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炎症

【知识要点】

1.炎症的概念、基本病理变化、临床表现;炎症的类型及其特点。

2.渗出的发生机制和意义;炎症的经过和结局。

3.炎症的原因;炎症介质的概念、类型和作用。

教学PPT

第一节 炎症的概念和原因

一、概念

炎症(inflammation)是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的刺激作出的以防御为主的反应。当各种损伤因子导致机体损伤时,机体也会发生以血管反应为中心的一系列抗损伤变化,以稀释、局限、消灭损伤因子,清除和吸收坏死的组织细胞,以利于损伤的修复。这种机体的损伤和抗损伤反应一直贯穿在炎症全过程中。

炎症是一种最常见的病理过程,人类疾病中的大部分常见病和多发病如疖、痈、感冒、肺炎、肝炎、肾炎等,其基本病理过程都属于炎症。在通常情况下,炎症是有益的,它是机体最重要的保护性反应,没有炎症反应,感染将无从控制,器官和组织的损伤会持续发展,创伤不能愈合。但在某些情况下,炎症反应对机体也有不同程度的危害,如喉头急性水肿可引起窒息,药物所致的严重过敏反应可危及患者的生命等。

二、炎症原因

任何能够引起组织和细胞损伤的因素都可成为炎症的原因,即致炎因子。致炎因子种类繁多,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类。

(一)生物性因素

细菌、病毒、立克次体、支原体、真菌、螺旋体和寄生虫等为炎症最常见的原因。生物因子引起的炎症又称感染。细菌及其产生的毒素可以直接损伤组织;病毒在被感染的细胞内复制导致细胞坏死;某些具有抗原性的病原体感染后通过诱发免疫反应而损伤组织,如寄生虫感染和结核。

(二)物理性因素

物理性因素包括高温、低温、机械损伤、电击、放射线和紫外线等。

(三)化学性因素

化学性因素包括内源性和外源性化学物质。外源性化学物质如强酸、强碱、强氧化剂、毒气等。内源性化学物质包括坏死组织分解产物及病理状态下堆积于体内的代谢产物,如尿素、尿酸等。

(四)变态反应

当机体免疫反应状态异常时,可引起不适当或过度的免疫反应,造成组织细胞损伤,形成炎症,如过敏性鼻炎、类风湿关节炎等。

第二节 炎症介质

参与和诱导炎症发生发展的化学物质称为炎症介质,亦称化学介质。炎症介质的主要作用是使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和对白细胞的趋化作用,有的炎症介质还可以引起发热、疼痛和组织损伤等(表3-1)。炎症介质分外源性(如细菌及其产物)和内源性(来源于体液和细胞)两大类,后者更为重要。

表3-1 主要炎症介质及其作用

一、细胞释放的炎症介质

1.血管活性胺 包括组胺和5-羟色胺(5-HT)。组胺主要由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颗粒释放,可使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升高,对嗜酸性粒细胞有趋化作用。5-HT由血小板释放,其作用与组胺相似。

2.花生四烯酸的代谢产物 代表物质主要有前列腺素(PG)和白细胞三烯(LT),人体多种细胞都可产生,两者均可导致血管扩张、通透性升高及白细胞趋化等炎症反应,前列腺素还可引起发热、疼痛。

3.白细胞产物 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被激活后可释放氧自由基和溶酶体酶,促进炎症反应和破坏组织。

4.细胞因子 主要由激活的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1(IL-1)和肿瘤坏死因子(TNF)可促进内皮细胞表达黏附分子,增进白细胞与之黏着,也可以引起发热。TNF还能促进中性粒细胞的聚集和激活间质组织释放蛋白水解酶。

5.血小板激活因子 嗜碱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内皮细胞均能释放血小板激活因子(PAF)。除了能激活血小板外,PAF还可增加血管壁通透性、促进白细胞聚集和黏着。

二、体液中产生的炎症介质

1.激肽系统 激活后最终产生缓激肽,可引起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并有明显的致痛作用。

2.补体系统 补体系统由一系列蛋白质组成,激活的C3 a和C5 a可介导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引起血管扩张,增加血管壁通透性,C5 a还对中性粒细胞有趋化作用。

3.凝血纤溶系统 凝血酶在使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的过程中释放纤维蛋白多肽,后者可使血管壁通透性升高并对白细胞有趋化作用;纤维蛋白降解产物能使血管壁通透性增加。

