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国内智慧城市建设

2010年以来,中国智慧城市发展兴起高潮,到目前为止,我国已有200多个城市提出建设智慧城市,41个地级以上城市在“十二五”规划或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建设智慧城市,80%以上的二级城市明确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发展目标。智慧城市成为国内新一轮城市发展与转型的创新引擎。

从智慧城市建设内容来看,各城市一方面加强城市基础通信网络建设,提高通信网络带宽及覆盖率;另一方面在重点领域提供智慧应用服务,如智慧公共服务、智慧社会管理、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物流、智慧家居等。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客观背景,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1)解决“大城市病”的客观需求。各国在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各种“大城市病”,诸如城市安全、空气污染、交通拥堵、自然灾害、环境退化、能源供应、医疗卫生等方面的问题,需要一种总体协调解决方案。

(2)城市信息化发展需求。城市信息化,第一个阶段可以称为数字化阶段,主要以构建六大基础数据库(人口基础数据库、法人单位数据库、宏观经济数据库、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数据库、企业信息数据库和政策法规数据库)和信息资源交换共享为特征;第二个阶段可以叫做网络化阶段,通过互联网技术把数字化的各个环节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环环相扣的信息流,目的是提高整体的效率;第三个阶段是智能化阶段,其特征是通过物联网把人与物智能连接,形成城市良好的产业与生活环境。

(3)信息技术推动的背景。物联网、云计算和网格计算使智能城市运行管理成为可能。信息资源是智能城市建设的重要要素,而信息世界与物理世界的融合是城市的支撑。

(4)新的城市经济增长点的渴望。智慧城市与新兴产业的紧密结合,有可能成为城市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我国对城市本质的认识、定位、功能、结构、形象与特色、政治形态、组织模式、管理方式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做法是完全不同的,这就决定了我国智能城市的定位、出发点和需求不能照搬国外模式,所以必须从我国具体国情出发提出解决方案。

国内部分城市建设智能城市的主要做法有:一是以创新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二是以发展智慧产业为核心;三是以发展智慧管理和智慧服务为重点;四是以发展智慧技术和智慧基础设施为路径;五是以发展智慧人文和智慧生活为目标。目前,广泛认可的打造智慧城市所需的四大要素如下:

(1)以人为基础:城市里应该有良好的就业和创业环境,适宜居住,居民的购买力要随着经济增长不断提高。

(2)以土地为载体:城市从“平面化到立体化”发展,推动“精明增长”,势在必行。

(3)以信息为先导:物联网、传感网等方兴未艾,在可见的将来,城市信息化将随着技术升级而不断加快。

(4)以资本为后盾:中国的城市发展,单靠政府财政投入远远不够,需要调动民间资本的力量。

(一)以创新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这类城市将建设智慧城市作为提高城市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实力的重要途径。如深圳将建设“智慧深圳”作为推进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突破口,以建设智慧城市为契机,着力完善智慧基础设施,发展电子商务支撑体系,推进智能交通,培育智慧产业基地,已被有关部委批准为国家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并提出2012年实现宽带无线网覆盖率达到100%,组建华南地区的物联网感知认证中心等。南京提出,要以智慧基础设施建设、智慧产业建设、智慧政府建设、智慧人文建设为突破口来建设“智慧南京”,将“智慧南京”建设作为转型发展的载体、创新发展的支柱、跨越发展的动力,以智慧城市建设驱动南京的科技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创新型经济,从根本上提高南京整体城市的综合竞争实力。沈阳是全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近年来致力于从老工业城市向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转型。为此,沈阳市政府与IBM公司及东北大学联合宣布成立沈阳生态城市研究院,借助“智慧城市”建设,创新运用绿色科技和智慧技术,以互联网和物联网的融合为基础,通过研究生态城市和谐规划、城乡水污染监管及饮水安全等课题,为沈阳市生态化建设提供一套完整的方法论,努力实现打造“生态沈阳”的战略目标,进而为解决中国传统工业城市的转型难题开创一个新的思路和模式。

