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道教史
- 孔令宏 韩松涛 王巧玲
- 6237字
- 2021-03-30 09:33:15
第一节 汉末六朝浙江道教地理
陈寅恪先生有《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一文,其“引言”曰:“若通计三百余年间之史实,自后汉顺帝之时,迄于北魏太武刘宋文帝之世,凡天师道与政治社会有关者,如汉末黄巾、米贼之起源,西晋赵王伦之废立,东晋孙恩之作乱,北魏太武之崇道,刘宋二凶之弑逆,以及东西晋,南北朝人士所以奉道之故等,悉用滨海地域一贯之观念为解释者,则尚未之见。故不自量,钩索综合,成此短篇。或能补前人之所未逮,而为读国史者别进一新解欤?”[1]陈寅恪先生之述已为较多学者所接受。
自北而南沿海之地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加上江西、四川二省基本是汉末魏晋时期道教之发源地,除四川外,其余诸省基本是在东部及沿海地区,并且代表了齐、楚、吴、越四个文化。这与这四个文化多尚巫法、立淫祀有关。
宋代以后有张陵出生于吴天目山的说法,于是有了张陵出生于何地的讨论。讨论张陵出生地的潜台词,其实是对影响道教起源的文化的争论,是齐文化?是江南之吴、越、楚文化?抑或蜀文化?东汉末年至魏晋,是道教的诞生期,当时各道派的产生主要在上述三个文化圈内。
本书题名为《浙江道教史》,故今以陈寅恪先生所谓的滨海地域之浙江一地作《汉末六朝浙江道教地理》一篇,以作汉末至六朝浙江道教史的开篇。汉末六朝浙江道教分布见图2-1。
图2-1 汉末六朝浙江道教分布图
乌伤溪
乌伤溪为方士徐登与赵炳聚会之地,后赵炳为章安令华表所害,又葬于乌伤溪,后人称为“白鹤大帝”。《后汉书·方术列传下》曰:“徐登者,闽中人也。本女子,化为丈夫。善为巫术。又赵炳,字公阿,东阳人,能为越方。时遭兵乱,疾疫大起,二人遇于乌伤溪水之上,遂结言约,共以其术疗病。各相谓曰:‘今既同志,且可各试所能。’登乃禁溪水,水为不流;炳复次禁枯树,树即生荑,二人相视而笑,共行其道焉。”[2]关于乌伤溪的位置,《后汉书》注引《水经注》曰:“郦元长注《水经》曰:‘吴宁溪出吴宁县,经乌伤,谓之乌伤溪,在今婺州义乌县东也。’”[3]
会稽上虞
会稽上虞有魏伯阳著《周易参同契》。
署名阴长生注《周易参同契·序》称:“盖闻《参同契》者,昔是《古龙虎上经》,本出徐真人。徐真人,青州从事,北海人也。后因越上虞人魏伯阳造《五相类》以解前篇,遂改为《参同契》。”
又五代后蜀彭晓《周易参同契通真义·序》曰:“魏伯阳者,会稽上虞人也……不知师授谁氏,得古文《龙虎经》,尽获妙旨,乃约《周易》,撰《参同契》三篇。”[4]
会稽
会稽王氏为天师道世家,家族中多人任会稽内史。会稽王氏以书法名世,其中最有名的是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古人称书家之中“钟张二王,四贤共类,洪荒不灭”。二王即指王氏父子。王羲之次子王凝之亦笃信天师道。《王凝之传》曰:“次凝之,亦工草隶,仕历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王氏世事张氏五斗米道,凝之弥笃。孙恩之攻会稽,僚佐请为之备。凝之不从,方入靖室请祷,出语诸将佐曰:‘吾已请大道,许鬼兵相助,贼自破矣。’既不设备,遂为孙所害。”
钱塘
钱塘杜氏为天师道世家,杜子恭(又字叔恭)为钱塘天师道领袖,《云笈七签》所收《洞仙传·杜昺传》曰:“杜昺字叔恭,吴国钱唐人也。”
《真诰》十九《翼真检第一》曰:“许黄民乃奉经入剡(今浙江嵊县),钱唐杜道鞠道业富盛,数相招致。于时诸人并未知寻阅经法,止禀奉而已。”[5]杜子恭其孙杜道鞠“道业富盛”,数次招许黄民来居,后许黄民卒于钱塘,部分《上清经》流入杜道鞠之手。钱塘因此成为上清经主要的流传地之一。
委羽山大有宫