第三节 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

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包括变质、渗出和增生。在炎症过程中,它们以一定的顺序先后发生,一般炎症早期以变质和渗出为主,后期以增生为主,三者是相互联系的,一般来说变质是损伤性过程,而渗出和增生是抗损伤和修复过程。

一、变质

炎症局部组织所发生的变性和坏死称为变质。变质主要由致炎因子直接损伤,也可以是炎症病灶中的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和炎症介质作用引起的。变质的轻重取决于致炎因子的性质、强度和机体的反应性两个方面。

(一)形态变化

变质既可发生在实质细胞,也可见于间质细胞。实质细胞发生的变质常表现为细胞水肿、脂肪变性、凝固性或液化性坏死等;间质结缔组织常发生黏液样变性、玻璃样变性及纤维素样坏死等。

(二)代谢变化

1.局部酸中毒 炎症局部组织分解代谢增强,耗氧量增加,但由于酶系统受损和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各种氧化不全的代谢产物如乳酸、脂肪酸等在局部堆积,氢离子浓度增高,出现局部酸中毒。

2.组织内渗透压升高 由于炎症局部组织分解代谢增强,蛋白质等大分子分解为小分子,使分子浓度增高,胶体渗透压升高;同时氢离子浓度增高,盐类解离过程增强,离子浓度增高,晶体渗透压升高。因此,炎区组织内渗透压升高,成为炎性渗出的重要条件。

二、渗出

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和细胞成分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间隙、体腔、黏膜表面和体表的过程称为渗出。渗出的液体和细胞称为渗出物,在局部发挥着重要的防御作用。渗出是炎症最具特征性的变化,主要出现在急性炎症或炎症早期。渗出过程以血管反应为主,包括血流动力学改变、血管壁通透性增加、液体渗出和白细胞渗出等。

(一)血流动力学改变

组织损伤后很快发生血管口径和血流状态的改变,一般按照下列顺序发生(图3-1)。

图3-1 血流动力学变化模式图

1.细动脉短暂收缩 由神经调节和炎症介质引起,损伤发生后立即出现,持续几秒钟。

2.血管扩张和血流加速 首先细动脉扩张,然后毛细血管开放的数目增加,使局部血流加快,血流量增加,形成动脉性充血,是局部发红、肿胀和变热的原因。此过程持续时间,从数分钟到数小时不等。

3.血流速度减慢 毛细血管大量开放后,细静脉也扩张,血流逐渐变慢,出现淤血,局部血管流体静压升高。加上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中液体向血管外渗出,血液浓缩,黏稠度增加,血流进一步变慢,甚至停滞。血流停滞有利于白细胞黏附于血管内皮并渗出到血管外。

上述血管反应的发生机制与神经和体液因素有关,神经因素即轴突反射,体液因素如组胺、缓激肽和前列腺素等炎症介质的扩血管作用。体液因素的作用更重要,持续时间较长。

(二)血管壁通透性增加

血管壁通透性增加主要与下列因素使血管内皮细胞的完整性遭受破坏有关:内皮细胞收缩、穿胞作用增强、内皮细胞损伤、新生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连接不完整等。血管壁通透性增加是炎症局部液体和蛋白渗出的主要原因。此外,血液中大量蛋白质的渗出,造成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组织内胶体渗透压升高,以及血管扩张充血所引起的流体静压升高等,都是导致炎症时液体渗出的重要原因。

(三)液体渗出

在血管反应和血管壁通透性升高的基础上,血管内的液体通过血管壁到达血管外的过程称为液体渗出。这种富含蛋白质的液体称为渗出液,渗出液进入组织间隙称为炎性水肿,若积集于浆膜腔则称为炎性积液。

另外,在一些非炎症病理过程中,单纯由于血管内流体静压升高可形成漏出液。区别渗出液与漏出液对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正确治疗有一定帮助(表3-2)。

表3-2 渗出液与漏出液的比较

液体渗出对机体具有积极意义:渗出液能稀释毒素,带来氧和营养物,带走炎区的有害物质;渗出液中的抗体和补体有利于防御、消灭病原微生物;渗出的纤维蛋白原变成纤维蛋白,交织成网,能限制病原菌扩散,使病灶局限,并有利于吞噬细胞发挥吞噬作用。

