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大讲座精华集 (心理)
- 《北大讲座》编委会
- 14825字
- 2020-07-09 20:45:00
人格的力量 人格的奥秘
季建林
我看不要坐下了,站着给大家讲比较好。
首先感谢大家牺牲周末的时间来听这个讲座!这是我第一次来北大,感到非常高兴。这个讲座主要向大家介绍怎样了解自我、发挥潜能,更好地为社会做贡献。每一个成功人士都有自己独特的个人魅力,他们都很好地展示了个人风采。比如,运动员在奥运会上拿冠军,政治家用个人才智赢得国人甚至全球的尊重,演员用个人的表演才华赢得观众的喜爱,也有人凭自己的美貌和身材赢得“某洲小姐”的称号,等等。每人都有自己的人格特征,重要的是怎样展示各自的才华。
先来讲一下“人格”的概念和内涵。
“人格”是一个心理学术语,一般来说,“人格是指一个人对内外环境刺激所持有的反应方式(或态度)和行为模式”,其内涵非常丰富,包括性格、气质、素质、兴趣、爱好、才能、能力、智力、理想、信念、道德品质、责任心、荣誉感等等。“人格”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没有绝对、明确的定义,但各个定义之间有共通之处:反映一个人真实、恒定的对社会的态度。例如,一个人可以每天穿不同的衣服,但他固有的思维方式及行为方式不变,即所谓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有很多东西是先天的,例如我们不能选择父母、家庭;但也有很多东西是可以通过后天学习得到的,例如才华、创造性等。正常人格的表现可以这样来看:是以对亲朋好友的统一概念为特征的,是正常的自尊、自信和生活情趣的基础和先决条件;是统一和成熟的超我:有责任感、自我批判的现实能力、处理伦理问题和做决定时的完整性与可变通性、遵守社会准则、尊重人,以及有理想等;它是一系列情感定位、控制冲动能力、升华能力和工作评价的反映。因此,健全、正常的人格是一切工作的前提。人类文明历史有5000年了,社会的发展进步靠的是谁呢?不是某几个伟人,而是每代人的知识积累,以及不断地继承和发展前人的知识与经验。所以,人要有理想,“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社会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一句话,正常的人格包括多个方面,只有各方面协调、完善才是理想的人格。
每个人都希望达到理想的彼岸,但现实中往往有很多不尽如人意之处。社会生活中往往有一些人与特定文化背景中一般人的感知、思维、情感,特别是待人方式上有极为突出或明显的偏离,在认知、情感等方面跟一般人不同,特别是在为人处事上不正常、别出心裁、另类。这些人在心理上有问题,但还没有到精神病的地步,是介于正常与精神病之间,心理学上叫做“人格障碍”。人格障碍的患病率高达5%—10%,但是在中国诊断出来的却很少。我曾就这个问题请教过有关专家:为什么在外国人格障碍的发病率这么高,比精神病要多很多,但在国内却是相反的,精神病要多于人格障碍,是不是事实就是这样的呢?专家指出:在中国也是人格障碍病人比精神病人多,但是为什么中国诊断出来的人格障碍很少呢?因为现实是这样的:人格障碍缺少有效的治疗手段,诊断出来也没多大作用。人格障碍的病人,可能本人没有意识到,而周围的人也能接纳。这些人的人权与人格尊重一样,我们应该理解他们。另有一类人是人格改变,他们行为模式相对稳定,但对行为和心理功能的多个重要环节均有影响,常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苦恼与社会功能和行为方面的问题。他们能体验到自己有缺陷,想改变。我认为,对这些人,我们要尽力帮助他们发挥其潜能。有人格障碍的人介于正常人和精神病人之间,我们拉他一把,他就与正常人一样,正常人的队伍就能壮大,这些人是需要帮助的。去年4月7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是“消除偏见,勇于关爱”,对有心理苦恼的人要勇于帮助。江泽民主席曾代表中国政府领导人给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写信,表明中国政府长期以来一直重视精神卫生工作。
今年,上海译文出版社重新编订并在大陆发行了由我国台湾学者翻译的《24重人格》一书,该书以自传体文学形式展示了普通人难以想象的多重人格的心理历程,展示了人的心理活动的世界。
下面我来谈一谈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
