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化与大学生成长
- 宁波诺丁汉大学·中国文化课教研室 喻立森 华长慧
- 6702字
- 2020-06-24 16:31:17
第三节 千姿百态的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是中国古代经典文化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民俗文化来源于普通民众,来自于民间,形成于人们日常生活之中,是人们文化传承中最贴近身心和生活的一种文化。民俗文化的内容丰富广泛,且千姿百态地展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日常生活的民俗、传统节日的民俗、社会组织的民俗;人生成长的各个阶段也有着各种民俗规范,如结婚时,人们需要有结婚典礼或仪式来求得社会认同;此外,民俗还体现在人的精神意识领域,如生活中的许多禁忌就是如此。民俗文化不仅规范和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同时也能折射出一个民族的心理素质、行为方式、文化风貌、思维模式。
一、民俗与民俗文化
1.什么是民俗
英国民俗学会的创始人之一、考古学家汤姆斯(William John Thoms)于1864年在《文学俱乐部》上发表短文,提议以folk(民众、民间)和lore(知识、学问)合成新词folklore,代替过去关于民俗文化的种种说法,由此被人们沿用至今。
“民俗”一词,作为一学科门类概念,则于近代由国外传入。在我国“民俗”一词很早就已出现。在《礼记·缁衣》中有“故君民者,章好以示民俗,慎恶以御民之淫,则民不惑矣”。《韩非子·解老》中也提到了“民俗”。《史记·循吏列传》有“楚民俗,好庳车”。《汉书·董仲舒传》载“乐者,所以变民风,化民俗也;其变民也易,其化人也著”。《管子·正世》中也说“古之欲正世调天下者必先观国政,料事务,察民俗,本治乱之所生,知得失之所在,然后从事故法可立而治可行”。虽然古代中国还没有“民俗”之为科学门类的概念,但是中国人很早就达到了对“民俗”的自觉。有专门描述记录民俗的书籍,如东汉应劭《风俗通义》、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等。从中可以看出,绝大多数至今仍沿用的传统节日及其习俗,如春节、清明、端午、重阳等,此时已初步定型。还有在书中大量转录民俗材料的,如汉刘安《淮南子》、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宋吴自牧《梦粱录》,当然还有《山海经》。
现代意义上的中国民俗研究开始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1918年北京大学发起歌谣征集活动,20世纪20年代以北京大学的《歌谣》周刊和中山大学的《民俗》周刊为主要阵地,中国民俗研究开始在中国大地上流行起来。
《民俗、神话和民间传说标准词典》中收录了21种关于民俗的定义,要给“民俗”下一个完整科学的定义,看似简单,实际却并不那么容易。主要的困难在于不同国家的民俗学者们对民俗有着不同的理解,即便同一国家的学者们,对于概念的界定和性质也意见纷呈,如对于“民”的理解,对于“俗”的界定等。同时,政治制度、学术观点、研究目的的不同,也造成对民俗认识的不同。随着时代演进,民俗的概念也往往出现新意。
民俗之“民”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都是指现代意义上落后的群体,其中最典型的意义是农民。直到最近几年,民俗学界才开始把“民”解释为“公民”,并把民俗与“公共文化”联系在一起,这是对“民”的认识的加深。关于“民俗”中“民”的发展和认识,高丙中提到:
承认自己是民俗之“民”的群体正在快速地从可怜(从主流社会看)而无奈(从“民”自己的角度看)的农民扩展为公众(the public),民俗正在逐渐被承认不仅是边缘群体的文化,而且也是整个社会的日常生活的公共文化(public culture),甚至是民族国家的立国之本。例如,“传统节日是农民的风俗”的观念正在向“传统节日是公共的节日”的观念和相应的公共政策转变;作为不能充分享受现代文化生活(如电视节目、音乐会)的边远农村居民劳动之余的娱乐的民间文艺现在一跃成为国家乃至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1)
美国民俗学家阿兰·邓迪斯也重新界定民俗中的“民”:
承认迷信信仰和习俗不仅限于农民,也存在于受过教育的人中,承认它存在于隔绝的乡村,也存在于城镇,这是上述观点的第一个重要变更。“民众”这个词的含义也被扩大,用来指具有特定思想、行为水平的人们,而不管他们生活于何处。……不论哪个阶级,许多信仰和传统习俗是自觉不自觉地同他们的历史和民族的生活方式相一致。(2)
民俗中“俗”与英文中lore的翻译对应,是指一些约定俗成、代代相传的文化知识。英国学者威廉·汤姆斯在提出“forklore”时,把“俗”界定为风俗、仪式庆典、迷信、谚语、传说和神话故事,把“俗”看作是古代的遗留物。直到1973年美国民俗学家多尔逊才把“俗”界定为民间文化、口头文化、传统文化、非官方文化。
