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村是否稳定繁荣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稳定繁荣和现代化建设的成败。长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的发展与进步、和谐与稳定。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依旧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198]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199]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农村,在多个场合分别提出了“要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民建设幸福家园和美丽乡村”[200]“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201]“农村稳定是广大农民切身利益”[202]“加快农村发展,要紧紧扭住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3大任务”[203]“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204]等一系列重要的新理念新思想。这些新理念新思想深刻阐明了新时代农村建设与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对新时代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发展道路、实现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实现乡村振兴具有根本性的指导作用。

一 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

早在20世纪50年代农业合作化时期,党和国家就提出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并进行了一定的实践探索。但真正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党的重大决策是在党的十六大之后。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将社会主义新农村(以下简称新农村)建设作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一项重大历史任务提出,并全面实施,这标志着中国的农村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乡村?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要求我们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宽裕”的新要求建设新时代的新农村。同年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召开,首次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之路,并深刻阐述了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之路,怎样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之路,这实际上为我们描绘了我国农村发展今后30多年的美好蓝图,反映了党的农村发展战略思想的与时俱进。

自新农村建设这一伟大历史任务提出和实施以来,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在政策、资金等各个方面持续加大对农村的倾斜和支持力度,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一些地方成功地探索出符合当地实际、群众满意的经验和做法,但也有一些地方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偏离了客观实际,违背了农村发展的内在规律,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突出表现在把系统性的新农村建设简单理解为单一的村容村貌整治,在建设过程中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盲目攀比,违背民意,将新农村建设建成了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甚至举债工程,背离了新农村建设的使命和初衷,也导致一些农村逐渐失去其特色。这与新农村建设在全国全面实施之际,党中央所强调的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205]的精神和要求是相悖的,同时也违背了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建设新农村是一项宏伟庞大的复杂系统工程,是一项繁重而长期的历史任务,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涵盖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党建和生态等各个方面,利益关系错综复杂,是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一致的长期过程。建设新农村必须遵循农村发展的内在规律,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切实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只有这样,才能将中央各项精神落到实处,才能将新农村建设好。

习近平同志无论是在地方任职期间,还是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以来,都始终强调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一基本工作方法。2015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强调,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206]这不仅从理论上为我们推进新农村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思想指引,而且从文化和面貌上为我们绘制了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景象。[207]

(一)新农村建设要充分体现农村特点

当前,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有一个误区,就是按照城市的理念和方式来设计、规划和建设农村,从而导致大量的村庄被拆,取而代之的是以一幢幢高楼为标志的新农村社区。这种方式尽管改善了农民的居住环境,却破坏了乡村原有的特征和风貌,甚至损毁了许多有地方特色、有文物价值的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也给农民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农村有着不同于城市的自然风貌、空间形态、生产方式、生活习惯、传统文化,搞好新农村建设不能简单照搬城市风格,盲目贪大求洋,让农村从表面变成城市,空有美丽的外壳,而要彰显“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特色,最大限度地体现农村的特点,保留乡村风貌,突出农家气息,彰显田园风光,让农村成为广大农民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208]新农村建设是建成更美好的农村、更发达的农村。如果一味用城市理念和方式来建设和改造农村,按照城市建设的办法来解决乡村问题,将会导致更多的问题。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搞新农村建设要注意生态环境保护,注意乡土味道,体现农村特点,保留乡村风貌,不能照搬照抄城镇建设那一套,搞得城市不像城市、农村不像农村。”[209]

(二)新农村建设要符合乡村发展规律

当前,中国正处于一个剧烈的社会转型阶段,农村内外部环境和条件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新农村建设既要遵循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要充分考虑中国农村的实际情况,更要准确认识和把握住新常态下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新特点。从根本上讲,建设新农村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它的长期性、艰巨性及复杂性,另一方面要遵循农村发展的内在规律,保护好农村的生态环境,守住乡村伦理,传承乡村文明;同时,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从历史与发展的综合视角,在正确认识乡村存在价值与功能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城乡人口转移、农村人口结构改变等现实问题,与未来农村发展的规律、城镇化演变的规律相结合,进而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农业与第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等。通过新农村建设实现农村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面发展,切实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优化农村的生态环境,丰富农村的文化生活,使农民在生产、生活和文化上都能获益。

