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野外生存教育教程(第二版)
- 王桂忠 邱世亮 范锦勤
- 4519字
- 2020-08-29 15:02:48
第三节 野外生存教育的意义与价值
野外生存教育作为高校体育课程的内容,不仅体现了现代教育的理念,符合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而且也是实现我国高等教育体育课程目标的基本手段。
一、开展野外生存教育的意义与价值
1.户外专项工作者需要野外生存的活动能力
社会在向城市化、城镇化发展,但不可改变的是,人们还无法远离自然环境,甚至有许多工作还需要在野外展开,地质、勘探、生物、动物、生态、气象、考古、水力、旅游等学科的从业人员必然要在远离城市的复杂的自然环境中开展工作。此外,在医务、交通、通信、路桥、新闻、公安等行业工作的人员同样也需要在野外开展工作,因此,他们必须学习和掌握一定的野外生存知识与实践能力,以减少和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
2.部队开展野外生存训练以提高战斗力
从战争的角度看,野外生存能力是衡量部队战斗力的重要标准之一。东北的林海雪原、广西的十万大山,都曾留下解放军胜利者的身影,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更是一部经典的野外生存史。
战争有太多的不可预知性,方向的辨别、道路的选择、食物的采撷、温差的适应、环境的陌生、动物的袭击等因素,无不考验着每一个士兵的生存能力。因此,所有国家的陆军和空军都将野外生存训练当作训练科目,将部队放到海岛、高原、森林、沼泽等环境中开展野外实战训练。
3.提高人类生存能力,以应对频发的自然灾害事故
舒适的城市生活让人类远离了自然环境,也使得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逐渐退化了。频发的自然灾害事故,经常考验着人类的野外生存能力,如地震、山体滑坡、风灾、水灾、雪灾等都给人类带来了灾难。“5·12”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道路、通信不通,当时幸免于难的群众面临着险恶的生存环境,需要在有限的条件下展开自救与互救,并需要选择正确的途径逃离余震险境。
相关链接
2009年4月,广东省社会医学研究会心理专业委员会发布了“广东省中小学生灾难自救能力调查报告”,对广东省500名中小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51.7%不了解骨折、蛇咬伤紧急情况的救护;有73%的中小学生不懂得正确使用担架,懂得如何进行休克紧急救护的也只占24.1%;在遇到溺水、中暑情况,一半以上的青少年欠缺这方面的救护知识;69%的受访学生不能正确回答在地震中应如何保护自己。几乎100%的青少年不懂得真正遇上雷击时如何自救。其结果是一旦遇上雷击,他们只能坐以待毙。调查的结果让人们对青少年的生存能力担忧。这些现状都让我们看到了对学生开展野外生存能力教育的必要性与价值。
(资料来源:李志伟.广东省中小学生灾难自救能力调查.羊城晚报,2009-04-18)
4.促进现代人类身心健康的发展
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人类劳动方式的改变和社会物质成果的增加,我们得以享受着物质文明的硕果,但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看到物质文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人群中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富贵病”的比例在不断增大。
从依赖体力的生产走向依赖知识信息的经济,人们的身体活动在整体上脱离了生产劳动领域,而且出现了违反生物规律和其他自然规律的异化,如出现“肌肉饥饿”,使得人们不得不在生活的闲暇里增加活动量。长坐室内工作的人群大多向往大自然,由此可见,回归大自然既是生理的需要,也是心理平衡的需要。
5.休闲时代的来临驱动户外活动的产业发展
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迎来了史无前例的休闲时代。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中国体育自身的社会功能正发生明显的转变,“从生产到生活”“从群体到个体”“从工具到玩具”的“休闲体育观”无不折射出民众体育的多元化与生活化需求。
休闲成为一种时代风尚,其主要的标志:一是有闲,二是有钱,三是有心情。从“有闲”这个角度看,我国现在每年法定节假日不少;从“有钱”这个角度看,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每年保持7%以上的增长速度,社会财富与个人财富都在高速增长;从“有心情”这个角度看,人们在摆脱了贫穷之后心情舒畅,自然就有了享受休闲的心情。
现在的户外活动已经不再是一种专业性的运动或专业性的工作,户外运动已经成为大众时尚生活的一种方式。登山、探险、溯溪、野外徒步等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喜爱,户外用品的设计、生产、销售和户外活动的组织与策划,催生了野外生存活动产业的发展。
二、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化的意义
长期以来,学校体育的教育资源大多集中在学校,学校之外的教育资源往往不被重视,多样复杂的社会现实被浓缩为平面的课本内容,整体有机的生活经验也被分割为学科林立的知识模块,导致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缺乏融会贯通,迁移不足,这也是学校教育长期存在的问题。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动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高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围绕这一指导思想,近年来,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对学校体育工作进行了一系列的体育课程改革。
野外生存生活训练丰富了高校体育课程的内容,其意义在于借助大自然的环境资源,以野外生存生活训练为主要手段,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体育意识,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认识,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锻炼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安全防范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
第一,开设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有助于体育专业学生培养目标的实现。
近年来,我国休闲体育、体育旅游发展迅速,野外活动作为休闲体育、体育旅游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越来越被人们所青睐,形成了一定的户外运动产业规模。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野外活动为代表的休闲运动和体育旅游将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在就读期间,参与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学习,掌握野外生存活动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与技能,提高他们对户外运动的组织、策划能力,能从事户外活动领域中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以及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工作。
