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巧计淹魏,秦相赞起

  • 鬼谷凤鸣
  • 舞檐
  • 3452字
  • 2019-06-11 21:48:47

公元前二九四年,秦为求东出,继续攻打韩魏二国。秦王派司马错进攻魏国解城。魏国为解解城之困,派兵不断侵扰函谷关。魏军派兵驻扎于函谷关外十里处,时不时遣小队对函谷关进行骚扰。魏军并不酣战,短攻一阵,即刻撤退,伤亡甚微。秦兵偶出关杀敌,然魏军见状即刻撤回大本营。函谷关守兵不胜其扰。而于解城之秦兵见函谷关被袭,忧函谷关若破,自己无路可退,忧心忡忡,瞻前顾后,无心攻城。

已为秦相的魏冉来到函谷关督战,以解函谷关之困。这一天,他与白起站在函谷关东门关楼上,眺望东方,说道:“前线将士无心攻城,解城迟迟未能占,皆因函谷关被扰。白都尉可有破敌之法?”

因多次御敌于函谷关,此时白起爵位又升三级,为五大夫。他回道:“欲解函谷关之困,只有将其歼灭。可集结函谷关守兵,出关将函谷关外魏军大营灭之。”

魏冉回道:“此法甚险。今函谷关仅有守兵五千,而此次来袭魏军亦有五千。秦军虽勇,然五千对五千,胜负难料。”

白起又言:“然如不将其歼灭,魏军来扰,守关将士不堪其扰外,解城之战也难有进展。”

魏冉说道:“话虽如此,然出关迎敌,风险过大。不巧战败,则函谷关忧矣!函谷关乃秦之咽喉,须谨慎行事。为保秦之周全,坚守为妙。”

白起赞同,只是无计可施,内心忧愁。

是夜,王言见白起眉头紧锁,便问:“君有何忧也?”

白起回道:“苦于魏兵扰关久矣,而不能拔?”

王言说道:“若无估错。皆因秦之主力陷于解城,函谷关所留之兵,不足以歼灭关外魏军。”

白起回道:“然也!因无十足把握,魏相不允出关迎敌。”

王言又言:“确该如此。倾巢而出,若胜则已,若败函谷关堪忧。”

白起说道:“正因如此,只能任魏军侵扰,而无能为力。”

王言暗笑道:“谁言无计?”

白起喜出望外,忙问:“言姑娘有妙计乎?”

王言回道:“妙计是有,就怕白兄不从。”

白起说道:“若能灭敌,何有不从。”

王言继续说道:“早年我游学诸国,曾勘崤山,发现山上有一山湖,湖边有一水闸,半山腰恰有一山谷。若引魏军至此,可尽而淹之。”

白起说道:“此计虽妙,然如何引敌于此?”

王言回道:“你我率一千秦兵,奇袭魏军大营。佯败,而后退至崤山。魏军必追至此。”

白起疑惑道:“为何如此断定魏军必追?”

王言继续回道:“虽说魏军扰关为主,若能破关,乃意外之喜,何乐而不为?因此若能歼灭出关之秦军,乃大功也!”

白起此时为难道:“今日魏相已言明,不准出关迎敌。”

王言说道:“他不许,亦要出。且只许与他要兵,不许将此计相告。”

白起问道:“为何?”

王言回道:“魏相若知此计,必随之,便知此计为吾想出,你便领不得此战之功。”

白起说道:“此计本是你出,我不领此功,理所当然。”

王言拍案而起,说道:“我已言明,我将助你封侯拜将。计谋我出,战功你领。”

白起回道:“非我之功,领而有愧也。”

王言继续说道:“何亏只有?我为谋士,你为将军。自古之功,均为将军所得。谋士所得,不过金帛钱财。”

白起说道:“然我未将言姑娘视为谋士。”

王言又言:“汝待我何都好,我已有言在先,将助君龙翼云霄。黄巷坂之战后,你将我之计告与秦王,致使军爵只升六级,只捞到个守关都尉。”

白起又言:“可吾认为,既然言姑娘有功,那也该封赏。”

王言怒言:“莫再多言。不听我便离去,另谋高就。听则明日找魏相要兵,不给则自行调兵。”说完,王言起身回里屋。

次日,白起于函谷关衙署拜见魏冉,将率兵歼敌的想法告之。魏冉回道:“昨我已言明,为保函谷关周全,全力守关,不得出关迎敌。”

白起说道:“我有妙计,可灭魏军,仅须士卒一千。”

魏冉问道:“何妙计?说来听听。”

白起回道:“此计须保密,否则不成。”

魏冉笑道:“若有良计,何怕告之。想必也是胜负难料之计。本相可不能将函谷关之安危,系于一个未知输赢之计。”

白起恳切说道:“望相邦信吾,吾必胜之。如若不胜,提头来见。”

魏冉回道:“我要你头何用,我担忧的是秦之安危。”

白起又言:“然关外魏军不除,关内将士和解城秦兵不安。”

魏冉回道:“虽如此,亦难比一国之安危。莫再提出关之事,专心守关才是眼下之事。”

白起悻悻而出,见王言说道:“相邦不允。”

王言对其言:“既如此,汝便私下去调可信之卒一千,莫让魏相知晓。明日五更造饭,破晓出关。”

日未东出,关门开启,一千秦卒出了关。睡梦中的魏冉被关下吵杂声惊醒,未及更衣,便跑至关楼,望见一队秦兵正往东而去,便问身边士卒:“出关为谁?”

