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珊瑚海海战

日军觊觎南太平洋

澳洲大陆东北方向有一片广袤的热带深海。它南北长2250公里,东西宽2400公里,480万平方公里的总面积使它成为地球最大的海。由于海域内珊瑚构造发达,因此得名珊瑚海。1942年5月,这片海域的宁静和祥和被一场突入其来的战争打破,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航母大战在此隆重上演。经历一连串失败与挫折之后,盟军将在此地首挫日军锋芒,珊瑚海因此越发闻名遐迩。

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日军第一阶段作战进展顺利。下一步何去何从成为摆在东京大本营面前的首要问题。因大部分兵力被牵制在中国关内与东北地区,日本陆军主张巩固现有占领区,消化胜利果实,“使大东亚战争永立于不败之地”。海军的主张恰恰相反,提出在第一阶段胜利的基础上穷追猛打,不给盟军以喘息之机,寻机歼灭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残余力量,在于己有利的条件下寻求体面的媾和。

日本海军军令部提出夺取盟军主要的反攻基地澳大利亚,这一想法立即被陆军以“无兵可派”为由断然拒绝。随后军令部提出一个“有限南进计划”的折中方案(也被称为“美澳遮断战略”),通过占领斐济、萨摩亚和新喀里多尼亚等战略要地,切断美国与澳大利亚的联系。开战以来,美澳之间海上运输频繁,澳洲大陆正逐渐成为盟军反攻的主要战略基地,如不迅速加以控制,后果不堪设想。考虑到澳大利亚重要的战略地位,陆军在拒绝海军直接占领澳大利亚的前提下勉强同意了这一折中方案,表示“只要海军有把握,陆军将给予相应配合”。

日本陆军对“有限南进计划”表示首肯,在于这一作战主要由海军负责,不需要增派过多的陆军兵员,仅以现驻拉包尔的南海支队就可勉强应付。至此,持续数月的争吵总算勉强达成统一。

但从地理位置而言,斐济、萨摩亚、新喀里多尼亚等地距日军新占的拉包尔基地路途遥远,绝非一步就能轻易攻占。日本军令部“美澳遮断战略”还要细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攻占新几内亚岛东部战略要地莱城和萨拉莫阿,简称SR作战。

实际上军令部采取的是边订计划边实施的办法。1942年3月8日,此一任务已由海军第四舰队与陆军南海支队联合完成。

二、攻占新几内亚战略要地莫尔兹比港和所罗门群岛首府图拉吉,简称MO作战。

三、攻占吉尔伯特群岛所属大洋岛和瑙鲁岛,简称RY作战。实际上盟军在上述两岛并未驻军,日军只需派兵进驻即可。

四、以上述基地为跳板,最终占领斐济、萨摩亚和新喀里多尼亚,完全隔断美国和澳大利亚之间的联系,简称FS作战。

如此加上联合舰队司令官山本五十六随后推出的中途岛作战(简称MI),军令部顺路搭车的阿留申作战(简称AL),日本海军短时间推出了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字母作战。

日本陆海军在组织结构上存在一个明显差异。作为作战计划制订和命令下达的中枢机关,陆军参谋本部具有不可撼动的权威地位,下属各部只有执行命令的份儿。究其原因,在于其指挥的陆军部队分散各地,其中大块头不在少数,如中国派遣军、关东军、南方军及驻本土、朝鲜、中国台湾的部队,直接归属参谋本部指挥的南海支队是个头最小的。海军则相反,除驻中国舰队、南遣舰队和各镇守府的零星海军外,一个联合舰队就占去了海军90%以上的力量,属于典型的“一股独大”。个子大了就容易不服管,加上司令官山本是个极有思想的人,还打心底里看不起军令部总长永野修身,这样联合舰队往往对军令部——它的职能和陆军参谋本部基本相同——不那么尊敬,山本多次以辞职逼迫军令部就范就是最好的例证。作为上级机关部门,军令部的要员往往自恃清高,常常以眼光远大、富有战略全局观而自诩。联合舰队那些长年征战海上的军官则认为,这些人只是坐在办公室里纸上谈兵的“行家里手”而已。开战之前,联合舰队提出的珍珠港作战曾遭军令部强烈反对,山本以辞职相威胁才勉强获批。偷袭取得的巨大成功更令军令部脸上无光,本来就不太高的威信再次降低了一大截,并进一步助长了两派间的对立情绪。

