。
这些黄金可能是有序的,也可能是无序的。但无论是哪种情况,全世界的金本位制拥趸正赢得政府史无前例的让步,黄金被陆续运出自由街33号,穿越大西洋。
2014年5月,仅次于美国和德国、拥有全球第三大黄金储备的意大利央行(Bank of Italy)结束了多年来保密的做法,披露了该行所持有的黄金的存放地点。在提到德国遣返黄金的做法时,该央行表示,它有大约一半的黄金储备放在罗马,其余大部分放在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地下金库。然后在去年11月,荷兰央行也宣布将122.5吨黄金从纽约秘密运回阿姆斯特丹。显然,在仅仅数月时间内,荷兰运回国的黄金数量就几乎达到了德国在2013年全年遣返量的25倍。荷兰央行在其声明中表示:“除了能让黄金储备更均衡地分布在不同地点之外,此举对于增强公众信心可能也有积极作用。”之后不久,法国反欧元、反移民的国民阵线党领袖玛丽娜·勒庞(Marine Le Pen)要求法兰西银行对其黄金储备进行一次独立审计,披露所有与这些储备有关的借贷或财务承诺。
到了11月底,瑞士举行了一次关于遣返部分黄金储备的全民公决,虽然以失败告终,却促使央行首次披露了存放黄金储备的地点及黄金持有量。瑞士的政治家们正在进一步推进此事。领导此次全民公决的瑞士国会议员卢卡斯·赖曼(Lukas Reimann)称:“我希望能清楚地核查清单上所列出的所有金条存放在哪里,以及在哪里被标注为优质黄金并注明只属于瑞士字样的。”
今年的1月19日,德国央行自己给公众带来了一个惊喜,公布了它在2014年运送回国的黄金数量。在这一年当中,德国央行将85吨黄金从纽约运回法兰克福,一扫2013年只运回5吨的数字带来的阴影,按照这个速度,德国央行将能在2020年之前轻松实现300吨的遣返目标。
即使全球最大的这些央行是在敷衍他的种种猜疑,柏林格还是取得了胜利。但是,对于他和他较真的本性来说,他的心结并未彻底打开。截至去年年底,德国还有1447吨黄金藏在曼哈顿地下,他希望把这些黄金全部运回法兰克福。他说,按照目前的速度,要把德国存放在海外的黄金全部运回,需要花费超过30年时间。
以下是德国央行发表的声明细节:“利用从纽约遣返黄金的机会,德意志联邦银行将大约50吨黄金熔化,并根据伦敦合格交割标准进行重铸。”声明称,对照着金条上的标记,金条清单被反复核对。抽查没有发现违规迹象。央行的这一声明再度激怒了柏林格,他称,能够证明最初那批黄金身份的所有印记都被抹掉了,这些金条“现在已经被毁了”。被熔化的金条也许无法证明自由街下面暗藏的腐败,但信息披露本身表明了柏林格在其中发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