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制度和物流组织发展:理论与经验研究
- 姚书杰
- 1678字
- 2021-03-29 19:41:50
序言
一般地说,概念无非是对客观现象的思维概括而已。由是观之,人们在提出服装乃至服装设计概念之前的漫长岁月里早已穿着打扮了。同理,在物流概念提出之前实际上早已存在着物流活动。依此,说物流是20世纪才产生的,而且还说是在美国产生的,这一说法显然是不甚确切的。更进一步说,客观现象自身总是有一个产生、发展和转化的演变过程,反映在人们的思维中即概念的相应演变过程,物流概念便是如此。从最初的物资流通(physical distribution)到广义的后勤(logistics),再到晚近才提出的供应链(supply chain),大致反映了物流概念的演变过程。这一演变过程,体现了人们对物流活动这一客观现象的思维认识和思维把握的逐步深化。
无可否认的一个基本历史事实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度和广度发展,物流活动日趋频繁也日趋重要,遂形成了物流产业(物流业)并得到迅速发展。这种发展大致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物流活动涉入经济与社会的方方面面,渐而似乎无处不在,乃至于成了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内容(比如网购);一是物流业自身的深入发展且日趋复杂,从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处理等职能分工诸环节,到自营、外包与物流联盟等组织协调诸形式,每一环节均可实现专业化,各个环节之间的有效联结都离不开技术和制度的协调跟进,因而其复杂性便可想而知。
然而,与物流活动、物流业日趋重要和迅猛发展形成鲜明对照,经济理论对此现象的认识似乎是滞后的。20世纪以来,关于物流现象的研究多半仍囿于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的一些技术层面和经验层面的粗略描述和图解,还谈不上理论研究。此类研究基本都限于工程学和管理学的范畴,我们鲜能见到相关的经济理论研究。诸如物流组织协调形式究竟是采取自营、外包、第三方物流、物流联盟等组织形式,抑或是采取虚拟组织形式,这一问题在经济理论上尚未得到足够的研究。从这个意义上讲,姚书杰博士的这部专著可谓因应了这一现状而作,故而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本书较为系统地回顾和梳理了既存的相关文献,从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关于物流现象发展以及人们对此现象的认识发展的大致历史脉络和概貌。最值得一提的还是本书的研究视角。众所周知,长期以来绝大多数经济学者对经济现象的理论研究总是囿于西方主流经济理论以资源配置为中心的认知和分析框架,这一框架的理论基础便是新古典经济学。关于这一理论基础的种种局限性,我在别处已多次论及,此处不再赘述。与此截然不同,本书却沿用了古典经济学的传统,从劳动分工的视角,也就是从经济活动(物流活动)本身的角度去分析物流现象,所关注的乃是物流活动的经济组织问题;但作者也绝非简单地沿用古典经济学的分工理论,而是将技术和制度也纳入考虑,从技术、制度和组织这三个维度上试图将物流现象的研究纳入经济理论分析的框架。但凡对物流问题研究之相关文献略有了解者,均可看出本书研究视角之新颖性。
在技术维度上,本书提出了分工发展不平衡所带来的技术进步效应和资源转移效应,以此去分析对企业组织的影响;在制度维度上,本书分析了分工与制度的互动机制,以此去说明物流在这一机制中所扮演的不可或缺的角色;在组织维度上,本书提出物流组织结构由技术和制度内生这一新颖观点,以此去分析物流组织形式的历史演进。在这些分析的基础上,本书将主要分析结论运用于中国物流发展之情形,试图从我国物流组织形式和结构的演化中获得历史实证,并从中引出若干政策含义。
细心的读者当能看到本书不乏作者的创新性个人独立见解。比如,作者对技术因素的分析,提出了技术进步效应和资源转移效应这一对颇为新颖的概念,并借此去分析它们对企业组织内与组织间的不同影响。应该说,这是颇具启发性的思想。再如,作者提出传统物流组织是劳动分工和价值链解构的结果,这也是一个颇为崭新的独特见解。我个人认为,这些创新性个人独立见解无疑也是本书在学术层面上的“闪光点”,期望能为本书之可读性增色。
本书乃是作者在其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作为当初这篇学位论文的指导教师,我对这部专著的出版感到由衷的欣慰,故而应本书作者姚书杰博士之邀在此予以推介。
是为序。
林金忠
2014年7月识于厦门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