渗出液过多可影响器官功能,压迫邻近的组织和器官,造成不良后果,如肺泡腔内渗出液可影响换气功能,心包积液可压迫心脏等;当渗出液中大量纤维蛋白不能完全被吸收时,最终发生机化粘连,影响器官功能。

(四)白细胞渗出

有炎症时白细胞通过血管壁游出到血管外的过程称为白细胞渗出,渗出的白细胞称为炎症细胞。炎症细胞进入组织间隙逐渐聚集的现象称为炎症细胞浸润,是炎症反应的重要形态特征。炎症反应的最重要功能是将白细胞输送到炎症局部,吞噬、消灭病原体,降解坏死组织,构成炎症防御反应的关键环节。

1.白细胞渗出过程 白细胞的渗出是一个主动、复杂的连续过程,主要包括边集、附壁、黏附和游出等阶段。

(1)白细胞边集和附壁:随着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和血流缓慢,白细胞进入边流,靠近血管壁,称为白细胞边集。边集的白细胞沿着血管内皮细胞滚动,最后附着于内皮细胞上,称为白细胞附壁。

(2)白细胞黏附:附壁的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的附着并不牢固,可重新被血流冲走。只有当白细胞通过其表面的黏附分子与内皮细胞牢固黏附后才有可能进一步游出。

(3)白细胞游出:白细胞通过血管壁进入周围组织的过程称为游出。黏附于内皮细胞表面的白细胞沿内皮表面缓慢移动,在内皮细胞连接处伸出伪足,整个白细胞逐渐以阿米巴样运动方式从内皮细胞缝隙游出,到达内皮细胞和基底膜之间停留片刻,分泌胶原酶降解血管基底膜,最终穿过基底膜到血管外(图3-2)。各种白细胞都是以此种方式主动游出的,但中性粒细胞的运动能力最强,游出最快。血管壁受到严重损伤时,红细胞也可漏出,但这是个被动过程,是血管内流体静压把红细胞沿白细胞游出的途径或从内皮细胞坏死崩解的裂口推出血管外,红细胞本身没有运动能力。

图3-2 炎症灶中中性粒细胞的游出和聚集过程模式图

炎症不同阶段游出的白细胞的种类有所不同。在急性炎症早期(24h内)中性粒细胞首先游出,24~48h则以单核细胞浸润为主。其原因在于:①中性粒细胞寿命短,经过24~48h后崩解消失,而单核细胞在组织中寿命长。②中性粒细胞停止游出后,单核细胞可继续游出。③中性粒细胞能释放出单核细胞趋化因子,因此中性粒细胞游出后必然引起单核细胞游出。此外,致炎因子不同,渗出的白细胞也不同: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感染,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病毒感染则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一些过敏反应或寄生虫病,则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

2.白细胞在损伤部位的聚集 白细胞在炎症灶中聚集是炎症反应的最重要特征。白细胞游出后向损伤部位聚集是受趋化作用的影响,趋化作用在炎症过程中具有特殊意义。趋化作用是指白细胞向着炎症区域的化学刺激物所在部位做定向移动(图3-2),而这些化学刺激物称为趋化因子。趋化因子的作用是有特异性的,即不同的趋化因子只对某一种或几种炎症细胞有趋化作用。此外,不同细胞对趋化因子的反应能力也不同,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对趋化因子的反应较强,而淋巴细胞对趋化因子的反应则较弱。

3.白细胞在局部的作用 聚集于炎症灶的白细胞在防御反应中发挥吞噬作用和免疫作用,也可引起组织损伤。

(1)吞噬作用:白细胞吞入并杀伤、降解病原体或组织碎片的过程称为吞噬作用,是炎症防御反应中极为重要的环节。具有吞噬作用的白细胞称为吞噬细胞,主要有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又称小吞噬细胞,数量最多,能清除和杀灭病原体;巨噬细胞又称大吞噬细胞,大多来自血液中的单核细胞,能吞噬中性粒细胞不能吞噬的某些病原微生物及较大的组织碎片。

(2)免疫作用: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主要有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抗原进入机体后,巨噬细胞将其吞噬处理,再把抗原传递给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致敏的T淋巴细胞释放淋巴因子发挥细胞免疫作用,B淋巴细胞可转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发挥体液免疫作用。

