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学研究(2014年第1辑·总第3辑)
- 湖南省湘学研究院主办
- 1727字
- 2021-03-30 08:27:25
三 “调整时期”的调查研究与认识成果
为了克服困难,走出困境,从1960年冬到1965年进行了为期五年的调整。五年调整时期,既是在一定程度上纠正“大跃进”所犯错误的过程,也是重新思考和认识社会主义的过程。在进行调整和纠正错误的过程中,毛泽东又形成了一系列有价值的新观点,从而把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又向前推进了一步。这一时期的认识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才能更好地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
1957年以后我们所犯错误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主观主义,急于求成。为了纠正“大跃进”运动以来的一系列错误,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决定首先从解决思想路线入手,认真进行调查研究。1960年6月,毛泽东作了题为“十年总结”的报告,着重从认识论上总结了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1958年以来的经验教训。他说,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我们要以第二个十年时间去调查它,去研究它,从中找出它的固有的规律,以便利用这些规律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服务”[18]。在毛泽东和党中央的积极推动下,从1961年春开始,在全党迅速兴起了一场调查研究的热潮。正是这场调查研究,成为60年代初我们党的工作发生重要转变的思想先导。通过认真而广泛的调查,党中央和毛泽东不仅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而且为调整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形成社会主义建设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创造了条件。
(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要求,经济建设的规模、速度必须从国情出发,按照国民经济内在的比例关系搞好综合平衡
在调整时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社会主义又有了新的认识,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强调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要求。认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来改变和完善生产关系,使其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成为可能。但这种改变和完善,只能在客观的生产力发展确实提出要求时才是正确的。如果不考虑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要求,仅凭主观想象和良好愿望,盲目地追求生产关系的改变,就会给生产力的发展造成严重的破坏。二是强调经济建设的规模、速度必须从国情出发。如果不顾客观条件,企图“一天等于20年”,这在实际上是不可能办到的。三是强调必须按照国民经济内在的比例关系搞好综合平衡。而要搞好综合平衡,首先要处理好农、轻、重的关系。
(三)在中国,至少需要用100年的时间,才有可能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50年代末,我们对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间的设想上虽提出了“相当长”的概念,但基本上是把它限定在10年、20年或再多一点时间的框子里。在反思“大跃进”的教训时,意识到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强国不是短时间所能办到的。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毛泽东1961年9月曾说:“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在中国,五十年不行,会要一百年,或者更多的时间。”[19]他还说:“中国的人口多、底子薄,经济落后,要使生产力很大地发展起来,要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没有一百多年的时间,我看是不行的。”[20]毛泽东提出的用10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现代化的设想,是后来形成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至少需要100年时间的基本依据之一。
(四)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制度,没有民主集中制就不能建设社会主义
为了通过党内正常的民主生活来总结“大跃进”以来党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毛泽东在“七千人大会”上特别突出地强调了民主集中制问题。第一,强调没有民主集中制,就不可能正确地总结经验并制定出好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出:“克服困难,没有民主不行。当然没有集中更不行,但是,没有民主就没有集中。”因为“没有民主,就不可能正确地总结经验”。“没有民主,意见不是从群众中来,就不可能制定出好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办法。”[21]第二,强调发扬民主,就是要让群众讲话,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要实行“三不主义”,即“不抓辫子、不戴帽子、不打棍子,目的就是要使人心里不怕,敢于讲意见”[22]。
但是在“七千人大会”结束后不久召开的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上,毛泽东关于阶级斗争问题的“左”倾观点又有了新的发展,并为后来“文化大革命”的爆发做了理论上的准备,从而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经历了一个极为艰难和曲折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