果不其然。对军令部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与参谋本部妥协达成的“美澳遮断战略”,联合舰队并不认可。山本的想法是通过攻占中太平洋美军重要基地中途岛,扩大日军的防御圈,同时诱出美国太平洋舰队主力予以歼灭。这一方案军令部同样不予认同。谁也看不上谁的双方再次陷入僵持。

不过仗还是要打下去,矛盾也必须得到解决。从4月2日到5日,双方开始了持续数日的激烈争吵。军令部虽然最终在山本以辞职相威胁的压力下勉强同意了联合舰队提出的中途岛作战计划,但同样不愿放弃自己力主的“有限南进计划”。军令部提出,在中途岛作战之前实施MO和RY作战,待5月上旬完成这两项作战后再进行中途岛作战。至于最后的FS作战,待占领中途岛并顺便歼灭美军太平洋舰队主力后在7月份展开也不迟。

军令部毕竟属于上级机关,一点面子不给也说不过去。作为对军令部批准中途岛作战的回报,山本也勉强同意对“有限南进计划”给予必要支持。争论结果是皆大欢喜——“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多次赴京游说中途岛计划的联合舰队参谋渡边安次,信誓旦旦地向军令部作战课长富冈定俊保证:“一旦联合舰队完成中途岛作战,一定派出主力舰只参与FS作战。请军令部放心,中途岛作战一定能取得巨大成功。”这话听着根本不像下级在和上级说话,倒像兄弟单位在互相拍胸脯。

这是太平洋战争中日军缺乏明晰战略的又一例证。在面临第二阶段作战方向的重大选择时,他们采取了两个方向齐头并进的策略——还不带之前的印度洋作战——导致兵力过于分散,并随后诱发了珊瑚海、中途岛和瓜达尔卡纳尔岛三大战役。由于这一阶段双方实力差距不大,三大战役也因此成为太平洋战争最精彩的部分。

4月15日,第二阶段作战——“大海指第85号”正式下达:5月初实施MO、RY作战,6月实施MI、AL作战,7月进行最后的FS作战。迅速蔓延的“胜利病”使所有人坚信,联合舰队完全有能力在数个战场同时进行作战并取得辉煌胜利。

战略要地莫尔兹比港和图拉吉就此进入人们的视线。如果将新几内亚岛形容成屏障澳洲大陆的一扇大门,莫尔兹比港无疑正是门上的门闩。早在开战之初的1942年1月,日军就占领了位于新不列颠岛的天然良港拉包尔,并将之逐步打造成仅次于特鲁克的第二大军事基地。军令部“有限南进计划”正是为了巩固和扩大以拉包尔为中心的防御体系,确保澳洲北部和新几内亚地区的制空权和制海权,在南太平洋打进去一个楔子。作为澳洲北部的战略要冲,从莫尔兹比港起飞的美军战机可以对拉包尔实施攻击,占领此地退可确保拉包尔安全,进可袭击澳大利亚的北部机场,为今后攻占斐济、萨摩亚和新喀里多尼亚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战略要地图拉吉是所罗门群岛唯一良港,位于莫尔兹比港以东1480公里、拉包尔东南1000公里。占领此处不但可以切断所罗门群岛南部的瓜达尔卡纳尔水道,那里的水上飞机基地也可掩护MO作战侧翼,同时为最终实施FS作战取得前进基地。

负责MO作战的是井上成美的南洋部队,包括海军第四舰队和陆军南海支队。1942年3月8日,日军不战而下莱城和萨拉莫阿。但3月10日,他们遭到了美军“列克星敦”号、“约克城”号航母编队的联合打击,损失惨重。此节前文已有所述。

