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承载祖先智慧和情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永久存续(代序)

凉山不仅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也是四川省民族类别最多、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地区。境内居住着彝、汉、藏、蒙古、纳西、傈僳、苗、布依、回、满等14个世居民族。历史以来,是“藏彝民族走廊”的核心区域。

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凉山形成了一个天然的独特区域整体,不仅为千百年来繁衍生息于其间的各个民族提供了生存空间与活动舞台,而且使各兄弟民族在这片土地上共同创造的多元共生文明完好存续下来。诸如充满神性的彝族毕摩与苏尼文化、色彩亮丽的彝族漆器文化、矜持内敛的彝族服饰文化、飘逸婉转的彝族民歌文化、激情昂扬的彝族火把节庆文化、洋溢阴柔之美的摩梭人母系文化、深深镌刻山地特质的傈僳族文化、神秘莫测的藏族尔苏人文化等地域性特色文化都绽放着独特的文化光芒,并因其内涵底蕴厚重、表现形式丰富多样、风情浓厚和古朴,在州内外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辐射力。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凉山人们长期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智慧与文明的结晶,也是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突出代表和重要组成部分。它完整地凝聚着凉山各族人民千百年来形成的文学、美学、艺术、宗教、政治、哲学及习俗等方面的传统观念和思维方式,在民间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较高的知名度。

近年来,在凉山州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州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的努力下,凉山的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了卓著的成绩,始终保持引领四川省非遗保护的第一方阵。早在2010年就颁布了《凉山彝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首个专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立法保护的地区;率先创办了“凉山非遗”网站和《凉山非遗》内部性资料,启动了《凉山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丛书》的编纂工作和“中国首张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专辑”编录工作;以整体性保护的思路率先评审公布了州本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创新性地提出非遗保护“四个一”工作思路,即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为试点,每项非遗项目出版一本图书、一部画册、拍摄一部抢救式人文电视纪录片、创建一个传承传习基地。

目前,凉山州共成功申报国家级代表性项目名录18项,省级代表性项目名录105项,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3个,省级非遗传习基地2个,州级代表性项目名录222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彝族火把节被国家文化部遴选推荐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国家文化部从1517项国家级非遗名录中唯一遴选推荐申报的项目,不仅在全球视野下广泛提升了彝族火把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而且为地区和国家的文化遗产保护起到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和重要作用。

当前,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凉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进行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大量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丢失。各地区农村外出务工青年人数与日俱增,人口流动性增强,加之各地文化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础理论与实践研究滞后,不能适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继承与发展的需要。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工作的开拓性和持续性,因此,凉山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任重道远。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只有在相对系统的文化空间里,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三位一体”的创新模式,为非遗传统提供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原真性土壤,最大限度地保护了非遗的生存空间,这对非遗的保护工作确有探索性的意义。为了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永久留存人类的共同记忆,呈现民族的文脉和精神的家园,凉山州抢先谋划分期编写出版《凉山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丛书》,这是非遗保护又一实实在在的基础性工作。

它无疑将成为凉山州文化建设和历史传承的一批重要成果,借此我向为此而付出辛勤劳作和提供智力支撑的所有凉山文化工作者和文化遗产传承人表示感谢,希望这一创举性的工作能为凉山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增添源动力,庶不辜负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和职责!

泽波(四川省文化厅副厅长)

2015年3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