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有严格的标准吗?一般人往往会混淆一些事实。比如有人为了一件事总也想不通,情绪低落,郁郁寡欢,那么怎么区别这是正常心理还是异常心理呢?一方面,我们不要过分夸大思想问题;另一方面,也不要忽略心理问题。我们在这方面有很多教训。首先要明确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的区别,一方面内省,一方面助人。人的心理活动与社会环境是密切相关的,人的心理活动的内容也反映了社会的特征,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社会文化环境中有着不同的行为规则,人们对心理变态会有不同的判断。比如阿拉伯的妇女习惯戴面纱,如果北京或者上海的妇女也戴面纱呢?那大家就会觉得她不正常了,这就是个社会环境的习惯问题。再比如有的地方的人每年洗一次澡,如果北京人也一年洗一次,这正常吗?这都说明正常、异常心理的判断与环境、风俗有关。这跟高血压等生理疾病不同,它仅可根据一个简单的标准,如舒张压大于90毫米汞柱便可诊断高血压。因此,变态心理学就是以研究正常心理发展和结构的规律为基础,并与正常心理活动过程的规律作对比,探讨异常心理活动、行为及个性特征发生改变的规律。当前,有关变态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有:(一)揭示异常心理包括精神病行为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原因及其可能的机制;(二)病态人格形成过程及其机制;(三)制订划分正常和异常心理判断的有效标准;(四)研究消除和预防异常心理的有效方法及策略。
下面分几个方面谈一谈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判断标准。
首先是“个人经验标准”。从病人的角度讲,病人有自己的主观体验,他们自己感觉到焦虑、抑郁、害怕、恐惧,或诉说不清的不舒适感,或自己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而需要寻求医生的帮助。比如,有个人有一次因为忘记关门而丢了东西,从此之后,他每次出门都要再推一下门,这是不是正常的啊?是正常的。只要没有影响到日常生活就在正常的范围内。但如果影响了日常生活,比如,这个人总是走路走到一半就转身回去看看门是不是关上了,这样一直在路上来回走,一直走了两个小时,别的同学都上完课回来了,他还在那里来回走,(笑声)这就不正常了。他的这种行为本身正常人也有,但是他过分了,这就是心理异常,但不是精神病。精神病人的行为跟正常人的行为不同。比如,人通过耳朵可以听到声音,通过光电可以看到形象。但是,如果没有外界客观刺激,他说也能听到或看到,这就是幻觉,这是精神病人的表现。而人格障碍与正常人的区别是一个“量”的问题,而精神病人与正常人的区别则是“质”的问题。比如,有人讲一个笑话,大家都笑,只有他笑不出来,或者笑出来也是苦笑,这是量的问题,开心不起来,这是抑郁症。但如果时刻感到有人想迫害他,认为人们的行为都是针对他的,这就是精神病的症状了。这种判别标准在某些神经症性障碍的病人身上常可应用,因为精神病人缺乏内省力,坚决否认自己不正常。从观察者的角度来看,就是观察者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判断被观察者心理正常还是异常。作为旁观者看他的行为跟以前一致不一致,如果不一致就可能有问题。经验的标准对心理障碍的病人是有帮助的,但是很多人都否定自己不正常,就像精神病人不认为自己有病一样。
第二个是“统计学标准”。判断一个人心理正常还是异常,是以其心理特征偏离均数值的程度来决定的,所以心理异常是一个连续的变量,是相对的,偏离均数值程度越大,则越不正常。统计学标准提供了心理特征的数量化资料,且比较客观,操作也比较简便,因此,受到很多心理学家的欢迎。“统计学标准”是一个量化的标准,大多数人的行为都在这个范围之内。比如,智商测量,高于正常水平的人也不过5%,而低能的也是5%左右,天才和弱智都很少,大多数人都在正常的范围内。
第三,判断正常和异常心理还有“医学标准”。这种标准是将心理障碍当躯体疾病一样看待。医学标准是将心理障碍纳入了医学范畴,对变态心理学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这种标准也比较客观,有可以测量的生物学标志。比如,老年人如出现全面智力衰退、生活不能自理将可能被诊断为“痴呆症”,但小孩即使智力不好,只能称“低能”或精神发育迟滞,这有什么区别呢?“痴呆症”是说智商曾经达到过正常的水平,只是又下降了;“低能”是说智商从未达到正常水平。这些名词都是有一定生物学基础的,有形态学、功能学方面的证据。例如现在发现,情绪焦虑与脑功能代谢也有关系。为什么会焦虑、紧张呢?它有一定的物质基础,核磁共振成像(MRI)显示大脑部分区域代谢功能低下。但是,医学标准也不能完全令人满意,特别是对于神经症和人格障碍仍缺少可测量的生物学指标。换句话说,心理障碍的原因并不是单一的,除了生物学原因之外,还有心理和社会文化的原因。因此,区分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还需要有其他的标准,不能过分强调医学标准。
