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围炉,田家妇子之乐也。顾篝灯坐对[1],或默默然无一言,或嘻嘻然言非所宜言,皆无所谓乐,不将虚此良夜乎?余识字农人也,岁晚务闲,家人聚处,相与烧煨山芋[2],心有所得,辄述诸口,命儿辈缮写存之[3],题曰《围炉夜话》。但其中皆随得随录,语无伦次且意浅辞芜[4],多非信心之论,特以课家人消永夜耳[5],不足为外人道也。倘蒙有道君子惠而正之,则幸甚。

咸丰甲寅二月既望王永彬书于桥西馆之一经堂[6]

【注释】

[1]顾:但是。篝(ɡōu)灯:置灯于笼中。篝,指篝火。燃火而以笼罩其上。

[2]煨(wēi):把生的食物放在带火的灰里使烧熟。

[3]缮写:誊写,编录。

[4]语无伦次:语言杂乱无条理。辞芜:语辞烦杂。芜,杂乱。

[5]课:督促。永夜:长夜。

[6]咸丰甲寅:咸丰四年,即1854年。二月既望:农历二月十六日。既望,周历以每月十五、十六日至廿二、廿三日为既望。后称农历十五日为望,十六日为既望。ft

【译文】

在寒冷的夜晚围坐在炉旁,这是农家夫妇儿女的家庭欢乐。但是笼上灯火相对而坐,有时默默地一言不发,有时嘻嘻笑闹说不应该说的话,这些都不是所谓的“欢乐”,不是要虚度这样美好的夜晚吗?我是个识字的农民,一年到了年底农活闲下来,和家人团聚,一起烧煨山芋,心中想到的,就随口说出来,让孩子们记录编写留存起来,起名叫《围炉夜话》。只是其中的内容都是随有随写,语言杂乱没有条理,而且意味浅近言辞杂乱,大多不是虔敬深奥的言论,只不过是督促家里人消磨长夜罢了,不值得对外人说讲。倘若能得到见识高明的君子纠正,那就太幸运了。

咸丰四年二月十六日王永彬写在桥西馆的一经堂

【评析】

快乐与生命同在,只要有生命的存在,就有对快乐的追求。明代的王畿说:“乐是心之本体,本是活泼,本是脱洒,本无挂碍系缚。”(《宋儒学案》引《答汪南明》)这是本体之乐。现实社会中不同群体各有快乐,但所乐不同,贾有贾之乐,工有工之乐,农有农之乐,士有士之乐。各人也有不同的快乐追求,有明道之乐、物欲之乐、山水之乐、伦理之乐等等。这里所说的寒夜围炉式的田家妇子之乐就是伦理之乐,本书的内容都是在这个预设背景下的闲谈,但所谈绝非纯粹为了消遣,不是家长里短,不是神仙鬼怪,更不是利欲享乐,而是力图在儒家思想基础上构建出一个道德完善、精神平和、家庭和睦的民间社会。

中国古代社会一直注重伦理教化,统治者将意识形态改造过的儒家伦理向下宣讲,这既符合国家意志,又合乎儒家思想,并通过诏诰、条令、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从而获得了绝对的权力;而下层社会则通过学校、宗族、仪式向民间社会广为传播儒家伦理,从而形成了一个广泛的社会运动。在这个长期的过程中,伦理、等级、秩序、老幼、亲疏、尊卑、血缘在民间社会得到加强。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礼教下移,中国社会的伦理性质得到强化。正面意义上,其目的是要在理论上建构一个道德完善、精神平和、家庭和睦的民间社会。而由于意识形态的作用和现实社会刺激出来的以自保为特点的生存策略,使得这种理想打了折扣,根本上是以一种乡愿式的生存方式宣扬适应社会而不是改变社会的人生路径,以获得现实存在感。可以说,正是这种复杂的表达塑造了中国人的国民性格,即坚持以儒家伦理为出发点,以构建平和社会为目的,以求得更好的生存现实为具体目标,但因并没有从根本上建立真正的自我,对现实不满,依赖社会而不想真正改变社会,所以总是充满了一种圆滑的生存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