(二)以发展智慧产业为核心

武汉是我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具有丰富的科教资源和雄厚的产业基础。武汉城市圈建设智慧城市的重点是,形成基础网络发达、基础设施集约建设、信息资源充分共享、信息安全体系充分保障、信息技术普遍应用的信息化整体格局,智能交通、绿色城市等智慧民生应用得到普遍应用,城市功能、运作效率和城市品质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无线化、可视化成为市民生活工作的主要方式,使“大江大湖大武汉”特色更加鲜明,将武汉建设成为全国环保模范城市,打造“绿色江城、宜居武汉”,促进城市圈的综合协调和一体化建设,从而实现加快构建武汉两型社会的战略目标。

昆山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生产了全球1/2的笔记本电脑和1/8的数码相机,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要大力发展物联网、电子信息、智能装备等智慧产业,支撑智慧城市建设。宁波将以建设六大智慧产业基地为重点,加快推进智慧产业发展。这六大基地分别为:网络数据基地、软件研发推广产业基地、智慧装备和产品研发与制造基地、智慧服务业示范推广基地、智慧农业示范推广基地、智慧企业总部基地。

广东省希望通过打造“数字广东”,发展现代信息服务业,加强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支撑,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让经济变得更有效率”。为此,广东省信息产业厅与IBM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将在智慧医疗、人才培养、电子商务、物流、水资源管理等方面进行探索,并在四个领域加强合作:现代信息产业基地建设,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建设,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以及构建便捷、高效的信息网络体系。

(三)以发展智慧管理和智慧服务为重点

昆明和IBM公司的合作重点包括智能交通、智慧医疗、服务型电子政务等方面,从而为城市运营和管理提供更好的指导与管控。

南京市提出了“智慧南京”构想,希望从交通、医疗和电力三方面入手,建设服务型政府。拟通过设计智慧交通管理系统和智慧铁路解决方案,疏导和缓解拥堵状况,提高交通安全,提升乘客体验。智慧医疗主要解决医疗行业电子信息发展中信息无障碍流通问题,提高临床决策和医疗队伍的整体水平。智慧电力从安全、稳定、灵活的输、配、送电模式和方法,到搭建能够同时承载信息流和电能流的智能电网,再到铺设灵活计费的智能电表,实现城市绿色新经济增长。

昆山作为全国百强县之首,经济发达,但是城市建设管理水平相对滞后,因此昆山与IBM公司合作,通过实施“城市控管指挥中心”“政府并联审批”“城市节能减碳”等三大“智慧城市”软件解决方案,解决城市管理的现实问题。

佛山市为了打造“智慧佛山”,提出了建设智慧服务基础设施10大重点工程,即: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工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工程、农村信息化工程、U-佛山建设工程、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信息化便民工程、城市数字管理工程、数字文化产业工程、电子商务工程、国际合作拓展工程。

(四)以发展智慧技术和智慧基础设施为路径

上海新推出的《上海推进云计算产业发展行动方案》,即“云海计划”,将为上海“智慧城市”建设所需要的云计算提供非常优秀的基础条件。IBM一直致力于将顶尖的云计算技术与中国实际充分结合,推出更多适合本土的云计算解决方案,在智慧技术基础上充分支持上海“智慧城市”建设。

杭州因地制宜提出了建设“绿色智慧城市”,把“绿色”和“智慧”作为城市发展的突破路径,着力发展以信息、环保和新材料等为主导的智慧产业,加强城市环境保护,从而实现建设“天堂硅谷”和“生活品质之城”的城市发展战略目标。

南昌提出把打造“数字南昌”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突破重点,通过实施数字南昌综合指挥调度平台、智能交通系统、市政府应急系统、“数字城运”、“数字城管”等重大工程,提升城市运行监测和城市公共信息服务水平,从而达成率先在中部地区建成具有区域竞争力的“数字城市”的战略目标。

(五)以发展智慧人文和智慧生活为目标

成都提出要提高城市居民素质,完善创新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机制,以智慧的人文为构建智慧城市提供坚实的智慧源泉。重庆提出要以生态环境、卫生服务、医疗保健、社会保障等为重点建设智慧城市,提高市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打造“健康重庆”。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借助现代信息通信技术(ICT),打造出智慧城市的新样板,向全球展示了未来智慧人文和智慧生活的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