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节视角下的旅英华人社群
- 傅翼
- 1492字
- 2020-06-24 17:03:47
序言
如今,在这个流动性很强的世界里,每个国家都有旅外社群(diaspora),他们在原籍国之外安居立业,形成自己的社群,但是依然与以前的故国家园保持着紧密的联系。这些社群的成员在生活和工作中保持丰富多元的身份认同(identity),因为他们不仅需要在他们安居地的社会、经济环境里斡旋,披荆斩棘地开辟生存发展之道,而且同时还得维持以“家园”(home)为根基发展起来的,联系彼此、沟通家庭及网罗事业的纽带。对旅外社群而言,身份认同经常是对抗的、角力的(contested)。年轻的一代代并不总是和父辈、第一代移民有着共同的记忆,他们似乎更容易适应和融入那种远离祖先和故乡文化的生活里。在语言、宗教及各种文化实践方面的同化程度和适应度的差异会引发旅外社群代际和社会子群之间的紧张关系。
在旅外人民适应与协调安居地的过程中——不管这个安居地是永久的还是暂时的,文化遗产在他们的生活中扮演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当我们谈起文化遗产,我们往往想到的是建筑和古迹,它们能帮助我们定义我们的环境和我们在其中的位置。但是,文化遗产也可以指家庭使用的、世代流传的可移动的、便携的物品,它们提醒我们那些独一无二的关于“家园”的点点滴滴。照片、装饰品、衣服,甚至厨房用具都可以是记忆之锚,其指向也提醒我们被我们留在身后的文化。这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个人和家庭层面,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世代流传的记忆,和故事一样。它也可以是一个食谱或一个特定的家庭仪式,帮助人们理解那些存在着的和消失了的东西。在更加社会化、公共化的层面上,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让人们(再)强化其在一个文化群体中的身份认同的核心要素。
节日是被大众普遍认可的、(多数情况下)已经制度化、有明确程式的场合,其允许社群(成员)向更广阔的社会环境表达和展示他们的身份认同——这也是他们参与到更广阔的世界里的一种方式。节日在不同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层面上发挥着作用,但对于旅外社群(的成员)来说,尤为重要的是,节日作为一种手段,能使他们在东道主(host)社会中建立关系,增进外界对他们的文化的了解和认同。节日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形式,但它能在其标准化的环境之外再现。它经历了一个重大的扩张时期,其反映了全球的流动性和边界的流动性。中国的节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最初在中国本土社会产生,如今世界上许多角落都有中国节日的庆祝活动。
现在,在英国,华人春节已经植根于许多都市、城镇的社会和文化生活里。从局外人的角度来看,春节被众多社会群体广泛庆祝,被认为是多姿多彩的、和谐的场合,反映了旅英华人社群(Chinese diaspora)的悠久历史。然而,从这种外部角度来看,我们实际上对华人春节在华人社群内部扮演的角色知之甚少,比如华人春节对于各个华人子群的意义。本书的重要性在于,它开创了对在英举办的华人春节庆典的学术考查的先河,它将旅英华人春节置于一个更为广阔的体现中英关系和所谓的“中国城”发展的历史语境中。傅翼认为,旅英华人春节远不止表达中华文化那么简单,更为重要的是,它是体现高度复杂的当地社群政治(包括子群间的紧张关系和团结)的重要场合,是华人磨合其“杂糅的”(hybrid)身份认同的重要时刻。在针对英国城市——谢菲尔德的华人春节的细致、深入的研究中,她拆解了那些参与举办春节庆典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并由此揭示了这些关系是如何反映华人子群之间复杂的权力关系,尤以来自中国内地、香港及东南亚其他地区的华人为例。本书极具洞察力,展现了旅外华人节日的“后台故事”,以此重点揭示了旅外华人社群内部的权力群体之间、代际的冲突与协调,以及当代英国城市生活现实和“想象的中国”(imagined China)两者之间的矛盾。
麦克·罗宾逊教授
英国伯明翰大学铁桥峡国际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
2017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