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献语言学(第七辑)
- 华学诚主编
- 2751字
- 2021-03-30 13:10:47
在第四屆文獻語言學國際學術論壇上的致辭
尊敬的郭錫良先生、魯國堯先生、江藍生先生,各位專家,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們在這裏隆重召開第四屆文獻語言學國際論壇,首先,我代表北京語言大學,對各位前輩、各位專家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
近年來,“文獻語言學”作爲一個學科概念正日益得到學術界的認可,這與華學誠教授的努力是分不開的。由華學誠教授發起的文獻語言學國際學術論壇,今年已經舉辦到第四屆,他主持創辦的《文獻語言學》雜志已由中華書局出版了5期,以北京語言大學文獻語言研究所爲基礎申報的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北京文獻語言與文化傳承研究基地,也於去年正式掛牌成立。這一會、一刊、一基地,使文獻語言研究這一主題在國内外學術界産生了廣泛影響,也給北語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這些成績既是華學誠教授和他帶領的團隊立志高遠、辛勤奮鬥的結果,也是各位前輩和專家學者悉心關懷、鼎力支持的結果。借此機會,我代表學校向大家表示誠摯的感謝!
中國語言學家提出文獻語言學的概念,致力於文獻語言學的研究,是立足我國語言文字學術傳統和特點,爲推進中國歷史語言研究發展、建立中國特色歷史語言研究的科學體系所作的一種努力,顯示了要爲中國乃至世界語言學研究作出更多貢獻的宏遠追求。正如陸宗達先生所説,文獻語言學研究的目標在於,“批判地繼承古代文獻語言學的材料、理論和方法,從中發展適合漢語情況的語言科學”,“把傳統的漢語言文字學發展爲更先進的語言科學,以豐富世界語言科學的寶庫”。
從學術史視角審視,當年陸宗達先生、王寧先生宣導建立文獻語言學,以及華學誠教授積極推動文獻語言學的建設發展,都是富有洞察力和學術遠見的。從這一學科的特點來看,文獻語言學以古代文獻爲研究資源,包括海内外傳世文獻、出土文獻,研究對象涵蓋了漢語言文字和中國各民族語言文字。這決定了文獻語言研究能夠最大限度地占有材料,融匯古今,將傳統語言學和現代語言學的理論方法相結合;決定了文獻語言學能夠溝通中國語言文字各分支學科,使中國歷史語言學各個領域的研究得以攜手並進,共同發展。從這一學科的歷史來看,文獻語言學研究的成就,包括古代文獻語言學和現代學者的文獻語言學研究成果兩大部分。清代乾嘉學派的語言學研究代表了古代文獻語言學的最高成就。清人不僅在文字、音韻、訓詁等方面的具體問題上以及研究方法上取得了很大成績,而且建立了科學的語言學觀,形成了嚴格意義的語言科學,並且樹立了求實求真的優良學風,爲後人留下了厚重的語言學遺産。現代學者的文獻語言學研究,在清代語言學的基礎上,引進了現代語言學視角,取得了重大進展和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新成就。經過百餘年來幾代學者的接續努力,建立了以文字學、音韻學、詞彙學、語法學以及方言學等領域爲主體的中國歷史語言學學科體系。各分支學科之間既關係密切,相互爲用,又相對獨立,自成體系。各個領域在理論方法上不斷有新的突破,在研究材料上不斷有新的擴展,人才輩出,碩果纍纍。所有這些,都爲當代文獻語言學的建立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我看來,相對於清儒的研究而言,當代文獻語言學研究有三個顯著特點:一是全面貫徹了語言歷史發展觀,將語言文字的歷史演變過程、演變規律作爲文獻語言學研究的核心部分。二是更新了理論方法和材料,將傳統的文字、音韻、訓詁納入新的學科體系,使傳統的語言文字之學轉變爲現代的語言科學門類。三是注重理論與應用相結合,王力先生、陸宗達先生等前輩學者都非常强調古漢語研究的應用性,並身體力行地開展古漢語知識的普及工作。我們看到,前人的這種理念在當代學人身上得到了很好的延續,這大大拓展了文獻語言學研究的時代價值。以上這些特點,在《文獻語言學》刊登的文章中都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當前文獻語言學研究也還面臨一些值得深入思考和努力探索的問題,其中突出的問題有兩個方面:
一是文獻語言學學科理論和學科體系問題。文獻語言學在學科定位上涵蓋了以文獻爲研究材料的漢語言文字學所有的分支學科,以及文獻記載的民族語言文字,那麽,如何在各個分支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建立系統的文獻語言學理論?如何使這些分支學科之間進一步相互爲用,從而形成嚴格意義的文獻語言學學科體系?這類問題還需要我們在今後的學術研究和學科建設中多加關注。首先,要繼承傳統小學文字、音韻、訓詁融會貫通的研究傳統,增强跨領域、多視角的研究;其次,要在文獻語言學框架下培養“博而能專”的青年學者;再次,要創造條件加强各個分支學科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像今天這樣的論壇,就是各領域進行交流、溝通的大好機會。
二是理論方法與文獻語言實際的結合問題。就是如何把文獻學、傳統小學和現代語言學方法結合起來,有效解決各領域的學術問題,推進學術創新。關於這個問題,我們應該秉持的基本的原則是,立足文獻語言事實,以解決實際問題、揭示客觀規律爲研究宗旨,不要讓理論方法脱離語言實際。這是前輩學者的治學經驗,也是從既往的研究中總結出來的教訓。以文獻語法學研究爲例,《馬氏文通》是第一部系統的漢語語法著作,借鑒了西方語法研究理論,也吸收了傳統辭章學、小學的研究成果。它的優點十分明顯,缺點也顯而易見。優點是,馬氏能夠立足文獻語言材料,在合理借鑒現代語言學理論的同時,努力用樸素的眼光看待古漢語,所以作出的分析往往能夠發前人所未發,爲古漢語語法研究作出創造性貢獻。缺點是,有時直接套用西洋語法規則,作出一些牽强附會的解釋。值得注意的是,當前的古漢語語法研究仍然存在着這類問題。今年適逢《馬氏文通》問世120周年,我們在紀念《文通》的同時,也應當認真總結它的得失,作爲文獻語言學的借鏡。
總之,有以乾嘉學派爲代表的古代文獻語言學留下的厚重學術遺産,有百年來前輩學者歷史語言文字研究取得的豐碩成果,今天的文獻語言學研究可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擁有得天獨厚的治學條件和廣闊的發展前景。只要我們始終立足於文獻語言事實,以探求各時代語言結構規則和歷史演變規律爲目標,以求真求實的態度合理吸收、借鑒國内外的語言學理論和方法,秉持科學精神,勇於創新,就一定能夠解決目前存在的問題,不斷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績,從而將這門古老而又年輕的學科提升到新的更高境界。
北京語言大學是以“語言”命名的大學,以語言教育和語言科學研究爲辦學特色。我們在積極建設現代語言學學科的同時,也會大力支持文獻語言學的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使之能夠成爲中國氣派的哲學社會科學大家庭中的一員。衷心希望各位前輩、各位專家繼續關心指導學校各方面的工作,特别是支持幫助文獻語言學學科的建設發展,也歡迎年輕學者加入北語,和我們一起共同把這所語言大學建設好。
預祝論壇圓滿成功!祝願各位專家在北京度過愉快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