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巴黎 购碟长单 香榭丽舍大街上的FNAC

我去过两次巴黎,也曾计划过第三次前往,但因行程变更而取消了。第一次去巴黎时我很兴奋,觉得她好美,无论是古建筑的保存程度,街道的干净程度,还是整体的风格,都是那么令人赏心悦目。那次的巴黎之行是随朋友参加戛纳国际电影节,那也是我第一次欧洲之行,对一切都充满了期待。

其实,那次的欧洲之行还包括了罗马和佛罗伦萨。旅行的初衷就是去巴黎淘碟,这听起来有点令人难以置信,但确是事实。我记得那会儿还没有从广州直达巴黎的航班,一行四人,我朋友和他老板去参加戛纳国际电影节,而我则是去巴黎淘碟顺便游玩,还有一香港电视台女主播是专程去巴黎买衣服。说实话,我当时对她专程去巴黎淘衣服不是很理解,就像她对我跑一趟巴黎是为买碟而感到惊讶一样。我当时觉得香港有很多服装品牌专卖店,后来才知道她要赶在欧洲打折季时去买欧洲甚至全世界最潮的衣服。如果说她当时对我去巴黎的主要原因感到好奇,还不是十分相信的话,毕竟她似乎第一次听说这样的事,那么当后来我们返程,她看到我行李箱装着满满新买的碟时,她的表情确实表现出真正的惊讶。我至今对她吃惊的表情记忆深刻。

巴黎之行,主要就是去香榭丽舍大街那家FNAC买碟了。那时不像现在,很多资讯可以从网上获得,我去前只是大概了解了一下,到巴黎后问了当地人才知道,在这条著名的街道上,有家法国本土的连锁音像店——FNAC。FNAC在法国有很多分店,在台湾也曾开设过第一家亚洲分店,后来关闭了。不过这却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逛FNAC。后来我在米兰著名的拱廊街附近再次看到它时,因关门而没能光顾。我记不清这家店的规模了,应该也很大,反正我每次都是直奔原声部分(soundtrack section)而去,也没太注意这家店究竟有几层。

在法国购物的一大问题就是店员不太爱讲英语,而我那时候的英语水平也有限,所以很少咨询店员。现在中国人全世界跑,别说是法语,很多免税店还有很多会讲中文的店员,当然我在碟店几乎没见过讲中文的,除非是华人开的。FNAC 的碟很是丰富,应有尽有。原声系列同样种类很多,只是现在回忆起来,就像第一次在香港HMV淘碟一样,自己一定错过了很多好碟,特别是欧洲的电影音乐碟。

欧洲盛产艺术电影,有戛纳、柏林和威尼斯三大国际电影节,很多艺术电影后来也发行了电影原声,值得收藏的碟肯定很多。当时自己还是个新手,对电影音乐所知有限,不了解欧洲电影原声的发行状况,比如,欧洲有名的配乐大师、发行电影音乐的唱片公司等。凭手上有限的图示,照单淘碟的味道很浓。新手买碟,不管怎样,依然收获很多。结账时,店员打出长长的名录,一共51张。现在看起来,每张都很贵,总共900欧元,按当时的汇率,约10000元人民币。连法国店员都很惊奇,估计他应该没见过一个中国人如此“大手笔”买碟,而且都是电影原声碟。这种情形就像后来部分中国人去奢侈品店疯狂购物一样。

其实那时的想法很简单,刚开始收藏,能买到的喜欢的音乐碟不多,难得跑到巴黎开开眼界,觉得以后可能没机会去了,所以就狂买,不计成本。如果以现在的淘碟心态,自己肯定不会那样购买了。我现在对新出的碟,除了限量版,特别喜欢的才去买新发行的,一般性收藏的话,我肯定会去二手碟店或在网上买,而且不再像以前那样淘碟以淘新碟为主要目标。

2002年的巴黎之行,总结起来,我记得大概就做了四件事:游览罗浮宫、漫步塞纳河、品尝红酒、淘碟。当然,在法国能做的远不止这几样,巴黎圣母院的故事和埃菲尔铁塔也同样令我印象深刻,至于戛纳和尼斯海滩,甚至法国的长棍面包则是无法让人错过的。其实多看看巴黎挺有意义的,不光是购物,艺术化的法国电影具有自己独特的魅力,是欧洲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影音乐自然也不例外。

