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室内空间设计规划

2.1.1 空间与尺寸的设计

根据空间的相互组织情况可把空间分为两类,即单一空间和复合空间。单一空间是构成室内空间形状的基本单位,对单一空间的外观,如加减、错位、变形等,可以得到复杂的空间形状,而由若干单一空间加以组合、重复、分割,运用这种构成方法,可以得到多变的复合空间。

1.空间的尺度与人的感受

空间的尺度感直接影响到人对空间的感受,必须按照不同情况设定不同建筑空间相应的尺度要求(如宏伟的人民大会堂尺度感非常大,而温馨的卧室尺度感相应较小),在满足不同的功能要求的前提下,还必须考虑到给人以某种意象感觉,根据具体情况来把握功能要求与精神感受方面的关系。

政治纪念性建筑如人民大会堂观众厅,从功能上讲要容纳万人的集会,从艺术上讲要给人庄严、雄伟、宏大的感觉,只有营造巨大的空间尺度才能够满足,其功能与精神的要求是统一的。宗教性建筑如圣索非亚大教堂,空间高大,给人一种神秘的宗教感。住宅建筑的空间要大小适度,给人造成亲切、宁静、温馨的气氛。一般性建筑,只要能根据功能来确定空间的大小,就可以获得与功能性质相适应的空间尺度感。

空间的高度对人也有很大的影响,一方面是绝对高度,以人为尺度,空间过高会使人感到空旷、不亲切,空间过低会使人感到压抑;另一方面是相对高度,即空间高度与面积的对倒关系,相对高度越小,在视觉上顶与地面越贴近,相对高度越大,顶离地面越远,如图2-3、图2-4所示。

 978-7-111-52798-5-Chapter02-3.jpg

图2-3 顶与地面贴近

 978-7-111-52798-5-Chapter02-4.jpg

图2-4 顶与面较高

 978-7-111-52798-5-Chapter02-5.jpg

图2-5 哥特式教堂

2.空间的形式与人的感受

不同形状的空间会使人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在选择空间形式时,必须把功能和使用要求与精神感受方面统筹考虑,高而窄的空间会使人产生向上的感觉,教堂就是利用它高而直的形式来形成宗教的神秘感,有一种与上天沟通的感觉;细而长的空间会使人产生向前的感觉,可以造成一种无限深远的遐想,如图2-5(参见彩图2-5)所示的哥特式教堂。

低而宽的建筑空间会给人产生侧向延展的效果,利用这种空间可以形成一种开阔博大的气氛,如果处理不当也会产生压抑的感觉,如人民大会堂宴会厅,在现有空间高度的基础上,将顶棚四周下压而中间抬起,很好地解决了高度不足的问题,如图2-6(参见彩图2-6)所示。另外,穹隆空间具有向心、内聚的感觉,弯曲、弧形或环形空间可以产生一种导向感,诱导人们沿着弧形方向前进,如罗马万神庙。

 978-7-111-52798-5-Chapter02-6.jpg

图2-6 人民大会堂宴会厅

在室内空间的设计中,要依据室内的功能合理地确定空间的高度,把握好空间的形状、尺度的关系,以满足人们的生理和心理要求。色彩与光的运用也会对空间效果产生一定的调节作用,合理地把握室内空间比例与尺度的关系对空间造型处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室内空间的大小、形状、高低、曲直、开合都影响着人对空间的整体感知,是开朗的还是压抑的,是激动的还是冷漠的等。

3.行为模式与心理空间

人的行为模式是将人在环境中的主要行为,比如在各个空间的行走过程、逗留时间和空间分布,用图形表现出来,以使其模式化,就是空间行为模式,主要分为空间的定位、人际距离和人的领域性。人在空间的定位不仅与周围环境有关,而且与其他人的活动及心理素质有关。人际距离的大小确定了双方的亲疏关系,随着不同的空间和时间的改变而改变,个人空间同样存在着领域性要求,是一种确定的心理需要。

心理空间作为一种虚幻的空间真实地表达了人的感受,它的和谐性和舒适性是室内装饰的目的和出发点。心理空间包括实用性空间,即以实用为目的,形成与其实用特征相一致的空间认知感和气氛,其空间功能与气氛的统一有利于和谐空间感觉的营造,并使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心理空间还包括气氛营造型空间,主要包括图书馆、教堂等特殊空间,利用人对博大、神圣事物的敬畏感营造特殊的震撼性给人带来特异的心理感觉,而达到空间营造的目的。

研究人和空间的关系对了解人在空间内的不同感受以及功能和精神方面的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进行室内空间设计时,应力求简洁、明确,以满足符合人们心灵的、有秩序的、整体的形态要求。

2.1.2 空间与性格的关系

空间的性格是空间环境在人的心理和生理上的人格化。政治、经济、心理、意识、文化信仰、民情风俗等因素对建筑及室内风格有着深刻的影响,建筑空间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地被赋予新的内涵,而使建筑及室内具有不同的性格和多元化发展的态势。

