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内外发展

20世纪20年代,美国出现了人类生态学说,建议把自然生态的一些原理应用到城市管理当中,倡导城市生态文明。1948年出版的《沙乡年鉴》把土地、水、植物和动物看作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认为人不应该是自然的主宰,提倡农业生态文明。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发生的一系列环境污染事件,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关注,国际环境保护运动随之开始兴起。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人类对自身与自然关系的反思迅速升温,可持续发展思想已经萌芽。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蕾切尔·卡尔逊在4年调查的基础上出版的《寂静的春天》一书,吹响了现代环境保护运动的号角。1972年,罗马俱乐部第一份报告《增长的极限》出版,用动力学的方法研究得出,经济增长与地球承载力之间存在矛盾,世界将会面临严峻挑战。1972年的联合国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标志着全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觉醒,成为世界环境保护史上第一个路标。会议上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首次宣示了对人类环境问题的共同认识和共同原则,是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一项重要文件。70年代以后,日、美、德等一些发达国家开始发展循环经济产业,从末端治理到高效利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社会发展与有限资源之间的矛盾。1976年美国首次制定了《固体废弃物处置法》。1990年美国加州通过了《综合废物管理法令》,要求通过源削减和再循环减少50%废弃物。1996年德国颁布实施了《循环经济与垃圾处理法》,把垃圾处理提高到发展循环经济的高度。生态社会主义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是西方生态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潮相结合的产物。20世纪80年代,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思考超越了狭隘的生态学范畴,生态运动成为集环保、和平、持续为一体的全球性政治运动。1981年,罗马俱乐部发表了第11份报告《世界的未来——关于未来问题一百页》,强调彻底改变人的思想和立场,建立一种领先于阶级意识和民族意识的“人类意识”。1981年,美国农业学家、思想家莱斯特·R.布朗发表了《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论述了系统的可持续观,倡议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198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法国学者编撰的《新发展观》一书,指出了经济发展不只是数量上的变化,新的发展是“整体的”、“综合的”、“内生的”。1983年11月,联合国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ECD)。1984年10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召开首次会议,提交了《从一个地球到另一个世界》的报告。1987年,又提交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第一次赋予了可持续发展明确的内涵,标志着可持续发展观的正式形成。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地球首脑会议”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第一次将可持续发展战略由概念落实为全球行动。至此,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共识。2002年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的第十届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峰会,全面审议《21世纪议程》执行情况,重振全球可持续发展伙伴关系。2005—2006年,欧盟出台全球最严格的“双绿指令”——限制使用六种有害物质指令;关于报废电子设备的指令。200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正式制定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巴厘岛路线图”,对全球迈向低碳经济具有里程碑的意义。2008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低碳经济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并正在成为新的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2009年底召开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旨在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以此来遏制全球气候变暖,促进经济发展模式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产业向生态化转型。

自古以来,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精神是解决生态危机、超越工业文明、建设生态文明的文化基础。20世纪90年代,我国政府在《中国21世纪议程》中,指出必须转变人与自然界相对立或以人为中心的文化观念,建立健全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机制,随后又陆续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促进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计划或措施,包括《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生态工业或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生态城市建设、绿色标志与环境标准认证、节能减排等。邓小平作为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虽然没有直接使用和阐释“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但他关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思想及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的思想,都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内涵。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根据世界发展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1999年,海南省在全国率先制定的《海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开创了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先河。江泽民“七一”讲话简要论述了要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已经提到重要议程,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

之后,中国总结20多年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并汲取其他国家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于2003年召开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2004年,中央人口与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锦涛指出应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在全社会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工作。随着循环经济已成为全球发展大趋势,以及发达国家循环经济的普及,我国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已于2005年开始启动,并专门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2006年,《“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了环境保护的主要目标。国务院召开了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强调要做好新形势下的环保工作,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十六届六中全会又制定了构建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战略。同年12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时,胡锦涛强调要加快建设两型社会,努力提高生产活动的循环化、生态化水平。温家宝在200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把能源消耗作为从宏观经济层面衡量经济增长的一个准绳,也标志着我国开始将环境要素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这也是中国朝着“绿色GDP”建立迈出的第一步。2007年7月,环保总局与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了《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扩大绿色信贷,对有环境违法行为的企业拒绝发放贷款。此后,党的十七大报告正式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目标,并对科学发展观做了深刻和详细的阐述。2008年政府机构改革把1998年设立的国家环保总局升格为环境保护部。从2008年起,中国地方省级官员将开始向中央上交节能答卷,如果成绩单未能及格将面临问责和“一票否决”。这是中央对节能减排工作最严厉的考核,“一票否决”,彰显国家节能减排的决心。为实现“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目标,国家将实施9项环境保护重点工程,未来5年全国环保总投入预计将达到113万亿元。这对于全面建设生态文明有着重大意义。2009年,中国政府对世界宣布碳减排目标: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在12月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温家宝就中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立场、主张和举措做了全面阐述,展示了我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上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路径进一步明确,云南省和湖北省率先出台生态文明建设指导文件,云南省编制了《七彩云南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湖北省推出了《关于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2009年,广东省深圳市和山东省聊城市率先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市目标,并制定相应规划,力图通过建设生态文明市,使得城市品位和内涵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并将其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从过去的“三位一体”拓展并完善为“五位一体”,符合中国当前和今后发展的实际,同时也对旅游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党的十八大为旅游业的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以推动旅游业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旅游资源多样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便利化、市场国际化,建设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使旅游业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紧紧围绕“五位一体”的总布局,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工作,通过促进旅游业科学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