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如何获取信念

我个人深信通过教育,人文精神和知识可承传和发展。

我内心相信,只有自己双手创造的未来,才是唯一能信任的命运。

文明社会的发展精髓在于多元汇聚,是建基于不同的传统文化及信仰。

面对社会基层问题日渐复杂,只从扶贫的思维出发,是解决不了竞争力不足的问题。

如果社会因为太多纷争而停滞不前,经济发展政策没有朝气,对任何阶层,都没有好处。

如果认识儒、释、道的精粹,便会明白人生很短,不应浪费时间去理会这些事情,应从正途去做对的事。

“为官难,为民亦不易”,有时候我庆幸自己并未当官,因为为官者要面对如何平衡和解决不同权益的问题。

自由开放的市场,重视“原则”和“法治”,两者皆来之不易,但如果管治失当,也可以一夜之间荡然无存。

缘分也许是科学还未能掌握解释的事,但只要我们大家深刻的愿望是为全人类努力,那么美好的未来,大家又何妨共建?

过去到现在,我都问心无愧,也不会认为自己是百分百完人。世上无完人,自己只是尽量用知识和感觉做自己应该做的事。

你一生谨守正知、正行、正念,路漫漫其修远,你对社会永远的关怀和参与,这一份坚持,就是解决不公平问题的最实际方案。

从商的人,应更积极、更努力、更自律,建立公平公正、有道德感、自重和守法精神的社会,才可以为稳定、自由的原则赋予真正的意义。

有能力的人,要主动积极,推进社会的幸福、改善和进步,这是我们的任务。不仅是对社会的投资,帮助和激励别人同时能丰盛自己的人生。

我没有参与政治,但我关心政治,政治跟经济根本是手和脚的关系,假如两者背道而驰,就难以处理,希望政治和经济好,让人民富国家强。

缺乏追求梦想的意志,发酸地堕入无底的借口世界以哄慰自己,种种似是而非的理由还在蔓延,慢慢侵蚀我们的社会、价值观、体系、技术和经济。

在今天,停滞的思维模式已变得不合时宜,这不是要弃旧立新,采取二元对立、非黑即白的思维,而是要鼓励传统的更生力,使中国文化更适用于层次多元的世界。

我也不喜欢那些只知道“做白日梦”、守株待兔、等待命运眷顾的人,我一向认为虽然世界上各种机会不断在我们周遭浮现,但却只会在那些已准备好迎接它们的人心中萌芽。

追求自我,努力改善自己是一股正面的驱动力,当你把思维、想象和行动谱成乐章,在科技、人文、商业无限机会中实践自我;知识、责任感和目标融汇成智慧,天命不一定是命运的蓝图。

没有人能完全解决所有问题,但我相信上善若水——公道和温情燃活在我们的道德良心之中,只要我们每个人都愿意承担多一点,仁心是可以结合成为力量,必能建立自觉及健康的公民社会。

要活出有意义的非凡生命,需要有能超乎“匹夫”的英雄特质。一个英雄所具备的品德不单要有勇气、有胜不骄的度量和败不馁的懿行,更要知道生命并不仅仅是连连胜利的短暂欢欣或失败的挫折。

我认为,健康的民主社会,讲求法治、包容和多元。如果一个社会思维封闭,民主制度的作用也不大,也不会让社会更加开放。我们要在社会责任和权益之间取得平衡,不能只看重权益,轻视责任。

儒家的“仁义”、佛家的“慈悲”、道家的“济世”、基督教的“博爱”以及伊斯兰教的“净洁”都各有真理,我们要进行思想的耕耨,对各种信念要有更深入的理解,兼容并蓄,凝聚共识,才可真正知道人与人之间虽然存在很大差别,但仍可和而不同,融洽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