1.神圣空间

宫殿是历代帝王受理朝政的建筑,具有空间的神圣感,是权力的象征。以故宫为代表,供奉神佛的寺宇大殿称佛殿,宫殿从总体布局、建筑形式到空间结构,体现了神、封建礼教和帝王的权威或精神,有崇高的尊严和至高无上的权威性,建筑及室内装饰雕梁画栋、富丽堂皇,空间形式整齐划一,推崇宗教和帝王的权威和崇尚封建礼教精神,蕴藏着封建社会的善和美、艺术经典、伦理道德、宗教信仰等文化内容,如图2-7(参见彩图2-7)所示。

 978-7-111-52798-5-Chapter02-7.jpg

图2-7 故宫太和殿

2.幽雅空间

空间的悠闲与幽雅,追求诗情画意,模仿古典园林的雅致,引入自然的景色,陶冶于田园风光,领略异国情调等,典雅古朴、自然悠闲使久居闹市的人可以感受到一些自然的气息,使繁重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在这幽雅的室内环境中得到清除,精神上得到安慰,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身心健康,如图2-8(参见彩图2-8)所示。

3.愉悦空间

繁华的商业营业厅、富丽堂皇的酒店大堂、五彩缤纷的歌舞厅、气势如虹的大型晚会剧场,多文化统一的共享空间,由于色彩明快、形式活泼、环境优美、喜庆祥和而充满着欢快愉悦的气氛,并且运用声、光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同时伴随着人的参与,使此空间的环境得以充分的体现,如图2-9(参见彩图2-9)所示。

4.模糊空间

模糊空间在建筑上表现为空间形体不定、边缘不定、空间组合叠加交错,常介于多种不同类别的空间之间而难于界定所应该归属的空间,穿插流动,模棱两可,亦此亦彼,由此而形成空间的模糊性、不定性和多义性,从而赋予空间含蓄性,使之耐人寻味。这种“灰”空间为设计师带来了无限的遐想,建筑的不定性和复杂性的探讨有助于理解建筑及室内空间的结构,优化布局,增加多变性和灵活性,使新的空间形式的产生具有深远的意义,如图2-10(参见彩图2-10)所示。

5.亲密空间

为了拉近人际间的距离,加强情感和精神方面的交流,例如在酒店中的KTV包间、歌舞厅、餐厅中的雅座和包房,我们需要创造与周围环境相对隔离,形成私密或半私密的空间环境,为人提供约会、洽谈、聚餐或业务往来的理想空间。另外,大型晚会现场上的舞台、模特表演的T型台和歌舞厅的伸缩舞台,伸向观众中间,以此增加演员与观众的亲密感,还有开架超市使顾客与商品产生亲密感,如图2-11(参见彩图2-11)所示。

 978-7-111-52798-5-Chapter02-8.jpg

图2-8 田园风情雅致

 978-7-111-52798-5-Chapter02-9.jpg

图2-9 酒店大堂

 978-7-111-52798-5-Chapter02-10.jpg

图2-10 模糊空间

 978-7-111-52798-5-Chapter02-11.jpg

图2-11 亲密空间

2.1.3 空间分隔与联系

室内空间的围透关系是由室内的功能决定的,围与透既相辅相成,又对立统一,围合程度过高使人感到闭塞,但通透程度过大,空间的感觉就会淡化,失去了室内空间的意义。在室内设计中不但要处理好室内的功能与空间的围与透的关系,还要兼顾周围的环境因素。

空间的分隔分为三个层次,即室内外空间的分隔;内部空间之间的分隔;内部装修、家具陈设对空间的再次分隔。另外,建筑的承重结构、电梯井和竖向管线井等,对空间存在着固定不变的分隔作用。室内空间的分隔形式可分为以下四大类:

1.绝对分隔

用限定度很高的界面分隔空间,使被分隔出来的空间具有十分明确的界限,空间是完全私密的,具有良好的隔声、隔光、隔视线效果,活动性差,具有安静和抗干扰的特点,如图2-12(参见彩图2-12)所示。

2.局部分隔

空间限定程度的强弱是由界面的大小、材质、形态等来决定的,是介于绝对分隔与象征性分隔之间,对空间的界定是不明确的,如图2-13(参见彩图2-13)所示。

3.象征性分隔

利用顶棚、地面的高低变化或色彩、材料质地的变化,利用片断、低矮的面、罩、栏杆、花格、物架、玻璃等通透的隔断,或者用家具、绿化、物质、光线、悬垂物、气味等因素分隔空间,使这种分隔方式空间限定度低,空间界面模糊,注重心理效应,使空间划分隔而不断,流动性强,具有象征性,空间层次丰富,如图2-14(参见彩图2-14)所示。

 978-7-111-52798-5-Chapter02-12.jpg

图2-12 绝对分隔

 978-7-111-52798-5-Chapter02-13.jpg

图2-13 局部分隔

 978-7-111-52798-5-Chapter02-14.jpg

图2-14 象征性分隔

 978-7-111-52798-5-Chapter02-15.jpg

图2-15 弹性空间

4.弹性空间

利用灵活多变的隔断方式分隔空间,根据使用的要求随时移动隔断来调整空间、变换室内气氛,空间也随之或分或合或大或小,这样的分隔方式使空间具有较大的弹性和灵活性,如图2-15(参见彩图2-15)所示。