在艺术化相对浓厚的环境中,法国也产生了许多重要的,既本土化又国际化(更多的是指为好莱坞电影配乐)的配乐大师,他们的许多配乐作品影响深远,如为《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A Man and a Woman)等配乐的Francis Lai;

为《黑袍》(Black Robe)和《枪击钢琴师》(Shoot the Pianist)等配乐的Georges Delerue;

为《阿拉伯的劳伦斯》(Lawrence of Arabia)等配乐的Maurice Jarre;

为《海盗夺金冠》(Pirates)等配乐的Philippe Sarde;

为《屋顶上的轻骑兵》(Le Hussard sur le toit)和《甘泉玛侬》(Manon of the Spring)等配乐的Jean-Claude Petit;

为《情人》(The Lover)等配乐的Gabriel Yared。

法国电影音乐就犹如法国电影一样,具有自己的艺术特色。其实,电影音乐的成熟度、风格跟电影本身的发展环境是一致的,就风格形式而言,同样的作曲家为欧洲电影配乐同为好莱坞配乐显然是不一样的。仔细聆听,包括法国在内的欧洲电影音乐的艺术氛围可能更浓,意境更深,旋律更抒情、优美,不像好莱坞更多地追求大的场景气氛,商业色彩浓厚。就如很少形容好莱坞以外的电影为大片一样,欧洲电影音乐普遍缺少(不等于没有)大场景史诗风格的恢宏交响乐以及听起来明显具有商业化电影制作风格的音乐套路。小品式、隽永、细腻的艺术旋律需要耐心的品味。

在巴黎我也逛了一两家二手碟店,只是时间太久,我已经记不清具体的情形了,好像都是路过,并不像2005年后去别的城市是特意寻找。受语言的限制,我对法语电影音乐了解的也不够,所获不多,只收藏了《强力友人》(Les âmes fortes)、《劳斯一家》(Bienvenue chez les Rozes)等。

这些算是我在国外第一次淘得的二手碟,当然价格肯定要远远低于在FNAC购买的碟。

如果说2002年的法国之行的确是淘碟之旅,那2003年再次前往巴黎然后中转,乘坐火车前往荷兰、德国和北欧,则算是实实在在的旅行。由于受SARS(非典)的影响,未能进一步在巴黎淘碟,也未能在欧洲其他地方淘碟,现在想起来还有点后悔,不过当时的情况的确有点吓人。我记得在巴黎戴高乐机场办理登机手续回国的时候,法国当地的工作人员齐刷刷把口罩戴上的情形,我至今仍印象深刻。

如果那一次能多淘些北欧的电影音乐碟,或许真算是一次完美的旅行了,毕竟后来虽然有机会前往但还是难以买到北欧这些国家的电影音乐碟,而且其本身发行的也不多。我后来的一个淘碟习惯就是尽力找旅行地所在国或地区发行的电影音乐碟,当然这里指的是除英、美、法、德、意,以及日本以外的一些电影音乐发行的非主流国家或地区。

虽说有遗憾,旅行却也收获很多:知道在荷兰吸食大麻是合法的;在阿姆斯特丹参观了安妮故居;在海牙参观了海牙国际法庭;在哥本哈根亲近了美人鱼;参观了斯德哥尔摩的诺贝尔奖和奥斯陆和平奖的颁奖地;乘坐游轮了解了维京海盗的历史。我对欧洲的两段历史非常有兴趣,一是古罗马元老院时代的历史;二是北欧维京的海盗历史。为此,我还专门收藏了与维京人历史相关的电影音乐碟。

至于游览瑞典皇宫、品尝奥斯陆海鲜、漫步哥本哈根步行街及闻香饮咖啡等一个也没落下。纯净的北欧是值得再去的地方。

2011年5月,我本打算再去一次巴黎FNAC和维也纳,自己也做好了攻略,酒店、机票均已预订,去哪几家唱片店的计划都已安排好,后来却由于工作而将其搁置,再次去巴黎淘碟看来只能留待以后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