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献型人格的自我修正
在现实生活中,每种人格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局限性,如果想要有更好的发展,就需要正确认识自身存在的问题,然后积极地进行自我修正和超越。奉献主义者在同别人交往的过程中,大部分注意力都集中在别人身上,希望自己能够准确、及时地发现别人的需求,然后去满足他人,获得自我心理上的满足。他们的这种付出经常会让他们觉得筋疲力尽或者受到的重视不够,心理上的矛盾和落差会使他们的“助人为乐”变成“自找罪受”。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提醒一下奉献主义者,要清楚地认识到不能总活在别人的需求之中,要学会从自身寻找安全感和认同感,将对别人的关注和爱适当地转移到自己身上,让自己的感受与奉献维持一种恰当的平衡。
奉献主义者在试图帮助他人的时候,首先要确定自己的动机,单纯地助人为乐是一种令人钦佩的美德,但是当帮助他人变成一种“施恩图报”的手段时,所期待的结果其实已经离失望不远了。所以奉献主义者在同别人进行交往的时候,需要保持一种头脑清醒的状态,要清楚自己对他人的价值,既不要“恃功而骄”,过分夸大自己的帮助,期待过高的评价;也不应该表现得过于卑微,让自己的帮助成为讨好。
除此之外,在帮助他人的时候,还要弄清楚别人是否真的需要帮助。本能和直觉虽然能够让我们体会到他人的情绪状态和内心需求,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对方愿意接受帮助。因此奉献主义者在施以援手之前,要同对方进行深入的交流,这样才能避免“越帮越乱”的尴尬局面。
L在生活中总是喜欢帮助别人,但是有些时候,事情的结局并不像他想的那样,在自己的帮助下,虽然得到了对方的感激之情,却让双方的关系变得非常尴尬。
事情是这样的,在一次美术课上,L早早地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开始四处张望。此时,L的同桌正在努力作画当中。L就想帮助一下同桌,以便对方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地完成任务,于是他就开始帮同桌的作品上色。
但是同桌并不觉得时间不够用,认为自己能够独立完成,而且作品的创意点在哪里,在上色的时候就能进行着重表达,于是就拒绝了L。而且同桌为了集中精力绘画,并没有把这些想法告诉L,遭到拒绝的L觉得对方是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和不信任,但L的这番心理变化,同桌并不知道。于是,两人之间就不再像以前那样亲密了。
奉献主义者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有些时候会为了满足他人的需求,压抑自己内心的一些欲望。其实这并不是一个好现象,一味地为他人考虑而忽略自身的一些需求,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是违反人的本性的。另外,给予他人太多的帮助,会使得自己的期望值不断地提升,甚至会产生一种“他人都对不起我”的偏执想法。
这就要求奉献主义者不要一味地为他人而改变自己、委屈自己,更没有必要在付出的时候,为自己预定一个回报的期望值。除此之外,也不用把送礼物和称赞当成一种别人喜欢自己的表达方式。
奉献主义者在判断自己与别人的关系时,会把交际的密切程度作为关系亲疏的判断标准,但这种判断并不是完全正确的。例如,奉献主义者总是在关注他人的言谈举止,却忽略同自己亲人、爱人之间关系的维护和交流。而家人显然要比那些刚认识或想要认识的人重要得多,一时的交际频繁并不能说明双方关系的亲疏程度。
这就提醒奉献主义者要关注并满足自身的需求,要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不仅在于满足他人,更需要满足自身的需求。除此之外,奉献主义者在交际的过程中还要学会适当地说“不”,要敢于承认自己在别人的生活中并不是必不可少的一员,要懂得给朋友独立处理问题的机会。
另外,奉献主义者还要明白,自己的成功并不一定需要权威的认可,强者的保护和认可固然会让自己感到一时的安心,但是学会自我肯定才能成为强者。奉献主义者还要学会在避免自己的“帮助”打扰别人的同时,更要学会避免以“帮助”的名义来介入、控制别人的生活。
G在生活中是一个非常容易失落的人,因为他总觉得别人需要自己的帮助,而且只有在自己的帮助下事情才能更加顺利地发展,但是却很少有人愿意找他帮忙,这让他怀疑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其实,别人不找G帮忙是因为:一方面,大家都想凭借自己的努力去实现目标,寻求他人的帮助就意味着要承担相应的“人情债”;另一方面,当别人找G帮忙之后,G就会时刻强调自己对对方的帮助,这种行为会让对方觉得,好像离开了他的帮助就不能成功似的。
一次,G的好朋友K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是K并没有开口向G寻求帮助,而是选择一个人独自面对。G得知这个情况之后非常生气,觉得K不拿自己当朋友,于是就找到K,询问他为什么排斥自己的帮助,K想了想说道:“我不是排斥你的帮助,而是想试试自己是否能够独立渡过难关,现在你看我不是已经坚持过来了吗?”G听后陷入了沉思当中。有了这次经历,G再也不“主动”伸出援手了,而是让朋友拥有独立处理事情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