2.1.4 空间的过渡与衔接

空间的过渡是以人的活动规律和建筑的使用要求来处理整个空间的分隔和联系的,相隔一定距离的两个空间,由一个空间将其连接起来,那么这个空间称为过渡性空间,过渡性空间就其本身来讲没有具体的功能要求,只不过是借以衬托和联系主要空间的辅助性的空间。空间的过渡可以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种基本形式。空间的直接联系运用隔断或其他空间分隔形式如花池、踏步等作为空间的过渡处理;另一种过渡方式则为两个空间中插入第三空间作为空间过渡形式。

室内外的衔接不能太突然,可在内外之间插进一个过渡性空间,可以通过过厅、门廊、悬挑雨篷,还可以压低门口处顶棚的高度而形成过渡性空间,在一些复杂、规模较大的建筑内部和各主要用房之间的人流动线上分别插入一系列过渡性空间,使各空间的衔接显得丰富、自然。过渡空间作为前后空间、内外空间的媒介、桥梁、衔接体和转换点,无论是功能上还是在艺术上,都有很大的设计发挥余地,很多设计师倾心于过渡性空间的设计和研究。

由于人们的社会活动对空间过渡性的要求,出现了多种多样过渡性空间的形式,例如,在影剧院中,为了避免因光线明暗急剧变化引起的视觉上的不适,常在门厅、休息厅、过道之间设置渐次弱光线的过渡空间。另外,比如在总经理办公室前设置秘书接待室,在大型餐厅、宴会厅前设置休息室,除了实用还可以体现某种礼节、规格、档次及身份。由此可见,过渡性空间的性质包含有实用性、私密性、礼节性、等级性、安全性等多种性能,过渡性空间常作为一种艺术手段空间起着引导作用。

2.1.5 空间序列的组织

人在建筑空间中都要遵循着具有一定规律性的行为模式,由于人的行为与建筑共同形成了包括时间在内的四度空间,空间的序列就是把空间的排列和时间的连续有机地结合起来,因为人对空间认识和体验是伴随着时间和运动实现的。例如,到影剧院观看电影和戏剧,首先要了解介绍电影或戏剧的广告,然后去买票,经过门厅、休息厅、过道,最后观看。看完后由后门或侧门疏散,看电影或看戏这个活动就基本结束了。

人活动的行为模式是空间设计的客观依据,但仅仅满足行为活动的物质需要是不够的,通过空间序列的组织使人感到空间彼此相连,互为整体,既协调一致又有统一变化,并且从艺术的角度充分利用建筑空间在人心理和精神上的效应,从而创造出完整的动态空间的空间序列美。

空间的连续性和时间性是研究空间序列的重要内容,随着空间层次和过程的相应增加或减少,时间也随之变化。人的空间活动的时间是以运动的方式体现的,运动形式包含着时间因素,运动与时间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因此室内空间序列也必然是动态的。

空间序列的组织次序和特征与人流动线一致时,方向性明确,引导方向带有一定强制性的单向性,如果形式对称规整,则会给人带来庄严、肃穆和率直之感,如果空间序列方向不甚明确,并带有多向特征时,其空间形式往往较为轻松活泼,并富有情趣。

室内空间的序列设计,要求室内设计师运用空间设计的艺术手段、空间序列设计的全过程进行认真的构思和体验,了解和掌握空间设计规律,并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积极灵活采用不同的设计手段。室内空间序列有如下过程:

(1)初始阶段 此阶段为序列的开端,它预示着将来展开的内容,要充分重视“开端”这个第一阶段,使它具有足够的吸引力。

(2)展开阶段 此阶段是空间序列的重要一环,它既是初始阶段后的承接阶段,又是出现高潮阶段的前奏阶段,是引起高潮的重要环节,具有引导、启示、酝酿、期待等功能,同时也表现出不同层次的空间变化。

(3)高潮阶段 高潮阶段是全序列的核心,是序列艺术的最高体现,也是精华和目的所在,是期待后心理满足和情绪激发到顶峰的阶段。

(4)终结阶段 由高潮回复到宁静,恢复到正常状态是终结阶段的任务。良好的结束使人回味无穷,追思序列全过程美妙享受。

在建筑和室内设计高度发展的今天,空间序列的设计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可循,打破常规的空间序列设计似乎也是艺术创作的一般做法,在掌握空间序列的普遍性的基础上,充分注意不同情况的特殊性,把握好序列长短、布局类型和高潮的选择。在空间序列设计手法上,应注意人们行动方向的建筑处理,空间的视觉中心的处理,空间的衔接、过渡、序列格局的安排以及空间构图的对比与统一关系。空间序列的组织实际上就是运用对比、重复、渐变、过渡、衔接、引导等一系列空间设计的方法,把各个相对独立的空间组成一个有秩序的、有变化的、统一完整的空间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