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
- 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丛书)
- 张江主编
- 15850字
- 2019-06-27 14:21:12
党的十八大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战略任务。党的十九大再次强调,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10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提出,既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价值观在当今世界中特殊意义的深刻认识,也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当下中国社会现实的客观判断。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引着全国各族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凝魂聚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共同奋斗。
第一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
当前,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趋频繁,国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思想意识呈现多元多样多变的特点。这就促使我们深入思考,在当代中国,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需要坚守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这不仅是理论问题,更是实践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过反复征求意见,综合各方面认识,我们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11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回答了“当代中国需要坚守什么样的价值观”的重大时代问题,同时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旨在“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使全体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进,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111]。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乎国家前途命运
价值观是时代的产物,是文化的核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11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特别是在革命、建设、改革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属性和价值取向。
当前,我们面对着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悠久的文明历史,经历了5000多年的沧桑巨变,世世代代的中国人正是依靠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力量,才使得古老的中华文明延续至今,才使得中华民族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才使得今日之中国走上伟大的复兴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古人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这样的情形,在我国历史上,在当今世界上,都屡见不鲜。”[113]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一个国家或民族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反映了这个国家或民族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诉求,推动着这个国家或民族不断向前发展。如果没有核心价值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会丧失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丧失自己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诉求,也会丧失推动其社会发展的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这个国家或民族就可能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来说,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乎国家的前途命运。
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文化在通常意义上都包含着某个社会群体普遍持有的价值观、价值取向、理想信念和价值判断等。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日益关注文化(或价值观)在社会发展和进步方面的重要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先进的价值观对社会和个人都有积极的导向作用。价值观通常会与体制、地理和群体心理等多种要素共同发挥作用。先进的价值观会促进经济发展,落后的价值观则会阻碍经济发展。这类例子并不鲜见。20世纪50—60年代,部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为接近,在不同的价值观引导之下,有些国家迅速摆脱了贫穷落后的发展状况,但有些国家则未能充分唤醒经济发展的活力,经济发展仍处于较低水平。
苏联解体以后,“冷战”时期两个世界性大国或大国集团相互对立的局势也宣告完结。人类需要重新面临世界秩序重建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要跟上时代前进步伐,就不能身体已进入21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过去,停留在殖民扩张的旧时代里,停留在冷战思维、零和博弈老框架内。”[114]确立符合时代要求的价值观,才能顺应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为构建更加和谐公正的世界秩序贡献自己的力量。
价值观是人类在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过程中产生和发挥作用的。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由于其自然条件和发展历程不同,产生和形成的核心价值观也各有特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11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借鉴了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116]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特别是在革命、建设、改革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价值观念,凝聚全党全社会的价值共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具有关乎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意义。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乎人民幸福安康
国家的前途命运与人民的幸福安康是内在统一、互为前提的。只有国家实现繁荣昌盛,人民才会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只有人民能够享受幸福安康的生活,国家才能稳定、经济才能发展、社会才能进步。今天,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地认识到了价值观与社会进步之间的密切关系,明确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在宏观层面上,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乎国家的前途命运;在具体层面上,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关乎人民的幸福安康。
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多种多样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改革开放之初,人们就开始关注价值观问题。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人们已经比较普遍地讨论价值观问题了。时至今日,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40年,我们面临更加多样化的社会思潮、更加多样化的价值判断、更加多样化的利益诉求。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尤其需要精神旗帜、思想引领、文化导向,需要凝聚社会共识的最大公约数,以期团结一致,共同应对前进道路上遇到的各种困难和挑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有利于消除社会在价值观层面的分化。现代社会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分化。社会分化的背后隐藏的是价值观的分化。价值多元化乃至价值冲突已成为现代社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借用马克斯·韦伯的话来说,我们处于一个祛魅之后诸神不和的时代。当代中国正处于思想观念大碰撞、文化价值大交融的时代。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在价值观领域出现了诸如价值观的相对化、庸俗化、物欲化和虚无化等问题。
市场经济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为人们带来种种经济便利和物质享受,也可能造成社会阶层的分化和贫富差距的扩大。财富分配不均可能在一些领域或某些地区造成价值分化的进一步扩大。在巨大利益差异和财富差异面前,人们较难形成共同的价值认同。反之,这种价值观的分化乃至混乱,又势必会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善,妨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的建构,从而进一步加剧价值观的分化。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在多元社会的大背景下,针对价值认同的分化、混乱、冲突乃至缺失提出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旨在重塑价值共识,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有利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实施。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首次明确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2015年2月,“四个全面”被正式定位为党中央的战略布局。从本质上来说,这是首次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定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首次将“全面深化改革”目标确定为“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推动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现代化”;首次将“全面依法治国”论述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姊妹篇,形成“鸟之两翼”“车之双轮”;首次制定了“全面从严治党”的路径,要求“增强从严治党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实效性”。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形势下提出的治国理政总方略。这四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又一次历史新飞跃。