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2012年11月29日,在国家博物馆,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深情地阐述了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2013年3月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多次提到中国梦,他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而且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走好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2013年6月7日习近平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会晤美国总统奥巴马时指出,“中国梦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与包括美国梦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这些讲话深刻阐明了中国梦的内涵和本质特征,把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把握提高到了新水平,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境界。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紧密结合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生动实践,深入研究思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国梦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准确把握中国梦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推动事业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我们更加自觉地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一 写作缘起

说起中国梦,许多人自然会想到美国梦、欧洲梦等这些与地区或国家有关的梦的说法。这样的说法到目前还比较少,尽管这并不代表它们没有梦,在中国梦提出之前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美国梦和欧洲梦。打开网页一查,出乎意料的是,百度给出的“美国梦”的定义与我们日常理解的似乎不太一样,百度上是这样描述的:“自1776年以来,世世代代的美国人都深信不疑,只要经过努力不懈的奋斗便能获得更好的生活,亦即人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勤奋、勇气、创意和决心迈向繁荣,而非依赖于特定的社会阶级和他人的援助。两百年来,‘美国梦’一直激励着世界各地的青年人来到这片土地创造自己的价值,美国也因此成为全球成功人士的摇篮。”梳理一下百度关于美国梦的解释,美国梦其实就是人们相信只要通过自己的不懈奋斗就能获得成功的梦想,自信、努力加成功构成了美国梦的核心内容,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也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原因(努力)导致结果(成功)而且一定要相信这一逻辑。这样,美国梦似乎不是美国人或美国独有的梦,而是所有相信努力会取得成功的人的梦想。

欧洲虽然不是一个国家,但欧洲是资本主义发展最早也是最快的地区,许多发达国家都集中在这里,所以人们自然把欧洲当作了理想之地,当成了成功人士的摇篮。而且,美国一个名叫杰里米·里夫金的作家写了一本《欧洲梦——21世纪人类发展的新梦想》,作者通过与美国梦进行比较来介绍欧洲梦,以理论的形式把欧洲梦介绍给了世界。比如“美国梦强调经济增长、个人财富和独立自主。新的欧洲梦则更加关注可持续发展、生活质量和相互依赖。美国梦效忠于工作伦理。欧洲梦更加协调于闲适和深度游戏。……”[1]况且,写这本书的人不是欧洲人而是美国人,人们自然而然就相信它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了。

在此我们不去进行美国梦和欧洲梦孰优孰劣、孰好孰坏的价值判断,我们提到美国梦和欧洲梦是为了能够给中国梦提供一些可供借鉴和学习的东西,提供一些研究中国梦的视角、方法和思路。每个国家都有梦,真正的美国梦也不是全世界人的梦;但每个国家的梦都不会完全相同,既不会有完全相同的内容,也不会走完全相同的道路来圆梦。美国梦不同于欧洲梦,自然中国梦也有别于美国梦和欧洲梦。况且,我们国家之所以能发展到今天,能取得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归功于我们党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科学态度,从中国国情出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二 写作背景

(一)国内背景

1.中国梦的提出给了我们研究的必要

古往今来,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从来不乏梦想,从国家层面的统一梦、富强梦到社会层面的和平梦、和谐梦再到个人层面的小康梦、幸福梦无不贯穿于历史发展的始终。这种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会有不同的内涵和表述。如古代人民所期望的无战争、无劳累、无饥荒的“小康”之梦,古代战乱时期、分裂时期的“和平”之梦、“统一”之梦,近代殖民时期和内战时期的“独立”之梦、“解放”之梦,新中国建设时期的“工业”之梦、“现代化”之梦,邓小平提出的“小康社会”之梦,等等。不同的梦代表了不同的时代,也反映了不同的心声。但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用一个具有概括性、适用性、满足性极强的梦来统一各种各样的梦是凝聚中国力量、统一中华精神的大事,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地提出的“中国梦”实现了这一历史任务,它把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统一了起来。所以,在中国梦提出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有必要研究全面小康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国梦之间的辩证关系和逻辑联系。

2.发展中的问题需要发展来解决

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一直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改革开放所释放出的巨大经济活力和能量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继续进行,人们越来越发现社会存在的许多问题已经不得不放在桌面上来谈了,许多人甚至开始怀疑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性。成就是明显的,问题是突出的。改革开放进行到现在,人们感到困惑: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但却导致了中国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社会不公平现象越来越严重,这种鼓励“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是否与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发展目标相一致以及如何看待和解决先富与共富的矛盾需要我们在小康社会和中国梦的关系中寻找答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各种所有制共存是否会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性质以及如何在保持社会主义经济性质不变的情况下进行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需要小康社会和中国梦的指引;当今腐败问题严重,影响了社会对党、对国家、对政府的信任,扫清现代化建设之路上的腐败障碍,构建一个政治清廉的国家既是政治现代化的要求,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梦的政治保障和基本内容;等等。