这样,就有了最后一个标准——“社会适应标准”。在正常情况下,人能够按照社会生活的需要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因此,正常人的行为应符合社会准则,并能按照社会要求和道德规范行事,即行为符合社会常识,是适应性行为。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使个体受损,不能按照社会所要求的方式行事,致使其行为后果对个体或社会不适应时,则可认为此人有心理障碍。这里的异常行为是与行为的社会常模相比较而言的。在正常情况下,大多数人能够按照社会生活的需要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因此,正常人的行为符合社会准则,并能按照社会的要求和道德规范行事,即其行为符合社会常模,是适应性行为。但由于某种原因而使机体受损,就可能出现不适应社会的行为。比如,大家都知道游泳衣是游泳的时候才穿的,精神异常者则可能觉得很漂亮,就穿到大街上,或者上班的时候也穿。(笑声)
下面讲一下A.Maslow正常心理的10条标准。
一是要有充分的适应能力,能够适应自己工作、生活、学习的环境;二是要能充分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出适当的估计;三是生活目标能切合实际,不要好高骛远,也不要妄自菲薄;四是能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不要逃避不利于自己的环境,要积极参与各种活动,与社会多接触、多融合;五是能保持人格的完整和谐,不断完善自己;六是要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现在你们作为学生,主要还只是从书本上得到知识,等你们走向了社会就会知道,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是很重要的;七是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八是要有适度的情绪发泄与控制,总把所有的心事藏起来也不是好的做法,要适度地发泄,这样才有利于情绪的控制;九是能在不违背集体意志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挥个性;十是在社会规范的情况下,个人的基本需要能适当满足。这几条标准可以作为参照,有启发性。
既然我们了解了什么是正常的心理,那么怎么发展自己和展示自我呢?其实很简单,就是四个字:扬长避短。本·拉登很聪明,也很出名,但与他为伍,不知什么时候就会丢了小命。他没有把自己的聪明用于人类的发展、给社会做贡献,而是搞恐怖活动,所以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反对;中国踢足球的李铁,发挥了自己的特长,从中国到了英国;打篮球的姚明,也是发挥了自己的长处,从中国打到了美国NBA;演员赵薇也很聪明,本来观众对她都很有好感,但她在时装展示会上竟然穿印有日本军旗的服装,这就是把聪明“发挥”到了大家不喜欢的地方了。
下面我来讲一下有关《24重人格》这本书的一些内容。
首先,这本书讲的是怎样去理解一个有心理问题的人,它是以第一人称写就的,揭示和探索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心路历程,为读者展现了主观内心世界的丰富多彩,而非物质世界的表象。它以“我”有24个分身或替身为主线,详尽描述了它们在不同阶段或时空的相继或分别或同时出现,对“我”的现实生活造成了如何的干扰和影响,以及“我”分身的痛苦,让读者了解异常心理变化的作用及其影响力。每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场合都有不同的身份和角色。比如,你们现在这里听我的讲座,你们的身份和角色就是“听众”,当你们到了商店时,就成了顾客;我在这里给你们做讲座,身份是老师;一个小时前,我还在飞机上,那时我的身份是乘客。这就是说,在不同的时间、地点,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角色,以不同的身份出现,我们正常人在意识清晰的状态下是能区分场合和不同场合的身份的。