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沙尼亚

一 概况

正式国名为爱沙尼亚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Estonia)。由其主体民族爱沙尼亚人而得名。“爱沙尼亚人”的称谓可能来源于古波罗的海的“aueist”,意思是“水边居住的人”,因为他们自古就居住在波罗的海的里加湾和芬兰湾一带的滨海地区。

面积4.5277万平方公里。人口134.09万(2007年年底)。

位于欧洲的东北部。北面和西南临波罗的海,南与拉脱维亚共和国接壤,东面与俄罗斯联邦为邻。为一多岛之国,大小岛屿有上千个,占全国面积10%。海岸线长3794公里。绝大部分为海拔50米以下的平原,只有1/10的地区为百米以上的高地。为向大陆性过渡的海洋性气候。因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平均气温2月为6℃,7月为17℃。年降水量600—700毫米,蒸发量少,常有涝灾。河流虽多,但都短小,最长河流皮亚尔努河仅142公里。湖泊占土地面积5%,以楚德湖最大,面积3548平方公里。全国共分15个省,大小城镇共254个。首都为塔林。

现行宪法于1992年6月28日通过,其中确定爱沙尼亚是独立主权的民主共和国。国家最高权力属于人民,独立和主权是至高无上、不可剥夺的。实行三权分立的议会民主制。议会为一院制,共101个议席,任期4年。总统由议会选出。

森林面积211.55万公顷,覆盖率达48%。其他自然资源匮乏,主要矿产有油页岩、磷矿、石灰岩等。

主要工业部门有:机械制造、木材加工、建材、电子、纺织和食品加工业。

农业以畜牧业为主,主要饲养奶牛、肉牛和猪;主要农作物有:小麦、黑麦、土豆、蔬菜、玉米、亚麻和饲料作物。

近几年旅游业发展迅速,外国游客主要以北欧国家为主。主要旅游点有:塔林市、塔尔图市、帕尔努市、萨烈马岛、希尤马岛等。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服务业的发展。

随着周边国家经济状况好转,爱沙尼亚在开拓新市场的同时恢复了与俄罗斯等国家的部分传统市场,自2000年以来爱沙尼亚经济保持增长势头。旅游、过境运输及服务业等支柱性产业持续增长、商品出口的增加、企业开工率的提高,使就业人数得以增长。爱政府为加入欧盟下大力气进行经济立法,规范企业的经济活动,在客观上保证了经济的健康发展。

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为208.57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5554.5美元。货币名称为爱沙尼亚克朗,辅币为分,1克郎=100分。实行与欧元挂钩的固定汇率制。2011年1月1日,加入欧元区。1美元=10.7爱克朗,1欧元=15.6466爱克朗。

总人口为134万人(2008年底),其中爱族有92万,俄族有35.1万人,乌克兰族有2.7万人,白俄罗斯族为1.4万人,还有少量芬兰人。大部分居民信奉基督新教的路德教派(主要是爱沙尼亚人),小部分人信仰东正教(主要是俄罗斯人和白俄罗斯人)。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约为30人,但实际上近1/3的人都居住在首都塔林。

爱沙尼亚语为官方语言。国家机关和地方自治机关的公文处理必须使用爱沙尼亚语。爱沙尼亚语属乌拉尔语系芬兰—乌戈尔语族波罗的—芬兰语支。主要有南北两种方言。北部方言,即塔林方言,是爱沙尼亚文学语言的基础。爱沙尼亚语与芬兰语属同一语支,十分相近,并有不少德语借词。在大多数居民不使用爱沙尼亚语的地方,地方自治机关在处理内部公文时可以依照法律规定的范围和程序使用该地区多数常住居民使用的语言。

2007年在各类学校学习的共有24.4万多人,其中中小学有15万多人,各类技校及职业学校2万8千余人,大学6.36万人。

二 爱沙尼亚民族及其民族国家的历程

爱沙尼亚民族的先民是古代波罗的海东岸的波罗的—芬兰部落。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2000年期间,一些芬兰—乌戈尔部落从乌拉尔和伏尔加河一带北上,来到波罗的海东岸的北部地区。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前1000年期间,又有一些波罗的部落从南方进入波罗的海东岸。前者吸收了后者的成分,逐渐形成了波罗的—芬兰部落。

