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反映大众心理

歌词是歌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音乐组成元素,它的第一功能是音乐审美功能。但作为一种文学与艺术体裁,歌词还具有很强的社会功能性,也就是反映各时期社会面貌的作用。从这一点来看,它的功能性不亚于诗歌、小说。因为它搭上了音乐的翅膀,所以比诗歌和小说更易流传,更能在社会上引起关注。

一首歌词是否具有社会功能性,可以从它是否反映了大众心理来鉴定。但凡能够引起社会大众广泛认同的歌词,一般都具有反映社会面貌的作用。一首具有社会功能性的歌词,它或许仅仅是反映社会面貌的某个侧面,但是一个个侧面汇到一起,就构成了社会的全貌。数百年后,能够流传下去的经典歌词,就成了那个时代的唐诗、宋词,必将成为历史长河中的艺术经典。因此,这个标准是评价一首歌词是否具有经典意义的重要标准之一。

例如,汪峰的《北京,北京》(词例见下文“鉴赏”部分)描写了大城市中青年人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中挣扎的普遍心理。其实“北京”只是一个寄情的“意象”,它也可以是“上海,上海”“广州,广州”。在当今社会,那些为了追求理想但又不得志而苟且在大都市中的年轻人,听到这首歌曲都会产生同样的感受,产生共鸣,这就是触及了大众心理。多年后,这种大众心理写照或许持续,或许消失,但不管如何,这首歌词真实地记录下了这个时代挣扎在都市中的男女青年的心理。这既是一种大众心理,更是一种社会文化的侧影。一首歌,是一个侧影;百首、千首歌词汇到一起,这就是透过歌词所能看到的社会文化。

再如,2011年左右网络上流行的一首歌曲《小三》,曾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

小 三(陈伟)

虽然我没有说出来

其实我早已有了预感

给不了你幸福的现在

是我如今最大的无奈

等着你对我说出来

你要的不只是我的爱

我用沉默面对你的坦白

曾经的快乐都烟消云散

终于你做了别人的小三

我也知道那不是因为爱

城市的夜晚如此的灿烂

只是没有你在身边陪伴

终于你做了别人的小三

从此我不再是你的港湾

当你依偎在他的胸怀

是否已忘记我曾给过的爱

这首歌词非常浅显,也没什么意境,但它却反映了当今社会上的一种现象。作者站在社会底层小人物的角度,说出了自己的心声,道出了女友成为别人小三的内心感受。这首歌词引起了社会底层民众的共鸣,这个主人公因此而成为具有同样或类似遭遇的底层小人物的形象代言人。这首歌曲在当时,尤其受到那些农民工兄弟的喜爱。就好像是在讲述他们身边发生的故事一样,因为真实,所以产生共鸣。一首通俗、浅显的歌词,因其发出了一个群体的声音,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普遍社会现象,因此富有了巨大的社会功能性。从歌词学或文学角度看,该词浅显有余;但从社会学角度看,该词意义深刻。

再如2010年左右,非常流行的一首歌曲《老男孩》,曾经风靡大江南北,打动了很多听众的心。

老男孩(筷子兄弟)

那是我日夜思念 深深爱着的人啊

到底我该如何表达 她会接受我吗

也许永远都不会跟她说出那句话

注定我要浪迹天涯 怎么能有牵挂

梦想总是遥不可及 是不是应该放弃

花开花落又是一季 春天啊 你在哪里

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 一去不回来不及道别

只剩下麻木的我没有了当年的热血

看那漫天飘零的花朵 在最美丽的时刻凋谢

有谁会记得这世界它来过

转眼过去多年时间 多少离合悲欢

曾经志在四方少年 羡慕南飞的雁

各自奔前程的身影匆匆渐行渐远

未来在哪里平凡 啊谁给我答案

那时陪伴我的人哪 你们如今在何方

我曾经爱过的人啊 现在是什么模样

当初的愿望实现了吗 事到如今只好祭奠吗

任岁月风干理想 再也找不回真的我

抬头仰望这漫天星河 那时候陪伴我的那颗

这里的故事你是否还记得

(如果有明天 祝福你亲爱的)

生活像一把无情刻刀 改变了我们模样

未曾绽放就要枯萎吗 我有过梦想

这是一首关于青春的歌。岁月流逝,现实改变了我们的模样,磨灭了我们的意志;但我们永远怀念那个充满理想的青春岁月。理想与现实的距离,这是多少人始终都无法跨越的距离,这或许正是这首歌词触动心灵的秘密。在这个快节奏、高压力的社会中,多少青年因为现实而搁浅了理想,将其搁置在内心深处。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心里的这个角落,逐渐成为内心深处不可触及的痛。每每提起,隐隐作痛。这首歌词正是因为触及了这个时代年轻人内心深处的记忆,因此,引起了具有相同经历的群体共鸣。这就是大众心理,这首歌也因此而富有了社会功能性,从社会学角度看,该词意义深远。

综上所述,歌词是一种跨学科的艺术,它既是音乐与文学结合的产物,但又和心理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相交叉。因此,歌词是一种既通俗又深刻,既浅显又富内涵的艺术体裁。写词、品词,可深可浅,其最关键的因素主要在于个体差异。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文学修养、艺术品位都是品词、写词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