但如果将不同的角色、身份,还有空间概念混淆在一起,那么就是多重人格的人,同时具有跨越时空的不同角色。你们有没有这种混淆时空、角色身份的经历呢?有!那就是在我们做梦的时候、意识不清晰时。在梦中,我们可以跨越时空,可以同时有多个角色出现。《24重人格》这本书就是讲有一部分具有多重人格的人,比如,他坐在教室里听课,一会儿就回到了他七八岁的孩提时代,一会儿又回到了现实,周围人都当他是精神病。该书主人公描写了当他就医的时候,前后十次都被误诊为精神病,最终,他自己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但他坚持读完了大学,还拿到了博士学位,他用自己的经历去帮助人,这就是将不利因素变成有利因素,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也避免了被人当作精神病来看待。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分三部分:“伤心旅店”“绕过阴沟”“打破障碍”,揭示了“我”是如何与分身抗争、妥协和接纳的求治过程,最终战胜了心理的阴影和负面影响,发挥出“我”的自身潜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之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与榜样。该书的意义和价值不仅仅是心理学科普读物,而且还是给人启迪与希望的人生发展、成长的指南读物。我给大家读一段这本书开头的一段话:
这段话如果让语文老师来批:这不是没有逻辑吗?!一定会批个零分。但作者表现了他跨时空的感受、感觉,就是我们正常人做梦才会有的感觉。他是把他自己的感觉、思维当成了现实,这样的人很痛苦,他在自己痛苦的时候给自己画了一幅自画像——“拿刀将自己的右手割下来”,很残忍,但他自己意识不到,用自己的鲜血去画像,事后才感到恐惧。严重的时候,他也会求救。
如果要追究多重人格形成的原因,可以这样说,除了遗传外,更多的是来自后天的创伤体验,即焦虑、恐惧、害怕等一类负性情绪,其核心是怕死和求生的本能。比如,美国的“9·11”事件,对当事人的影响非常大。我们中国人,自然感受不到什么影响,甚至还有的人会幸灾乐祸,但是真正具体到身临其境的个人,那种痛苦和影响是要伴随一辈子的。像唐山大地震、大兴安岭火灾,以前我们只谈有多少多少财产损失,很少重视人的心灵创伤,其实我们应该重视心理危机,这些遭受灾难的人,精神濒于崩溃,会留下难以克服的问题。为什么人格障碍会发生呢?就是跟后天的创伤经历有关,而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创伤经历。根据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该书主人公小时候有过性创伤,他的外婆和他的母亲都跟他发生了性关系,这段乱伦经历对他的发育成长十分不利,成年后他有很多异常表现,后来他自己也意识到了。那么,他是怎么意识到自己的问题症结的呢?是通过“精神动力学心理治疗”!这是一种治疗方法,治疗医生帮助他找到了原因。可以用冰山形象来理解弗洛伊德的有关理论:人有“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快乐原则,建立人格的基础,为自我所控制和调节;相当于沉没于大海深处的冰山底部,很难被发现。自我:现实原则,人格的执行部分,统辖本我与超我;相当于阳光照射到、浮于海水表面、若隐若现的冰山中端。超我:至善原则,人格中体现道德准则的部分,发源于自我;相当于漂浮于海面上的冰山一角。心理障碍或人格障碍的患者所出现的问题则是表面上的,其实质并非主动显露或被意识到,因此,好的治疗医生就是要透过现象找到背后的本质,就是通过“冰山一角”,找到其隐藏背后的真正原因。
当然,在临床上要把经验和书本上的理论结合起来,心理治疗就是要透过症状或问题的表象来了解人的生活经历,揭示其心理问题产生的内心症结。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就是我要说的“三心二意”。所谓三心:首先是“耐心”,要克服阻抗,透过“表象”;其次还要“小心”,注意移情与反移情,看到“外衣”;三是要“细心”,在克服阻抗、揭去“外衣”的过程中,澄清问题,解析症结。二意:时刻意识到自己的角色是治疗者;敏锐地意会患者的言外之意或掩藏于诉述背后的深刻内涵。要注意的几点是,不要让病人形成对你的依赖,认为只有你一个人是真正了解他、对他好的人;特别是如果是异性病人,弄到最后,他或者她“非你不娶”或“非你不嫁”就不好办了。(笑声)大家不要笑,这是经常发生的事情,这就要求医生要时刻认识到自己的“治疗者”角色,不要因为同情或别的什么而越位。