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化与大学生成长
- 宁波诺丁汉大学·中国文化课教研室 喻立森 华长慧
- 9953字
- 2020-06-24 16:31:17
第一节 源远流长的汉字文化
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与美索不达米亚的楔形文字、埃及的圣书体文字并称为世界三大古文字。随着历史的演变,楔形文字和圣书体文字早已在历史中湮灭,而唯独汉字依然屹立在当今世界,是使用人数最多的一种文字,也是世界上仅存并仍在使用的表意文字,这堪称人类文明的一个奇迹。
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概括了汉代人对汉字文化的认识:“盖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故曰:本立而道生,知天下之至赜而不可乱也。”(1)许慎认为汉字不仅可以“垂后”“识古”,超越时空,更为重要的是汉字为“经艺之本”“王政之始”,与中国传统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国学大师饶宗颐在《符号·初文与字母——汉字树》中指出:
汉字已是中国文化的肌理骨干,可以说是整个汉文化构成的因子,我人必需对汉文字有充分的理解然后方可探骊得珠地掌握到对汉文化深层结构的认识。(2)
造成中华文化核心是汉字,而且成为中国精神文明的旗帜。(3)
日本学者平冈武夫甚至认为:“中国的文化,就是汉字的文化。”(4)这位日本学者同样意识到汉字的传承和发展对整个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钱穆曾在不同地方提到:
在中国史上,文字和语言的统一性,大有裨于民族和文化之统一,这已是尽人共晓,而仍应该特别注意的一件事。
要明白中国文化之所以能扩大在广大的地面上,维持至悠久的时间,中国文字之特性与其功能,亦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5)
只有中国文字,乃能越过语言限制,而比较获得其独立性。故中国文字,能全国统一,又使今天的中国人,能阅读中国三千年前人古书,俨若与三千年前人晤对一室,耳提面命,亲受陶淑,因此益以增进中国人内心之广大性与悠久性。既无空间、时间隔阂,使中国人之文化生命得以日扩日大,日延日久。中国文字之为功,良不可没。(6)
可见,汉字不仅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文化的主要载体,并且以其独特的文化形式体现着汉民族文化心理和思维方式,汉字俨然是中国文化的图腾。
一、汉字与汉字文化之“鸡与蛋”关系
在古代,学习文化知识之前,先要学习“小学”,也就是从识汉字开始。什么是汉字?
李运富在《汉字学新论》中这样界定:“汉字是汉族人创造的,不受时空限制而能表示一定意象的信息(事物和观念),也能记录汉语(词、语素和音节)的平面视觉符号。”(7)
在这个概念的界定中最为重要的是:汉字是汉民族自创的文字,通常称“自源”文字。世界上很多国家的文字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一再更改,大多是因为外来文化的介入。而中国的汉字,因汉民族长期保持文化的稳定性,故能长期保存传统的汉字。汉字虽然在中国历史也几经发展演变,但今人仍能识得几千年前的甲骨文,堪称奇迹。
关于文化概念界定,第一章有详尽的叙述。现代意义上的文化(culture)一词是西方的,然而汉字是本土的。虽然古代并没有现代意义上“文化”观念,但是并不等于说国人不会在汉字问题上做文化研究。汉字与文化是怎样的关系?