下面再谈谈民俗的定义。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著名民俗学家委员会在讨论“保护民俗”时,给“民俗”下了定义:
民俗是群体或个体基于传统、具有群体导向的创造物,作为文化和社会身份的合适表达方式反映了群体的期望;借助模仿或其他途径,其标准和价值观口口相传。其形式包括语言、文学、音乐、舞蹈、游戏、神话、仪礼、手工艺品、建筑和其他艺术。(3)
钟敬文界定“民俗”概念为: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布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民俗一旦形成,就成为规范人们的行为、语言和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同时也是民众习得、传承和积累文化创造成果的一种重要方式。(4)
“民俗”概念的定义,没有统一的答案。可以说,随着民俗学的不断发展,中国“民俗”的概念也会不断地发展,并被赋予新的内涵。
2.什么是民俗文化
《中外民俗学词典》中关于民俗文化的概念阐释如下:
民间文化的一种,指民俗事象和民俗活动范围内所反映的文化现象。包括信仰民俗、行为民俗、语言民俗以及日常生活、衣食住行中所表现的多种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它们是处于平民地位的群众长期的历史创造,也是他们赖以生存发展,维系宗族和伦理,进行各种生活与生产活动的精神支柱。民俗文化将人们活动的物质财富、精神产品以及活动方式、实践结果融而为一,其表层结构表现为民俗的物化、行为化;深层结构则是民间群体长期积淀而成的心理习惯和观念定式。民俗文化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其复杂多样的类型和形式无不表现民族传统与地域特征。(5)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民俗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民俗文化的概念也将不断被重新诠释和充实,民俗文化研究的范围也在不断地拓展,包括生产劳动民俗、日常生活民俗、社会组织民俗、岁时节日民俗、人生礼仪、游艺民俗、民间观念、民间文学、宗教及巫术、婚丧嫁娶等。
二、民俗文化的基本特征
对于民俗文化特征的把握,一般来说取决于对民俗文化的产生、发展、传承及其功能和性质的认识。
1.中国民俗文化具有多民族、多样性的特点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56个民族。各民族风俗习惯迥异,在中华各民族的不断融合过程中,各个民族的习俗被吸纳到整个中华文化体系之中,但同时又保存着各自的民俗特征,从而丰富了中国的民俗文化。钟敬文认为“多民族的一国民俗学”是中国民俗学的一个独特的性格。
很多国家的民俗学都是所谓“一国”或“单一民族的一国民俗学”。这些国家传统上大都是民族构成单一的“民族国家”,民俗学自然成为其“国学”或“族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当还有文、史、哲之类的“国学”)。即便存在一些少数族群,但不成比例,影响不到其民俗学的基本属性。在这些国家里,民俗学往往与其他一些研究异国、异族的学术领域如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等形成鲜明的对照与事实上的分工。就意识形态而言,研究本国本族民众生活与文化的民俗学,往往有“国粹”或“民族主义”的倾向,而研究异国、异族的民族学或文化人类学,至少在早期则往往充斥着文化偏见,具有“殖民主义”的色彩,一“内”一“外”,恰是很好的配合。
那么,基于中国社会之结构特征,或者由这个结构特征所“规定”的中国民俗学的特点在哪里呢?我们的国家传统上就是一个多民族构成的统一国家,一方面,以汉族为主体,汉文化的影响甚大;同时,“少数民族”的人口总量和文化贡献也十分突出。中国社会结构的重要特征之一,正是多民族的构成,这一特征对中国文化的属性和品格是有重要影响的。在中国,除了汉文化和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之外,似乎还有一个由各族群文化相互交融、汇通而生成的中国文化。基于这样的国情特点,中国民俗学把境内各族的民俗文化都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以成就一个“多民族的一国民俗学”,也就是顺理成章、十分自然的了。(6)
常言“三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中国本身幅员辽阔,多民族聚居在这片土地上,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民俗,甚至差异很大。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俗文化也就始终体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2.中国民俗文化具有神秘性和实用性特点