委羽山为道教十大洞天之二,位于今浙江省黄岩市南约二公里处。南北朝时的道经中多次提到委羽山。
《紫阳真人内传》曰:“乃登委羽山遇司马季主,受石精金光藏景化形。”[6]《太平御览》卷六六四引《列仙传》曰:“司马季主,汉文帝时人,受西灵子都剑解之道,在委羽山大有宫服明丹之华,抱扶晨之晖。……”[7]
陶弘景《真诰》卷十四曰:“司马季主后入委羽山石室大有宫中,受石精金光藏景化形法于西灵子都。”[8]
《太平御览》卷六七一引《上元宝经》曰:“裴君受支子元服食之法,焦山蒋山人所传能长生久视。……蒋先生曰,此二方是大有之要法,长生神仙之秘宝也。大有者,谓委羽山洞天,大有宫中之书,法彼人当有服之者……清虚真人年十二便受此方……”[9]
《太平御览》卷六七三引《太微黄书经》曰:“天真三皇藏八会之文于委羽山太微天。”[10](北周《无上秘要》所引道经中有《洞真太微黄书经》)《太平御览》卷六七四引《清虚真人王君内传》曰:“委羽山洞周回万里,名曰大有空明天,司马季主在其中。”[11]
与委羽山首先有关的道教人物就是司马季主,他是《史记·日者列传》中唯一一个被传人物,也是后世道教上清派非常推崇的人物。作为道教十大洞天之二的委羽山,后世有多位名道隐居于此。
天台山
天台山在浙江省东部,绵亘于天台、临海、宁海、新昌、嵊县五县之间。在天台县境内则包括天台、赤城、桐柏诸山。
晋葛洪《抱朴子内篇·金丹》曰:“又按仙经,可以精思合作仙药者,有……大小天台山……此皆是正神在其山中,其中或有地仙之人。上皆生芝草,可以避大兵大难,不但于中以合药也。若有道者登之,则此山神必助之为福,药必成。”[12]
唐代钱塘方瀛观著名道士徐灵府《天台山记》曰:“孙绰云:‘涉海则有方丈、蓬莱;登陆则有四明、天台。’信矣哉!盖寰瀛之灵墟,三清之别馆。按《真诰》云:‘天台山高一万八千丈,周回八百里,山有八重,四面如一。当斗、牛之分,以其上应台宿光辅紫宸,故名天台,亦曰桐柏、棲山。’陶隐居《登真隐诀》云:‘大少台处五县中央(即余姚、临海、唐兴、句章、剡县是)。大小台乃桐柏山;六里乃至二石桥。先得小者,复行百余里,更得大者,在最高处。’”[13]
《道藏·洞玄部·纪传类》之《天台山志》曰:“今言天台者,盖山之都号,如桐柏、赤城、瀑布、佛垄、香炉、华顶、东苍皆山之别名,大概以赤城为南门,石城为西门、据神邕所记如此,而徐灵府小录又以剡县金庭观为北门,盖持山之所至言。”[14]
天台山之道迹自吴始,魏晋南北朝时,梁陶弘景即记载葛玄游踪已至天台山。天台山道观最早者是传孙权为葛玄所建之天台观。此后传有褚伯玉亦曾隐居于此。唐代有司马承祯居之。一直传承至今的桐柏观,唐崔尚《桐柏观碑》云建于景云(710—711)中。[15]
剡
剡,即今之嵊县之地,汉末六朝时为上清派的中心之一。《真诰》卷十九《翼真检第一》曰:“元兴三年,京畿纷乱,(许)黄民乃奉经入剡(今浙江嵊县)。”[16]后顾欢等人亦在剡地整理上清经,并编撰《真迹经》、《道迹经》。
据早期道经记载,剡地又有赵广信居于小白山修道。《太平御览》卷六六二引《真诰》曰:“赵广信,阳城人,魏末来渡江入剡(今浙江嵊县)小白山中学道。受左慈玄中之道并彻视法,如此积年,周行郡国,或卖药,人莫知也。多来都下,市丹砂作九华丹仙去。”[17]《太平御览》卷六六九引《真诰》曰:“赵广信,阳城人。魏末渡江入剡小白山,受李法服气,又受左君玄中之道,如此积年,或卖药人间,多来都下,市丹砂作九华丹仙去。”[18]
南朝时钱塘人褚伯玉为会稽孔氏之孔稚圭及朱僧标之师,齐高祖萧道成在剡为其建太平观。《太平御览》卷六六六引《太平经》曰:“褚伯玉字元璩,吴郡钱塘人。早慕冲虚,年十八,父为娶。妇入前门,伯玉后门出,往剡,居瀑布山。……帝追恨,诏瀑布山下立太平观,孔稚圭立碑。”[19]
南宋高似孙撰之《剡录》为古代著名的方志。其卷三《仙道》列有剡县人刘晨、阮肇、孙韬,以及在剡县有遗迹留存的葛洪、褚伯玉、赵广信、顾欢、吴筠诸人。[20]南朝刘义庆《幽明录》中“刘阮遇仙”的故事主角就是前述刘晨、阮肇,其故事的时间可上推至汉明帝时期。