1.汉字的特点
要想了解汉字与汉字文化之间的关系,首先要了解汉字的特点。《汉字文化大观》中非常清晰地阐述了汉字的特点:
汉字是一种很有特色的文字,它在世界文字之林中独树一帜,给人以神奇感、微妙感。
汉字,有人称之为“方块字”——这是因为汉字具有与众不同的块状构型;有人称之为“表意文字”——这是因为汉字具有极为特殊的表意功能;从汉字所能表示的语言单位的大小出发,也有人把汉字称作“语素文字”或“语素音节文字”。
汉字似魔块,也像艺术品,它是中华民族百花园中的瑰宝。几千年来,它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历史、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己。当你涉足于汉字的王宫,你会看到它是那样的富丽堂皇;尔后,你也许会由于它的复杂、不可捉摸而感到困惑;然而一旦深入,你窥见到的将是它的整齐有序、章法可循;继续探索,你将发现汉字的几个主要特点:独特的表意性、微妙的字族系统、灵活的构词力、优美的艺术构型。(8)
绝大部分汉字具有二元结构的特点,它的意符是信息存储体,它的声符是信息识别体,至于象形字、会意字,几乎可以望文知义(这当然要有相当的修养),说明它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这样的信息载体的特点是线性拼音文字所不具备的。19世纪末,甲骨文开始出土,正是通过这种信息载体,使我们对殷商文化,甚至于整个中国文化源的认识展开了新的一页。(9)
在目前世界上通行文字中,汉字是唯一一种具有表意特点的文字。正是因为汉字的特点决定了汉字本身具备着文化信息。“字里乾坤”便能恰当概括解释这一现象。如:女,甲骨文(),《说文解字》:“女,妇人也。”像一个屈膝跪坐的人,娴静地交叠着双手,反映了古代女子柔弱顺从的性格和低下的社会地位。男,甲骨文(),《说文解字》:“男,丈夫也。”从田从力,言男用力于田也。古人看来,“妇”是主内,常常坐在家里纺线织布;“男”是主外,是开荒耕种的劳动主力。以上从字形反映出古人进入农业社会后男耕女织的社会分工的现象。
所以,沈锡伦先生说:
汉字不仅是记录汉语的符号系统,也是一套文化密码系统。汉字以编码的形式储存了大量的文化元素(cultural element),在这个意义上说,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微信息库,一个汉字就是一幅文化信息缩微图。要全面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要破译中国传统文化的密码,离不开对汉字的探索研究。(10)
中国的汉字作用绝对不止于语言的交际,汉字本身就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李土生在《汉字与中国文化》一文指出:
文字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文字的发展、文字的构型,无不是文化的积淀。我们通过对一个个汉字的拆解与阐释,不仅可以“重建”古人的生活——他们的器用、制度、习俗、观念、思维,从中还可以知道,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汉字的字音、字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字义如何在漫长的历史流变中变得越来越繁富,从而积淀成现行汉字瑰丽的人文景观。(11)
1935年,陈寅恪在给沈兼士的信中说:“依照今日训诂学之标准,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12)
“汉字的本身就是文化”——即汉字本身即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国学大师陈寅恪甚至说“一字一部文化史”,这样评价汉字的功能一点也不过分。汉字确实具有“活化石”的价值。如用古人留在龟甲、兽骨、陶器、青铜、简帛上的汉字来考察古代的生活,可信程度不亚于出土的文物,这也是汉字文化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以字考史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
学者向光忠提出要在汉字发展的大背景下来认识汉字:
汉族的社会历史,造成了汉字的特定背景;汉字的固有功效,推进了汉族的凝聚发展,是汉人的思维理路,促成了汉字的实象模拟;汉字的尚形原则,体现了汉族人的表意理念,是汉语的词汇特点,制约了汉字的构造法则;汉字的内在性能,增强了汉语的构词活力。(13)
可见,汉字的构形中就蕴含着文化的要素,汉字的发展与中国文化又有着深层的关系,因此研究汉字已经不仅仅作为一个语言符号系统,而是上升到了历史文化的层面。
2.汉字与汉字文化的关系
汉字独特性决定汉字本身所具有的文化的信息,然而,欲了解汉字与汉字文化的关系,需知汉字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李运富在《汉字学新论》中认为汉字和文化应该是一种“互证”的关系。
汉字与文化之所以具有这样的互证关系,是因为汉字的创造和演变渗透了、固化了当时的文化信息。汉字的音义虽然来源于汉语,而汉字的形体及其与汉语音义的结合则源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在汉字的创造过程中,汉人祖先将自己对外部世界的感受和观念,将自身的情感体验和道德标准融入了汉字,使得汉字能够体现中国人的文化思想和民族精神。所以汉字不仅是有声汉语的记录形式,而且是可以直接反映客观存在、体现认识主体心灵的符号。从这个角度讲,汉字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的负载体,而且是文化的“化石”。(14)
李运富所说的“汉字与文化的互证”关系,即通过汉字的分析可以说明某种文化的现象,同样,根据某种文化现象也可以解释汉字的构型原理。