3.发展依然是我国的硬道理

我国虽然是世界上第二经济大国,但更是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经济总量除以人口总量,即人均GDP依然很落后,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还比较低;再加上地区发展差异大,贫富悬殊严重,以及国内外敌对势力对我国的不断侵扰和破坏,使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梦的任务还很艰巨。所以,只有加大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步伐,通过努力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梦来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才能解决好这些问题。

(二)国际背景

近年来中国经济的腾飞和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疲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使许多国家开始探索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秘密,有人甚至还发明了“中国模式”、“北京共识”等专用名词。“美国在全世界的声望和影响力在流血,而中国则二者兼收。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自冷战结束后,它就进入繁荣盛期,成为华盛顿自由市场和民主模式之外的第一个全面成熟的选项。随着美国模式失去光彩,中国模式开始焕发出新的光泽。”[2]如果说中国经济的发展具有独特模式的话,那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下的小康目标和中国梦。这种模式能否成为全世界可资借鉴的东西呢?其实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当今资本主义的命运和社会发展的规律;二是中国梦能否引领世界梦。资本主义社会虽然辉煌一时,但终究不是最理想的社会制度,资本主义消亡后,人类才能消灭经济剥削和压迫,才能进入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而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它最终要发展为共产主义社会。如果理解了这样的历史逻辑,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大国,理应为世界意识形态的发展起引领作用,中国模式也就可以为后进国家的发展进步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东西。这样,中国梦与“世界梦”之间的关系也就越来越密切了。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自身无法消除的伤痛,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引起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再一次证明了这一点。表面上辉煌的资本主义其实百病丛生,许多人重新拾起马克思主义,希望从马克思的《资本论》中寻找答案。人们不禁会反思资本主义为什么会是这样、资本主义本身能否摆脱经济危机的怪圈、如果摆脱不了世界将向何处发展等问题。在反思资本主义的同时,人们把注意力转向中国,转向社会主义。

此外,当今世界并不是到处欣欣向荣、衣食无忧,许多地区和国家依然很贫困,许多人依然挣扎在饥寒交迫的生死线上,欠发达地区依然面临着许多生存问题,加速世界现代化建设、解决生存和发展问题依然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任务,更何况我们还有全世界共同富裕这个更为艰巨的任务。而且,当今世界并不太平,许多地方战乱不断,恐怖袭击和其他暴力犯罪时有发生,资本主义强国对弱小国家的经济掠夺、政治压制、军事威胁等不正义现象大量存在。解决这些世界难题,建立一个和平正义和繁荣发展的世界新秩序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作为社会主义大国的中国,要通过增强自己的综合实力为世界的和平和发展做出贡献。

三 研究内容

本书紧紧围绕构建中国梦这一主线,较为系统地梳理和阐释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国梦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辩证关系,并就每一个阶段的目标内涵、实践要求、测度指标,探索性地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本书认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构建中国梦的基础,实现两个百年目标意味着中国的发展水平将登上两个新台阶,为中国梦的实现铺平道路。

1.本书探讨了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性质和要求,规划了测度指标。本书认为,小康社会的性质是全面的,不再仅限于物质生活和水平,而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法制等在内的全面小康。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不仅要有过程,还要有结果。小康社会已经经历了漫长的建设过程,现在应该是出成果的阶段,是最后的实现阶段和验收阶段。全面小康社会是否实现需要对其进行测度,测度需要指标体系。要紧密结合实际,完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定好“风向标”,用好“指挥棒”,为此本书提出了六大测度指标。

2.本书简要梳理了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过程和重要成果,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释了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和实践要求。我们认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承前启后的关键阶段和重要环节,必须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果,着力推进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着力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着力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3.本书对中国梦的含义和特点、实现中国梦的基本路径、衡量中国梦的测度指标等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和论证。我们认为,在了解和把握中国梦的内容后,围绕如何构建中国梦、如何实现中国梦及中国梦能否实现或实现快慢的问题,采用科学的方法,选择一条适合中国梦实现的路径显得十分重要。衡量中国梦需要探索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没有指标体系,我们无法知道我们的梦在未来是否实现。虽然这是未来的事,但现在必须得规划好、设计好,为此本书从10个方面对实现中国梦的测度指标进行了阐述。

总之,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国家的、人民的,也是世界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的昨天,正可谓“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华民族的今天,已经是“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华民族的明天,必将是“长风破浪会有时”。

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我们会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只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作为最高追求,矢志不渝,团结奋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一定能够实现。


[1] [美]杰里米·里夫金:《欧洲梦——21世纪人类发展的新梦想》,杨治宜译,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第5页。

[2] 唐晓:《欧美媒体对“中国模式”的评价及其启示》,《外交评论》2010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