和第四师团在日本陆军的地位类似,第四舰队在日本海军同样声名欠佳。“什么都行就是打仗不行”的井上因此被誉为“日本的赵括”。其实这也不能都怨井上,究其原因在于第四舰队实力不足。井上的旗舰是6300吨的练习巡洋舰“鹿岛”号,放在其他舰队就是打酱油的料。别说南云第一航空舰队、高须第一舰队、近藤第二舰队,就是与高桥的第三舰队、细萱的第五舰队放在一起也寒碜无比。开战之初,第四舰队对小小威克岛的第一次进攻铩羽而归,在得到山口多闻第二航空战队的增援后才艰难获胜。现在要完成更加艰巨的MO作战,仅凭第四舰队显然是不够的。井上痛感若无联合舰队主力航母的支援,MO作战断无取胜可能。因当时南云主力航母正在印度洋上与英军作战,山本只好将MO作战推迟到5月初实施。

在与军令部勉强达成一致意见之后,4月5日,联合舰队司令部宣布了第二阶段作战的兵力调整。为实施MO作战,井上南洋部队将得到大型航母“加贺”号、轻型航母“祥凤”号及第五战队“妙高”号、“那智”号重巡洋舰的增援。山本强调这些舰船只能借用到5月10日,它们随后要返回本土参加更加重要的中途岛作战。

这一安排给了井上当头一棒。他不仅得不到南云舰队所有航母的支援,还必须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作战。心有不甘的井上再次致电联合舰队司令部,强烈要求增派第二航空战队“苍龙”号、“飞龙”号归他指挥。井上未敢要求派第一航空战队前来特鲁克增援。如果“赤城”号、“加贺”号来了,南云肯定将随舰前来。条约派的井上与舰队派的南云是多年的老冤家。当年两人在伏见宫亲王府中发生争执,南云曾拔出军刀要活劈井上。再说,你井上是海兵第三十七期,而南云是第三十六期的,人家真来了谁指挥谁还说不定呢。第二航空战队就没这麻烦,第四十期的山口来了肯定得听井上的。

山本并不愿因此动用第二航空战队。前段时间山口的两艘航母参战较多,必须在参加中途岛作战前得到休整。不过井上老哥儿们的面子也要照顾,于是原拟派出的“加贺”号就变成了原忠一少将的“翔鹤”号和“瑞鹤”号。山本认为,战前刚组建的第五航空战队经验欠缺,有必要在中途岛大战之前让他们到珊瑚海长长见识。4月10日,山本重新颁布命令:从4月18日起,将第五航空战队、第五战队和两个驱逐舰中队暂时划归井上的南洋部队。

此时日军中正在流行狂热的“胜利病”。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派经验老到的第一、第二航空战队到南太平洋作战简直是杀鸡用牛刀。即使经验相对欠缺的第五航空战队前往,也完全可以不费吹灰之力拿下图拉吉和莫尔兹比港。殊不知“双鹤”竟在珊瑚海栽了跟头,从而缺席了之后更加关键的中途岛海战,可谓“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

按照山本的要求,井上必须在5月3日占领图拉吉,5月10日前攻占莫尔兹比港。时间紧迫,南洋部队各部立即紧急行动起来。4月23日,井上颁布了《机密南洋部队命令第13号》,对所属各部下达了作战任务。

纵观二战太平洋战场,日军最擅长将简单问题复杂化。那些制订作战计划的参谋总是故意追求复杂高深,那些计划不看个七八遍根本看不懂,好像你轻易看懂了就显不出他们的水平似的。这种计划往往具有两大特点。一是依赖广泛分散力量的密切合作,不但导致兵力分散,而且往往一着失误,满盘皆输。二是对敌军的行动完全无视,认为愚蠢的对手只会按自己的设计行事,一旦敌人出现变化就手足无措。这种现象在珊瑚海初露端倪,到中途岛将到达顶峰。按照井上的作战计划,参加MO作战的竟然有6支部队之多。