另外,一个好的心理医生,要有敏锐的观察和思考的能力,敏感的心理医生能从对方讲话的吞吞吐吐、欲说还休中,观察、捕捉对方的神态,能够在不经意间找到问题的症结,让病人感到“与君一夕谈,胜读十年书”,而不要“话不投机半句多”。所以说,言语交谈的功用是非常微妙的,要注意运用言语的技巧,欲擒故纵,引导病人,让对方感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把握语言技巧、引导病人很重要,但是国内优秀的心理医生很少,大都是直截了当、一语中的的。试想,如果你是一个小学生,你向老师请教问题,有这样两种老师:一种是直接把答案告诉你,很快就能给你讲完,你就会了这道题,但是以后你遇到同类问题的时候,还是不会,还要去问;另一种老师是不直接跟你讲答案,而是给你讲上大半天,讲思路,讲方法,最后也没有给你讲答案,而是通过引导让你自己把答案说出来了,以后你再遇到同类的问题自然就能解决了。大家说一下,你们是喜欢哪一类老师呢?很显然,大家都要选后者,谁也不愿让老师一直伴随自己的左右,做自己的拐杖。那么,怎么样才能做到“与君一夕谈,胜读十年书”,或通过与你的交谈能“化干戈为玉帛”呢?这就要有知识的储备、经验的积累。心理医生不是只讲大道理,做政治思想工作。另外,作为一个好的心理医生,还要有真诚和爱心,因为患者在跟你谈话的时候,他也会观察你的神态,你是在全神贯注呢,还是心不在焉、漠不关心,还是只想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这些都会对病人的态度产生重大影响。
我们再回到这本书。作者讲道:“我”不断搬迁地方、更换治疗医师。但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治疗,“我”逐步认识到掩盖于症状表象下面的问题的症结——在成年的记忆中早已忘却,但又无时不在影响和干扰现实自我的童年期性创伤经历(幼年时候外婆、母亲与“我”的乱伦)。一个人儿童期的经历对他今后的成长发展影响很大,这就是为什么各国都很重视教育孩子的原因。“我”通过医生的治疗和帮助,逐步识别出24种身份的不同意义,及其与童年期性虐待的关系,学会了面对和适应。这其中首先是鼓励成年的“我”不断努力和学习,学会“路朝前走,人向前看,少回首或者莫回首”。因为有心理障碍的人往往纠缠于过去,怨天尤人,不重视现在,更多地陷在对过去的回忆中,所以要努力克服这一点,要“少回首”或者“莫回首”。“我”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学业有成,成为一个心理学博士、临床心理学家。在患病和求医的过程中,“我”的家庭一直很和睦幸福,得到了妻子的理解与支持,儿子也健康成长。下面我们看看主人公在这本书的结尾写的一段话:
大家可以看到,这段话与文章开头的那段话有天壤之别,开头的话充满痛苦、彷徨、鲜血,没有逻辑;而结尾这段话充满阳光,充满希望,很有哲理和逻辑。我要把幻灯片中的这句话送给大家:“接受阴影,才会有阳光明媚与灿烂;拒绝阴影,只会是阴天,不会有阳光。”(鼓掌)如果不要阴影,也就没有了阳光;如果想要阳光,就必须接受阴影。很多人只想要阳光,拒绝阴影,这是办不到的,如果没有阴影,那就连阳光也得不到了。成功需要付出,需要面对现实。
这本书深得国内外学者的好评,那么我们通过读这本书对我们的现实生活有什么帮助呢?通过读书要受到启发才好。
那么我们该怎样认识心理健康呢?世界卫生组织是这样定义的: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身体的残疾或虚弱,而是指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它包括精神/心理(Mind)、身体(Body)、社会环境(Social environ-ments)三个方面。《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是这样定义心理健康的:“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不是指绝对的十全十美的状态。”即所谓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不是要求每个人都做到十全十美,而是尽我所能,达到最佳状态。心理健康的人并不是没有经历挫折,每个人都会有挫折,而挫折是指因个体动机、行为遭到阻碍而体验到的不快、烦恼、苦闷和沮丧情绪。举个例子,你们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是不是要求你们每门课都考100分?如果老师、家长这样要求你们,恐怕你们也到不了这里了,所以人不能求全责备。古人有“不成功,便成仁”,如果这句话应用到工作和生活中,就容易导致遗憾和悲剧了。
