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概况】 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以下简称传媒学院)由新闻与传播学系、国际文化学系、影视艺术与新媒体学系组成,设有传播、新闻传媒与社会发展、广播电影电视、美学与批评理论、国际文化和社会思想等5个研究所,建有浙江省传媒与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浙江省娱乐与创意产业研究中心等2个研究中心及浙江大学影视制作与传播中心、浙江大学中国海洋文化传播研究中心、浙江大学数字未来与媒介社会研究平台、浙江大学世界艺术研究中心(2016年新增)、浙江大学外语传媒出版质量研究中心(2016年由外语学院转入)。

新闻传播学是浙江省一流学科,传媒实验教学中心是浙江省重点实验室、浙江省示范实验教学中心,广播电视、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实验基地是浙江大学扶持的示范实验基地,“浙江大学—浙广集团新闻传播学类文科实践教育基地”是教育部部属高校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学院拥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美学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美学、新闻学、传播学、电视电影与影视传播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广播电视、新闻与传播、汉语国际教育3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以及汉语国际教育、新闻学、广告学、广播电视学4个本科专业和各类继续教育专业,已形成了博士、硕士、本科和继续教育的完整教学体系。

现有教职工67人(2016年新增3人),其中教授16人(2016年新增2人)、副教授29人,博士研究生导师21人(2016年新增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50人(2016年新增3人),专业硕士校外兼职导师54人(2016年新增2人),学科博士后3人。另有在职博士后5人,企业博士后3人。

2016年,招收博士研究生21人、硕士研究生77人,2015级本科生126人确认主修专业进入传媒学院学习,毕业本科生124人、硕士研究生70人、博士研究生15人。2016届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为99.17%,毕业研究生一次就业率为96.2%。

到款科研总经费1,605.316万元,较上年增长25%。在研项目168项,较上年增长2.4%;2016年新立项科研项目38项。出版专著9部、译著5部,发表权威及核心刊物论文49篇、其他论文112篇,被SSCI收录论文2篇、A&HCI收录论文2篇、EI收录论文1篇。

2016年5月,承办了2016中国新媒体传播学年会;2016年6月,与宾夕法尼亚大学安纳伯格传播学院、威斯康星大学大众传播艺术系联合主办第二届传播与公共性国际会议;2016年6月,与宾夕法尼亚大学安纳伯格传播学院、威斯康星大学传播艺术系、威斯康星大学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联合主办“文化研究:仪式·展演·空间”——第八届浙江大学“国际前沿传播理论与研究方法”高级研修班;2016年9月,与中华美学学会联合主办第五届马克思主义美学国际会议。

Communicationand the Public 创刊】 《传播与公共性》(Communication and the Public)创刊于2016年3月,是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的官方学术季刊,由SAGE(赛吉出版公司)出版,该刊一年出版4期,面向全球发行。该刊由威斯康星大学传播艺术系教授、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讲座教授潘忠党和宾夕法尼亚大学安纳伯格传播学院副教授杨国斌担任创刊联合主编,来自全球各个地区的52位顶尖学者担任编委,是中国新闻传播学领域第一本真正同行评议的英文学术期刊。

【举办首届全国大学生电视节目策划大赛】 本次大赛于2016年4月举行。大赛由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浙江广电集团联合主办。大赛共计收到307件有效参赛作品,由5位高校教授代表和5位浙江广电集团资深电视人担任评委,最终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共10件参赛作品。本次参赛院校几乎涵盖国内所有“985高校”和传媒专业院校,此外澳门科技大学、台湾世新大学也派员参与。

(刘烨撰稿 王玲玲审稿)

附表 2016年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基本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