第一支为图拉吉攻略部队,指挥官为志摩清英海军少将。志摩的旗舰是布雷舰“冲岛”号,下辖驱逐舰“菊月”号、“夕月”号和扫雷舰、巡逻艇若干,运输船“吾妻山丸”号和“高荣丸”号负责运送吴港海军第三特种登陆部队和第七工程兵小队,任务是攻占图拉吉并迅速建起水上飞机基地。

位置突出的图拉吉易攻难守,虽然以此为基地出动水上飞机可以侦察到拉包尔乃至更远之处,但势单力薄的澳大利亚人在此几乎不设防,因此志摩部队实力一般。

第二支为MO攻略部队,指挥官为梶冈定道海军少将。下辖轻巡洋舰“夕张”号和驱逐舰6艘、布雷舰1艘,14艘运输船上装载着南海支队、吴港海军特别陆战队主力及第十工程队的4000名官兵。从拉包尔出发的主力部队将绕过新几内亚岛东端登陆并占领莫尔兹比港。

第三支为MO支援部队,指挥官为第六战队司令官五藤存知海军少将,下辖轻型航母“祥凤”号及重巡洋舰“青叶”号、“加古”号、“衣笠”号、“古鹰”号及驱逐舰“涟”号。该部将于4月28日从拉包尔出发,先期支援志摩的图拉吉作战,尔后西进支援梶冈的莫尔兹比港登陆作战。

第四支称为MO机动部队。为与大名鼎鼎的南云机动舰队区分,今后我们姑且称为“高木机动舰队”。该部由“瑞鹤”号、“翔鹤”号重型航空母舰,第五战队“妙高”号、“羽黑”号重巡洋舰、“潮”号等6艘驱逐舰及“东邦丸”号油轮组成。指挥官为爪哇海战的“英雄”、第五战队司令官高木武雄海军少将——其间在5月1日晋升中将。航母的战术指挥由第五航空战队司令官原忠一少将负责。他们将分别于4月30日和5月1日从特鲁克出发,迂回所罗门群岛东端直插珊瑚海,随时歼灭可能出现的盟军海上力量。

第五支称作MO掩护部队,指挥官为丸茂邦则海军少将,下属老式巡洋舰“天龙”号、“龙田”号,水上飞机母舰“神川丸”号、“圣川丸”号,炮舰“日海丸”号、“胜泳丸”号等。丸茂的任务是从拉包尔向东南延伸建立一系列水上飞机基地。

除此之外,为MO作战提供空中支援的还有第六支部队——4月1日刚刚组建的第二十五航空战队,司令部设在拉包尔。指挥官山田定义少将麾下有台南、第四、元山、横滨四支航空队的各式战机141架,统属司令部设在提尼安岛的第十一航空舰队司令官塚原二四三中将指挥。

以上参战部队合计各型战机281架——舰载机和陆基飞机大致各半,水面舰艇65艘,包括大型航母2艘、轻型航母1艘、重巡洋舰6艘、轻巡洋舰3艘、驱逐舰14艘、潜艇6艘及布雷舰、炮艇等辅助舰只。

就地理条件而言,从陆上攻击莫尔兹比港可谓困难重重。险峻的欧文斯坦利山海拔超过4000米,几乎无任何道路可走,对任何试图横穿巴布亚半岛南下的军队都是不可逾越的。如果走海路,新几内亚岛岬角外侧是路易西亚德群岛,这道由岛屿和珊瑚礁组成的天然屏障深入珊瑚海460公里。虽然从拉包尔乘飞机向西南仅飞行820公里就能到达莫尔兹比港,但从海上绕过路易西亚德群岛却要走完1740公里航程。较近的航道有两条:一是位于群岛中央、海图标示不清的乔马德水道,总航程1550公里;二是靠近新几内亚岛东端、狭窄的中国海峡,全程只需1240公里。从最东端全部迂回太过遥远,最西的中国海峡暗礁众多,不适合大型船队通过,井上最终为登陆船队选择了群岛中央的乔马德水道。

