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之战后,白起爵升任左更,已可列位秦之庙堂。
而连失武始、新城两城的韩国惴惴不安,韩王即遣尚靳入魏,说服魏王共同出兵伐秦。自函谷关之战后,魏国亦频招秦国进犯,苦秦久矣,又韩魏两国同盟,唇亡齿寒,魏王未多于忧郁,即派上将公孙喜出兵,与韩军共同伐秦。
公元前二九三年,魏军由公孙喜为将,领兵十六万,韩军由暴鸢为帅,领兵八万,途中,周天子亦出兵联韩魏,有兵一万。三国联军行至伊阙,与十三万秦军相遇。伊阙地势险要,东西有两山相对,伊水由两山间向北流入。联军居北,秦军居南,两军于此对峙。因联军有二十五万,秦军仅有十三万,联军兵力将近为秦军两倍,秦军势弱,此地岌岌可危。然伊阙为秦国东出必经之路,若失则霸业难成。形势危急,秦军主将向寿即派使回咸阳,请求增援。
接报后,秦王立即召集众臣商议。于秦之庙堂上,秦王居主位于中,秦太后于侧,堂下百官群立,白起位于末。
众臣参见完秦王、秦太后后,秦王说道:“今晨收到向寿将军于伊阙之军报,言韩魏联军声势浩大,我军势弱,有失利之险。现要寡人增兵救援,诸位如何看待?”
堂下国尉司马错回道:“今国内所能调动之兵,已悉数在伊阙,恐再难调拨兵马增援。”
秦王问道:“难道就对伊阙之秦军,不管不顾吗?”
司马错继续回道:“近年来,秦军连年征战,损耗极大,伊阙能有十三万秦兵已属不易。”
秦王思虑片刻,又言:“那可有办法解伊阙之困。”
泾阳君公子芾回道:“臣弟以为,退兵为上,以免伤及秦军主力。”
芈戎这时候站出来说道:“若退兵,则新城将得而复失。”
魏冉附和道:“臣同意华阳君之言。若退兵,何止新城将失,联军将一路西进,直指函谷关。那么这两年所占之城又将还与韩魏,秦军又将困于函谷关内。”
秦太后说道:“魏相和华阳君说得有理,若撤兵,则秦之东出将归于原地。可难道没有办法解伊阙之困吗?”
堂下众臣窃窃私语,频频摇头,束手无策。这时魏冉站出来回道:“如今不过是十三万对二十五万,我军兵力不过是少于联军一半,就已言败?”
秦太后问道:“那魏相可有解决之法?”
魏冉回道:“既兵不能增,而向将军又无力抵抗联军,那就换帅。想我泱泱秦国,会无良将可挡联军?”
秦王问道:“谁可应战?”
堂下又是议论纷纷,依然无人应答。又是魏冉,他站出来说道:“臣有一将推荐,可往伊阙替向将军。”
秦王忙问道:“此将是谁?”
魏冉回道:“左庶长白起也!”
秦王思虑片刻,说道:“就是那位前阵子攻下新城的将军?”
白起未动,而是仔细听秦王与魏冉的谈话。
魏冉回道:“正是。此人曾于黄巷坂阻击联军,后戍守函谷关未有过失,又轻而易举拿下新城,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大王何不派他一试?”
秦王说道:“白起何在?是否在此?”
白起从末位站出,向前对秦王说道:“末将在。”
秦王问道:“白将军可愿前往伊阙,与韩魏联军一战?”
白起回道:“大王之命,臣不敢不从,定当全力,克敌制胜。”
秦王又问:“可有胜算?”
白起回道:“眼下未知。未到前线,未知敌我双方实情,不敢妄下结论。”
这时高陵君公子悝站出来反驳道:“既无胜算,则不可前往。”
白起说道:“末将只言此时未在前线,才无胜算。若到伊阙,摸清敌情,方能知胜负。”
这时,魏冉补充道:“孙武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白将军远居咸阳,不知道敌情,而言胜负未知,乃常理也!”
公子悝继续说道:“那就该派能取胜的将军替之。”
魏冉笑道:“此堂之上,谁敢断言战必胜?”无人应答,魏冉继续说道,“如有,大王便可派他出战。”
司马错说道:“虽无人敢言必胜,然由一羽翼未丰的少将军打如此重要一战,实乃冒险。”
魏冉回道:“自古英雄出少年,白起乃秦国不可多得之将才,其守函谷,攻韩魏,无一失手。司马将军可还记得,为何你能攻占解城?皆因白起借计将函谷关外扰军歼灭,才得以使解城秦军无后顾之忧。如我没记错,司马将军初次领兵灭蜀,也不过二十出头。那时先王如此信任你,而如今你却不信任一后起之秀。”
司马错无言以对,便退至一旁。此时芈戎也站出来说道:“此战非同一般,乃关乎秦东出之计,若无必胜把握,不可贸然行动。”
魏冉回道:“恕弟直言,兄长莫怪。函谷关被破时,兄长只知龟缩于宁秦,却不敢贸然出击。竟不及一初出茅庐的小兵。自黄巷坂阻击五国联军起,白起已为秦国立下赫赫战功,实乃有勇有谋之将才也!其不担任此战之将,谁又可当之?况我已问过,在此诸位,也无一人有必胜把握。”
已降为客卿的楼缓此时说道:“目前白起所打之战,皆为小役。如今如此大规模、重要战役,由其率领,甚险也!”
魏冉继续回道:“积水成渊,积沙成塔。正是有如此多的小战役,才历练出如今已可指挥大战役的白起。我敢断言,此刻的白起已是渊和塔,可担此重任。”
楼缓继续问道:“相邦又知白起已是渊塔?”
魏冉答道:“新城有韩之重兵把守,白起依然可轻而易举取之,由此便可断定。若因其未经大战,便不让历之,久而久之,秦还有谁可打大战?秦又将如何出大才?秦又如何强大?”
公子芾似心有不服,站出来讥讽道:“若白起能打此战,我也可打此战,何不派我前往?”
魏冉笑呵道:“泾阳君言笑了。你未经沙场,不知战场凶险,若有你去,此战必败。”
楼缓又站出来说道:“新城之所以能胜,皆因其守将无能,不知是计。今韩军将领乃暴鸢,魏军将领乃公孙喜,皆是久经沙场老将,岂非庸才,不易对付也。”
魏冉回道:“战场虚虚实实,实实虚虚,即便是老将,也有看走眼之时。战场乃斗智斗勇之地,不可因对方是老将,便妄自菲薄。”
白起一直站在堂下,一语不发,只是默默听众臣争论。
秦太后于高堂听辨已久,内心已有决意,便问白起:“白将军可知此战之利害?”
白起回道:“末将知晓。”
秦太后又言:“若派你出战,你是否愿意?”说你可想好,若败乃失职之罪。”
白起答道:“末将愿战。若败提头来见。”
秦太后说道:“好。既有如此气魄、如此决心,我便遂了魏相之愿,由你代替向寿,统率伊阙之秦军。”说完,转向秦王,继续说道,“大王认为可否?”
秦王答道:“寡人也有此意。”
白起应道:“末将领命。”
退朝之后,于殿外白起追上魏冉,对其言道:“多谢魏相朝堂上为末将说话。”
魏冉边走边说:“我非为你说话,我是为秦国未来出声。可别让本相失望。”
白起继续说道:“无论如此,今魏相堂上之言,末将没齿难忘。”
魏冉回道:“此言尚早,能不能成,还得看你自己。此战意义非凡,不容小觑,须小心行事。”
白起说道:“末将谨记于心。”说完,二人齐齐往宫外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