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国

130多年前(1875年)的俄罗斯,缘于一家出版商的一个新颖创意:邀约名扬文坛的一批诗人,以一年四季不同月份为题,各写一首小诗,并同时约请当年正声名鹊起的35岁作曲家柴科夫斯基创作12首钢琴曲,以映照这些隽永小诗中所蕴含的俄罗斯季节景观,从而成就了一卷色彩斑斓、笔触精致、境界悠远的“诗乐”篇章,世界音乐史也由此多了一部12首标题小曲集成的钢琴套曲《四季》。虽然与柴科夫斯基作品目录中一些内涵深刻、技法艰深、戏剧冲突激烈并常伴有史诗性内容的鸿篇巨制相比,《四季》仅可算作一部小品集,但却因它能集中体现作曲家精巧的艺术构思、丰富的创作技法、多彩的音响色调,而被誉为用钢琴描绘的俄罗斯风景画。它是50余年柴科夫斯基国际钢琴比赛的规定曲目,是现代钢琴教学与作曲理论教学的典范教材,也是音乐学者经常眷顾的学术研究课题。任红军撰写的这部《曼声弦歌——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钢琴套曲〈四季〉研究》,为“四季”研究文库增添了一份新的成果。

通览全书,我感觉在以下两方面,特色十分突出。

一方面,作者积极践行当前音乐学界所倡导的音乐分析理念,努力追求作品文本的技术分析与其中所蕴含的审美元素及社会内容有机融合。书稿的“中篇”,从“一月”至“十二月”,以统一的文本格式,就作品的曲式结构、音乐材料发展手法、和声特征和调性布局等四个方面进行音乐本体分析,清晰地勾勒出每首乐曲在结构、材料、和声、调性等不同技术层面的宏观建构。在此基础上,书稿的“下篇”,结合诗歌题意,透视音响背后相关文化内涵和社会内容的潜台词。其中“既有作曲家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也有对大自然的赞颂,更表达出勤劳的俄罗斯人民历经生活的艰辛后对幸福生活的渴求”;音响“有质朴的优美、开朗的欢乐,也隐含着淡淡的忧伤”;音乐与诗歌结合,“有情有景,情景交融,充溢着多彩的俄罗斯情调”……这些由音乐本体结构分析支撑的人文内涵透视,使本书具有审美性与专业性的双重品格。

另一方面,将本书选题及其研究内容的广度、深度和所达到的学术水准,置于作者任职师范院校音乐教学与科研的工作环境可以看出,与偏重高精尖选题、追求成果独特性与创新价值的较纯粹音乐学术相比,它更切合作者本职工作所赋予的培养素养全面、能力多元的音乐教育后备人才的责任和使命。也正是这种准确的科研定位,使本书的体例编排与内容呈现具有清晰的学术理念和与之相应的构思逻辑。如本书“上篇”,作者不吝赘述,特意编排“音乐材料的主要发展方法”和“音乐作品曲式分析中的基本概念”两块具有普适意义的知识内容;“下篇”则在“中篇”对12首作品进行“平面分析”的基础上,不避重复之嫌,变换角度再次对“四季”的音乐材料发展手法、旋律创作特色、调性布局特征、典型和声语汇等相关技术内容进行提炼和归纳。之所以如此,我似乎能够体察到作者的良苦用心:针对众多的普通音乐读者(包括作者每天面对的高校学生),选择“四季”这个“旧”题,就是要通过作为音乐学习典范材料的这部精美的艺术品,透视其中技法运用的典型性与技法展示的多样性,引导学习者从感性和理性两方面去体验和理解多声音乐之美及其艺术价值,从中领悟音乐表现技法在经典作品使用中的妙处,由此培养和提升学习者的音乐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音乐艺术,从实践意义上看,充满着经验和技能;从学术意义上看,它又是一门艺术科学,需要对实践成果进行总结和归纳。高等教育中音乐艺术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不能仅仅停留在经验或纯技术层面,只有把它上升到理论和观念的高度,才能使其发挥提高音乐教育水平和推动音乐艺术发展的现实作用。从任红军近十年间的学习经历来看,他于大学毕业三年后重返校园,先后在四川师范大学、北京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完成硕士和国内访问学者等高层次的学习及进修,不断充实、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与人文修养。作为一名地处较偏远城市的综合院校专业教师,任红军基于教书育人与科学研究相互促进的思想认识和事业追求,在音乐艺术与音乐教育学科发展的工作平台,努力积累基础理论、作曲技法、史学、美学、民族音乐学等多学科知识。在承担繁重的日常教学和管理工作的同时,潜心学术,常有研究成果面世,其执着努力的进取精神值得大力弘扬。为此特写上述文字,以表达我对这种孜孜不倦、认真治学精神的赞佩和支持。

2014年5月7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