MO作战成功的关键,在于确保速度仅8节的运输船队在盟军空中力量的打击范围内安全穿越路易西亚德群岛,于5月10日抵达莫尔兹比港。1550公里航程中,最危险的是从乔马德水道到莫尔兹比港的650公里,运输船走完这段距离至少需要两天时间,在如此长时间里盟军不可能无所作为。井上认为,最大威胁来自莫尔兹比港和澳大利亚东北部基地的敌陆基航空兵,此时他尚不知珊瑚海已潜伏着一支美军航母舰队。虽然同属日本海军中的航空派,但与山本倡导发展航母舰载机不同,井上一直对陆基飞机情有独钟,对它们的恐惧也就远大于航母舰载机。其中最麻烦的当属澳洲大陆东北部的库克敦和汤斯维尔两大基地,从莱城或拉包尔起飞的日军轰炸机都够不到它们,只能望洋兴叹。

井上犯了一个致命错误——后来在中途岛山本也要犯同样的错误,自认为日军的攻击是出其不意的,美军舰队一直要到MO作战接近尾声时才可能出现。等他们千里迢迢从夏威夷赶到作战区域时,以逸待劳的日军航母以及位于已占领的莫尔兹比港、莱城的日陆基航空兵将倾巢而出将其一网打尽。真要到了那时,看谁还敢管老子叫“赵括”?井上做梦也未想到,美军通过破译密码早已得知了日军的行动计划,事先在珊瑚海埋下伏兵——美军两支航母舰队的出现比井上的预计提前了整整一周,这在战场上无疑是致命的。

除了井上,还有一个日军将领也欲借MO作战正名。尽管高木毫无争议地取得了爪哇海战的胜利并因此成为民众心目中的“英雄”,声望直逼如日中天的南云忠一,但东京专家的诸多非议一度让他十分沮丧。如果能在南太平洋再出次彩,他高木无疑就能与南云并驾齐驱,晋升中将也更加实至名归。

从作战指挥角度看,潜艇专家高木担任作战总指挥并不合适。与高木相比,身材高大、脾气暴躁、有“金刚”之称的原忠一在航空作战上经验丰富。按年龄,1888年出生的原,比1892年出生的高木大4岁,两人同为“海兵”第三十九期毕业,都是1939年11月15日晋升少将。高木在“海兵”的吊床号是17,而原仅是85。高木作为第一指挥官刚刚打赢了爪哇海战,而原在南云舰队连三把手都算不上。从性格上看,高木谨慎持重,作风柔和,担任指挥官显然比性格暴烈的原更适合。由于身边缺乏熟悉航空业务的参谋人员,高木将航空作战的指挥权交给了原,仅要求对方在必要时与自己沟通,这无疑是非常明智的做法。

根据联合舰队的统一部署,4月13日,完成印度洋作战的原致电井上,第五航空战队将在通过马六甲海峡后离开南云主力舰队,先往中国台湾马公补给,大致可在4月28日抵达特鲁克。4月16日12时37分,“瑞鹤”号和“翔鹤”号在“秋云”号、“荻风”号、“舞风”号驱逐舰护航下在中国南海与南云分道扬镳,17日抵达马公。18日8时,在第一时间接到日本本土以东海域发现美军航母舰队的消息后,原立即下令停止补给,并于翌日12时奉命快速北上追击美军舰队。由于哈尔西提前返航,当天19时30分,原接令放弃追击归建南洋部队,最终于4月25日16时抵达特鲁克。

虽然名气远没“赤城”号、“飞龙”号等老航母大,但“双鹤”是日本海军二战时期最好的航母。“赤城”号和“加贺”号是由战列舰或战列巡洋舰改造而成,“苍龙”号和“飞龙”号吨位较小,无法容纳更多舰载机,1937年12月12日开工的“瑞鹤”号和1938年5月25日开工的“瑞鹤”号设计建造完全不受《华盛顿海军条约》的影响,又恰好在战争爆发之前加入现役,从而具有更大的载机量、更快的速度、更优越的活动半径及更好的保护性能。一定程度上,“双鹤”代表着二战时期日本航母的建造水平,其强大的战斗力和优越的平衡性能在太平洋战争前期无可比拟,直到1943年美国“埃塞克斯级”航母的出现。