(3)组织损伤:白细胞在消化降解病原微生物时能释放多种酶,坏死崩解的白细胞也释放出大量损伤性物质引起组织损伤。

4.常见炎症细胞的种类、功能及临床意义,见表3-3。

表3-3 常见炎症细胞的种类、功能及临床意义

三、增生

在致炎因子、组织崩解产物或某些理化因素的刺激下,炎症局部组织内实质细胞和间质细胞的数量增多,称为增生。实质细胞的增生,如慢性肝炎中的肝细胞增生,鼻息肉时鼻黏膜上皮细胞和腺体的增生等。间质细胞的增生包括巨噬细胞、淋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增生。炎症增生是一种重要的防御反应,具有限制炎症的扩散和蔓延,使受损组织得以再生修复的作用。例如在炎症初期,增生的巨噬细胞具有吞噬病原体和清除组织崩解产物的作用;在炎症后期,增生的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共同构成肉芽组织,有助于炎症局限化和最后形成瘢痕组织而修复。但过度的组织增生又对机体不利,纤维组织过度增生,使原有的实质细胞遭受损害而影响器官功能,如肝硬化、心肌炎后的心肌硬化等。

第四节 炎症的类型

一、炎症的临床类型

临床上一般根据发病的缓急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将炎症大致分为四种类型。

1.超急性炎症 呈爆发性经过,持续仅数小时至数天。炎症反应剧烈,组织和器官在短期内发生严重的损害,甚至导致机体死亡。此类炎症多属变态反应性损害,如青霉素过敏反应、器官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等。

2.急性炎症 起病较急,病程较短,往往持续数天,一般不超过一个月。局部病变常以变质、渗出为主,浸润的炎症细胞主要是中性粒细胞。

3.慢性炎症 起病缓慢,病程可达数月至数年。慢性炎症可由急性炎症迁延而来,也可一开始即为慢性经过。慢性炎症组织损伤较轻,局部病变以增生为主,变质和渗出不明显,浸润的炎症细胞主要为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单核细胞。

4.亚急性炎症 介于急性和慢性之间,病程在一个月至数月,大多由急性炎症转化而来,也可一开始病变就较缓和,呈亚急性经过,如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二、炎症的病理类型

根据炎症局部病变的性质特点,从形态学角度将炎症分为变质性炎、渗出性炎、增生性炎三种类型。

(一)变质性炎

变质性炎以组织细胞的变性、坏死为主要病变,而渗出和增生性反应相对较轻。常见于肝、肾、心、脑等实质性器官,一般由重症感染、中毒或变态反应引起,由于器官的实质细胞变性、坏死明显,常引起相应器官的功能障碍,例如急性重型病毒性肝炎、流行性乙型脑炎和白喉外毒素引起的中毒性心肌炎等。

(二)渗出性炎

渗出性炎以渗出为主要病变,变质和增生性变化较轻,炎症灶内有大量渗出物形成是其主要特征。根据渗出物的主要成分和病变特点,一般将渗出性炎分为浆液性炎、纤维素性炎、化脓性炎、出血性炎等类型。

1.浆液性炎 是以浆液渗出为主的炎症。渗出物为淡黄色略浑浊的液体,主要成分为血清,含有3%~5%的清蛋白,混有少量细胞和纤维素。浆液性炎好发于皮肤、黏膜、滑膜和疏松结缔组织等处。如皮肤Ⅱ度烫伤时,渗出的浆液积聚于表皮内形成水疱;黏膜的浆液性炎,如感冒初期,鼻黏膜排出大量浆液性分泌物;浆膜的浆液性炎,如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可引起胸膜腔积液;发生在滑膜的浆液性炎,如风湿性关节炎可引起关节腔积液。浆液性炎一般较轻,病因消除后易于消退。但有时因浆液渗出过多可导致较严重的后果,如喉炎时,严重的炎性水肿可致呼吸困难;心包腔大量炎性积液时,可压迫心、肺而影响其功能。

2.纤维素性炎 是以纤维蛋白原渗出为主的炎症。纤维蛋白原的大量渗出,提示血管壁损伤较重,通透性明显升高。大量纤维蛋白原渗出到血管外,转化为纤维蛋白(又称纤维素),故称纤维素性炎。纤维素性炎多是由某些细菌毒素(如白喉杆菌、痢疾杆菌和肺炎双球菌的毒素)或多种内源性毒素(如尿毒症时的尿素)所引起,常发生于黏膜、浆膜和肺。