了解心理健康有什么意义呢?21世纪不仅是科技进步和发展的时代,也是人类进一步认识和了解自身心理世界的时代。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特别将新世纪第一个卫生日的主题定为“精神卫生日”(每年的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每年都有不同的主题),旨在呼唤全人类“消除偏见,勇于关爱”。我们要重视心理健康,认识和了解心理健康,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知不足而进取,扬长避短,在有限的生命中发挥出自己无限的潜能。
具体地说,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面对来自各个方面的这样那样的压力,因而会遇到挫折,我们应该怎样面对压力和挫折呢?在这里,我不想给大家讲什么大道理,只想给大家看一幅图:我们每个人都像一个气球,飞在空中,是很漂亮,但是要承受空气的压力。有的气球不堪压力,爆了;也有的气球干脆回避压力,泄气,就这么蔫蔫地飘着;还有一只气球,仍然精神地飘在空中。大家喜欢做那一种气球呢?如果换成人也是一样的,人在社会中,也要承受各方各面的压力,要面对很多挫折,那我们究竟应该怎么面对呢?是像第一只气球一样,承受不了,最终爆了,自杀?还是像第二只气球一样,怨天尤人,哀叹“既生瑜,何生亮”,回避压力和挫折?正确的做法是勇敢地面对压力和挫折,学会在压力中适应,在压力和挫折中把人生展示得更美好。首先,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看问题,成功都是有失败做铺垫的。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病树前头万木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而不是“一条道走到黑”。挫折是指因个体动机行为遭到阻碍而体验到的不快、烦恼、苦闷和沮丧情绪,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自身努力来正确地面对它。其次,我们还可以寻求社会支持。“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用物理的原理来解释就是,本来我一个人要扛100斤的东西,但是有一个人帮忙,每个人就只剩下50斤要承担;三个人分担,每个人肩上的分量就又轻了一些。这就是说,你要寻求社会支持,寻求亲人、朋友的理解,向他们倾诉你的苦闷,可以减轻心理压力。再次,应用一定的心理应对、防御策略。如升华、幽默、压抑、合理化、转移、隔离等心理防御机制会对你减轻压力有帮助。有这样一个典故,是讲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利用幽默化解尴尬的故事。有一次他给学生讲学忘记了时间,他妻子来到门外叫他,他没有给妻子开门;妻子一怒之下,撞开门泼了苏格拉底一身水。如果一般人遇到这种事一定觉得非常尴尬,当着学生的面,这样下不来台,发火也不是,不发火也不是。苏格拉底就巧妙地说了一句话:“我就知道打雷之后必要下雨。”就这样化解了尴尬的局面,也让他的学生更佩服他了。
另外,还要学会将压力升华,要注重奋斗的过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柯察金为什么能成功?他知道自己有缺陷,但能适应和面对,能扬长避短,最终为社会做出了贡献。小说家萧伯纳曾是个银行出纳员,度过9年心碎的日子,9年才挣了30英镑稿费,平均1天才1便士!但他一直把写作当成最重要的事去做,坚持每天写5页稿子,终于成了不朽的作家。中国的《劝学篇》中有“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诗经》中也有“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就是讲要注重奋斗的过程。人生如同长跑,“五十步笑百步何如?”“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可以这样说,你们现在才是人生长跑中的刚刚起步,今后还有社会的小学、中学和大学。过去大家一直在接受学校教育:从小学、中学、大学到研究生都是习惯于从书本上学知识,等你们走向社会,接受社会教育,就是更多地从书本以外学知识了。希望大家不要学“江郎才尽”,这是昙花一现,希望不要怕“大器晚成”,力求功在千秋。
最后我想把道格拉斯·玛拉赫(D.Malloch)的一首诗送给大家:
还有几句话要送给大家:了解与完善自我,健全和发展人格,享受和体验人生快乐!