和原一样,高木第五战队同样受命追击空袭东京的美军舰队,最终无功而返。舰队于22日返回横须贺基地补给,后于4月27日15时40分到达特鲁克。至此高木机动部队完成了临战前的仓促集结。

参加MO作战的航母除早已亮相的“双鹤”,还有轻型航母“祥凤”号。“祥凤”号的前身是高速给油舰“剑崎”号,其建造实质就是航母预备舰,普通给油舰哪需要28节的航速?随着战争日益临近,1941年1月,“剑崎”号回到横须贺船厂,于战争刚开始的1941年12月22日完成了变性手术。其缺点是防御薄弱,防空火力严重不足。受航速影响,之前“祥凤”号并未编入速度更快的南云舰队。为实施MO作战,“祥凤”号于4月13日受命加入南洋部队。这艘航母同样参加了对哈尔西舰队的追击。4月29日,“祥凤”号在“涟”号驱逐舰的护航下抵达特鲁克。由于属临危受命紧急增援南洋部队,“祥凤”号之前未曾与友军进行过任何形式的训练和交流,这为其最后覆没埋下了伏笔。

尽管第一阶段作战并未遭受太大损失,但到1942年5月,日军的飞机供应已后继乏力。“双鹤”的战斗机勉强达到编制要求,轰炸机和鱼雷机缺编1/4。编制27架的“祥凤”号实际只搭载了18架。12架战斗机中只有8架是先进的零式,其余4架是九六式。这种1937年开始在航母上服役的战斗机此时已明显落伍了。作为一艘轻型航母,“祥凤”号没有配备轰炸机中队。

根据井上的统一部署,“祥凤”号将加入五藤MO支援部队作战。对此,原立即提出异议,认为集中使用更能发挥航母的效能。“祥凤”号抵达特鲁克后,原派首席参谋山冈三子夫找到第四舰队首席参谋川井岩,希望将“祥凤”号配属给机动部队。“祥凤”号飞行长杉山利一强烈要求加入机动部队,使3艘航母的舰载机联合作战,同时提高“祥凤”号的安全系数。

对此,南海支队指挥官堀井富太郎坚决反对。堀井认为速度极慢的运输船途中很难应对盟军的空中打击。如果再将“祥凤”号调走,运输船队根本到不了莫尔兹比港。井上赞同堀井的意见,“祥凤”号就此被留在了五藤舰队。堀井的意见等于彻底葬送了这艘航母。如果能和“双鹤”联合作战,“祥凤”号死也会死得更好看一些。

井上将MO作战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丸茂掩护部队先期建立一系列水上飞机基地,从拉包尔向东南一直延伸到所罗门群岛。从基地出发的水上飞机初期将掩护志摩夺取图拉吉,后期则为莫尔兹比港登陆战助力。

二、出于对麦克阿瑟西南太平洋战区陆基航空兵的忌惮,MO作战首先由高木机动部队压制澳大利亚东北部的盟军航空基地。井上认为,庞大的机动舰队通过北珊瑚海狭小的三角区域时很难避开频频出现的盟军侦察机,从而别出心裁地为高木设计了一条侧翼大迂回的线路。由特鲁克南下的高木舰队将从新不列颠岛以东远离海岸航行,之后沿与所罗门群岛东部边缘平行的线路行驶。待志摩拿下图拉吉后,再从圣克里斯托瓦尔和圣埃斯皮里图中间穿过,从东突然插入珊瑚海。在5月7日,也就是莫尔兹比港登陆战打响前3天,航母将出动舰载机突袭位于澳洲大陆东北部的汤斯维尔空军基地,将盟军陆基航空兵一举摧毁于地面,保证登陆船队最艰难的650公里航程畅通无阻。

三、完成压制或摧毁盟军陆基航空兵的任务之后,高木舰队将在所罗门群岛西南加油,坐镇珊瑚海中央威慑四方,消灭一切可能来援的盟军舰队。井上同时希望高木能直接袭击库克敦和莫尔兹比港,为登陆作战扫清障碍。