由于芬兰湾沿岸是西欧前往东斯拉夫人地域的通道,因此,5世纪后波罗的—芬兰部落与东斯拉夫人的联系也随之加强。公元1030—1061年,爱沙尼亚东南部曾处于基辅罗斯的统治下。此后,波罗的—爱沙尼亚部落开始形成一些地域性组织,到12世纪在西欧的史籍中已开始出现“爱沙尼亚”和“爱沙尼亚人”的称谓。然而,13世纪初,当爱沙尼亚人尚未形成自己的民族国家时,爱沙尼亚这片土地就已成为日耳曼人骑士团和斯堪的纳维亚封建主争夺的对象。到1227年,爱沙尼亚北部落入丹麦之手,而波罗的海东岸的大部分地区——从爱沙尼亚到拉脱维亚,都被日耳曼骑士团占领,形成了骑士团统治下的许多封建小国组成的立窝尼亚联盟。从14世纪开始,农村中的爱沙尼亚人就成为日耳曼封建主的农奴,在塔林、塔尔图等城市里的统治阶层也都是日耳曼人。从13世纪开始,在日耳曼骑士团的统治下,爱沙尼亚人皈依了罗马天主教,16世纪随着德国宗教改革的兴起和新教路德教派的传入,爱沙尼亚人又随着日耳曼统治者,成为路德派教徒。

16世纪,波罗的海东岸重又成为立窝尼亚骑士团、斯堪的纳维亚国家以及波兰、俄罗斯争夺的对象。立窝尼亚战争(1558—1583年)之后,爱沙尼亚的北部为瑞典所占领,南部归属波兰,海上的一些岛屿则被划给了丹麦。从1645年开始,整个爱沙尼亚都处于瑞典的统治下。北方战争(1700—1721年)之后,爱沙尼亚的全部和拉脱维亚的北部都并入沙俄。直到十月革命以前,沙俄当局都保留了当地日耳曼人原有的一些特权。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爱沙尼亚曾被德军占领。德国战败后,红军进入。1918年11月曾建立爱沙尼亚苏维埃共和国,但随即于1919年被国内外反革命力量所颠覆。此后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1934年建立法西斯政权。1940年6月,苏联红军进入爱沙尼亚,恢复苏维埃政权。7月,爱沙尼亚苏维埃共和国得以再次建立,并于8月加入苏联。

1941年6月22日德国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爱沙尼亚随即被德国占领,曾被德国划为东方省的一部分。1944年2月,苏军反攻回来,德军败退。此时有数万名爱沙尼亚居民随之逃往德国或瑞典。爱沙尼亚的工农业设施和交通也在德军撤退前被破坏殆尽。战后爱沙尼亚苏维埃共和国在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的人力、物力的支持下,经济得到较快的恢复和发展,成为苏联最发达的共和国之一。爱沙尼亚人在数十年共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民族自我意识得以加强。苏维埃政权在工作中的一些错误也引起了他们的不满。

在1990年3月18日举行的爱沙尼亚最高苏维埃(议会)选举中,主张脱离苏联的“人民阵线”及其支持者获胜执政,3月30日议会通过该共和国向独立过渡的文件。1991年8月22日,爱沙尼亚宣布彻底脱离苏联独立,9月6日由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主持的国务委员会首次会议决定承认爱的独立地位。9月11日我国与爱建交,9月17日联合国接纳爱为联合国成员国。2004年3月29日,爱正式加入北约,5月1日正式加入欧盟,2007年12月加入《申根协定》。

三 爱沙尼亚民族文化的特点

爱沙尼亚本民族最早的文学作品是民间口头创作。其中的一些作品到19世纪才被编写记载下来,其中最著名的有克列茨瓦尔德(1803—1882年)编写的《卡列维之子》,描写了古代爱沙尼亚巨人对人民的敌人以及自然力量所进行的英勇斗争。这部史诗对爱沙尼亚文学发展曾影响很大。克列茨瓦尔德被认为是爱沙尼亚民族文学的创建者。由于从13世纪开始,爱沙尼亚人就处于异族的统治下,本民族的语言文化难以得到发展。最早用爱沙尼亚文书写的著作是1535年出版的路德新教的教义问答。第一本爱沙尼亚文的《圣经》于1739年出版。真正的民族文学则于19世纪才开始发展起来。

18世纪末,现实主义开始在爱沙尼亚文学中迅速发展起来,其主要代表人物是以描写社会问题为主的作家维尔德(1865—1933年)。在此流派中,坦姆萨列(1878—1940年)是全国最闻名的小说家,其主要代表作是描写国内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真理与正义》(1926—1933年)。

爱沙尼亚用民族文字记载的文学只有200年历史,但它植根于古代民间诗歌的深厚土壤。爱沙尼亚最古老的民间诗歌、音乐创作形式与芬兰人和卡累利阿人的古老诗歌有许多相似之处。该地区民间创作特点之一是大部分作品出自妇女之口。至今,爱沙尼亚文坛上的女诗人仍占有显著地位。

在爱沙尼亚文化中除去和芬兰的渊源关系外,还可看到德国和俄罗斯的影响。

(李兴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