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价值追求,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实践的平台和基础;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精神统领和思想支撑。为实现最广泛的大团结、大联合提供最广泛强大持久的力量支持。为了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需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的重要作用。只有不断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真正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两者互为前提、互为条件,并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统一起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有利于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参与国际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的程度和广度不断加深。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显著成就,经济总量已跃居全球第二。面对中国的强大,出现了“中国威胁论”“国强必霸”的言论,有的甚至刻意丑化、矮化和妖魔化中国国家形象。面对这种复杂的国际形势,塑造中国的国家形象就具有了紧迫的现实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注重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重点展示中国历史底蕴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文明大国形象,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团结、山河秀美的东方大国形象,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共同发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人类作出贡献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11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塑造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古人云:“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败则倾;以权相交,权失则弃;以情相交,情断则伤;唯以心相交,方能成其久远。”所谓“以心相交”,就是“心通意合”。要想实现“心通意合”,在很大程度上就要求建构某种共同的价值认同。只有通过建构某种共同的价值认同,才能使不同民族之间实现“以心相交”“心通意合”,才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坚实的基础,也能为塑造中国的国家形象提供更为广泛的民心支持和道义支持。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价值观。它是中国国家形象构建的灵魂和核心,这为有效提升中国国家形象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实现路径。当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对于中国意识形态的重塑和整合也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在当代中国,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应该坚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灵魂,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它的提出,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118]。
一 建设什么样的国家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上的价值追求,它回答了应该建设什么样的国家这一问题。它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国家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
“富强”是国富民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济建设的应然状态,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夙愿,也是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基础。近代以前,中国曾经是世界上经济最为发达、文化最为昌明的文明古国。在世界工业革命如火如荼、人类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时期,中国丧失了与世界同进步的历史机遇,落到了被动挨打的境地。尤其是鸦片战争之后,中华民族更是陷入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悲惨状况。国富民强就成为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梦想,成为数代中国人奋发图强的动力。时至今日,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也获得了明显的提升。与此同时,我们仍应看到,中国仍存在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经济发展模式不可持续、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依然较大等诸多问题。这就需要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凝魂聚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奋斗目标的指导下,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迈向新的台阶。
“民主”即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我们所追求的民主就是人民民主,就是保证和支持人民当家做主。它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也是创造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政治保障。实现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做主,必须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理念;实现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做主,要求治国理政大政方针在人民内部各方面进行广泛协商;实现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做主,实现的形式是丰富多彩的,不能拘泥于刻板的模式,更不能说只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评判标准;实现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做主,必须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中国共产党执政和国家治理上来,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党和国家机关各个方面、各个层级的工作上来。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是国家在政治建设方面的基本价值目标,只有让人民充分享受自由和民主,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良好的政治条件和环境。
“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特征。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文化建设的应然状态,是对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概括,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中国是有着悠久文明的国家。在世界几大古代文明中,中华文明是唯一没有中断、延续至今的文明,已经有5000多年的历史了。在这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中华民族创造和传承了丰富的优秀文化传统。这些传统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一个民族要实现复兴,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要在经济发展上创造奇迹,更要重新谱写精神文化上的辉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文明”,旨在不断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开民智、育民德,延续我们民族的“根”和“魂”,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精神基础。
“和谐”是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建设领域的价值诉求,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它要求辩证地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要求改变不公平的社会现状,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生动局面,这是经济社会和谐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社会和谐稳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也是改革发展的基本前提条件。没有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一切改革发展都无从谈起,再好的规划和方案都难以实现,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重在妥善处理社会矛盾。要增强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积极推动解决人民群众的基本民生问题,不断打牢和巩固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可能的社会矛盾。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分别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领域的价值诉求和基本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国家层面的基本要求。
二 建设什么样的社会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人们共同生活在一起构成了整个社会。一个健康的社会不仅有共同的利益诉求,也有共同的价值追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不仅体现了现代社会基本的价值追求,也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构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理想社会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长期实践的核心价值理念,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之一。
