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1中王国时期的出入境旅行

商旅和其他目的的旅行兴旺繁荣,成为这一时期埃及历史的显著特点。Saleh (1979) 认为,亚洲人来埃及旅行的动机部分出于贸易,部分出于官方和征募。在博莎可以看到这方面的描绘——亚洲使团到访埃及交易眼影粉、在埃及矿山寻找工作,或是由于官方派遣造访。这些活动用今天的定义可以看作是入境游(详见附录C)

中王国时期,东北方向亚洲部落的威胁越发严重。很多这一时期的文字,例如阿蒙涅姆赫特颁布的法令中都出现了亚洲名字,表明亚洲部落在第十二王朝游荡于埃及境内 (Bard 2008)。他们可能是从东部平原游牧至此,也可能是逃荒到埃及做工。他们坐着大篷车来到埃及。这些观点的主要依据是贵族墓穴描绘的场景,比如坐落在贝尼哈桑的纳姆霍特普二世的墓穴绘画(详见第六章)。

埃及人一再造访西亚求取青金石。青金石是一种稀有矿物,古埃及人喜欢用它做装饰。所以这种旅行从史前开始一直到中王国和新王国从未间断。Gardiner (1917)声称,第十一王朝的某个墓穴里有着关于旅行者如何获取青金石的记载。

在博莎、阿布西尔、代赫舒尔、拉罕和阿比杜斯等地的墓穴出土了中王国的青铜纪念碑(Lucas, 1928) ,详见附录B。这些纪念碑证明埃及人当时曾多次造访黎巴嫩和叙利亚。因为青铜在埃及很稀有,埃及人必须去上述地区获取建造纪念碑需要的大量铜矿。旅行使得青铜在第十二王朝普及起来。锻冶青铜使用的纯铜则主要购自贝鲁特东北部的卡尔万山区。这一地区的阿多尼斯河和菲德罗斯河在古比布鲁斯附近流入地中海。

青铜不是埃及人跋涉去叙利亚和黎巴嫩唯一求取的材料,除此之外还有木材和银矿。Lucas (1945)坚信埃及人从上述地区进口多种木材。他对埃及境内发现的外国树木予以分类,比如白蜡、山毛榉、桦树、黄杨、刺柏、松树、紫衫和雪松。他认为这些木材主要来自亚洲的塔沃斯山区。埃及人从前王朝时期就开始收集这些木材用于建造棺椁。到了中王国,埃及人开始用这些木材修建墓室的假门。至于银矿,埃及人会带着黄金和麦子去克里特和希腊跟当地交易(Milne, 1939)。埃及商人建立了从尼罗河口通往亚洲、希腊和其他地方的商路。

此外还有一些记载旅途场景的绘画,比如位于贝尼哈桑的穆尔墓穴中的绘画,时间可以追溯到中王国时期,描绘了埃及人行至亚洲带回牛群的画面。

辛奴耶的故事从另一个角度用文本方式记录了众多埃及信使拜访逗留于巴勒斯坦和叙利亚腓尼基沿岸的情景。辛努塞尔特三世曾派出重臣作为埃及使节去亚洲增强外交联系。分别发现于欧戈瑞特和迈其朵的两座雕像足以为证(Albright, 1949; Blackman, 1915)。

综上可以得出结论:中王国时期埃及人到地中海东部的出境旅行主要是为了出口埃及的货物,比如纸莎草、黄金和玉米,同时建立外交关系,去回访那些前来埃及拜访他们的客人。这些可以统称为古埃及的出境游活动(出境游的定义详见附录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