剡之一地,其仙道传说从前汉的“刘阮遇仙”故事为开始。其后,汉末至南北朝道士又以其小白山、瀑布山等地隐居修炼。并曾经一度为上清派经典保存和整理的中心。可以认为从汉至南北朝,剡是浙江道教的中心之一。
括苍山
括苍山亦是早期道经中提及的修道名山。《太平御览》卷六六九引《真诰》曰:“平仲节,河东人也,刘聪乱中夏,仲节度江入括苍山,体有真气,服饵仙去。”[21]《真诰》卷十二《稽神枢第二》曰:“左慈今在小括山……[注曰:]左慈字元放,李仲甫弟子,即葛玄之师也。魏武父子招集诸方士,慈亦同在中……小括即小括苍山,在永嘉桥谿之北。”[22]
唐司马承祯《天地宫府图》列括苍山为第十大洞天:“第十括苍山洞,周回三百里,号曰成德隐玄之洞天。在处州乐安县,属北海公涓子治之。”[23]司马承祯《天地宫府图》来源甚早,至少可以上推至南北朝梁陶弘景的时代,故括苍山是早期道教所关注的名山之一。
长山、盖竹
长山、盖竹山为葛玄游憩之地。《抱朴子内篇·金丹》云:“今中国名山不可得至,江东名山之可得住者,有霍山,在晋安;长山、太白,在东阳;四望山、大小天台山、盖竹山、括苍山,并在会稽。”[24]虽然长山、盖竹山一在东阳,一在会稽,但在南北朝道经中往往并提。
陶弘景《吴太极左仙公葛公之碑》曰:“公驰涉川岳,龙虎卫从,长山盖竹,尤多去来。”[25]《真诰》卷十二《稽神枢第二》曰:“问葛玄,玄善于变幻,而拙于用身。今正得不死而已,非仙人也。初在长山,近入盖竹,亦能乘虎使鬼,无所不至,但几于未得受职耳。”[26]
上清经流传过程中,楼惠明与马洪居于东阳长山。陶弘景《真诰》卷十九曰:“楼从都还,仍住剡,就钟求先所留真经。钟不以还之,乃就起写,久久方得数篇。既与马洪为恨,移归东阳长山,马后遂来潜取,而误得他经。”[27]
天目山
张陵出生于天目山之文献考察。
明四十二代天师撰《汉天师世家》称:“(张陵)汉建武十年正月十五夜生于吴之天目山。”又曰:“从学者千余人,天目山南三十里、西北八十里皆有讲诵之堂,临安神山观、余杭通仙观即其地也。”[28]
关于张陵出生于“吴之天目山”,学者质疑颇多,认为其为宋人伪造,不过也有学者认为此事亦有可能,在提出有力的反证之前当姑且信之。
从现存的文献来看,明确提出张陵生于吴之天目山的观点,出自宋代,也就是说明《汉天师世家》所论张陵出生于吴之天目山,非其所自创,实早有渊源。
南宋时天目山属临安府于潜县,是时潜说友撰有《临安志》,成书于咸淳四年(1268年),故又俗称《咸淳临安志》。《咸淳临安志》中有数处提到张陵的遗迹。
“张公舍:在山南峭壁间,阔五丈,门高二百余丈,即汉天师隐室,旁有张公小舍,相去半里,一名天师外室,登者扪萝而入,可坐数人。”
“石门:有二,在半岭,东、西向各一,高二十余丈,小者百尺。自张公舍眺之,四扉对峙,一山之绝致也。古记云:‘西崦落晖,未张于锦绘;东乌炎彩,先布于氍毺。’世传唐元宗有诗云:‘双扉起岩石,尘客过应稀。千古掩不得,从教云夜归。’”
“石屋:有二,与张公舍不远,常有阴云怪风生于昼,俗谓徐、五二仙修炼之所。”
“生仙山:在县(于潜县)南三十里,天师张道陵生于此山之西,因以名之。今集仙观即基宅基,旧名生仙观,山下有炼丹井,尚存。”[29]
南宋道经中亦有关于张陵出生于天目山的记载。南宋谢守灏《混元圣记》曰:“初陵(文中小字注)[后名道陵字辅汉]以光武建武十年甲午正月十五日生于余杭之天目山,七岁能诵《道德经》,后为书生,博综五经,通河洛象纬之文章。帝元和二年乙酉,以博士召不起,时年五十二……(文末小字注)[已上见《天师传》及《蜀图经》]”[30]
从《混元圣记》小字注看,其称张陵生于天目山似有所本,当出于宋代能见到的张天师传记的一个版本《天师传》。南宋志磐《佛祖统纪》亦引《天师传》的文字,但同书卷一引其文时称作《天师家传》,则此处《天师传》亦是《天师家传》。
