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研究目标、方法与基本内容

一 研究目标与基本思路

农业生产作为一类重要的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呈现明显的集聚倾向,具有明显的集聚经济效应,在本质上是一种空间外部性,但其根本源泉在于分工及其深化。因此,基于直观观察到的中国农业生产的地理集聚现象,本书旨在细致梳理产业地理集聚理论的基础上,构建分析产业地理集聚的理论模型和分析框架,从理论上剖析农业地理集聚的分工源泉和空间外部性机制,从实证上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区域分工与地理集聚特征及其变化趋势进行刻画和描述,并建立空间计量经济模型揭示和实证检验中国农业地理集聚的影响因素。这就是本书的研究目标。

为实现上述研究目标,本书遵循以下研究思路:首先,依据“分工—空间外部性”线索,对产业地理集聚理论进行细致梳理,构建产业地理集聚研究的“分工—空间外部性”理论模型和分析框架,为农业地理集聚研究中的理论框架构建和实证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撑。其次,在对产业地理集聚理论有了基本的认识和把握之后,运用所建构的理论模型和分析框架对农业地理集聚的分工源泉和空间外部性机制进行理论分析。然后,将上述理论模型和理论分析应用于实际,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区域分工(地区专业化特征及其变化趋势)、地理集聚现状及其变化趋势进行实证研究,并建立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实证检验与分析影响中国农业地理集聚的主要因素。最后,总结本书的主要研究结论,并据此提出促进中国地区专业化和地理集聚加快和健康发展、优化中国农业生产空间布局的政策建议。

二 研究方法

1.文献阅读、理论归纳的方法

在总揽国内外关于产业地理集聚和农业生产空间布局变化的现有理论和实证研究文献基础上,厘清相关文献研究的逻辑脉络,系统梳理相关文献研究的异同和命题,构建应用于研究农业地理集聚“分工空间外部性产业地理集聚”的理论模型和分析框架。

2.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运用所构建的理论模型和分析框架对农业地理集聚进行系统和全方位的理论剖析。在理论分析和文献研究基础上,运用一般统计方法、空间统计方法和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对相关问题进行实证分析和解释,以求整个研究更为严谨和更具说服力。

3.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纵向考察与横向比较相结合的方法

从纵向的历史视点切入,分阶段系统考察中国农业生产地区专业化和地理集聚的变化趋势,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阶段或者某个时点上不同地域层面和不同农产品的生产空间布局模式及其特征展开横向对比分析。

4.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

这是人文科学研究中不可缺少的思维手段,本书研究将采用分析和综合、归纳和演绎、历史和逻辑等逻辑思维方法。中国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农业经济高速增长的历史提供了足够长时间维度的研究资料,为本书研究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提供了可能。

三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结构框架

基于上述研究目标的界定和提出的研究思路,本书研究的基本内容包括导论,共分为九章,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章是导论。主要介绍研究背景和意义,确定研究对象,说明数据来源和空间单元,提出研究目标、基本思路、研究方法和基本内容。

第二章是文献综述。对国内外关于农业产业集聚、农业产业集群、农业生产空间布局变化的相关文献进行分类梳理,并作扼要述评。

第三章是理论模型和分析框架的构建。首先,从斯密定理、杨格定理、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分工与专业化理论出发,揭示产业地理集聚研究的逻辑起点;其次,对新古典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和新经济地理理论三种区域分工—贸易理论进行细致梳理,揭示区域分工与贸易以及产业地理集聚之间的必然联系;再次,以马歇尔提出的空间外部性理论为出发点,对相关产业地理集聚理论中的分工、空间外部性与产业地理集聚之间关系的思想和内容进行整理和归纳,揭示空间外部性的金融外部性和技术外部性来源,以及它们与产业地理集聚之间的逻辑联系;最后,提出本书构建的理论模型和分析框架。

第四章是对农业地理集聚与分工之间关系进行理论分析。本章将从“斯密猜想”的命题出发,一是论述农业分工的有限性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二是揭示分工是农业经济增长和规模报酬递增的根本源泉;三是从理论上分析分工与农业地理集聚之间的关系,认为,分工是农业地理集聚的根本源泉,农业地理集聚是农业分工深化的空间组织形态,农业地理集聚主要从扩大农业市场广度和增加农业市场深度两个方面实现农业分工利益和分工效率改善。

第五章是农业地理集聚的新经济地理理论分析,并构建农业地理集聚的影响因素模型。首先,基于杜能的土地利用模型,揭示运输成本在农业地理集聚中的重要作用;其次,基于D-S的垄断竞争模型和克鲁格曼的中心—外围模型,分析农业地理集聚的形成条件;最后,构建包括空间外部性在内的农业地理集聚的影响因素模型。

第六章是对中国农业生产地区专业化的现状及其变化趋势的实证研究,以反映和刻画中国农业生产的区域分工状况,并将该因素纳入中国农业地理集聚的影响因素模型进行实证检验。不同于以往研究,本章从产业和地区两条路径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农业生产地区专业化状况展开综合考察。首先,介绍所采用的测度指标;其次,基于计算出来的地区专业化系数和产品地方化系数,对中国农业生产地区专业化的产业特征及其变化趋势、区域特征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得出主要结论和政策启示。

第七章是对中国农业地理集聚的现状及其变化趋势的实证研究。不同于以往研究,本章综合采用一般统计方法与空间统计方法,从产业和地区两条途径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农业地理集聚状况展开实证分析。首先,介绍基于一般统计方法和空间统计方法的相关测度指标;其次,基于2010年的相关指标计算结果,从多个角度和层面来考察中国农业及主要农产品的地理集聚现状和特征;再次,对中国农业地理集聚的空间自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然后,揭示中国农业地理集聚的变化趋势;最后,得出主要结论和政策启示。

第八章是对中国农业地理集聚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本章将主要基于第五章中所建立的农业地理集聚的影响因素模型,通过建立空间计量经济模型来实证检验与分析中国农业地理集聚的主要影响因素。首先,提出理论假说与变量设置;其次,介绍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及其估计技术,并设定用来分析中国农业地理集聚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再次,对所建立的空间计量经济模型进行估计,并就估计结果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得出主要结论与政策启示。

第九章是研究结论、研究展望和政策建议。首先,对研究的主要结论、研究进一步发展的方向进行总结;然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一些促进农业生产空间布局合理化和进一步优化的政策建议。

本书研究内容的逻辑脉络及结构框架如图1-1所示:

img

图1-1 本书研究内容的逻辑脉络及结构框架


[1]不同理论模型对第一自然因素和第二自然因素的强调程度不同,比较优势理论强调第一自然因素的作用和影响,新经济地理理论强调第二自然因素的影响,新贸易理论则强调两类因素的共同影响。

[2]为了叙述上的方便,本章都以省区代指省级行政区,包括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3]若没有特殊说明,在本章中的农业主要是指包括粮食、棉花、油料、糖料、蔬菜和水果的农作物种植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