汉字的形体和职能虽然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演变,但其理智性的结构特点、艺术性的意象本质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汉字形体,尤其是古汉字的形体,沉淀了非常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与拼音文字相比,汉字所涉及的文化项更多,跟古代社会的文化事项关系会更密切。汉字作为文化的载体和文化的本体之一,与其他文化项水乳交融,以致在远离当初文化环境的今天,它们仍然可以互证互释。(15)
因此,汉字与文化密不可分,彼此互证互释。汉字也不仅是中国文化的载体,它与中国文化方方面面联系在一起,中国传统文化环境特定的土壤,孕育了特定的汉字文化,汉字文化又成为整个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汉字是人类文字之中极为独特的种类,它内涵深邃,奥妙无穷,汉字独特性决定了中国的汉字文化研究很难直接从西方文字研究中得到启发。正是因为汉字文化丰富的内涵,近代在汉字学的研究领域里面,专门设立一门独立的学科,称为“汉字文化学”。何九盈等主编的《汉字文化大观》中明确地指出汉字文化研究的任务:
汉字文化学是一门以汉字为核心的多边缘交叉学科。尽管研究工作还有待于深入,但这门学科的总任务已非常明确。一是阐明汉字作为一个符号系统、信息系统,它自身所具有的文化意义;二是探讨汉字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也就是从汉字入手研究中国文化,从文化学的角度研究汉字。(16)
二、汉字文化的深刻寓意
1.视文字为有灵之物
我们已经了解到汉字蕴涵着深刻的文化意蕴,那么汉字的文化现象是怎样表现出来?何九盈在《汉字文化学》一文中总结了汉字文化研究的三个方面:一是视文字为有灵之物,并且关乎人事的祸福吉凶;二是视文字为艺术品,在一切艺术之上;三是视文字为“经艺之本、王政之始”。
首先,视文字为有灵之物,是因为文字的神秘性。自从汉字诞生起,汉字不仅是汉语的书写符号,而且是汉民族智慧的结晶,又是中国历代社会文化的一个剪影。古代就流传“仓颉创字”之说,古人祭奠仓颉,反映了民众的信仰,反映了崇尚祖先的历代先民对汉字有一种敬畏和神秘感。
其次,在古人看来,文字能够传达天意、预示未来。古人用汉字来预测未来、消灾避祸、获得生活的平安和政局的稳定,常常把汉字与自己的命运和前途联系在一起。如与汉字关系密切的一种文化现象——古代的“测字术”。
测字又称拆字、破字、相字,是古代一种占卜术。测字起源于何时已难以有确切的考证,《隋书·经籍志》中卷三“历数类”载有《破字要诀》一卷,今已不传。……自唐宋及唐宋之后就相当流行,其中邵康节、谢石、李淳风和刘伯温等都是当时有名的测字高手。
测字是不科学的,以测字来预测未来之事,是不可靠的。但由于汉字特殊的形音义的结构,不仅汉字中本身包含着自然世界和人生社会各种信息,而且在用汉字传情达意时,字体本身的结构,其一撇一捺、一点一勾都可反映写字人之内心世界、心情、情绪、性格和心理,甚至健康状况以及某种潜在的意识。正因为如此,在某种程度上能通过某人书写某个特定的字,来测试、寻求其字面下面所包含的一些特殊的信息和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会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这更多是巧合的成分占了绝大多数。测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特殊的现象,因此,我们在讲汉字文化的时候,应该对这种历史文化现象作一番回顾和省视。(17)
正是由于汉字“表意”特点,见形知义,使得这些古老的方块字能够拆成许多“部件”,这些“部件”又可以表示一定语义,在古人看来正是一种神秘力量的指示。
再次,在中国历史传统中,人们根深蒂固地使用汉字的“避讳”原则。如“改字”,就是用同义、近义或近音字来代替回避字。例如,秦始皇名嬴政,讳“正”字,但凡遇“正”字,改用“端”。这样的例子在古代比比皆是。古代学人著书立说,“避讳”是非常重要的,如有不当,轻则有刑狱之苦,重则遭杀身之祸,中国历史上明清两朝制造了惨烈的“文字狱”就是其有力的说明。
2.视文字为艺术品
视文字为艺术品,是因为汉字中的美学元素。汉字作为世界最古老而带有“表意”特点的文字,构型与形体特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
中国文字亦可说是由中国人独特创造,而又别具风格的一种代表中国性的艺术品。我们只有用看艺术作品的眼光来看中国文字,才能了解其趣味。(18)
以汉字为对象的中国书法,极具艺术与美学的价值,成为中华民族不朽的艺术珍宝。中国的书法几乎与文字的起源同步,秦汉篆隶的发展,晋唐真草的兴盛,书体繁多,出现了很多著名的书法家。
李土生在《汉字与汉字文化》一文中提到关于汉字的书法艺术时说道:
汉字书法艺术是以中国汉字的文义为内容,以某种字体的书写为形式,通过点画线条的提按节奏和力度的变化,利用墨色、布白等与美术相同的诸要素,体现书写者的创作意图、思想情绪的一种艺术形式。汉字是书法艺术的表现载体,书法是对汉字的升华。从这个意义上说,书法史与汉字史是紧密联系的。书法所形成的美学世界涵容着自然的生命律动与书者的审美体验,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哲学观念和审美心态。(19)
汉字的结构美的关键在于每个汉字的形体都具有一个重心,各种笔画及其构成部件的分布符合美学中的“黄金分割律”(根据启功先生多年的潜心研究,美观的汉字重心大概在中间偏左上的部位,各部分的比例恰为0.618,正是黄金分割律)。与此相应,汉字书法也讲究对称和谐之美。(20)
中国人常说“字如其人”,可见对汉字书写形式的重视。
此外,中国传统的诗词歌赋,言辞简洁、寓意深刻、对仗工整、音节对称、平仄相间,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
如:宋代词人柳永的作品《雨霖铃》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
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
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
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
更与何人说?
