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浙江发展的若干问题思考
一 浙江经济发展进入了上中等收入阶段
浙江要谋求新发展,需要了解国际经济走势,更重要的是要吃透省情,立足现实,把握规律,顺势而为。经过改革开放30余年的高速发展,浙江目前正处于一个十分关键的发展时期。总的来讲,浙江正步入工业化发达阶段或说上中等收入阶段,也可以说浙江人民经过温饱小康正由初步富裕小康向基本现代化迈进的转型阶段。
(一)从人均GDP方面来看浙江发展所处阶段
世界银行每年的《世界发展报告》,按人均国民收入(GNP不完全等同人均GDP)对全球200多个经济实体,划分为“低收入经济”、“下中等收入经济”、“上中等收入经济”和“高收入经济”四档。1999年和2007年人均GNP的划分是:
表1 世界银行1999年、2007年按人均GNP对经济体的划分
浙江2008年人均GDP为42214元(6078美元),2009年为44335元(6490美元),2010年为52058元(7690美元),2011年为58665元(9083美元)。如果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浙江经济发展水平属于3706—11455美元的“上中等收入”阶段了。
(二)按购买力平价(PPP)计算来看浙江发展所处阶段
利用市场汇率GDP的国际比较并没有考虑各国间的相对物价差别,而通过购买力平价(PPP)计算各国GDP的努力,能科学地比较各国的物价水平,因而这种比较方法更能体现各国商品和服务的实际生产能力。2008年2月底,世界银行公布了包括中国在内的146个国家和地区国际比较结果。此次购买力平价项目以2005年的物价为基准,认为人民币与美元的购买力平价为1美元相当于3.45元人民币。
据此,2008年浙江人均GDP为42214元人民币,相当于美国的12236美元,2009年人均44335元为12851美元。如果以此来折算,则浙江已开始进入“高收入”阶段了。
(三)按不同历史时期的复利计算来看浙江发展所处阶段
由于不同历史时期的差异与通货膨胀的变化,美元的实际价值也是不断变动的,根据著名经济学家钱纳里计算,1970年的美元实际价值同2008年的美元价值有着巨大差异。按照钱纳里的复利计算法,2008年的浙江人均GDP只相当于1970年的2300美元左右。2008年的人均GDP12236美元,只相当于1970年的2270美元左右(有的讲2380美元)。这样的话,浙江发展水平又属于下中等收入国家的阶段(工业化发达期)。
著名计量经济史学家麦迪森教授提出了一个“国际美元”汇率比较法。这种方法将购买力平价(PPP)汇率与国际价格统筹考虑,先算出一个标准的“国际元”,实际上是与特定年份美元购买力相等的一个货币单位。再将所计算国家货币汇率与此挂钩,进而据以测出具体国家GDP数据。麦迪森教授测算了全球主要经济体自公元元年到最近年份2000多年间人均GDP的历史数据,并使用同一个货币(国际美元)单位进行比较,建立了一个比较数据体系。按照麦迪森(2007)的计算,若以1990年美元购买力(亦即“国际美元”)计算,先行发达国家人均GDP跃上6000美元的大体年份是:
表2 世界各国跃过6000美元的年份、当年水平及最近水平
续表
如果按照麦迪森方法为参照坐标,目前浙江人均收入达到的水平,大约相当于几个工业化发达国家历史上如下阶段:美国,20世纪20年代;西欧法国与德国,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东亚日本,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这两种统计或测算方法,都说明浙江发展水平已进入了“中等收入”阶段(或上中等或下中等收入)。
(四)从经济增长阶段论方面来看浙江发展所处阶段
经济增长阶段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史学家罗斯托教授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他将一国经济发展分为六个大的阶段。依次为:(1)传统社会,(2)为起飞创造前提条件的阶段,(3)“起飞”阶段,(4)向成熟过渡阶段,(5)大众高消费阶段,(6)“后工业社会”。
我们主要看看第四、五阶段,即“向成熟过渡阶段”和“大众高消费阶段”。罗斯托认为“成熟阶段”是“一个社会已经把(当时的)现代技术有效地应用于它的大部分资源的时期”,主要标志是工业,主要是制造业发展的多样化;新的产业主导部门逐步发展壮大并代替了“起飞”阶段的老部门。罗斯托对部分先行国家成熟阶段的时间判断如下:英国,1870—1913年;美国,1870—1910年;德国,1870—1910年;法国,1870—1913年;日本,1904—1941年。
罗斯托认为,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大众高消费时代的社会,主要标志有二:一个是耐用消费品的普及化。这个时代美国迅速普及的耐用消费品有住宅、汽车以及公路交通,各种家用电器,高档食品等。所有这些耐用消费品中,“决定性的因素是便宜的大众化汽车”。另一个是社会结构的变化。主要的变化包括:新的中产阶级的形成;专业人员以及白领职业队伍的迅速增加;城市化加速以及城市人口居住的郊区化。
主要工业化国家由“成熟阶段”向“大众高消费阶段”转换期,人均GDP一般为3000美元左右向6000美元左右提升时期。2008年中国人均GDP 23647.6元(当年与美元汇率7.299∶1),2010年中国人均GDP 29678.1元(当年与美元汇率6.65∶1),中国人均GDP已跨过了3000美元。浙江2008年人均GDP刚好超过6000美元(6078美元),这意味着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已开始跨入了“大众高消费阶段”。
表3 阶段转换与人均GDP之间的关联:先行工业化大国比较
(五)从工业化进程方面来看浙江发展所处阶段
根据钱纳里、克拉克、刘易斯、库兹涅茨、霍夫曼、邓宁、赛尔奎因等经济学家的研究成果,认为国民收入水平与经济结构和工业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钱纳里通过长期的实证研究,发现人均GDP与工业化阶段、经济结构等有着密切的联系(见表4)。
表4 人均收入水平与工业化阶段的关联
根据美国官方的数据,按复利进行计算,可得出浙江2008年人均GDP的12236美元相当于1970年的2269美元。
根据世界银行2002年发展报告的划分标准,浙江目前的人均GDP水平以2002年的美元来衡量,相当于5100美元左右,处于中上等收入国家与地区行列。
