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陵山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空间”的保护
- 于志华
- 1585字
- 2024-11-01 07:38:39
第一章 研究缘起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时代巨轮行驶至今,人类物质文明已经获得极大丰富,文化的智慧与力量将是未来推动人类前行的根本力量,文化学已成为东西方社会的一门显学,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文化在国家安全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突出,文化安全成为国家综合安全体系中的深层主题。所谓国家文化安全,“是相对于‘文化威胁’或‘文化霸权’而提出来的”,其实质就是“国家之间文化软实力的比较优势”,其核心内容就是民族文化、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安全。而文化软实力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民族文化、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吸引力,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的标志。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在日益现代化和全球化的今天,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维护文化多样性,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全球信息化时代,不同文化相互碰撞、冲突、渗透、融合,西方意识形态扩张的外部挑战、与我国民众信仰缺失、思想多元的内部困扰,使得我国的文化安全形势及文化软实力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蕴含着一定族群的文化心理累积,是民族记忆的活化石,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我国文化主权的基本构件。在现代化、城镇化的进程中,由于经济本位发展,忽视文化建设,原有的地理生态环境、人文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在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上形成碎片化现象,我国大量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衰退或消亡,处境堪忧:流失现象严重,部分濒临灭绝;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总体现状是“内容递减,传承断裂”,汉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仍是主体部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重要补充[1]。武陵山区是以武陵山脉为中心的湘鄂渝黔四省(市)毗邻地区,是我国跨省交界面积最大的集中连片贫困的少数民族聚集区,以土家族、苗族和侗族为主体的30多个少数民族世居于此,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颇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集成块”。城镇化、现代化和全球化发展使一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赖以生存的文化母体——“文化空间”发生巨变,处于危境。因此,进一步重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空间的保护,对守护中华文化基因、实现文化强国具有重大历史与现实意义。
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一个民族文化影响力的提升,不仅取决于文化产品内容的独特魅力,同时也取决于国家是否具有先进的通信信息和广泛的传播功效[2]。“文化与科技融合”重大战略的提出,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指明了方向。文化与传播实为一体之两面,文化为体,传播为用,体用结合。没有传播行为,文化无法得以延续,而我们的传播行为又是文化的写照。
当下,全球的媒体行业正在进行着革命性的变化,全媒体时代,广播、电影、电视、出版、报纸、杂志、网络等行业都在脱胎换骨的变化中谋取生存空间。单一的信息渠道已不能满足受众的需要。互联网的普及也加快了信息的流通,信息爆炸、资讯泛滥,跨媒介联手现象已屡见不鲜。中国信息技术普及化和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繁荣的脉络中,只有找好定位,才能有效地传承与发展我国优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挥其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文化吸引力和感召力,提高国家软实力的积极作用。在传播学的视角之下研究武陵山片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方式,分析其赖以以生存与发展的“文化空间”特点,更有助于我们认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播活动之中的现象和规律,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精华更好地普及于社会,作用于当今,影响于民众,传播于世界,具有多层次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