“自由”是指人的意志自由、存在和发展的自由,是人类社会的美好向往,也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社会价值目标。追求人的自由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支撑和最终归宿。1848年,在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撰写的《共产党宣言》中有这样一段经典论述:“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19]这段经典论述描绘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心目中未来理想社会的图景,成为历代马克思主义者构想理想社会的经典参照系。在这个理想社会中,每个人都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发展,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又成为他人自由发展的前提和条件,这是一个所有人实现自由发展的社会,是一个由所有具有自由意志的人组成的联合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就体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自由社会的价值追求。
“平等”指的是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一律平等,人人依法享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平等”中包含着“实质平等”的价值诉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追求的平等是权利平等、机会平等、人格平等。目前,中国国内贫富差距仍然较大,这致使某些人甚至错误地认为,中国社会各个阶层之间的流动性正在日益变小,富裕阶层、中间阶层和贫困阶层正在日益固化。如果按照这种错误的观点,处于不同社会阶层的人是不能够充分地享有平等发展的机会的。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平等就要求“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120],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和进步的机会”[121]。
“公正”即社会公平正义,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更是中国共产党追求的崇高价值目标,是国家、社会应有的根本价值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公正”,是要将平等和自由两种价值有机地结合起来,统一起来。它以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平等权利的获得为前提,因为社会有平等而无自由则会丧失活力,有自由而无平等则可能失序。公正要求加紧完善保障社会公正各种制度,努力营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充分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公正是法制的生命线,司法公正又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反之,司法不公正又会对社会公正造成致命性的破坏。所谓“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要想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就需要不断推进司法公正,以引导社会共同营造公平正义的环境。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它通过法制建设来维护和保障公民的根本利益,是实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制度保证。文明社会都是法制社会,都是以法制的方式来实现自由、平等和公正的社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出发,提出了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战略布局。党的十九大再次强调要依法治国,这就要求我们在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做主的基础上,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主义国家构建理想社会的价值诉求和目标,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不可或缺的社会层面的价值基础。
三 培育什么样的公民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
“爱国”是基于个人对自己祖国依赖关系的深厚情感,也是调节个人与祖国关系的行为准则。它同社会主义紧密结合在一起,要求人们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自觉报效祖国。关于爱国主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做过深刻的论述。他特别强调要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时间维度上理解爱国主义。首先,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把中华民族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内核和力量。“这种精神是凝气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122]只有每个人心怀爱国主义精神,恪守“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古老信条,才能将个人荣辱与祖国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充分激发个人的创造热情和创新能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其次,爱国主义与当下的“中国梦”紧密相连。2015年12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明确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123]。这为我们准确把握当代中国爱国主义提供了重要遵循。
最后,要特别注重在青少年中培养爱国主义精神。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曾经指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因此,要结合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深入、持久、生动的爱国主义宣传教育,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牢牢扎根,让广大青少年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让爱国主义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敬业”是对公民职业行为准则的价值评价,要求公民忠于职守,克己奉公,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精神。进一步来说,敬业不仅是职业行为准则的基本要求,也是职业伦理的核心。现代化社会是分工合作的社会,每个人都是自己行业的一分子。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中,很多人会迷失在追求物质享受中,错误地将自己的职业看作挣钱和谋生的手段,而非实现自我价值、奉献社会的合理途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敬业,旨在促使人们重新反思职业的价值。只有每个人都以真诚的态度、任劳任怨的精神对待自己的职业,才能尽其所能地做好本职工作,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进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人类社会千百年传承下来的道德传统,更是中华传统美德中的核心要求,古人内省克己的信条之一便是“人无信不立”。诚信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内容,它强调诚实劳动、信守承诺、诚恳待人、真实无欺、讲究荣誉。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要求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健全公民和组织守法信用记录,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使遵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目前,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已经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更是党员干部要恪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标准。只有诚信成为每个人内省的信条、行为的准则、是非的标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会具有牢固的诚信根基。
“友善”强调公民之间应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好,努力形成社会主义的新型人际关系。友善是人们在日常的待人接物中表现出来的宽厚,既是一种文明素养,也是人际交往中消解隔阂和矛盾的润滑剂。当前,中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不可避免地会触及深层次社会关系和利益矛盾,这更需要培养个人友善的品格。只有每个人都宽以待人,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和谐、充满友爱和温暖,才能在潜移默化中铸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德基石。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又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目前,我们已经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号角已经吹响,“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牢记使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13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124]。因此,我们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第三节 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这就要求在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要使其能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125]。具体要求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 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126]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其中凝聚着数千年来中华民族关于个人品德修养和行为规范的思考和表达,记录着自远古以来就深入中国人骨髓中的传统美德。比如,中华文化强调“民惟邦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主张以德治国、以文化人;强调“君子喻于义”“君子坦荡荡”“君子义以为质”;强调“言必信,行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强调“德不孤,必有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入相友,守望互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扶贫济困”“不患寡而患不均”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像这样的思想和理念,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这些思想和理念,既随着时间推移和时代变迁而不断与时俱进,又有其自身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127]。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绝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简单继承和现代复归,而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取其精华、剔除糟粕”的方针,为中华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内涵。这就要求在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既要充分挖掘和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精粹和思想精华,也要不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使其真正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128]