此词极为细腻地刻画了离别的场景和双方惜别的情态,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场面栩栩如生,起承转合优雅从容,将惜别时的凄美情感表达得缠绵悱恻,婉转动人。
再以英文翻译版参照:
Bells Ringing in the Rain
许渊冲 译
Cicadas chill
Drearily shrill.
We stand face to face in an evening hour
Before the pavilion,after a sudden shower.
Can we care for drinking before we part?
At the city gate
We are lingering late,
But the boat iswaiting forme to depart.
Hand in hand we gaze at each other's tearful eyes
And burst into sobsw ith words congealed on our lips.
I'll gomy way,
Far,far away.
On miles and miles of misty waves where sail ships,
And evening clouds hang low in boundless southern skies.
Lovers would grieve at parting as of old.
How could I stand this clear autumn day so cold!
Where shall I be found at daybreak
From wine awake?
Moored by a riverbank planted with willow trees
Beneath the waning moon and in the morning breeze.
I'll be gone for a year.
In vain would good times and fine scenes appear.
However gallant I am on my part,
To whom can I lay baremy heart?
许渊冲先生被誉为“诗译英法唯一人”,富有极高的中文和外文的修养,他力求使译文达到神似和“三美”(意美、音美、形美)的境界。但是,我们读时细细地体量,两相比较,顿感再高的翻译技巧也难以企及汉语所传达的美妙境界,汉字所表现出来的独特性是其他任何文字所不能替代的。
葛兆光在其《汉字魔方》中对汉字与诗歌的关系有精辟的论述:
汉字语法的省略和错综作为一种避免确定与限制的手段,还原了诗人体验的朦胧混沌境界;同时,汉字句法的“脱节”、“颠倒”等引起的歧义恰恰是启发读者追求诗歌多义性的极佳工具。也即是说,古典诗歌词汇的松散关系,语序的错综变化,使得诗境朦胧多变,包含了多种诠释和无穷意蕴自由生发的可能性。(21)
从诗经楚辞到两汉乐府,从魏晋风度、建安风骨到唐诗宋词,汉字在中国文人的笔下,富有深厚的人文底蕴,蕴含着生命的哲思和艺术的智慧。谁能说中国的诗词歌赋不是汉字文化艺术的佳品呢?