神秘性的特点是指在民间流传的大量古老习俗中大多带有神秘的色彩。这是由于在古代传统社会里,人们对自然和生活的环境认识不足,认为“万物有灵”,从而信奉神秘的力量,如巫术信仰、祖先崇拜、驱邪赶鬼的神秘仪式、道教咒语灵符、星象术数、民间流传的许多禁忌等。
再谈谈民俗文化的实用性。中国民俗文化涉及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种类繁多,但是实用性却是民俗文化中最根本的一个特点。这是因为民俗文化的目的就是服务于人民的生活。人们依赖民俗文化开展生活和生产,依赖民俗文化繁衍后代。每个人从出生时的庆生,到离世时的葬礼,无一不在民俗文化的影响之下。无论民俗多么神秘,多么繁多,最终的目的都是服务于人,所以实用性是中国民俗文化最大的特点。
3.中国民俗文化具有传承性和稳定性特点
民俗文化的传承主要靠人们代代相传,虽然会随着不同时期而变化,但是稳定性和传承性是中国民俗文化的突出特点。这是因为中国文明历史久远,经历了几千年的农业社会,长期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农业宗法社会没有发生大的改变,这就意味着以围绕农耕社会所形成的民俗文化得到了相对稳定的流传。例如,中国的一些节日习俗可以追溯上千年的历史。关于民俗文化的传承,赵世瑜认为:
民俗学就是研究文化——生活传承的学问。所谓传承,就像一根线,体现的是一个过程。线的一端是过去;另一端是现在;一端归历史学家研究,另一端归社会学家、人类学家研究,中间这个动态的、变化的过程就归民俗学家了。比如泰山的进香活动,一千多年前就存在了,今天还存在,那它怎么就从那时候传到今天了呢?(7)
民俗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民俗文化不再是现实生活中没有意义、没有价值、没有功能的“遗留物”,而是我们生活世界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三、民俗文化的广泛影响
首先,民俗文化对社会成员的行为、意识、思想、品格,以至于气质都有着潜移默化地制约和影响。
民俗文化总是制约人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并使之成为一定群体的行为模式和思想道德标准。人们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生活,时时刻刻受制于民俗文化的规范,一旦越界,就会引起其他人异常的反应,例如一些家规、族规、民间习俗等。民俗好像一只看不见的手,无形中影响和支配着人们的所有行为。钟敬文在谈到民俗对“人”的影响时说:
人是文化的产物,民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个人社会化过程中占有决定性的地位。人一出生,就进入了民俗的规范:诞生礼为他拉开人生第一道帷幕;他从周围人群中习得自己的语言;在游戏中他模仿着成人生活;从称谓与交际礼节中逐渐了解人际关系;他按特定的婚姻习俗成家立业;直到死去,特定的丧葬民俗送他离开这个世界。人生活在民俗中,就像鱼生活在水中一样,须臾不可离开。(8)
美国学者露丝·本尼迪克特在谈到民俗在人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时说:
个体生活历史首先是适应由他的社区代代相传下来的生活模式和标准。从他出生之时起,他生于其中的风俗就在塑造着他的经验与行为。到他能说话时,他就成了自己文化的小小的创造物,而当他长大成人并能参与这种文化的活动时,其文化的习惯就是他的习惯,其文化的信仰就是他的信仰,其文化的不可能性亦就是他的不可能性。(9)
民俗文化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无处不在。民俗也成为对人们行为约束最广的行为规范,虽不像法律法规那样必须被强制执行,但是民俗文化却以一股无形的强大力量支配着人们的行为。从吃穿住行到婚丧嫁娶,从社会交际到精神信仰,人们都在不知不觉中遵从这些民俗文化的指令。
民俗是一把尺子,每一个人从孩提时代起,就以这把尺子来衡量自己的行为和思想,作为自己模仿的对象,进而不断地学习、理解和实践。(10)
其次,民俗文化不仅影响着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更重要的是维系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人生活在特定的民俗之中,长期受到民俗的熏陶,不断得益于民俗的培育,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些民俗便汇聚成一种文化情结,积淀为一种文化根脉,牢牢系固着个人与国家、个人与民族、个人与地域的联系。这种联系在乡土空间中具象化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习惯表达,诸如语言、行为、信仰、文艺、社会组织等,成为群体赖以存在的文化标志和独特文化象征符号。当人离开生养自己的土地,这种文化标志和认同功能就明显地凸显出来。他们对于祖国的观念、对于家乡的观念就浓缩在民俗的点点滴滴之中,它不仅体现在风俗习惯、风情风物和故事歌谣之中,体现在行为举止、心理表达和特殊爱好之中,而且还深深地扎根于民俗文化的心理之中。因此,从这个角度看,民俗便成为国家认同、族群认同、地域认同的标志了。(11)