(三)新农村建设要尊重农民的意愿,保护农民的利益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也是新农村建设成效的受益者。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民的广泛参与,没有广大农民参与的新农村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新农村。对于建设什么样的新农村,农民最具有发言权、选择权,因此,推进新农村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增进农民福祉为根本出发点来制定相关方针和政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护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走群众路线是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一些地方在新农村建设中出现了干部热情高、农民冷眼瞧、农民不满意、干部不落好的现象。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决策者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到农村的实际情况和农民的实际需求,忽略或忽视了农民的真实想法、意愿和自主决策权。因此,新农村建设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权益,把选择权交给农民,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才能真正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使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决策更加符合实际、更加科学有效;只有这样才能使新农村建设成为真正造福于民的民生工程。

(四)城市和乡村要协调发展

从历史的、系统的和融合发展的观点来看,城市和乡村血脉相融、地域相连,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各项改革的深入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生产水平明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显著改善。但在发展过程中,由于中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以经济建设为重心、重城市轻农村的发展导向,城乡发展差距和不协调问题一直比较突出,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难题,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

加快补齐农业短腿和农村短板必须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通过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村发展水平,缩小城乡二元差距,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当前,中国已经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新阶段,迫切需要从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的角度来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和共同治理。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210]。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211]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将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并强调要繁荣农村必须坚持不懈推进新农村建设。2017年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必须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212]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213],城镇化要发展,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也要发展,同步发展才能相得益彰[214],“要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把广大农村建设成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215]。他还指出:一个地方的发展,关键在于找准路子、突出特色。欠发达地区抓发展,更要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做好特色文章,实现差异竞争、错位发展。抓扶贫开发,要紧紧扭住增加农民收入这个中心任务、健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这个基本保障、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这个治本之策,突出重点,上下联动,综合施策,走中国特色现代化农业道路。[216]千万不要让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掉了队,否则很难支撑全面小康社会这一片天。[217]

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论述深刻阐释了正确看待和处理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同时,绝不能忽视农村发展,必须同步加快新农村建设。要将新农村建设置于城乡一体化的大框架中来推进,实现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双轮驱动和良性互动。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建设新农村必须遵循城乡经济关系演变的内在规律,坚持协调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把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统筹起来考虑,切实把农业农村放在优先发展位置,严格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抓住重点任务的有效落实,推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城乡要素平等交换,稳步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最终实现城乡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共同富裕。从政府公共财政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来看,要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要向农村延伸,各项基本公共服务提供要实现广大农村全覆盖,更多文化事业发展要向农村倾斜,要让广大农民也能享受到改革的红利。

二 新农村建设要因地制宜

中国地域辽阔,目前全国有2800多个县(市、区)、近4万个乡镇、58万多个行政村、300多万个自然村,各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差异大,民族文化各具特色,村庄类型不一样,发展过程和起点也不一样,新农村建设的水平有高有低,面临的主要问题和任务不同,各地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不能搞“齐步走”和“一刀切”,不能采取一个模式、一种方法、一个标准建到底。当前,各地在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有新房没新村、看着光鲜住着心酸、有面子无里子等不合时宜的现象,特别是有些地方采取大拆大建、推倒重来的方式建成“千村一面”的房子,或仅仅限于外墙刷白、涂脂抹粉等面子工程、形象工程,与农民的现实需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其本质都违背了因地制宜的原则。这不仅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而且严重挫伤了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很明显,这样的建设方式偏离了新农村建设的正确轨道。推进新农村建设要注重立足当地自然禀赋、客观实际,既要突出地域、民族特色和历史文化特点,又要能满足现代居民生活方式的要求,符合农村农民生活习惯及农业生产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一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解决问题,并多次强调,新农村建设要体现科学发展的理念,坚持因地制宜、分类实施的原则,注重规划的引领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规划先行,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补农村短板,扬农村长处,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住田园乡愁。要因地制宜搞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创造干净整洁的农村生活环境。[218]2006年,习近平同志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以点带面、典型示范,民主决策、规范运作。”[219]“科学规划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新农村建设的具体规划,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充分体现出农村社区的区域特点、文化特征,形成特色、注重品位、突出魅力……围绕特色做文章,杜绝盲目攀比,反对贪大求洋,防止照搬照抄,避免千村一面……走出一条各具特色的整治美村、富民强村的路子。”[220]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立足长远,从发展的视角对村庄的发展进行系统、科学、全面的战略规划,由过去重视整齐“面子工程”向“千村万面”“尊重乡土本色”转变。具体来说,就是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要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规划先行,综合考虑村庄既有的资源禀赋、所处地域特征、农民意愿以及乡村文化等多种因素来制定发展战略,确保新农村建设“不走样、原生态”,要保留农村的风貌,要看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为此,应做到如下三点。