(1)黏膜的纤维素性炎:渗出的纤维素、白细胞和坏死的黏膜组织及病原菌等在黏膜表面可形成一层灰白色膜状物,称为“假膜”,这种炎症又称“假膜性炎”,如细菌性痢疾、白喉。由于局部组织结构特点不同,有的假膜牢固附着于黏膜面不易脱落,如咽白喉,强行剥离则可发生出血和溃疡;有的假膜与深层组织结合疏松易于脱落,如气管白喉(图3-3),脱落后可阻塞支气管而引起窒息。

图3-3 气管白喉

气管表面有假膜形成

(2)浆膜的纤维素性炎:常见于胸膜和浆膜心包。有纤维素性心包炎时,由于心脏不停地搏动,浆膜心包的脏、壁两层相互摩擦,使渗出在心包腔内的纤维素在心包膜表面呈绒毛状,称为“绒毛心”(图3-4)。少量纤维素渗出,可溶解吸收;大量纤维素渗出常因不能完全溶解吸收而机化,导致组织器官粘连。

图3-4 纤维素性心包炎

心外膜有纤维素渗出,呈绒毛状

(3)肺的纤维素性炎:主要见于大叶性肺炎,渗出的大量纤维素在肺泡腔内交织成网,可引起肺实变。

3.化脓性炎 是以中性粒细胞大量渗出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和脓液形成为特征的炎症,多由化脓菌(如葡萄球菌、链球菌、脑膜炎双球菌)感染所致。炎症区内坏死组织被中性粒细胞释放的酶溶解液化的过程称为化脓,所形成的液状物称为脓液,主要由大量渗出的中性粒细胞和脓细胞(变性坏死的中性粒细胞),还有细菌、被溶解的坏死组织碎片和少量浆液组成。不同细菌引起的炎症,其脓液性状也不相同,由葡萄球菌引起的脓液较为浓稠,由链球菌引起的脓液较为稀薄。根据化脓性炎症发生的原因和部位的不同,可分为以下三类:

(1)表面化脓和积脓:表面化脓是指发生于黏膜或浆膜的化脓性炎,其特点是脓液主要向黏膜表面渗出,深部组织的中性粒细胞浸润不明显,如化脓性支气管炎和化脓性尿道炎,渗出的脓液可沿支气管、尿道排出体外。当化脓性炎发生于浆膜、胆囊和输卵管时,脓液可在其内积存,称为积脓,如胆囊积脓、输卵管积脓。

(2)蜂窝织炎:发生于疏松结缔组织的弥漫性化脓性炎称为蜂窝织炎,常见于皮肤、肌肉和阑尾。主要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链球菌能产生透明质酸酶,分解结缔组织中的透明质酸,使之崩解;链球菌还能产生链激酶,溶解纤维蛋白,使细菌容易在组织内蔓延扩散,表现为组织内大量中性粒细胞弥漫性浸润,与周围组织无明显分界(图3-5)。但局部组织一般不发生明显的坏死和溶解,故单纯蜂窝织炎痊愈后多不留痕迹。

图3-5 蜂窝织炎

大量中性粒细胞弥漫性浸润


病例分析

李某,女,38岁。因寒战、高热和转移性右下腹疼痛急症入院,诊断为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病理学检查:阑尾肿胀,浆膜面充血,可见黄白色渗出物,阑尾腔内充满脓液。

问题与思考:阑尾发生了什么性质的炎症?其镜下的病理变化是什么?

(3)脓肿:是指器官或组织内的局限性化脓性炎症,其主要特征为组织发生坏死、溶解,形成充满脓液的腔,即脓腔。脓肿可发生于皮下和内脏,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细菌产生毒素使组织坏死,之后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崩解的中性粒细胞释放出蛋白溶解酶将坏死组织液化形成脓腔。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产生血浆凝固酶,使渗出的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素,因而病变较局限。脓肿早期,在病原菌侵袭的局部组织发生坏死和大量的中性粒细胞浸润,随后发生化脓,并形成脓腔。经历一段时间后,脓肿周围可出现肉芽组织增生,包围脓肿形成脓肿膜,脓肿膜具有吸收脓液、限制炎症扩散的作用。小的脓肿可逐渐吸收、消散;大的脓肿由于脓液很多,吸收困难,需要切开排脓或穿刺抽脓,而后由肉芽组织修复,形成瘢痕。