此时守关裨将来报,说道:“出关乃白都尉也!”

魏冉回道:“此人竟不听我言,私自出关迎敌。”

守关裨将说道:“要不让末将将其拦回。”

魏冉答道:“不必了。既已出关,让其试试。成则大幸,不成则治其罪。”言毕,转身回屋歇息。

食时之时,白起之众已至魏军大营。此时魏兵正在造饭进食,秦军不由分说,便是冲进去一阵厮杀。起初魏军慌乱心急,大多数未及拿起武器,便被刺杀。待魏军重整旗鼓,秦军又佯败而退。

魏军主将见秦军败退,便下令追击。其副将劝阻道:“穷寇莫追。”

魏军主将回道:“吾等此良机久矣!此波秦军若灭,则函谷关守备降低,破关也指日可待也!此时不追更待何时。”

其副将说道:“恐防有诈。”

魏军主将回道:“何诈之有。纵往后还有秦兵,也不过五千。五千对五千,胜负难料,也整合我意,终引得守关秦兵出站。若往后无援兵,则这一千秦兵将成吾君刀下亡魂。”说完,便领着全体魏军倾巢而出,只留一百魏兵守营。

秦军故意放慢脚步,待魏军追至。拼杀中,魏军将回关去路围住。白起则下令一千秦兵往南退却。魏军追之。至崤山脚下,秦军从山路继续往山上后退。追至路口,魏军副将对主将说道:“山路狭窄,难免有诈,不可追之。”

魏军主将回道:“副帅多虑了。秦军是因回秦之路被挡,不得已才退至此山。且此山道路狭窄,又悬崖峭壁,容不下伏兵也!”

魏军副将又说:“若秦军待我们上山,又派一路兵马从此路口而上,前后夹击,我军危矣!”

魏军主将不厌其烦,说道:“你既有此忧,分你两百将士,守于路口。若有秦军杀来,你遣使山上报信,我自下山迎敌。”说完便率领剩余魏兵上山追之。

秦军已至山谷。谷中间高,四周低。仅有两路,均为陡坡。一条往山下,一条往山湖。白起下令全军从沿陡坡爬上山湖,另命重兵于下谷陡坡重兵把守。魏军追至山谷,魏军主将见秦军不再后退,断定其已无退路,便下令全军冲杀。然秦军居高临下,又以逸待劳,魏军刚爬完山又投入战斗,力不从心,节节败退,迟迟未能攻破陡坡处的秦军。

魏军主将见此,下令全军停止攻击,退回山谷休息,养精蓄锐,再战秦军。

白起率十余名秦兵至山湖水闸口,水闸为一巨大木板。白起问王言:“是否已可开水闸?”

王言回道:“时机未到。待魏兵放松警惕之时,再开不迟。”

至晌午,魏军疲惫不堪,除警戒陡坡处的少数魏军外,悉数于谷央酣睡。王言从高处观之,便对白起言:“时机已到。”白起一声令下,水闸打开。瞬间滚滚山水,汹涌而出,倾泻而下。酣睡中的魏军惊慌失措,四处逃窜,却无路可逃。很快湖水灌满山谷,魏军淹死大半,残存者也不过在水中挣扎。

白起见魏军已溃败,便问王言:“之后如何?”

王言回道:“此湖东边有一小道,可绕道下山。”

之后白起便率领秦兵沿小道下山。至山脚下,遇魏军,一阵厮杀,魏军落荒而逃。又路过魏军大营,将守营士卒一网打尽,夷平营寨。回到函谷关下时,已是黄昏。

白起对关上守兵喊道:“吾乃白都尉,速开关门。”

函谷关副将见是白起归来,于关上喊道:“待我禀明魏相。”

传令兵来到函谷关衙署,对魏冉说道:“白都尉已回,此时正在关下。是否放其进关?”

魏冉放下手中竹简,问道:“多少秦兵同回?”

传令兵犹豫道:“六七百,不,看阵势有八九百。”

魏冉说道:“开关放人,令白起来此见我,余者于校场等候。”

片刻之后,白起进衙署,跪而说道:“末将参见相邦。”

魏冉起身,问道:“你可知道违抗军法,该当何罪?”

白起回道:“死罪。”

魏冉呵斥道:“那你还私自出关迎敌。”

白起又言:“末将乃函谷关都尉,有权调函谷之兵,亦有权出关迎敌。”

魏冉走到白起身旁,说道:“那你可知若败,可致秦国门户大开。”

白起回道:“然事实并非如此。此战之后,函谷关无忧矣!”

听到此,魏冉说道:“起来回话吧!说说你如何打赢此战。”

白起起身,说道:“引魏军于崤山一山谷,放水淹之。”

魏冉又问:“此战魏军损失多少?”

白起说道:“回相邦,驻扎关外之魏军已全军覆没。”

“好!此战大功也!”魏冉突然话锋一转,继续说道,“然此战你私自带兵出关,念你为秦国立下大功,那便功过相抵,不赏不罚。以后莫再知法犯法。你可服?”

白起回道:“服!然末将认为如果有利于秦,即使身死亦往矣!”

魏冉未答之,而转身往门口走去,口中嘀咕着:“秦之幸也!秦之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