(一)结合实际,做好规划

规划问题,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问题。新农村建设不仅是一项涉及农村全面发展的系统工程,更是一项需要通过全国每个村庄和乡镇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长期工程。近些年来,农村实现了快速发展,同时也伴随着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将村庄原有房屋推倒或另建,破坏了村庄的原始风貌,不利于新农村建设,这主要是因为缺乏规划。因此,要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系统的规划,只有规划先行,才能保证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2015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调研时再次强调,新农村建设要坚持规划先行。[221]制定规划要坚持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设计,与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社会、文化等一系列功能的全面发挥相结合,充分考虑区域的长远发展,做到一定时期内不落后,以适应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这样农民才能得到实惠。

(二)立足实际,分类实施

分类实施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原则之一。中国广大农村地区按照自然地貌大致可以分为平原、丘陵、盆地、山地等不同类型;按照地域分类原则可以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地区;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可以分为发达地区、中等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按照村庄类型可以分为传统型、传统格局基本保持型、传统与现代并存型和现代社区型地区等。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不同地区、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类型的村庄应坚持分类实施的原则,采取不同的发展模式,结合每个村庄的经济发展水平、地形、结构、民族、文化、传统等因素,打造出特色鲜明的新农村。但很多地方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过多地采用了“一刀切”“齐步走”的做法,由此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千村一面”的现象。201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地开展新农村建设,应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规划先行、完善机制,突出重点、统筹协调,通过长期艰苦努力,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222]

(三)因地制宜,突出重点

新农村建设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突出重点,重点处理好关系村庄发展的重大问题,着力解决好关系民生的现实问题。在产业发展上,基于不同村庄的自然条件和产业基础,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找到最适合当地发展的路径,不能陷入村村户户同质的产业发展模式。在人居环境改善上,不能搞大拆大建、千篇一律,应充分考虑自然条件、交通区位因素,保存并维护村庄中具有一定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的传统建筑;同时,要搞好厕所的生态改造、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等问题。在文化建设中,应从文化底蕴着手,在传承民族文化和保留民风民俗、丰富村民的公共娱乐文化生活、提高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上做文章。在党的建设上,要重点完善村民民主政治权利和加强社会管理。总的来看,新农村建设应因地制宜,突出重点。

三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三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始终注重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始终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根本动力,在促进农业发展方面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在增进农民福祉方面实现了突破性进展,在改变农村面貌方面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由于包括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在内的中国经济的发展,是一种依靠拼资源、拼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增长方式,已经给农业农村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态压力和环境约束。同时,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乡村受到城镇化的时代潮流裹挟,传统农业文明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乡土中国正在经历千年未有之变局,农村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村落空心化、优秀传统文化和乡村文明消失的现象。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建设美丽乡村的奋斗目标,并作出了具体的战略部署。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第一次从统筹城乡发展战略高度开始思考并布局“建设什么样的美丽乡村,怎样建设美丽乡村”这个关乎9亿多农村人口发展的重大问题。[22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224],这一论断明确了美丽乡村与美丽中国的辩证关系,既表明了中央对建设美丽乡村的高度重视,更肯定了美丽乡村在美丽中国建设中的地位。作为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美丽乡村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延续和升级,是“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在中国农村的重要实践形式,是统筹城乡发展中的一次重大创新。美丽乡村建设更注重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更注重农村居民幸福生活指数的提高,更注重优秀乡土文化的传承、保护和繁荣,更注重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和互惠一体。

美丽乡村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顺应了广大农民群众对生态家园、人居环境和精神生活的美好期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把广大农村建设成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225]实际上,这就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方向和目标。在新的历史时期,要提升新农村建设的能力,继续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村成为农民生活的美好家园,成为农民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

(一)美丽乡村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深化和提升

2005年10月11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了建设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并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这意味着中央在农村的发展思路上乃至推进现代化思路上的重大转变,即中央提出建设新农村,完全不同于仅仅让农村问题在现代化过程中自然而然得到化解的思路,不只是把农村看作问题和包袱,单纯去转移农民,而是要建设新农村,实现城乡共同繁荣,使生活在农村的人们也可以过上美好的生活,并分享到中国现代化的好处。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提出要“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部分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乡村”,这是中央文件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乡村”这一奋斗目标。从新农村建设的提出到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表明中央在解决中国乡村发展问题上更加注重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建设更高水平的新农村,从而把新农村建设推上一个新的高度和层次。