三、汉字文化的恒久影响
汉字与中华历史文化血肉相连。汉字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古人用它来记录历史的兴衰荣辱,用它来记录生活中的悲欢离合,用它来记录思想家的领悟和困惑,用它来记录我们民族对人生和宇宙的感悟。中华文化与汉字文化息息相关,正因为汉字才能让“前人所垂后,后人所识古”,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演进、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林林总总都依赖汉字记述并流传下来,得以延续至今,汉字记录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和文明,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靠汉字来传承和弘扬。
(1)汉字文化在中华民族文化形成和发展进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凝聚我们中华民族力量的源泉。在古代,中国大地上聚居着众多语言不同、生活习惯和文化各异的民族,一个汉字,不同的地方会有不同的读法,而意义却是一样。汉字可以凝聚不同的民族、不同的语言,慢慢聚合而成内涵丰富的中华文化。尽管除了汉字以外,还存在其他民族的文字,但是少数民族往往受汉文化熏陶。很多人通晓汉语汉字,借用汉字作为记录本民族的工具,有的还模仿汉字,创制适合于本民族的文字,最终形成了很多种不同类型的“汉字型文字”。
郭锦桴在《汉语与中国文化》一书中说道:
众所周知,几千年的中华文明靠汉字来记载、传承、扩散,千万种历史经典文献靠汉字来保存。在中华辽阔的大地上,从上古各诸侯国到秦汉之后各地众多方言,彼此口语难于沟通。正是有了汉字,从中央到地方以及全国各地之间才能通畅沟通,统一中央集权,统一政治制度,统一经济市场和道德文化观念,从而凝聚中华各民族,并影响到周边的民族和国家,出现“汉字文化圈”。(22)
张世禄在《文字上之古代社会观》中看到汉字对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价值:“世界言象形文字者,必推吾国,则此文字者,诚有史以前,先民遗迹之所留,曷借之以窥其政俗之梗概,以补史策所未及者乎。”(23)
汉字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国的标记,炎黄子孙不论漂泊到地球上的哪一个角落,只要一见到方正庄严的汉字,都会有着与生俱来的文化认同感和亲切感。
(2)中国汉字和文化不仅影响中国周边各个少数民族,从公元前或公元一世纪开始,逐渐向周边的国家传播,在一千多年间,逐渐形成了东亚“汉字文化圈”。汉字文化不仅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世界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古代汉族创制了世界一流的文化,完备的思想体系、先进的科学技术及成套安邦治国的经验,还有丰富的文学艺术,正是这些先进的文化魅力,不断吸引周边的民族学习汉字,借用汉字,仿造汉字。王继洪在《汉字文化学概论》中谈到汉字对周边国家的影响:
发源于黄河流域的汉字,四千多年来,不仅成为记录汉民族语言的文字,而且通过经济的交流和文化的交流,对东亚各国的语言文字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汉字形音义的特殊结构系统,使其具有得天独厚的跨地域的长处。这个优点不仅使幅员辽阔和民族众多的中华民族受到了恩惠,而且使周边国家和民族也得到了文化上的启迪和借鉴。(24)
郭锦桴指出了古代汉字传播的路线:
古代中国是一个强盛的国家。其先进文化和经济遥遥领先于周边少数民族和国家。汉字以中原为腹地,分五条路线向外传播:向西南有古代巴蜀、黎族、南昭和大理;向南有楚、吴越、闽越、西瓯、骆越、壮族、苗族、瑶族、侗族、傈僳族、水族以及越南;向北有白狄、匈奴、西夏;向东北有高句丽、渤海国、契丹、女真;向东有朝鲜、日本、琉球。(25)
《中国文化大观》一书中也提到:
汉字不仅是中国的瑰宝,近两千年前还先后传入朝鲜半岛、日本、越南,在不同历史时期作为正式文字使用,对于促进中国和这些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汉字在这些国家的文化发展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在1965年独立的新加坡共和国,汉字是官方通用的文字之一。从东北亚到东南亚,历史地形成了一个汉字圈、汉字文化圈。(26)
法国汪德迈的《新汉文化圈》中也说道:
这一文化区域所表现出的内聚力一直十分强大,并有其鲜明的特点。它既不同于印度教、伊斯兰教各国,内聚力来自宗教的力量;又不同于拉丁语系或盎格鲁—撒克逊语系各国,由共同的母语派生出各国的民族语言。这一区域的共同文化根基源自萌生于中国而通用于四邻的汉字。(27)
汉字在中国文化的向外传播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正是基于汉字,才形成了“汉字文化圈”。古代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文化与文明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而文化交流的规律像流水一样,往往不自觉地从文化和文明高的区域向文化和文明低的区域传播。正如何九盈所说:
语言的竞争不是语言本身有什么优劣高低之分,而是取决于文化,是文化的竞争。大语种的形成是多民族融合的结果,多民族的融合又共同造就了大语种的文化优势,大语种的文化优势又造就了不同地域的文化中心。(28)
受汉字和汉字文化影响最深的国家莫过于日本、朝鲜和越南。早在汉字传入这些国家之前,他们并没有自己的官方文字,汉字传入后,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居于国家的主导地位,诸如官方的文书、文史著作、帝王诏诰等均用汉字撰写。周有光提出汉字在向少数民族和外国的传播中,不断发生变化。从宏观来看,演变经历了四个阶段:学习阶段、借用阶段、仿造阶段、创造阶段。在日本,约公元前三世纪时,汉字随着中国传统典籍一起进入日本,最早传入日本的典籍是《论语》。日本民族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对于其他民族先进发达的文明文化成就加以学习,然后消化和改造,以符合本民族的需求。所以,汉字传播到日本后,慢慢地开始“日本化”,首先是借用汉字来表达,之后慢慢进入仿照汉字和另创新字。根据中国汉字的文化特点,日本创制了万叶假名,这是汉字日本化的初步成功,之后经过改革又创制了片假名、平假名。到明治六年,日本对汉字进行改革,限制和减少应用汉字的数量,汉字一律改用假名代替。虽然汉字的整个系统已经退出了日本的现实舞台,但是汉字文化的影响通过种种方式渗透在日本的历史中,渗透在日本的日常生活中,渗透在日本人的精神意识中。现在,一个中国人如果走在繁华的东京街头,随处可见汉字招牌。日本人有谁不知道孔子、老子呢?又有谁不知道《论语》《道德经》呢?事实上,汉字的传播过程不仅仅是简单的汉字或汉字文化的借用关系。