所谓“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主要是指按照新时期的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表达形式进行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现形式;所谓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主要是指按照当今时代新的进步和发展趋势,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补充、扩展和完善,从而进一步增强其影响力和生命力。
总之,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必须立足中华传统文化,“要继承和弘扬我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的传统美德,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坚持社会主义道德观,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让13亿人的每一分子都成为传播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主体”[129]。
二 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就是爱国主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贯穿在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始终,贯穿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始终。关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做过多次论述,其中最为集中的一次是在2015年12月30日,他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就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历史形成和发展发表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130]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维系着华夏大地上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5000多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经受住无数难以想象的风险和考验,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同中华民族有深厚持久的爱国主义传统是密不可分的。中国共产党是爱国主义精神最坚定的弘扬者和实践者,始终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90多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是爱国主义的伟大实践,写下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辉煌篇章。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统一,始终围绕实现民族富强、人民幸福来进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旗帜鲜明地反对分裂国家的图谋、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把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一起来,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坚持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善于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增强中华文明生机活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就要结合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深入、持久、生动的爱国主义宣传教育,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牢牢扎根,让广大青少年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让爱国主义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由此可见,爱国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公民道德的价值要求,更彰显了当前中国的时代主题和开放自信的民族精神,因此,要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持续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更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指引,切实而深入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 要持续深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目的就是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其中最为关键的正是要突出道德价值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道德的力量也是无穷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131]。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曲阜考察孔府和孔子研究院时也曾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进一步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这样的情形,在我国历史上,在当今世界上,都屡见不鲜”[13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的是增强人们的价值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追求真善美的价值观,中华民族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每个人心底蕴藏的善良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就是我们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深厚的土壤。[133]
因此,“要把增强全社会的价值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作为宣传教育的重要着力点,引导人们辨别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自觉做到常修善德、常怀善念、常做善举。现在突出问题是,在一些领域和一些人当中,价值判断没有了界限、丧失了底线,甚至以假乱真、以丑为美、以耻为荣。一定要正视问题,把正面教育与舆论监督结合起来,把热点问题引导与群众道德评议结合起来,旗帜鲜明地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树立正确导向、澄清模糊认识、匡正失范行为,形成激浊扬清、抑恶扬善的思想道德舆论场,引导人们自觉做良好道德风尚的建设者,做社会文明进步的推动者”[134]。
总之,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要持续深入地开展思想道德建设,通过倡导和弘扬真善美的道德价值,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
四 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
要切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要把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达到“百姓日用而不知”的程度,这才实现了真正的“内化于心”,也只有真正内化于心的价值观才会具有恒久生命力。实践是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大说服力,应该来自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价值理念,在为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撑的同时,也将逐步彰显强大生命力,触及人们的灵魂深处,使人们更自觉地认同和遵循,进而转化为更积极追求幸福生活的行动。
具体而言,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所谓“教育引导”,就是要做到区分层次,突出重点。首先要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带头学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感召群众、带动群众。其次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少年儿童要从小学习做人,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最后,广大青年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头倡导良好社会风气。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自觉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所谓“舆论宣传”,就是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运用各类文化形式,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具体而言,就是要用高质量高水平的作品,形象地告诉人们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什么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所谓“文化熏陶”,就是除了做好常规的理论宣讲、思想教育,还应重视发挥文以载道、文以释道、文以传道的优势,多做“以文化人”的隐性、软性教育。聚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发展进程及个体命运变迁等方面的典型事例,善于用艺术的形式把深刻的大道理和贴近百姓的小道理结合起来讲述好、传播好,使人们在得到审美享受的同时感受到真理的魅力,更加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所谓“实践养成”,就是要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吸引群众广泛参与,推动人们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
所谓“制度保障”,就是要发挥政策导向作用,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政策都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要用法律来推动核心价值观建设。各种社会管理要承担起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注重在日常管理中体现价值导向,使符合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得到鼓励、违背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受到制约。
总之,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必须立足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并将其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联系起来;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营造全社会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特别是要将其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