从深层本质上看,美丽乡村建设是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改革,是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它蕴含着比新农村建设更加深刻和丰富的内涵。它既秉承和发展了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宗旨思路,又顺应和深化了对自然客观规律、市场经济规律、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遵循,高度注重和追求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和谐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美丽乡村包含的是对整个“三农”发展新起点、新高度、新平台的新期待,是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农村的具体表达。进一步讲,美丽乡村建设更加关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农业功能多样性发展,更加关注生态环境保护与利用,更加关注传统农业文明传承与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实现农村全面可持续发展,从而融入整个国家现代化的进程。

(二)美丽乡村建设是对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管子·牧民》中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衡量一个现代国家的发展水平,不仅要看物质文明,更要看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生态思想。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绵延不绝,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华民族文化具有崇尚自然的文化传统和天人和谐、物我合一的思想与智慧,这些智慧至今仍闪烁着启示社会文明发展的思想光芒。

党的十九大报告充分肯定了“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同时也指出“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如何保护?党的十九大报告和2018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向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在美丽中国构想下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首要目标就是要保护好我们的生态环境。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226],“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227]。总的来讲,就是要以生态文明价值观为指导,使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以及社会建设都发生与生态文明建设内在要求相一致的生态化转向,既要有山清水秀的自然之美,也要有宜居环境之美,更要有人文素质的心灵之美。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绿色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使农村真正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在现代元素中融入更多的生态文化元素和乡土文化元素,通过对传统生态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着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物质与文化交相辉映、生产与生活互促并进、传统与现代交流互融的幸福家园。具体来看,有以下几个方面。

1.美丽乡村建设必须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行绿色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发展不仅要杜绝生态环境欠新账,而且要逐步还旧账,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228]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资源环境的约束,推进农业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重中之重是围绕“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标[229],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2013年11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指出,当前,重点要以解决好地怎么种为导向,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以解决好地少水缺的资源环境约束为导向,深入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230]这段话阐述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要立足资源环境制约,走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的道路,实现发展方式的“绿色化”。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专门提出,要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新格局。

2.美丽乡村建设必须高度重视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加强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

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民建设幸福家园和美丽乡村。[231]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调研时强调,要进一步重视农村厕所改造,解决好“连茅圈”问题。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考察时指出,解决好厕所问题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标志性意义。[232]2017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就旅游系统推进“厕所革命”工作取得的成效作出重要指示时指出,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是城乡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不但景区、城市要抓,农村也要抓,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具体工作来推进,努力补齐这块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233]也就是说,通过农村“厕所革命”来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三)美丽乡村建设要实现对优秀乡土文化的守护与延续

农村是中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当前,中国处于一个大变革、大发展、大融合的时代,伴随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现代文明不断向乡村延伸,农村优秀的乡土文化的个性日益被弱化。美丽乡村建设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守护文化传统根脉并找到归属感,这就需要我们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真正守护好乡土文化,记得住乡愁归属。2017年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必须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234]

乡土文化是中国数千年农耕文明的结晶,对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陶冶农民的精神生活,引领农村良好社会风尚,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当前,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行动中,必须在保护和弘扬乡土优秀文化上下功夫,加大对古村落、古建筑、古文物等乡村物质文化的整修和保护,杜绝一切有可能毁坏历史文物的行为;要努力发掘一些民间民族表演艺术、传统戏剧和曲艺、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族服饰、民俗活动、农业文化、口头语言等乡村非物质文化,保护和延续良好的民风、民俗等村落的“文化根脉”,将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现代文明元素相融合,让美丽乡村建设真正留得下乡土文化,记得住乡愁归属,使村落文化真正焕发出新的生机。

2013年7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鄂州市考察时指出,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美丽乡村,是要给乡亲们造福,不要把钱花在不必要的事情上;不能大拆大建,特别是古村落要保护好。[235]实际上就是要求保护好传统文化。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236]会议要求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强调,“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237]。这给我们以明示,美丽乡村建设的方向和工作重点之一就是要更好夯实乡土中国的文化底蕴,让美丽乡村涵养更多文明的源头活水。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小岗村农村改革座谈会上强调,新农村建设要规划先行,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补农村短板,扬农村长处,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住田园乡愁。要因地制宜搞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创造干净整洁的农村生活环境。[238]

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要“注意乡土味道”[239]“记得住乡愁”[240]“古村落要保护好”[241],这些理念要求是对中华传统美德与文化的珍视和追寻,不仅可以唤醒人们内心对故乡深深的思念和反哺,而且可以唤醒人们对传统优秀乡土文化的自觉意识、认同感。