病例分析

患者,男,10岁,两天前面部生一疮疖,局部红、肿、痛,常去挤压,因出现寒战、高热、头痛、呕吐入院,体温40℃,心率140次/min,呼吸36次/min,神志不清,右面部有一2cm× 2cm的红肿区,有波动感。白细胞总数16×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0.86,血培养见金黄色葡萄球菌,经医治无效,入院后2日死亡。

尸检发现:面部肿胀区切开有黄色黏稠脓液,大脑肿胀,右脑可见一3cm×4cm×4cm的脓肿。

问题与思考:请用所学病理知识解释其临床表现。

(1)疖和痈:毛囊、皮脂腺及其周围组织的脓肿称为疖。疖中心部分液化变软后,脓液即可自行穿破。痈是多个疖的融合,在皮下脂肪和筋膜组织中形成多个相互沟通的脓肿,必须及时切开排脓(图3-6)。

图3-6 疖和痈

(2)糜烂和溃疡:皮肤或黏膜的化脓性炎症,由于皮肤或黏膜坏死、脱落,可形成局部缺损,浅的称糜烂,深的称溃疡。

(3)窦道和瘘管:深部脓肿如向体表或自然管道穿破,可形成病理性管道,只有一个开口的称窦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开口的称瘘管。例如,肛门周围组织的脓肿,可向皮肤穿破,形成肛窦;也可既向皮肤穿破,又向肛管穿破,形成肛瘘(图3-7)。

图3-7 窦道和瘘管

4.出血性炎 指炎症组织内的小血管壁损伤严重,渗出物中含有大量红细胞。常见于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和鼠疫等急性传染病。


知识链接

卡他性炎

卡他性炎指发生在黏膜的较轻的渗出性炎症,渗出物向黏膜表面排出。“卡他”来自希腊语,“向下流”的意思。依渗出物不同又分为浆液性、黏液性、脓性、血性等,如感冒初期的鼻黏膜浆液性卡他性炎、淋病时尿道黏膜脓性卡他性炎等。

上述各型炎症可单独发生,也可合并发生,如浆液纤维素性心包炎。此外,在炎症发展过程中,一种炎症可以转变成另一种炎症,如浆液性炎可以转变成化脓性炎或纤维素性炎。

(三)增生性炎

增生性炎以增生为主要病变,变质和渗出性变化较轻。一般呈慢性经过,少数呈急性,如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和伤寒等。增生性炎可分为一般增生性炎和肉芽肿性炎两大类。

1.一般增生性炎 主要表现是较明显的纤维结缔组织、血管及被覆上皮、腺实质细胞等增生,伴有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巨噬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多无特殊的形态改变,但在某些部位有时也会形成具有一定形态特征的病变。

(1)炎性息肉:是在致炎因子长期作用下,局部黏膜上皮和腺体及肉芽组织增生而形成的突出于黏膜表面的带蒂肿块,如鼻息肉、宫颈息肉、肠息肉等(图3-8)。

图3-8 炎性息肉

(2)炎性假瘤:是指炎性增生时形成境界清楚的瘤样肿块,常发生于眼眶和肺。X线检查时,其外形与肿瘤结节相似,因而被称为炎性假瘤,应注意与肿瘤相鉴别。

2.肉芽肿性炎 炎症局部巨噬细胞及其衍生细胞增生形成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称为肉芽肿。以肉芽肿形成为基本特征的炎症称肉芽肿性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增生性炎。巨噬细胞衍生的细胞包括上皮样细胞和多核巨细胞等。根据致炎因子和发病机制不同,肉芽肿可分为以下两类:

(1)感染性肉芽肿:由病原微生物如结核杆菌、伤寒杆菌、麻风杆菌等引起,能形成具有特殊结构的细胞结节,在形态学上有一定诊断意义,如结核结节、伤寒结节等。

(2)异物性肉芽肿:由外科缝线、粉尘、滑石粉、木刺等异物引起,病变以异物为中心,围以数量不等的巨噬细胞、异物巨细胞、成纤维细胞和淋巴细胞等,形成结节状病灶。

第五节 炎症的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

一、炎症的局部表现

以体表的急性炎症最为显著,常表现为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

1.红 由于炎症病灶内充血所致。炎症初期由于动脉性充血,局部氧合血红蛋白增多,故呈鲜红色。随着炎症的发展,血流缓慢,发生静脉性充血,还原血红蛋白增多,故呈暗红色。