四、占领莫尔兹比港后,大约5月15日,志摩的图拉吉攻略部队将在高木舰队掩护下长驱直入,与从马绍尔群岛南下的日军一部协同夺取大洋岛和瑙鲁岛,也就是所谓的RY作战。此前侦察报告显示盟军在两岛几乎未设防,只要到那里把旗插上去就OK了。

RY作战完成之后,高木第五战队、原第五航空战队及“祥凤”号将兼程北上,返回本土加入5月底出发的中途岛作战部队。

为给MO作战扫清障碍,从4月初开始,组建不久的第二十五航空战队就对莫尔兹比港进行了多次空袭,并声称取得了显赫战果。但美国人实在太有钱了,华盛顿派来的增援力量正源源不断运往澳大利亚并转飞莫尔兹比港,盟军航空战力不但没有丝毫衰弱的迹象,飞机反而越打越多。莫尔兹比港、汤斯维尔、库克敦等地的盟军战机已接近300架。长此下去别说攻击,就连拉包尔也难守住。

对井上的安排,深谙航空战术的原坚决反对。此举预示着日军航母将在尚未取得制海权和制空权、无法判明盟军舰队何时何地出现的前提下深入险境,发起攻击。原认为早在抵达放飞舰载机的位置之前,航母很可能已被盟军陆基飞机发现并遭到攻击。澳洲近海珊瑚丛生,海图不明,对航母的机动影响极大。在爪哇海不慎触礁的“加贺”号直到今天才刚刚修好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况且高木舰队只配备了“东邦丸”号1艘油轮,严重限制了“油耗子”驱逐舰的机动半径。原的意见高木当然表示赞同。

仗还没有打起来,前方意见就出现了明显分歧。这一消息惊动了联合舰队司令部。对南洋作战不甚感冒的山本认为,经验相对欠缺的第五航空战队参加MO作战的目的是为将来的中途岛作战练兵,不容出现任何闪失,同时高木舰队确实很难兼顾攻击盟军水上力量和空袭陆上基地的双重任务。4月20日20时20分,参谋长宇垣专程致电第四舰队参谋长矢野志加三和第十一航空舰队参谋长酒卷忠孝,“高木舰队首要任务为对敌机动部队作战,建议集中所需之基地航空兵力实施作战,以击灭敌基地航空兵力”。迫于上峰压力,井上在4月30日极不情愿地更改了之前的命令,让高木舰队专事对付盟军的海上力量。

这样压制盟军陆基航空兵的任务就交给了山田的第二十五航空战队。山田的战斗机基地位于莱城和拉包尔的劳奈机场,轰炸机和鱼雷机部署在拉包尔的瓦纳卡奴机场。水上飞机基地起初在拉包尔,后来前出至肖特兰和图拉吉。由这些刚组建的陆基航空兵完成如此艰巨的任务显然属于强人所难。

但是任务必须执行。山田于是致电井上,目前拉包尔可供使用的战斗机不足两位数,完全无法对下一步发起攻击的轰炸机和鱼雷机护航,请求速派战斗机增援。井上于是命令高木,让“双鹤”带上9架零战,在途经拉包尔时放飞,让它们自行前往拉包尔充实山田的战斗机力量。这就等于让前去参加高考的孩子顺路买棵大白菜,考完试再背回家一样滑稽。看似简单的运机任务在作战计划中一笔带过,却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后果。

虽然在实力上稍占上风,但井上在情报上大大落后于对手。日军情报部门估计,美军航母“列克星敦”号1月份在夏威夷附近被日军舰艇击沉——其实那只是“萨拉托加”号受伤,据信,参与袭击东京的3艘航母——其实是2艘——必定先返回夏威夷,如此,南太平洋不太可能出现美军航母舰队。井上万万没料到,盟军已集结起一支足够强大的海上力量,准备全力遏制日军对莫尔兹比港的攻击。

随后发生的一系列冲突将改变太平洋战争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