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福桑梓的价值坐标

(一)允推人豪的生佛之心

宁波一带自古自然灾害频发,受宁波良吏文化与望族群体扶危济困善行影响形成了宁波救助文化,使得宁波人的乡土观念中有着鲜明的慈善救助意识。一个人做善事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而精神需求的满足建立在物质需求满足的基础之上。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精神需求是较高层次的需求。一些成功的宁波商帮人士造福桑梓,一方面是为了解除自然灾害带给自己和乡人的痛苦;另一方面有着显亲扬名的诉求,即以此提高自己与双亲等在乡人中的地位。

20世纪30年代,在慈溪北乡一带流传着一首民谣:“中国生,中国养,中国流落到东洋。东洋回来到白洋,白洋湖畔一座坟,道士宫前立铜像。”民谣通俗明了,真实地表达了当地民众对华侨巨子吴锦堂的敬仰怀念之情。

吴锦堂(1855—1926),原名作镆,慈溪东山头西房村(今属观海卫镇)人。少时家贫,10岁时到上海一家蜡烛店做帮佣。1885年,承友人帮助东渡日本长崎经商,后转往大阪经营棉纺买卖,到神户经销火柴,在尾崎开办水泥制造厂。在上海先后开设义生、裕生两家商行,从事中日商品交易,生意兴隆,获利丰厚,成为明治、大正年间日本关西实业界的十大巨头之一。

吴锦堂在杜湖工地上

家乡慈北平原有杜湖和白湖两处水利设施,关系着慈北10万民众的生计。1905年,吴锦堂返乡时眼见两湖年久失修,有人占湖造田,使两湖水旱频仍,灾情不断。再加上土豪劣绅敲诈勒索,地痞恶棍蓄意制造水利械斗,民众苦不堪言。吴锦堂心情沉重,决计出资修建杜、白两湖水利工程,为乡亲造福。

工程历时数年,修建闸15座,桥21座,多数水利设施至今仍在使用。两湖水利工程完工后,吴锦堂认为并未大功告成,不可高枕无忧。他深知,要使水利设施长久地发挥作用,必须有完善的制度和管理。他根据自己修建水利设施的六七年中积累的经验,提出了一套管理措施,比如定界绘图,使两湖公产界址分明,不容侵占;湖产归公,用于水利,保证了水利管理维修经费;建立水利局,使两湖水利工程有专人管理,制订管理章程,确保有据可依;一切规章措施公之于众,申报政府备案,确立制度的权威性。为修建两湖水利工程,吴锦堂耗费了六七年心血,共捐出银洋7万元。

《孝经·开宗明义章》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按儒家的要求,作为社会的一员,人人都应当尽孝。要想实现孝亲的目标,一是要立德,即培育个人的美好品德;二是要孝敬父母;三是要立身行道,即有所作为,光宗耀祖,显亲扬名。宁波商帮人士正是沿着这一轨迹参与慈善活动,造福桑梓,以此确立自己做人尽孝的德性。

虞洽卿(1867—1945),乳名瑞岳,名和德,字洽卿,以字行,人称阿德哥,镇海龙山(今属慈溪市)人。事业有成后,他遵照母亲多为家乡做善事的要求,参与慈善活动,积极投资家乡,总额达银洋300万元以上。比较重要的如1906年,捐资创办龙山学堂(一度改名洽卿小学),当地儿童全部免费入学;1912年,在龙山投资修建轮船码头和轻便铁路;1914年成立三北轮埠公司,购置镇北、慈北、姚北三艘小轮船行驶在宁波城区、镇海、余姚之间;1922年,为受灾乡亲发放赈灾粮米,在家乡创办电话电报房,兴建小型火力发电厂;1927年,助建宁波城区中山公园;1929年,资助治理曹娥江;1930年,协修鄞慈镇公路;1929—1933年,投资合建甬观公路……尤为值得一提的是疏浚凤浦湖工程,据虞洽卿、虞善卿《疏浚凤浦湖记》碑文记载,慈溪龙山、凤浦岙、龙头场、邱王4村万余亩农田都要靠凤浦湖灌溉。凤浦湖湖面呈靴形,三面临路,地势偏低,加上年久失修,湖水外泄,灌溉功能大为降低。1930年,虞洽卿、虞善卿等发起疏浚凤浦湖,加高加固临路堤坝为行人道,在堤塘外修建护湖河,使湖水变得澄澈,恢复灌溉功能。疏浚工程历时9年,共耗费银洋53977元。

虞洽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