2.肿 主要是由于渗出物,特别是炎性水肿所致。慢性炎症时,组织和细胞的增生也可引起局部肿胀。

3.热 有体表炎症时,炎症灶的温度较周围组织的温度高,这是由于动脉性充血,血流速度加快,代谢增强,产热增多所致。

4.痛 炎症局部疼痛与多种因素有关。病灶内钾离子、氢离子的积聚,一些炎症介质的刺激是引起疼痛的主要原因。另外,渗出物造成组织肿胀,张力增加,压迫和牵拉神经末梢也可引起疼痛。

5.功能障碍 有炎症时,实质细胞变性、坏死,功能代谢异常,炎性渗出物造成的机械性阻塞、压迫等,都可能引起发炎器官的功能障碍。另外,炎症导致的疼痛可影响肢体的运动功能。

二、炎症的全身反应

炎症病变主要在局部,但局部病变与整体又互为影响。在比较严重的炎症性疾病,特别是病原微生物在体内蔓延扩散时,常出现明显的全身性反应。

1.发热 病原微生物感染常常引起发热。一定程度的发热,可使机体代谢增强,促进抗体的形成,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和肝脏的解毒功能,从而提高机体的防御能力。但体温过高或长期发热,可影响机体的代谢过程,引起多系统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紊乱。如果炎症病变十分严重,体温却不升高,说明机体反应性差,抵抗力低下,是预后不良的征兆。

2.外周血细胞变化 有炎症时,机体外周血白细胞的数量常常增多,这是机体防御反应的重要表现。例如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可明显升高,总数常为(15~20) ×109/L,严重者可达(40~100)×109/L,同时由于白细胞的生成和释放加速,外周血中相对不成熟的杆状核中性粒细胞所占比例增加,称“核左移”现象。不同原因引起的炎症,增多的白细胞种类也不同。急性炎症早期和化脓性炎症,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慢性炎症或病毒感染,常以淋巴细胞增多为主;寄生虫感染和某些变态反应性炎症,则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为主。但某些感染性疾病,如伤寒、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肝炎等,血中白细胞往往不增加,有时反而减少。及时了解外周血白细胞变化情况,对诊断疾病,判断病情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3.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细胞增生 在炎症尤其是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炎症过程中,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细胞常有不同程度的增生,这是机体防御反应的表现。患者常有局部淋巴结、肝、脾大。骨髓、肝、脾、淋巴结中的巨噬细胞增生,吞噬免疫能力增强。

4.实质器官的病变 炎症较严重时,由于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的作用,以及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发热等因素的影响,心、肝、肾等器官的实质细胞可发生不同程度的变性、坏死和器官功能障碍。

第六节 炎症的结局

大多数急性炎症能够痊愈,少数迁延为慢性炎症,极少数可蔓延扩散到全身。

一、痊愈

(一)完全痊愈

多数情况下,由于机体抵抗力较强,或经过适当治疗,病原微生物被消灭,炎症区坏死组织和渗出物被溶解、吸收,通过周围健康细胞的再生达到修复,最后完全恢复组织原来的结构和功能,称为完全痊愈。

(二)不完全痊愈

如炎症灶内坏死范围较广,或渗出的纤维素较多,不容易完全溶解、吸收,则由肉芽组织修复,留下瘢痕,不能完全恢复原有的结构和功能,称为不完全痊愈。如果瘢痕组织形成过多或发生在某些重要器官,可引起功能明显障碍。

二、迁延不愈

如果机体抵抗力低下或治疗不彻底,致炎因子在短期内不能清除,在机体内持续存在或反复作用,且不断损伤组织,造成炎症过程迁延不愈,使急性炎症转化为慢性炎症,病情可时轻时重,如慢性病毒性肝炎、慢性胆囊炎等。

三、蔓延扩散

在患者抵抗力低下,或病原微生物毒力强、数量多的情况下,病原微生物可不断繁殖并沿组织间隙或自然管道向周围组织器官蔓延,甚至全身扩散。

(一)局部蔓延

炎症局部的病原微生物可经组织间隙或自然管道向周围组织和器官蔓延,如肺结核病,当机体抵抗力低下时,结核杆菌可沿组织间隙蔓延,使病灶扩大;亦可沿支气管播散,在肺的其他部位形成新的结核病灶。

