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兵家必争之地

“自古彭城列九州,龙争虎斗几千秋。”徐州历来就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 因而徐州自古以来就与战争结下了不解之缘。战争与徐州城市的历史兴衰息息相关。[39]

由于徐州有着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楚山为城,楚水为池”,这种水险城固的形势,可谓天造地设的军事重镇,同时,徐州城又有舟车之便,为水陆交通要冲,漕运咽喉之地,因而决定了它战略地位的重要。徐州城区为群山环抱,在古汴水、泗水和谷水畅流时,东、西、北三面是水,故为易守难攻之地。周围大部分地区平坦开阔,便于展开兵力。这一地形,更增加了它战略地位的重要性。曾任徐州太守的苏东坡对徐州地势做了精辟概述:“徐州为南北襟要,京东诸邑安危所寄也。其他三面被山,独其西平川数百里,西走梁宋,使楚人开关延敌,真若从屋上建瓴水也。土宜菽麦,一熟可资数岁。其城三面阻水,楼堞之下,以汴泗为池,惟南可通车马,而戏马台在焉,其高十仞,广袤百步,若用武之也,屯千人其上,铸城守之具,与城相表里。”[40]为此,清代历史地理学家顾祖禹在其名著《读史方舆纪要》中指出:“州(徐州)岗峦环合,汴泗交流,北走齐鲁,西通梁宋,自昔要害地也。” [41]近人张謇曾说:“淮徐一带地方,为中原绾毂之区,襟带江海,水陆交冲。不特东南各省运道所必经,而且近联齐鲁,遥拱畿疆,实为北洋第一重门户。”[42]

历代重大的军事行动,无论是南征、北伐、西讨、东进,往往首先争夺徐州,使之成为名闻天下的古战场,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据史料记载,历史上发生在徐州及其周围较大的战争的就有200余起,平均每25年就有一起较大的战争。早在初秋战国时期,为了争夺战略要地彭城邑,晋楚等进行了长达一年之久的彭城争夺战。

秦汉之际,徐州是楚汉相争的重要战场。刘邦率56万大军攻入彭城,项羽以3万精兵反攻,消灭刘邦军队20万,夺回了彭城,成为我国古代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徐州历史上还是农民起义的风云激荡之地。几乎每一代的农民起义和徐州都有关系。其中秦末项羽、刘邦领导的起义灭秦的指挥中心就设在徐州,隋代的张大彪、唐代的庞勋、元代的芝麻李二等起义都是发生在徐州。

近代以来,因为津浦、陇海两大铁路的相继建成,我国沿海港口城市的迅速发展,经济中心的东移,徐州的战略地位显得愈益重要。直奉战争、中原大战莫不争夺徐州。抗日战争初期,以李宗仁为首的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驻守徐州,指挥了著名的台儿庄血战,歼敌11000多人。1948年下半年,人民解放军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止商丘、北自临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发动了一次举世闻名的淮海战役,取得了胜利,“从根本上动摇了美帝国主义扶植下的蒋家王朝的反动统治,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直捣南京、席卷江南、解放全中国奠定了胜利的基础” [43]。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徐州历史也就是一部战争史。同样,由于徐州军事战略地位的重要性,历代统治者在此进行的招募兵马、修筑工事、储备军需等军事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徐州城市的发展。

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徐州自古即为兵家必争之地。尤其在疆域分裂,东西纷争和南北对峙的情况下,徐州城市关系南北之盛衰。


[1] 万灵:《常州的近代化道路:江南非条约口岸城市近代化的个案研究》,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5页。

[2] 张海林:《苏州早期城市现代化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页。

[3] (晋)司马彪:《后汉书》,卷四《和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版。

[4] 李长傅编著:《江苏省地志》,台北呈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据民国二十五年铅印本影印,1983年版。

[5] 肖爱玲:《徐州城市地理浅论》,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1年5月。

[6] 何一民:《变革与发展—中国内陆城市成都现代化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9页。

[7] (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卷二十五《泗水注》,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

[8] 陈怀荃:《黄牛集》,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09页。

[9] (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卷二十三《获水注》,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

[10] 《同治徐州府志》,卷十一《山川考》。

[11] 《同治徐州府志》,卷十一《建置考》。

[12] 《同治徐州府志》,卷十一《建置考》。

[13] 《铜山县志》(民国十五年刊),卷十《建置考》上。

[14] 《铜山县志》(民国十五年刊),卷十《建置考》上。

[15] 《同治徐州府志》,卷十一《建置考》。

[16] (明)宋濂等:《元史》,卷四十三《顺帝纪》,中华书局1976年版。

[17] 《同治徐州府志》,卷十一《建置考》。

[18] 《同治徐州府志》,卷十三《河防考》。

[19] 《同治徐州府志》,卷十一《建置考》。

[20] 《同治徐州府志》,卷十八《古迹考》,卷十五《学校考》。

[21] 陈仲言:《徐州旧事四题》,《徐州史志》1987年第3期,第34页。

[22] 陈德新:《伸展着的城区道路》,《徐州史志》1987年第1期,第5页。

[23] 徐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徐州市志》,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711页。

[24] (汉) 司马迁:《史记》,卷二十九《河渠书》,中华书局2005 年版。

[25] 萧国钧:《春秋至秦汉之都市发展》,台北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42页。

[26] (晋) 陈寿:《三国志》,卷八《魏书·陶谦传》,中华书局1984年版。

[27] (梁)沈约:《宋书》,卷六十四《何承天传》,中华书局 1974年版。

[28] (梁)沈约:《宋书》,卷五《文帝纪》,中华书局 1974年版。

[29] (北齐)魏收:《魏书》,卷四十四《薛野腊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

[30] 吴怀连:《农村社会学》,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3—96页。

[31] 刘定汉:《当代中国的江苏》第四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86—387页。

[32] (汉) 司马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中华书局2005年版。

[33]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23页。

[34]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一五八《张建封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

[35] 顾祖禹:《读史方典纪要》卷二十九《江南·徐州》,中华书局1955年版。

[36]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编:《黄兴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25页。

[37] 光绪三十年十二月二十二日(1904年),清廷正式宣布设立江淮省。见王先谦著:《光绪东华录》,台北大通书局 1984版,第5265页。

[38] 《东方杂志》,卷2第6期,第71—72页。

[39] 有学者对战争与徐州城市的关系做了一些探讨。如蔡云辉的《战争与近代衰落城市研究》中专门探究了战争对徐州城市的影响,文中的观点认为战争造成了徐州城市的阶段性的衰落。战争不仅对徐州城市造成了一些灾难,或者说制约了徐州城市的发展,但战争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徐州经济、社会的发展,以至于提高了徐州城市的政治、军事地位。

[40] (宋)苏轼:《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758页。

[41]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29《江南·徐州》,中华书局1955年版。

[42] 《清德宗实录》第57册,卷488,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913页。

[43] 见毛泽东题写的《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