根据N.赛尔奎因以1994年人均GNP价格指数对经济发展阶段所作的划分:初级产品生产阶段人均GNP为450—1090美元;工业化初级阶段人均GNP为1090—2180美元;工业化中期阶段人均GNP为2180—4370美元;工业化高级阶段人均GNP为4370—8190美元;发达经济的初级阶段人均GNP为8190—15120美元;发达经济的高级阶段人均GNP为15120—22650美元。
浙江2008年人均GDP(按购买力平价计算)按1994年美元价格计算为8532美元/人,按赛尔奎因阶段划分法,浙江刚进入发达经济的初级阶段(8190—15120美元/人)。
按照钱纳里的经济发展阶段理论,2008年人均GDP达到42214元人民币(相当于1970年美国的2269美元)的浙江刚刚跨过工业化成熟期(1120—2100美元/人),正跨过第二阶段的工业化发达期(2100—3360美元/人)门槛。
再结合浙江目前的三次结构水平(2008年三次产业比例为5.1∶53.9∶41)与轻重工业比例(2003年全省重工业比重首次超过了轻工业),浙江已处于工业化后期阶段或工业化发达期。
无论从世界银行即期性三年平均汇率、购买力平价计算汇率、经济增长阶段论,以及国民收入与工业化进程关联等方面来判断,浙江目前正初步进入工业化发达阶段、“上中等收入”、“大众化高消费”阶段。不过按著名计量经济史学家麦迪森提供的“国际美元”汇率比较法来看,浙江目前发展水平相当于美国的1923年、英国的1936年、法国的1954年、德国的1956年、日本的1966年、中国香港的1972年、中国台湾的1981年,虽然低于其他几种比较方法的判断,但总体上讲也属于进入工业化中后期的发展水平。2010年世界银行关于高收入国家的划分标准为人均国民收入12276美元及以上(按现价美元,下同)。2011年,我省人均GDP为58665人民币,按年平均汇率测算,约合9083美元,2012年可突破10000美元大关,这意味着浙江省正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这个发展阶段,用我们现在术语来表述,就是总体上处于建成了小康社会并向基本现代化阶段转变的时期。
这个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会出现一系列新的特征,也面临许多新的发展问题。中共浙江省委政研室《先行国家迈向现代化之路的借鉴与启示》的课题组认为,这个时期会呈现出“十大阶段性变化”:一是减速提质成为经济增长主形态;二是产业高端化成为结构调整主方向;三是科技创新成为经济增长主动力;四是提升发展层次成为城市化主任务;五是贸易转型与对外投资成为开放发展新趋势;六是人均能耗、排放上升与效率提高、环境改善并存成为独特现象;七是满足人们更高需求成为消费结构转型新特征;八是公共服务成为政府投入大幅增加的领域;九是收入分配格局趋向合理成为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十是信息化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为此,我们要主动顺应经济发展规律,更加注重经济增长动力转型和质量提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更加注重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创新城市发展理念,更加注重城市品质提升和都市圈建设;完善能源保障体系,更加注重绿色发展和能源保障;树立跨越发展意识,更加注重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进现代化;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更加注重城乡居民生活品质提升;加快文化强省建设,更加注重培育形成符合现代化发展需要的文化和思想。
(本文重点参考和引用了:浙江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赵伟的《浙江经济:人均六千美元的深层涵义》一文,刊发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研究与建议》2009年第22期;中共浙江省委政研室课题组:《先行国家迈向现代化之路的借鉴与启示》一文,刊发于《政策瞭望》2012年第10期。)
附1 2011年浙江经济社会主要指标
1.地区生产总值320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58665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9083美元)。
2.财政总收入5925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151亿元。
3.进出口总额3094亿美元,其中出口2164亿美元。
4.三次产业结构4.9∶51.3∶43.8,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24.1%和33.1%。
5.R&D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为1.92%。
6.城市化率62.3%。
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97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071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37∶1。
8.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6.9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60.8平方米。
9.普通高考录取率85.3%,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7%。
10.每千人医生数2.28人,每千人床位3.24张。全省人均期望寿命79.2岁,基本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11.年末本地电话用户1948万户,移动电话用户5756万户,互联网用户4944万户。
附2 浙江省“十一五”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及十二五主要指标预计进展
浙江省“十一五”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及十二五主要指标预计进展
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