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论交三世旧通家”

陈寅恪曾在《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中自言:“寅恪平生为不古不今之学,思想囿于咸丰、同治之世,议论近乎湘乡、南皮之间”,由此可见曾国藩、张之洞对其政治观念、思想资源及立学之本的濡染。曾国藩与陈寅恪对近世文化的判断是一脉相承的:曾氏批驳否定儒家文化的太平天国运动,“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以痛哭于九原!凡读书识字者,又乌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32]陈寅恪也认为,“近数十年来,自道光之季迄乎今日,社会经济之制度以外族之侵迫,致剧疾之变迁,纲纪之说,无所凭依,不待外来学说之掊击,而已销沉沦丧于不知觉之间。”[33]如此,曾国藩就将捍卫政统的军事行为赋予了卫道的文化意义,陈寅恪也从护卫文化的角度阐释了王国维的殉身之举。他们都在文化忧患意识的冲击下生发出文化本位主义的认同感,并为之践行不已。而更晚一些的陈寅恪还受到西方现代性的浸渍。因此,其文化观念“既有曾国藩的影子,也有散原老人的心事,同时也暗合德国思想家韦伯关于‘心志伦理’与‘责任伦理’价值中立、各安其位的思想”[34]

据传被曾国藩篡改的《李秀成供状》,引发了陈寅恪及曾国潢后裔曾昭燏的共同兴趣。夏鼐曾记录,他在1936年1月30日与曾昭燏有过一次讨论,“与曾君谈起忠王供状,据云尚藏其家中,近已改存上海银行保险库中,陈寅恪先生曾托人接洽由清华出款千元影印,已有成议,后来不知如何作罢。”[35]曾昭燏对李秀成颇为关注,有《读李秀成自述手迹》四绝存世,其日记中有数条“读《忠王李秀成自传》”的记录。1961年1月11日,她还感叹道:“连日读太平天国史,有感于忠王李秀成之忠义感人,深惜其不生于今时也。”[36]1963年1月1日,到广东考察的曾昭燏“至陈寅恪表兄家,看到六嫂及侄女美媛,同六嫂谈半小时余,同往中山医院二院看寅恪表兄,谈各家表兄弟姊妹少年时事及现在情况,甚欢,十一时五十分归”[37]。之后,陈寅恪有诗《病中南京博物院长曾昭燏过访话旧,并言将购海外新印〈李秀成供状〉,以诗纪之》,可见二人就李秀成作过交流。

其实,曾昭燏与陈寅恪早有声息传通。据《夏鼐日记》(1936年4月1日),李济、曾昭燏、俞大纟采等在欧洲留学时谈论过陈寅恪的轶事,谈及陈“呆头呆脑”,宴会时“央求排座位的人,不要将他排在女人旁边”[38]。1936年6月9日,曾昭燏致函傅斯年时说道:“但我知道学梵文的,中国已经有了,陈六哥和许地山就是有名的。”[39]1940年2月20日,在云南考古的曾昭燏致信陈寅恪,并请教文字方面的问题,28日“得寅恪表兄一信,云:‘剑川元代冲霄五墓砖上之文字(拓本系李霖灿君寄来者)似是密宗婆罗尼咒’”。1962年8月1日、2日,曾昭燏日记有“读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条。曾昭燏还充当过陈氏兄弟之间的信使,1963年2月8日,她写信给陈寅恪之妻唐筼,告以陈方恪近况。同期,到浙江省博物馆交流的曾昭燏曾至九溪牌坊山拜谒了陈三立及陈师曾之墓。

1965年春,陈寅恪听闻曾昭燏自杀的噩耗后悲赋:“论交三世旧通家,初见长安岁月赊。何待济尼知道韫,未闻徐女配秦嘉。高才短命人谁惜,白璧青蝇事可嗟。灵谷烦冤应夜哭,天阴雨湿隔天涯。”(《乙巳元夕前二日始闻南京博物院院长曾昭燏君逝世于灵谷寺,追挽一律》)有学者将曾昭燏与陈寅恪作过比较,“她与当时另一位知识分子似有颇为相同的命运,那就是我国当代的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陈先生也是清代官宦家庭出身,在国内外受过良好的教育,他的学术成就极为社会所尊重,但在‘文革’期间被迫害致死。曾、陈二人都以做学问为一生,都有着旧中国知识分子那种‘清高’的思想;他们都热爱祖国,尊重中国共产党,但由于个人家庭出身和所受的教育所限,很不适应当时的环境,再加上一些左倾思想给予的‘刺激’,因此酿成生命的悲剧,遗憾终生”。[40]这种笼统而浅表的对照值得商榷,但也道出某些历史的本质,家族文化的基因让他们与非议、毁灭文化的社会语境矛盾不断,最终满含无尽的遗憾离开人世。