谢谢大家!(鼓掌)
答:你说的是一个脑外伤的案例,她的脑发育没有达到正常的水平,因此阻碍了她的正常大脑发育,心理发展不平衡。众所周知,情感是要受理智控制的,而这个女孩的情感发展了,但理智的发展没有跟上,这就导致她的失控和困惑。我们要做的是怎样为她营造一个适合于她的小环境,而不是让她去适应大环境。可以找个山清水秀的小城镇,世外桃源这样的地方,或者康复院之类,让她过单纯而快乐的生活。
答:这个问题非常好,但我不是搞国际关系的,就我个人的观点而言,美国人有他自己的文化优势意识,以他的社会道德规范标准来要求世界其他国家,包括对我国的一些干涉。但美国也是个多元文化的国家,它的主流是优势文化意识,底层人民也有很多反对政治上的一些做法的。美国的政治是对外强硬,对内宽松自由。
答:不同的总统,他的政治策略、导向有所不同,这属于个体原因。比如克林顿,你就是让他打仗他也不想打,除非是为了转移国内视线。实际上你问的这个问题是个群体文化的问题。
答:患强迫症的人会有一些重复动作或强迫思维。工作认真负责的人会有一些强迫动作,但过分求全责备,强求十全十美就成了强迫症。有的人自己认识到了对工作有影响,想改变。那么怎么才能改变呢?首先,自己不要刻意去想改变,往往是越想要改变越是改变不了。能够做的是,分散注意力,多参加社交活动,多跟别人交往,唱歌、跳舞、聊天,通过这些活动来减少“想”的机会。再有就是学会允许问题的存在。强迫症患者有一种冲动“打破砂锅问(纹)到底”。要我说,你不要“问到底”,砂锅打破了还有底吗?可是这些人他是不到底就不踏实。其实到底了又怎么样呢?还会出现新的问题。一直这样围着问题转,就会像唐·吉诃德战风车一样,永远没有休止,你就会一直被问题困扰。正确的做法就是允许问题存在,接受问题,因为这个世界就是由问题组成的。具体付诸行动就是“多做少想,先做后想”。
答:性格的分类有多种,有一种古老的分类方法就是按照血型,这是不科学的。一个人是不是可能具有两种混合性格?我认为这种可能是存在的。但是我主张不要把理论的问题具体到一个人身上,这是不妥当的。理论具有抽象性,没有一个绝对标准、完善的人是可以套用的。比如,我们穿衣服,是量体裁衣,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尺寸。一个人即使有缺陷,也能展示自己的人格魅力。
答:你的解释很有道理。可用心理防御机制来解释:物极必反。这位同学很自卑,他希望通过学业的进步来改变,他努力了,但没有遂意,这样的挫折打击使他很痛苦,但他又没有朋友,没有释放压力的渠道。那么怎么来解决呢?他就把这种情绪投射到了床铺上。将压抑的情绪发泄到了整理床铺上,这是借题发挥,但他自己意识不到,是无意识的防御机制。如果有人点穿就好了,大家都躲着他,则就更疏远了他。他是想用主观来控制客观,好像说:我管不了我自己,还管不了你一张床?!(笑声)他发展到这样,还是应该先解决强迫症的问题,要释放他内在的压力。
答:能!比如,社交缺陷,可以通过自信心的训练来克服。我讲一讲具体怎么训练。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注意观察过缺少自信心的人的表现:都是很含蓄,喜欢低头,眼睛不敢看人,是看地,要改变就是胆子要大一点。具体的方法是:学会承受目光的注视。你可以先训练照镜子,体会被目光注视的感受,一开始会很紧张,持续几分钟后就逐渐适应一点,变坦然了。能承受一双眼睛的注视,那么在现实中,你也渐渐能承受更多眼睛的注视。这样,有了自信心的训练,社交的技巧也就简单了。多观察,多听别人谈话,为我所用。
答:这个问题就要靠在座的各位来解决了。最好的办法就是你们做个好老师,当然,这是讲笑话。一方面,中国的教育制度确实存在这样的问题;另一方面,我们的家长也有一定的问题,中国的家长多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很少有人“望子成人”。