四 全面提升农民素质

新农村建设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一个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和受益者,其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新农村建设成效的好坏。全面提升农民素质,既是新农村建设最为迫切的要求,也是新农村建设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之一。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把切实提高农民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

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说到底,关键在人。没有人,没有劳动力,粮食安全谈不上,现代农业谈不上,新农村建设也谈不上,还会影响传统农耕文化保护和传承。”[242]“‘谁来种地’这个问题,说到底,是愿不愿意种地、会不会种地、什么人来种地、怎样种地的问题。核心是要解决好人的问题,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243]为此,201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素质,推动“物的新农村”和“人的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244]

(一)要培养造就新型农民队伍

建设新农村落点在“村”,重点在“农民”,关键是培养造就一批具有新理念、新觉悟、素质高、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新型农民职业培育工作。早在2006年,习近平同志就指出:“只有在建设农村、发展农业的同时,用现代文明、先进理念武装农民、提高农民,努力使农民成为具有新理念、新思想、新知识、新文化、新精神、新技能、新素质、新能力的新型农民,新农村建设才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和更加长久的活力,才能取得真正的成效。”[245]2013年11月,他在视察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时指出,要适时调整农业技术进步路线,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新型职业农民。[246]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二〇〇五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就已经提出,这件事要继续抓下去,抓出成效来。有关部门要深入研究,抓紧制定专门规划和切实可行的具体政策,加大农业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力度,把培养青年农民纳入国家实用人才培养计划,确保农业后继有人。”[247]“农业应该成为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重要领域。要制定大中专院校特别是农业院校毕业生到农村经营农业的政策措施,鼓励、吸引、支持他们投身现代农业建设。”[248]“要把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以吸引年轻人务农、培育职业农民为重点,建立专门政策机制,构建职业农民队伍,形成一支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人力基础和保障。”[249]综观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进程,无论社会制度、资源禀赋和发展道路有何差异,都注重把培育职业农民作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力量,通过建立规范的国家制度体系,培养稳定的职业农民队伍,承担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任务。[250]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指明了方向。当前,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急需加强,2017年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专门提出,要全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251]

(二)要切实办好农村义务教育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关键所在。实现党的十八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顺利实现国家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基础在教育、重点在农村。从一定意义上说,农村教育是兴国之基、惠民之要,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关乎社会公平正义。当前,中国已经全面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但城乡差距还比较大,贫困、边远、民族地区差距更大,下一个阶段义务教育发展更多地要实现城乡均衡发展,让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村下一代不仅有学上,而且上好学。只有为数以亿计的农村孩子提供公平而有质量的义务教育,才能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才能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根本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阜平考察时指出,“下一代要过上好生活,首先要有文化”,“义务教育一定要搞好,让孩子们受到好的教育”。[252]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调研时指出,要切实办好农村义务教育,让农村下一代掌握更多知识和技能。[253]这就要求各级政府要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对农村义务教育倾注更多的精力,投入更大的财力,向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真正做到补教育发展之短板。要切实办好村小学和教学点、因地制宜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实施好营养改善计划等。

(三)要加强农村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有利于促进农民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相对缓慢,对农民的职业技能教育和培养尚未形成长效机制,对农业产业链延伸的促进和支撑还不够,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也影响了农村劳动力在非农领域的就业和收入。以科技推广为例,目前农业科技推广主要还是依靠政府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由于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市场意识相对较低,在接受、应用新技术方面受到一定的影响,先进农业技术和农业新产品在农村难以推广,不利于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254]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树立正确人才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要加大对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支持力度,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好地支持和帮助职业教育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人才保障。[255]如何加强农村职业教育?一要加大对农村地区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全面提升农村职业教育水平和质量,让农村职业教育成为一个培养新型农民和社会人才的摇篮。二要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和培养模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培养,从“思想观念”“综合素质”等多方面提高农村人口素质。

(四)要强化农民群众的思想教育

随着农村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教育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建设新农村,要实现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除了通过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科技素质与就业能力之外,还必须培育农村文明新风尚、倡导农村健康文明的新生活,这些都有赖于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要正确处理农民“富口袋”与“富脑袋”的关系,“富脑袋”根本在于强化农民群众的思想教育。由于在农村社会的转型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式各样的价值取向或者社会问题,这就需要把新农村建设内化于农民的具体行为之中,融进农民的生产生活中去,让农民来“雕刻”新农村。从本质上讲,包括政府在内的任何社会组织都不能替代农民群众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地位。也只有真正调动和充分发挥好他们的主人翁作用,新农村建设才能与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新要求实现有效对接,乡村才能焕发生机与活力,实现繁荣与兴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