先后任南京博物院副院长、院长的曾昭燏与陈方恪往来更多。陈方恪充当《江海学刊》副主编期间常向胡小石、曾昭燏等约稿。查阅《曾昭燏文集·日记书信卷》,涉及陈方恪的记录超过50条,内容大致可分为:

同游与聚餐。他们多在瞻园、玄武湖游览,而且还有个固定的饭局,“方老以外,较固定的有胡小石、李仲融、吴白匋、曾昭燏几位。”[41]

曾昭燏探视生病的陈方恪,如1963年2月7日,“四时往江苏医院看陈七兄,七兄病重,嘱咐许多遗言,为之惨然,留医院甚久。”[42]

陈方恪常到南京博物院参观,他也屡被请去帮助鉴定书画,或协助工作,如“(1954年11月25日)二时省文化局高局长、姚科长等来召开座谈会,讨论陈列计划。到会者:夏庐师、韩儒林、李小缘、吴白匋、朱伯商、李仲融、陈方恪、罗尔纲、王可风等”[43]。“(1959年4月10日)上午周局长、钱静人同志、夏庐师、陈方恪表兄、吴白匋、俞剑华先生来鉴定元明两代江苏人的画,陪之。”[44]

1958年,大陆与台湾关系日趋紧张,鉴于统战的需要,有关部门遂组织有众多亲属迁台的曾、陈二人撰稿或录音,进行舆论宣传,如1958年2月15日,“下午至协商委员会同夏庐师、陈方恪表兄谈话,录音向台湾广播。”[45]“(12月13日)陈方恪表兄来商量对台宣传事。”[46]

潘益民《陈方恪先生编年辑事》有这样一条:“(1961年)南京博物院副院长曾昭燏之侄曾宪洛由于在1956年参与发起编写同人刊物《江南草》,因而成为右派,送去劳教。是年某夜,逃出农场,翻墙进入先生家中,先生不敢收留这位有戚谊的世侄,好言劝其投案自首。曾宪洛离开先生家后便失踪,至今尚无下落。”[47]据曾昭燏1959年8月17日日记,“十时夏庐师来电话,即往其家,陈七兄亦在。知小彬(曾宪洛)于昨夜九时至陈家,稍谈即去。”[48]则可纠其误:曾宪洛夜访陈方恪是在1959年8月16日,也未下落不明,他与姑姑1963年还屡有书信互通。

曾昭燏还记录了1963年她曾与上海博物馆沈宗威谈及陈方恪著作之事,如“(3月19日)沈宗威同志及其夫人来谈陈七兄著作整理事。”[49]

陈寅恪与其他曾家成员的交往也有文字记录存世。1945年春,受目疾困扰的陈寅恪黯然伤作《乙酉春患目疾,闭置病室,偶见海棠一枝,忆北平清华园寓中曾手植此花,今不知如何矣》。曾广珊则有《和寅恪六甥咏海棠感怀原韵》,多劝勉之意。1949年5月,陈寅恪计划赴港,在致友人的信函中,所举保人为“曾昭抡夫人俞大纟采女士,系弟之亲表妹,现在香港师范学院任教”[50]。而吴宓对曾宝荪兴学事迹的了解也是通过“陈寅恪持示《艺芳杂志》一册” [51]知悉的。

综上所述可见,勾勒出曾、陈二氏的因缘关系,不仅在于记录了各个时代两家人之间的迎来送往、诗酒酬酢,尤为关键的是呈现出了近现代历史、文化演变的理路,让后人能够更客观、理性地回到历史现场。

(责任编辑:毛健)


[1] 廖太燕,武汉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2] 陈寅恪:《崔浩与寇谦之》,载《金明馆丛稿初编》,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31页。

[3] 钱穆:《略论魏晋南北朝学术文化与当时门第之关系》,载《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三),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81年版,第199页。