答:“心理”的帮助有技巧。我举一个例子:外科医生拿的是手术刀,屠夫也拿刀,如果把外科医生的手术刀交到屠夫手里,那治病的刀就变成了杀人的刀。手术刀本身没有错,关键是在谁手中。同样的,谈话是工具,但要掌握在经过专业培训的人手中才行;如果是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人来操纵,开始可能有一点效果,但最后不可能解决问题,还可能累及自身。前一段时间也有报道,说一位女主持人想帮助别人,最后非但没有帮成,自己反而受了很大的刺激,结果自杀而亡。只有热忱,没有技术,就像屠夫操持手术刀一样,害人害己。至于你朋友的哥哥,我能给的建议是一定要明确角色。我一向反对将治疗的场合定在咖啡馆、宾馆这些地方,这样关系就不好把握了,应该固定在医院或诊疗室。另外,看病之前一定要先预约,跟患者之间的关系不要超出工作关系。
答:作者开始是用精神分析法解决了,后来就不再采用精神分析的技术,而是面对现实,克服弱点,扬长避短。当然,这本书也只是一家之言,现实中的案例是多种多样的,不是一种理论就能解释得了的。心理治疗经过了100多年的发展,一直在不断地整合。就我个人体会而言,我们要用“拿来主义”,将一些优秀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理论加以继承和发展。因为我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金钱来慢慢发展,心理治疗在中国的发展应该在把国外理论本土化的同时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比如,和中国的老庄思想。我们现在已经不完全是照搬,是在逐步本土化,可以借鉴这个观点:“现在中国的医学是中还是西呢?”应该是“西中有中,中中有西,中西结合,西占主流”。心理学也一样,可以借鉴西方的东西,但也不能过分夸大,要本土化。可以尝试不同的治疗方法,对不同的人可以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比如,对于一般的老百姓来说,他们不问你“为什么是这样?”只要能治好他的病就行;而对于一个白领,他可能有更高的要求,希望知道更多的原因和理论方面的东西。所以说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治疗手段可以多样化,因人而异。
答:不一定。如果在一定的范围内,就不能算是人格障碍,是个性。如果超出了一定的范围,就是人格障碍。有的旁观者能够看出,但患者自己意识不到,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帮助他,点拨他。但有一点要说明的,治疗首先要他自己愿意改变。如果他行为出格了,可以让他“撞了南墙才回头”。因为挫折并不见得是坏事,但是不要太严重,对他影响太大。
答:这个女孩应该去明确地诊断一下,是精神分裂症还是情感不协调。一台散了架的机器和生了锈的机器不同,生锈的机器只要擦擦就能用了;而散了架的机器你再擦洗它也没用。精神病就好比是散了架的机器,而人格问题就像生锈的机器,所以要先给这个女孩明确诊断才能给出具体的治疗方案。
答:这要问问大家,你们喜欢哪一类人?是既成功又心理健康、明朗的人呢?还是只有事业的成功,但有这样或那样的人格障碍的人呢?比如,有一些能干的企业家、政府官员,他们平易近人,家庭幸福;而另一种人虽然有成功的事业,但是披头散发,衣冠不整,大家喜欢哪种?事实上,每个人只要努力,都可能在某一方面取得成功。对大多数人而言,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岂不是更好?
因为时间关系就讲到这里了,谢谢大家!
(原载《北大讲座》第三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