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海问俗:话说浙江海洋民俗文化
- 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中心
- 3266字
- 2020-06-28 09:33:45
丧葬仪礼民俗
丧葬礼是人生走向最终归宿的一个最后通过礼仪式,但这个礼仪与其他人生礼仪截然不同,那就是,丧葬礼不是自己能够亲历的,它是一种完全他历的礼俗,而且与信俗密切相关,表现出“既是人生的终极归宿,也是人生再生的开始”的双重意义。
在浙江沿海,为祭奠在海上遭遇不幸的亲人,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民间又称“鬼节”),海岛上的人们多摆祭水果、点心,祭祀亡故之人,海上渔民此夜点放海灯,以招亡魂。天黑了,海难者的亲人们带了香和烧纸,抬着各式各样的海灯船来海滩上放海灯。他们用浆糊把一层层的布糊成硬壳做成的海灯船,在海灯船上放了点燃的蜡烛,并将船推入大海,泪汪汪地看着那船漂远。亲人们哭着朝漂远了的船喊:“看见替你做的灯船了吗?你可千万顺着自家这条船的灯上船回家来啊,来家看看你的亲人们吧!”其他各家的海灯船也多种多样,有极精致的木板做的船,有布糊的,还有纸壳做的,还有的穷人家只好找张硬点的纸折叠一条船。那些招魂的灯船、带着人们思念的灯船,闪着星星点点的微光,慢慢向海里漂走,直到消失在远处(图3-8)。
图3-8 渔民放海灯船
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宁波象山农历七月十五的放海灯民俗活动。海灯又称“水灯”,放海灯是流传于象山沿海渔村的一项民俗文化活动,在石浦渔港东门尤为盛行。
不少偏僻的地方现在还有在鬼节祭祀的风俗。据说一年之中只有这一天,“鬼”才能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出来活动。祭祀的形式大同小异,无非是摆桌菜、上香点蜡烛、烧纸钱,嘴里念叨上几句祝愿先人的话,之后全家美美地吃上一顿。这风俗到了海岛却衍化出了新的内容,沿海渔民为了让死于海事的亲人(即海鬼)尽情欢娱和享用,便家家户户扎起各色海灯(图3-9)。海灯有的用绢做,但大多是用纸做的。有虾灯、鱼灯、蛤蜊灯、蟹灯、荷花灯、海星灯、六角灯、八角灯、宝莲灯,以及各种几何形状的灯。没有固定模式,只要做得漂亮,什么色彩、形状都可以,但海生生物形状的灯是必须有的(图3-10)。放海灯时,石浦渔民口里念的祭词是:“海上人客(海上遇难人的亡灵)喔!今日水灯放给呐(你们),管顾(照顾)阿拉(我们)渔村太太平平,渔船安全无事,希望呐(你们)早日投生喔!”灯载着做灯人和渔家的希望与祝愿,顺着潮流漂远。当海灯渐渐远去,人们也渐渐散了,祭祀亲人、祈求太平是年年不变的主题。
图3-9 扎各色海灯
图3-10 祈求太平的荷花灯
在浙江温州洞头则有东岙普度节(图3-11)。农历七月十五的中元节,世间人们做超度亡灵的仪式,使亡灵们得以早日解脱。这一活动曾在我国各地流行,而闽台地区尤其盛行。洞头先民从福建泉州、漳州迁入,也带来了闽南文化的习俗。东岙普度节是在农历七月廿三、廿四,也称“中元普度”或“中元普利”,有近200年历史。东岙普度节由当时几位船老大发起,他们认为渔民以捕鱼为生,在海上作业平安无保障。为超度海难者及孤魂野鬼的灵魂,以求渔船、村庄平安,东岙村和东岙顶村联合起来在东岙海边大士爷庙做普度。据老人讲,东岙做普度自发起至今,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停过几年外,年年都举办。
图3-11 温州洞头东岙普度节
东岙普度节是传统文化的继承,表达了人们期盼平安和谐的美好愿望。经过百年变迁,这些习俗已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过去为亡灵超度,祈求平安;现在则是作为一项展示海岛民俗风情的活动来开展的。其中,放水灯已从原来的引送野鬼、祈祝海蜇丰收转变为如今自娱自乐的灯会。2009年,东岙普度节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在浙江嵊泗,丧葬习俗包括做寿坟、送终、穿寿衣、报丧、守灵、吊仪、丧服、入殓、开吊、上饭、堂祭、出殡、路祭、祭祀山神土地、入穴、烧草、吃羹饭、做七、做百日、做周年等一整套礼仪。旧时,渔船又小又旧,风浪频生,渔民海难时有发生。在浙江奉化沿海,最惨重的一次是在1959年因台风造成的吕泗洋海难,仅桐照一个渔村就有三十九位渔民罹难,而且多数是青壮年。这些罹难者遗骸难觅,只能用招魂的仪式让他们入土为安。