第二,开设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是教育部“课程方案”的要求,有助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适应中小学体育“新课标”的要求。
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以下简称《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将课程领域划分为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运动人体科学类、田径类、体操类、球类和武术类共六类课程。其中,田径类课程包括田径、户外运动、定向越野和野外生活生存等课程。因此,在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中开展野外生存生活训练符合教育部《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的要求。
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目前已在全国广泛实验,“新课标”对教学内容的选取有很大的灵活性,鼓励不同地区的学校利用当地的资源条件选取体育教学内容,同时倡导户外运动、新兴体育项目的教学化。这些创新理念的提出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也是过去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中被忽视的技能模块。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参与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理论与实践的学习,将有助于提高他们今后指导中小学开展户外运动的专业技能,适应中小学体育“新课标”的专业技能要求。
第三,符合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精神,有助于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价值的实现。
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指导纲要》)指出:“熟练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经常参加和组织野外活动;能参加有挑战性的野外活动”,“要充分利用空气、阳光、水、江、河、湖、海、沙滩、田野、森林、山地、草地、荒原等条件,开发野外生存方面的教学与训练”。《指导纲要》还指出:“应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外的体育活动有机结合,学校与社会紧密联系,要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体育锻炼、校外(社会、野外)活动、运动训练等纳入体育课程,形成课内外、校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
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强调健身性、挑战性、终身性和实用性,突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具有途径多样、方法多种、形式灵活、内容丰富等特点,能满足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这一高校体育改革的趋势,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也符合《指导纲要》提出的拓展体育课程内容的基本精神。
第四,开展野外生存教育对大学生的综合发展具有现实的意义。
(1)野外生存教育可以让学生学习野外生存技能。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人类越来越享受安逸与舒适的生活,也越来越远离野外环境。人们的野外“生存能力”逐渐减弱,在自然环境下的生存能力不断减退。
野外生存教育活动内容包括野营、野炊、负重行军、攀岩、岩降、涉水、穿越丛林、野外自救、觅食、觅水、野外定向等内容,涉及大量的野外生存技能的学习与实践活动,通过学习与实践活动,可以提高大学生的野外生存技能,对大学生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野外生存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野外生存活动一般都选择在远离城市、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长时间在崎岖的道路中负重行进,其艰苦程度在现实中难以模拟。每个行动小组就食物、饮用水、应急药品及各种工具等集体物质资源必须有明确的责任分工,要求团体成员必须具有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和团结协助精神,并能处理好成员间体质的差异、性别的差异、能力的差异与性格的差异。共同目标下的野外活动需要相互帮助、相互鼓励、相互配合。野外环境下的团队纽带,带来新型的人际关系,这种人际关系大大缩短了同学之间的距离,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拓展了同学们的团队精神。
野外生存教育的重要内容包括环境保护教育,野外活动计划中有明确的保护环境的纪律要求。例如,要爱护动物、植物,不沿途丢弃垃圾,不可降解的废弃物要用专门的袋子带下山集中销毁等。
野外生存活动同时也是保护环境的具体实践。远离城市喧嚣和嘈杂,在充满生机的自然环境下,同学们的心灵得到洗涤和升华,野外的美景让同学们陶醉的同时,也唤起了同学们关爱和珍惜自然环境的意识,同学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得到加强,保护环境的行动也变得具体化。
(3)野外生存生活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与心理素质。
大学生与野外环境的接触越来越少,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的机会不多。野外生存教育让大学生们在崇山峻岭或人迹罕至的荒山丛林中,通过徒步穿越、丛林探险、悬崖速降、徒手攀岩、野外采集等,让大学生们在摸爬滚打中“苦心智、劳筋骨”,在不断体验欢乐与痛苦、成功与失败的过程中感受生命的可贵,在考验自我、相互鼓励、克服严重困难的过程中培养坚忍不拔的毅力和信念,满足大学生们不断挑战自我、挑战极限的人生追求。
同步案例
浙江林学院对参加了野外生存训练的156名大学生进行精神卫生自评量表CLA-90测评,并与未参加此类活动的大学生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参加了野外生存训练的同学在强迫水平、焦虑水平及抑郁水平均向良性化方向发展,这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野外生存活动有较好的健心价值。对参加了课程学习的韶关学院2003级体育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在“课程兴趣”“团队精神”心理素质”“自信心”“生存生活技能”“终身体育”等调查因子中,课程引起以上因素良性认同的比例均超过90%。
[资料来源:叶常青.野外生存训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调查.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