[4] 吴宓:《读散原精舍诗笔记》,载《吴宓诗话》,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291页。

[5] 王维新等修:《同治义宁州志》卷十四(下)《武备志·武事》。

[6] 陈三立:《皇授光禄大夫头品顶戴赏戴花翎原任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湖南巡抚先府君行状》,载《散原精舍诗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846—847页。

[7] 陈宝箴:《上曾相国书》,载《陈宝箴集》卷三十八,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796页。

[8] 胡思敬:《国闻备乘》卷二,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版,第32页。

[9] 赵炳麟:《陈中丞传》,载《广清碑传集》卷十四,苏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74页。

[10] 陈宝箴:《答席廉访书》,载《陈宝箴集》卷三十八,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803页。

[11] 朱克敬著,杨坚点校:《暝庵杂识》,岳麓书社1983年版,第62页。

[12] 简又文:《金田之游及其他》,载《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九十五辑,台湾文海出版社1975年版,第155页。

[13] 《批义宁厘卡委员朱令宽成禀公暇得与陈守宝箴、李生复等读书论古籍资切劘等情》,载《曾国藩全集·批牍》,岳麓书社1994年版,第407页。

[14] 《曾国藩全集》(二九),岳麓书社2011年版,第462页。

[15] 《刘忠诚公遗集(二)》,载《清代诗文集汇编》七一五,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604页。

[16] 陈三立:《皇授光禄大夫头品顶戴赏戴花翎原任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湖南巡抚先府君行状》,载《散原精舍诗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847页。

[17] 《曾国藩全集》(三〇),岳麓书社2011年版,第566页。

[18] 《时务学堂招考示》,载中国史学会编《戊戌变法》第4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493页。

[19] 《郭嵩焘日记》第4卷,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443页。

[20] 易顺鼎:《诗钟说梦》,载梁启超主编《庸言》,第1卷第9号。

[21] 《郭嵩焘日记》第4卷,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635页。

[22] 同上书,第659页。

[23] 同上书,第718页。

[24] 《湘行日记》,《文芸阁(廷式)先生全集》,《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2辑,台湾文海出版社1975年版,第354页。

[25] 王闿运:《湘绮楼日记》,岳麓书社1997年版,第1448页。

[26] 徐一士:《一士类稿》,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89页。

[27] 易顺鼎:《诗钟说梦》,载梁启超主编《庸言》,第1卷第10号。

[28] 《使闽日记》,瞿宣颖辑《长沙瞿氏丛刊》,《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33辑,台湾文海出版社1969年版,第253—254页。

[29] 劳祖德整理:《郑孝胥日记》卷二,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866页。

[30] 王闿运:《湘绮楼日记》,岳麓书社1997年版,第3218页。

[31] 钱仲联:《梦苕庵诗话》,载《民国诗话丛编》(六),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217页。

[32] 《讨粤匪檄》,载《曾国藩全集》(一四),岳麓书社2011年版,第140页。

[33] 《王观堂先生挽词并序》,载《陈寅恪集·诗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3页。

[34] 胡晓明:《义宁陈氏之变论》,《文汇读书周报》2000年11月4日。

[35] 《夏鼐日记》卷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8页。

[36] 《曾昭燏文集·日记书信卷》,文物出版社2013年版,第398页。

[37] 同上书,第459页。

[38] 《夏鼐日记》卷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01页。

[39] 《曾昭燏致傅斯年信》,载《曾昭燏文集·日记书信卷》,文物出版社2013年版,第510页。

[40] 罗宗真:《纪念曾昭燏女士诞辰九十周年暨逝世三十五周年》,载《曾昭燏文集》,文物出版社1999年版,第340页。

[41] 章品镇:《陈方恪的前半身和后半生》,《人物》1988年第3期。

[42] 《曾昭燏文集·日记书信卷》,文物出版社2013年版,第462页。

[43] 同上书,第232页。

[44] 《曾昭燏文集·日记书信卷》,文物出版社2013年版,第345页。

[45] 同上书,第312页。

[46] 同上书,第335页。

[47] 潘益民:《陈方恪先生编年辑事》,中国工人出版社2005年版,第207页。

[48] 《曾昭燏文集·日记书信卷》,文物出版社2013年版,第355页。

[49] 同上书,第465页。

[50] 《陈君葆书信集》,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1页。

[51] 《吴宓诗话》,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2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