海岛历来有为海难者举行的特有的丧葬礼俗——招魂。渔民出海是“一只脚踏在棺材里,一只脚踏在棺材外”“三寸板里是娘房,三寸板外见阎王”。海上捕鱼的渔民经常遭遇狂风巨浪,落海身亡,有时甚至找不到尸体。家里的亲人为了让死者的亡魂能返回故乡,于是在出殡之前举行招魂仪式。
海岛的招魂一般都有一套特殊的祭奠习俗。渔民不幸葬身大海之后,因为往往无法寻回尸体,他的家属就用稻草人代尸,稻草人穿上死者生前的衣服,在家里摆设起灵堂。同时,在村外的海边请道士为死者招魂。招魂要在夜间的潮水初涨时进行,死者的亲人到海边去叫喊,把失落在海里的阴魂喊回来,招进稻草人中,再进行安葬。这种招魂仪式,叫作“潮魂”(图3-12)。亲属要先在海边搭起一个小小的醮台,到了傍晚,在帐篷里点起香烛,中间放着稻草人,身上贴着死者的生辰八字。等到晚上涨潮的时候,道士坐在醮台上,敲响钟磬铙钹,嘴里念着咒语。这时候,有人在醮台前后点燃起一堆堆的篝火,手拿一杆带根的毛竹,顶梢上挂着箩筐,里面装一只雄鸡,面对大海,随着道士的咒语,不停地摇晃着毛竹。也有披麻戴孝的死者家属,提着有字的灯笼,高声呼叫死者的名字:“某某来呀!某某来呀!”声音非常凄厉。然后,由一个孩子或者亲属答应道:“来喽!来喽!”一呼一应,直到潮水涨平,才由道士引魂回家。到了第二天,亲属把稻草人放进棺材,送到山上去安葬。
图3-12 为海难者招魂
象山石浦渔民的招魂仪式与此大同小异。具体内容及形式是:选好出殡的日子,在出殡的前一天下午,由道士到海边、港边或码头边向海神发文,告知海上神灵,找回死者亡灵。发文的内容是死者的姓名、出生年月、死亡的时间、死亡的地点、招魂的时间。第二天(出殡这天)上午涨潮时,在海边(港边或码头边)近水的地方放两张八仙桌,一张桌子放祭神的供品,一般是五盘,有肉、蛋、鱼豆腐、面等,一张桌子放羹饭(祭祖的小菜)祭亡灵。在靠海边桌子的脚上绑上一株头上有竹叶的小竹子;在竹子上吊上草人,草人穿着死者生前的衣服鞋袜,上面写着死者的姓名、出生年月;在竹子头上放一只喝醉酒的鸡(男的放公鸡、女的放母鸡);接着由道士上香做道场招魂,一直到鸡醒来啼叫几声后,再由入殓人把草人放入棺中入殓、出殡。
渔民劳作的辛苦及风险程度远远要超过内陆干活的人们,因此渔家也特别注重渔民自然死亡的丧葬礼仪。在象山石浦,人死前,亲人守床前送终,聆听遗言,并给病人喂饭,剩饭让子孙分食,叫“吃袭衣饭”。病人气绝后,焚香于灶前、祖堂祝告,亲人给死者沐浴、梳头、穿过老衣,由子孙移尸于堂屋,悬孝幔,设祭桌,供糕点,点脚后灯。并将死者睡过的席褥连同新买草鞋焚于三岔路口,叫“烧荐包”。随后遣人倒掖雨伞向亲戚报讣音。亲戚闻噩耗,以哭相报或以砸瓦片代之,并备重被、白烛、祭物,往灵堂吊祭。晚上亲人守灵,请人念经为死者超度。
落殓一般选择涨潮时辰,由子孙扛尸入棺,盖上亲友所送重被,封盖钉棺,亲人扶棺围哭。出殡时的时辰,一般多选在上午,那天全体披白;子穿孝服,戴三梁冠,腰系草绳,手执孝杖;孙戴二梁冠;同族亲人穿戴白衣冠;关系疏远者素衣白帽;女戴孝斗;四代曾孙戴红帽;五代重孙戴绿帽。出殡时,先行醮杠礼,后以魂幡引路,鸣锣开道,女婿扶灵牌,孝子扶棺,亲属排辈依次随送。棺木过桥,孝子呈卧伏,叫“背棺过桥”(图3-13)。棺木入墓穴叫“进椁”,进椁后灵牌原路返回祠堂焚烧,将其名讳排行记入祠堂神位,设祭上堂。送葬亲朋亦原路返回,跨过烧荐包灰,在丧家醮上净水,吃送葬饭。
图3-13 孝子背棺过桥
从死日起,七天祭奠一次,叫“做七”。“五七”或“六七”由女婿亲自设祭,做至“七七”,烧毁居丧时用的苴杖、麻带,脱去白鞋。至百天再祭,叫“做百日”。满一年做周年羹饭。旧俗三年“满孝”,以后每年逢生辰、死期,做忌日羹饭。
渔民另有一条特殊的规矩:在茫茫大海上,一旦发现遇难者的遗体,不管他是老是少,不管他来自何方,都必须义不容辞地打捞、认领和安葬。打捞上船的遗体谓之“财神”或“活宝”,渔民对其敬礼有加,马上想方设法同海难者家属取得联系;对于那种无人认领的遗体,渔船必须立即收网靠岸,全船渔民都披麻戴孝,将其隆重安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