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旅外华人社群

由于旅外社群的特征会影响旅外社群节日(第一章),第二章对旅外社群进行了理论探讨。本章着重讨论旅外华人社群的相关研究,考察旅外华人社群的历史发展及其在当代社会的特征。

自20世纪60年代起,随着华人移民形态和出游经历发生变化——这与第二章中提到的这个时期全世界移民态势的新特点基本相符,学者开始采用“旅外华人”(chinese diaspora)一词(Ma,2003;Pan,1999;Skeldon,1994)。在该词未成为被广泛使用的学术词汇前,“海外华人”和“华侨”被使用得较广泛(Cheung,2004;Wang,2003a)。“旅外华人”与“海外华人”“华侨”相比,前者更强调离开母国的人们在客国形成的自身特征,后者更多的是揭示移民与母国的联系(Cheung,2004;Wang,1991),且不包括还未获得客国公民身份的人群,如华人学生和学者(Christianse,1998)。“华侨”一词带有更强烈的爱国思想(Cheung,2004;Wang,1991);“旅外华人”一词强调跨国活动体现的空间性和暂时性,符合全球化背景下旅居的模式,这是“海外华人”和“华侨”这两个术语无法体现的(Cheung,2004;Sum,1999)。正如第二章的讨论,当代旅外社群的主要特征是与母国、客国进行跨国互动,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本研究主要借鉴旅外社群的相关理论。本研究中的旅外华人(社群)指居住在海外并开展跨国活动的华人个体(社群)。

本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讨论传统旅外华人社群的特征。第二部分分析当代旅外华人社群的特征和结构,尤其关注中国城(即唐人街,下文统称中国城)和华人组织的功能转变、旅外华人社群的构成和其进行的活动。与世界各地其他民族的旅外社群一样,当代旅外华人社群与母国、客国都有着积极互动。这部分还讨论并分析“关系”作为一种调动资源的方式如何在旅外华人社群里发挥作用,阐释了“关系”和“社会资本”之间的联系。第三部分主要讨论旅外华人社群的团结和子群间的潜在冲突。第四部分为本章的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