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语污染”不容忽视

“森林火灾危害大”,一旦到了防火季节,林业管理部门都会漫山遍野地插上宣传标语,提醒大家注意防火。据媒体2017年5月初报道,在南京老山林场插的标语却是“森林防火危害大”,而且竖立时间已经近半年。

为何一个“森林防火危害大”的标语能够在深山老林里矗立半年之久?管理部门的回应显得轻飘飘:这些标语都是统一制作的,可能是印刷的时候出现了错误,将组织人员统一检查,将错误的标语撤换。

标语这类东西由来已久。其作用除了动员,还有宣教。特别在战争年代,通过几个短句,向绝大多数文盲、半文盲民众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凝聚人心、争取民意支持的效果往往会好过长篇宏论。但这些年,不少标语语无伦次,逻辑混乱,有些充斥着习惯性权力语汇,与现代社会文明格格不入。

比较典型的是,曾经专为推行计划生育政策而创生的标语,常常让观者无不瞠目结舌。比如“计划外生育一扎一罚”“宁可添座坟,也不添一人”“该扎不扎,房倒屋塌;该流不流,扒房牵牛”“普及一胎,控制二胎,消灭三胎”“宁可家破,不可国亡”等标语,显然与一个国家文明形象相去甚远。

当年轰动全国的嘉禾拆迁事件,其最著名的标语是“谁影响拆迁一阵子,就影响他一辈子”。这标语中充满着霸道、恐吓和火药味。因为他们所搞的拆迁本身就是违法的、蛮横的,自然在标语中也体现了出来。

无论这些不良标语出自谁家之手,其背后都反映了一些地方干部作风上的偏离与政绩观的错位。这种标语泛滥现象背后,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些部门形式主义、浮夸主义的工作作风。时下一些地方以标语落实工作、以标语替代工作的现象非常突出。不少部门一事当头,首先想的不是如何认认真真地落实,而是热衷于造声势。有不少地方或部门,常常把一项工作中张贴、悬挂标语的多少,当作评比指标之一。甚至把标语的数量写入工作总结,作为“工作业绩”。

有些基层干部在制作标语时,却往往忘记了它的宣传功能,而更多的是将其演变成了表达自我权力意识的载体。在他们的眼里,群众是用来管制的,如果不用强迫、命令的语言,根本就没有效果。而在领导检查时,似乎哪里的宣传声势越大,就表明其越重视,其工作质量肯定让人值得信任。

从某种意义上说,标语口号也是语言,只不过这是相关部门的工作语言、宣传语言,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标语,就有什么样的工作作风。如果将这些标语视为“政策广告”,不难发现,这些只求数量不求质量、只求“威力”不顾民众感受的广告已经成为破坏社会和谐的一大公害。

“标语治国”实际上是沿袭战争年代的政治动员方式,如今,其作为社会调节手段的作用应当弱化。即使要使用标语,也有必要研究一下如何规范标语的使用、提高标语的宣传效果问题,打出的标语不但要表达清楚、准确,更应与政府的人文关怀和以人为本的理念相一致,让标语真正发挥作用。

要消除标语污染,关键还在于限制干部的权力,提高群众的话语权和监督权,更要破除一些干部“官本位”思想和实际生存土壤。否则,即使标语换了,但在他们头脑里还存在低俗、冷硬、恐吓的工作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