(二)淋巴道蔓延

病原微生物经组织间隙侵入淋巴管,引起淋巴管炎,进而随淋巴液进入局部淋巴结,引起局部淋巴结炎。如下肢感染时,腹股沟淋巴结可肿大,在感染灶和肿大的腹股沟淋巴结之间出现红线,即为淋巴管炎。感染严重时,病原体可通过淋巴入血,引起血道蔓延。

(三)血道蔓延

炎症灶内的病原微生物侵入血循环或其毒素被吸收入血,可引起菌血症、毒血症、败血症和脓毒败血症等。

1.菌血症 细菌由局部病灶入血,全身无中毒症状,但血液中可查到细菌称为菌血症。一些炎症性疾病的早期都有菌血症,如大叶性肺炎等。

2.毒血症 细菌的毒素或毒性产物被吸收入血,引起全身中毒症状,称为毒血症。临床上出现高热、寒战等中毒症状,常同时伴有心、肝、肾等实质细胞的变性或坏死,但血培养阴性,即找不到细菌。严重者可出现中毒性休克。

3.败血症 侵入血液中的细菌大量生长繁殖,并产生毒素,引起全身中毒症状和病理变化,称为败血症。患者除有严重毒血症临床表现外,还常出现皮肤、黏膜的多发性出血点以及脾和淋巴结肿大等。此时血培养常可找到细菌。

4.脓毒败血症 由化脓菌引起的败血症进一步发展,细菌随血流到达全身,在肺、肾、肝、脑等处发生多发性脓肿,称为脓毒血症或脓毒败血症。

思考与练习

一、名词解释

1.炎症2.炎症细胞浸润3.假膜性炎4.脓肿5.蜂窝织炎6.炎症介质7.炎性息肉

二、选择题

1.炎症最常见的原因是 ( )

A.生物性因素

B.生理性因素

C.化学性因素

D.免疫性因素

E.遗传性因素

2.炎症的本质主要是 ( )

A.局部组织的血管反应

B.炎症细胞对致炎因子的反应

C.机体以防御为主的反应

D.机体对损伤的修复

E.机体以损伤为主的反应

3.炎症局部的基本病理变化是 ( )

A.变性、坏死、渗出

B.变性、渗出、增生

C.变性、渗出、再生

D.变质、渗出、增生

E.变质、渗出、化生

4.以变质为主的炎症其实质细胞的主要变化是 ( )

A.增生和再生

B.萎缩和变性

C.变性和坏死

D.增生和变性

E.坏死和萎缩

5.病毒感染的病灶内最常见的炎症细胞是 ( )

A.中性粒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

C.淋巴细胞

D.浆细胞

E.肥大细胞

6.炎症的局部表现不包括 ( )

A.发红

B.肿胀

C.疼痛

D.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增生

E.功能障碍

7.炎症的渗出主要由于 ( )

A.血流动力学改变B.血管壁通透性增强

C.小静脉血栓形成

D.循环血量增加

E.组织间液比重降低

8.急性重型肝炎属于 ( )

A.变质性炎

B.浆液性炎

C.化脓性炎

D.假膜性炎

E.出血性炎

9.脓细胞是指 ( )

A.脓液中所有细胞

B.炎症灶中的白细胞

C.吞噬化脓菌的细胞D.变性、坏死的实质细胞

E.变性、坏死的中性粒细胞

10.脓肿主要病原菌是 ( )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草绿色链球菌

C.肺炎球菌

D.大肠杆菌

E.产气荚膜杆菌

11.肉芽肿性炎以何种细胞成分增生为主 ( )

A.成纤维细胞

B.血管内皮细胞

C.上皮细胞

D.巨噬细胞

E.中性粒细胞

12.细菌进入血液中大量繁殖,引起全身中毒症状称为 ( )

A.毒血症

B.菌血症

C.败血症

D.病毒血症

E.脓毒血症

13.患者,男,32岁,左前臂不慎烫伤,局部出现水疱,属于哪种炎症 ( )

A.浆液性炎

B.化脓性炎

C.纤维素性炎

D.增生性炎

E.出血性炎

14.一患者尸检发现脑膜充血、水肿,在脑及蛛网膜下腔内见到黄白色脓性渗出物,此脑病变属于 ( )

A.脑脓肿

B.化脓性脑膜炎

C.结核性脑膜炎

D.浆液性脑膜炎

E.乙型脑炎

三、问答题

1.列表比较渗出液与漏出液的不同。

2.简述炎症细胞的种类、功能及意义。

3.比较脓肿与蜂窝织炎有何不同。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