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业周刊(中文版):金融家总是对的么(下)
- 商业周刊
- 975字
- 2020-06-24 16:13:55
金融家总是对的么(下)
谁能骗过华尔街精明的金融家?或许黄牛党们可以做到。美国偶像级摇滚歌手史普林斯汀的百老汇首秀(Springsteen on Broadway)最佳座票在StubHub上已被炒到高达1万美元。即使是个不太好的座位也要1400美元,尽管这类票的标价仅为75美元。
这绝对是一个规模巨大的生意场:估计每年的交易额为150亿美元。难怪华尔街的大佬也想从中分一杯羹。从史普林斯汀的演唱会到音乐剧《汉密尔顿》,热门演出的门票就像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安全性和流动性堪比国债,唯一的区别就是比国债更有利可图。
不过,在这个市场上,一些华尔街大鳄就像刚进城的土鳖,被骗子玩弄于股掌之间。涉嫌欺诈的骗子拿了他们的钱去批量购买门票,最后票没拿到,钱也没了。最新一起案件涉及著名的纽约体育电台主持人克雷格·卡顿(Craig Carton),他于9月初被拘捕,被控策划了一个数百万美元的骗局,谎称可以通过倒手阿黛尔(Adele)和贾斯汀·比伯(Justin Bieber)等歌星的演唱会门票来获利。
金融精英们也开始变得务实,面子不重要,挣钱是王道。参加晨会加油打气,完成收入目标。要么让产品畅销起来,要么卷铺盖走人,所有这些就是销售人员熟知的套路。不管你是卖手机的,还是兜售分时度假屋的,做销售遵循的就是这些。但这种玩法也会出现在“高大上”的环境中,比如摩根大通公司(JPMorgan Chase)旗下专为高净值客户服务的财富管理子公司的曼哈顿办事处。几位前员工称,在那里,私人银行家们会在激励机制的影响下引导客户将资产投入到能为该行带来丰厚费用的某些基金和理财工具中,他们也可以像推销员推销内部产品那样拼命。
谈到风险投资,IDG资本创始合伙人熊晓鸽,风投行业就是一个遗憾的艺术,一个遗憾的行业,没有人说百分之百我都肯定能赢。比起谈论遗憾,我想风投人最重要的是学会别抱怨。既然选择成为合伙人的话你该做什么选择就作什么选择,就是永远别抱怨。
在互联网投资领域,美国与中国市场的格局具有明显差异。美国互联网经济圈里,Facebook、Google和Amazon三大巨头,只占据了60%的市值。但在中国,BAT以及BAT控股的公司,占据了互联网公司市值的90%以上,所以创业公司不和BAT合作是没戏的,而要和BAT合作必须要有自己的价值,需要线下力量的O2O企业正符合属于BAT能力范围之外的属性。
我们特别编辑了《金融家总是对的么》系列专刊,尝试找到金融家们叱咤风云的独门绝技,解析巴菲特们的投资策略与逻辑,了解金融家的项目选择原则与标准,展望未来的金融科技所带来的投资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