元初钱塘羽士邓牧撰《大涤洞天记》,卷中“天目山”称:“《太平寰宇记》云:天目山高三千九百丈,周五百五十里,多美石甘泉,有数百年古木。山上两湖若左右目,故名。古有东山铭,略曰:‘列岳霞上,标峰雾里,翠滴烟峦,名不可纪。’有蛟龙池,上中下三潭,源脉相接,徐伍仙故居在石室峰西,又汉天师举家于此上升,兹盖天柱之鼻祖,而钱塘所谓龙飞凤舞又其云仍也。”[31]邓牧乃宋元间人,此书成于大德九年(1305年),此书称张陵居于西天目山出自北宋初之《太平寰宇记》,则此处所记与《混元圣记》所记相同,皆是有所本的。《天师家传》的撰写时间不详,而《太平寰宇记》则撰于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976—983年),则张陵出生于天目山的记载可明确上推至宋初。由于唐前的地方史志没有被很好地保存,所以我们无法进一步清楚地了解到张陵出生于天目山是否还可以找到更早的文献记载。
关于天目山,《云笈七签》卷二十七,唐司马承祯的《天地宫府图》将其列为三十六小洞天之一,曰:“第三十四天目山洞,周回一百里,名曰天盖涤玄天。在杭州余杭县,属姜真人治之。”[32]但到了杜光庭的《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中,名称有了变化。《名山记》之《三十六洞天》曰:“天柱山,大涤玄盖洞天,一百里,在杭州余杭县天柱观。”[33]唐初的“天目山洞”至唐末变成了“天柱山”,在唐初司马承祯的《天地宫府图》中,“天柱山”属七十二福地中的第五十七福地,《天地宫府图·七十二福地》曰:“第五十七天柱山,在杭州于潜县,属地仙王伯元治之。”[34]而到杜光庭的《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可能由于天柱山成了三十六洞天之一,故七十二福地中已无天柱山的名称。
《天地宫府图》虽然是唐司马承祯所撰,但其必有来源,如在《天地宫府图·十大洞天》中曰:“第三西城山洞,周回三千里,号曰太玄惣真之天,未详在所。《登真隐诀》云:疑终南太一山是属,上宰王君治之。”[35]梁陶弘景时已不明其所在,而用“疑”字,则说明《天地宫府图》来源甚早。也就是说在南北朝时期,天目山为三十六洞天之一,直到唐初,尚以其说为是,而后地点相近之天柱山声名鹊起,故天目山洞天之名被天柱山大涤玄盖洞天所替代。从以上讨论来看,我们不得不对天目山在南北朝以前受重视的原因进行思考,或许它与张天师出生地有关。
《神仙传》称:“陵年五十方退身修道,十年之间已成道矣,闻蜀民朴素可教化,且多石山,乃将弟子入蜀,于鹤鸣山隐居。”[36]就是说,张陵修道约十年后,方才入蜀。这一说法也见于南唐陈乔《新建信州龙虎山张天师庙碑》,曰:“天师姓张氏,讳道陵,字辅汉,沛国丰人也。……初杖策以游吴,忽拂衣而向蜀。”[37]文中称张天师陵,先游于吴地,而后入蜀。张天师入蜀之前既然在东部活动约有十年之久,应该会留下一定的遗迹和传说。有学者甚至认为“太上老君与张道陵天师在蜀地神遇和神授的关系,实际上是在东部传统的影响下得以确立的”[38]。也就是说,张道陵除四川外,还在东部留下了关于其修道的遗迹和传说,从而影响了后世张道陵“天师”地位的形成。
南唐沈汾《续仙传》中,亦有张天师的传说:
酆去奢,衢州龙丘人也,家于九峰山下。少入道,游学道术,精思忘疲。年三十余,便居处州松阳县安和观,即叶静能故乡学道之所。而观北五里,有茅山,高五十余丈。相传云:“汉张天师及叶静能皆居此山修道。”……人为之构屋及造堂宇,设老君,写张天师像及叶静能真景,朝夕焚修朝礼。[39]
五代时处州即现浙江丽水市,而松阳在其辖下。文中提到的叶静能与叶法善同出浙江松阳县的叶氏道教世家,同时出现于高宗、中宗朝。在710年睿宗复位的宫廷政变中,叶静能因参与了韦皇后一党的阴谋活动而被诛杀,道士叶法善则积极襄助玄宗李隆基举事而立下大功,被封为国师。此文中的茅山当非江苏的茅山,此茅山是距叶氏家不远的茅山,此茅山多被称为卯山。《神仙传》尚有“初,天师值中国纷乱,在位者多危,退耕于余杭”[40]的说法,可知张天师在浙江的传说是多处流传的,虽然尚未有确切的证据证明,但从种种线索来看,张天师出生于天目山的传说起源甚早,并非毫无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