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5年—1105年,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早年以诗文受知于苏轼,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诗以杜甫为宗,有“夺胎换骨”、“点铁成金”之论,风格奇硬拗涩,开创江西诗派,在宋代影响颇大。又能词。兼擅行书、草书,为“宋四家”之一。
念奴娇·断虹霁雨
八月十七日,同诸生步自永安城楼,过张宽夫园待月。偶有名酒,因以金荷①酌众客。客有孙彦立,善吹笛。援笔作乐府长短句,文不加点。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万里青天,姮娥②何处,驾此一轮玉。寒光零乱,为谁偏照醽醁③?
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笛。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④。
笺注
①金荷:金质莲花杯。
②姮娥:月中女神娥。汉时避汉文帝刘恒讳,改称嫦娥。
③醽醁(líng lù):酒名。湖南衡阳县东二十里有酃湖,其水湛然绿色,取以酿酒,甘美,名酃渌,又名醽醁。
④霜竹:指笛子。《乐书》“剪云梦之霜筠,法龙吟之异韵”。
译文
八月十七日,与诸位年轻人一起来到永安城楼,在张宽夫的园林中赏月。偶然间获得一坛美酒,于是装在金荷叶杯中招待客人。客人中有一个叫孙彦立的人在席间吹笛助兴,提笔写着这首词,一气呵成,不需要修改。
风雨过后,天气初晴,天边出现一道彩虹,万里秋空澄净清明,如秀眉一样的山峦经过雨水的冲洗,仿佛染上了一层新绿。月中桂树的影子疏疏落落,是谁说的今夜月儿的清辉不够明亮呢?万里晴空,嫦娥身在何处?她驾驶着这一轮圆月,驰骋长空。月光寒冷,桂影婆娑,又是为了何人偏偏映照着这坛美酒?
一群年轻人追随在我身边游玩,夜晚天气微凉,我们踏着幽寂的小径,绕着林木茂盛的张园漫步。一起将手中的金荷叶杯斟满,畅饮欢谈,离家万里的我们,这把酒畅饮的欢聚实属难得。老夫我一生大江南北地漂泊,最喜欢听临风的霜笛。孙彦立感遇知音,微笑着起身吹笛助兴,喷发奇响,那悠扬的笛声回响不绝。
简析
此词写于宋绍圣元年(1094),词人谪居地处西南的戎州(今四川宜宾)时。词中以豪健的笔力,展示出词人面对人生磨难时旷达大度的襟怀,表达了荣辱不萦于怀、浮沉不系于心的人生态度。
“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笛”三句是此词最精彩之处,把词人豪迈激越之情推向顶峰,雄浑潇洒,豪情满怀,表现出词人处逆境而不颓唐的乐观心情。
清平乐·春归何处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①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②飞过蔷薇。
笺注
①问取:问。
②因风:趁着风势。
译文
春天将归向何处?孤独寂寥的它找不到回去的道路。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离去之处,请叫它仍旧回来和我一起住。
可是春天消失得无影无踪,有谁会知道?除非你问一问那黄鹂鸟,但是它婉转的啼鸣无人能够理解,只能任凭轻风吹拂过蔷薇。
简析
此词为表现惜春、恋春情怀的佳作。词人赋予抽象的春以具体的人的特征,通过词人的主观感受,反映出春天的可爱和春去的可惜,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
全词语言清新细腻,在近乎口语的质朴语言中,寄寓了深重的感情,表现了词人对美好春光的珍惜与热爱,抒写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的执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