词语的借用,汉字的借用,意味着文化精神的同化,思想方式的同化,道德观念的同化,文学艺术趣味的同化,甚至风俗习惯的同化,从而形成东方文化的共同特色。(29)
陆锡兴在《汉字传播史》中也指出:
汉字与汉文化相表里,汉字的传播无不以中原文化为先导,中原的政治制度、礼仪风俗、生活方式、物质文明先行进入,然后才是汉语汉字,导致民族文字的产生。这样汉字扎根在文化的沃土之上,根基特别牢固,时时刻刻会突显出来。所以,有汉字使用史的民族与汉民族在文化上的认同感远远超过西方民族。可以看到,汉字的传播不仅仅是一个语言文字问题,更是一个历史文化问题。(30)
汉字在传播和交流的过程中承载了文化之间交流和融合的使命。中国的汉字裹挟着中华文化对周边国家的文化发展起的重要的作用,同时,在与这些国家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本民族汉字和文化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文化交流从来都是双向的,他们在接受输入的同时,也有输出。他们在汉字方面的一些独特创造,以及近代时期一些由汉字书写的新词语,对汉语和汉字的发展也有良多的启迪和实用的价值,这也可以说是对汉语和汉字的一种反哺之举吧。(31)
(1)许慎.中国历史专业学习参考资料·1·说文解字·序[M].北京:中共中央高级党校,1963:7.
(2)饶宗颐.符号、初文与字母——汉字树[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引言页1.
(3)饶宗颐.符号、初文与字母——汉字树[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174.
(4)钱存训.书于竹帛:中国古代的文字记录——平冈武夫《中国古代书籍史日文本序言》[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185.
(5)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89-91.
(6)钱穆.中国学术通义·新校本[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168.
(7)李运富.汉字学新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4-5.
(8)何九盈,胡双宝,张猛.汉字文化大观[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54.
(9)何九盈,胡双宝,张猛.汉字文化大观[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9.
(10)沈锡伦.中国传统文化和语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357.
(11)李土生.汉字与汉字文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211.
(12)沈兼士.沈兼士学术论文集[M].葛信益,启功,整理.北京:中华书局,1986:202.
(13)向光忠.文字学刍议[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序页5.
(14)李运富.汉字学新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45.
(15)李运富.汉字学新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45.
(16)何九盈,胡双宝,张猛.汉字文化大观[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2.
(17)王继洪.汉字文化学概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196.
(18)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87.
(19)李土生.汉字与汉字文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136.
(20)李土生.汉字与汉字文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137-138.
(21)李土生.汉字与汉字文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135.
(22)郭锦桴.汉语与中国文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34.
(23)张世禄.张世禄语言学论文集[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4:1.
(24)王继洪.汉字文化学概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234.
(25)郭锦桴.汉语与中国传统文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36-37.
(26)何九盈,胡双宝,张猛.汉字文化大观[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396.
(27)何九盈.汉字文化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总序,页9.
(28)何九盈.汉字文化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371.
(29)何九盈.汉字文化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381.
(30)陆锡兴.汉字传播史[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2:3.
(31)王继洪.汉字文化学概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