钟敬文对于民俗文化对中国人民族心理、思维模式的影响有这样论述:
民俗文化也是凝聚一个民族的文化核心点。试想,生活在世界各地的海外华侨,他们的居住、饮食、服饰、语言都变了,但是每年还要过春节。在过节的喜庆时刻,还要舞狮子、耍龙灯、放鞭炮、吃年糕,和国内的同胞保持着一样的风俗习惯。为什么?如果国民具备了一定的民俗文化史知识,就会认识到,舞狮子、耍龙灯,不只是一种艺术活动形象,在舞狮子的行为里面,还表达着十分具体的乡土感情,这就是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正是这个凝聚力,把世界各地的华人组织起来,你看,在新加坡也好,在美国的唐人街也好,还有在英国、法国等欧洲的许多国家,那里的华侨,都保留着我刚才说的这些民俗。这些人虽然离开了祖国,在很多的方面吸收了居住国的文化,穿着外国的服装,讲着外国话,吃着外国的食品,但他们在精神上,还有一些浓郁的情结,把他们跟祖国结合在一起。这就是中国的文化、中国的文字、中国的文学艺术、中国的风俗习惯的巨大魅力。民族凝聚力这个东西,一眼看上去,没有钞票那么实在,但它在联结人心世情上,可比钞票更重要。当然,没有饭吃是不行的,但没有精神的支柱,就是有了饭吃,也不过是动物而已。没有更高尚的民族感情,就是物质享受再优厚,人也是寂寞的游子。(12)
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虽然身处他乡,但他们通过讲汉语、吃中餐、过中国传统节日等方式与中国保持着联系。通常我们说一个人是否是中国人,并不是仅仅指生理上的。黄皮肤和黑眼睛已经不能代表中国人,如很多移民海外的第二代中国人,他们从小深受西方文化传统的影响,已经不能算作真正的中国人,最多算作有中国血统的中国人。我们之所以自认为是中国人,那是因为有中国文化传统在我们身上传承。
没有各种民俗活动的开展和参与,中国人就无以感知自己是“中国人”。由此可见,民俗文化是一种生活文化,不仅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更重要的是维系民族文化,其中蕴含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本民族的文化,增加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归属感。这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更好地了解我们自己的民族,我们一定要了解我们自己的民俗;要了解外国的民族,也一定要能够了解他国的民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做到知己知彼,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美国民俗学家佛朗兹·博厄斯认为:
民俗是文化的一面镜子,他提出,一个民族的民俗就是这个民族的自传体民族志。这就意味着,尽管民俗可能是打开过去的一把钥匙,它同样反映了现在的文化,因而也是打开现在的一把钥匙。(13)
(1)高丙中.中国人的生活世界:民俗学的路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79-180.
(2)[美]阿兰·邓迪斯.世界民俗学[M].陈建宪,彭海斌,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3.
(3)[美]扬·哈罗德·布鲁范德.美国民俗学概论[M].李扬,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1:7.
(4)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1-2.
(5)张紫晨.中外民俗学词典[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175-176.
(6)周星.乡土生活的逻辑:人类学视野中的民俗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11:328-329.
(7)高丙中.中国人的生活世界:民俗学的路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244.
(8)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28.
(9)[美]露丝·本尼迪克.文化模式[M].何锡章,黄欢,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2.
(10)罗曲,王进.民俗学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27.
(11)罗曲,王进.民俗学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29.
(12)钟敬文.钟敬文民俗学论集[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316-317.
(13)[美]阿兰·邓迪斯.民俗解析[M].卢晓辉,编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