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民族民间石刻艺术研究
- 宋卫哲
- 808字
- 2021-03-29 19:41:12
第四节 青海的民间美术——创新性与延续性
古代雕刻在未成形之时,人类只知道在石堆上置供献品,以祭其所崇拜之神。其后逐渐在粗大石柱上施以细工,作成一种形象,以代表祭拜之神,此即雕刻的起源。雕刻的性质,最初只带有装饰性,仅求模仿自然,以后渐有为表扬功德,传于后世,带有纪念性、表现人物容姿的雕刻。又经长久的历史发展,成为今日的雕刻艺术,在呆板的自然物之上塑造出艺术形象而给以生的活气。
“民间创作的尽美意识是非常鲜明强烈的……然而,对于‘美’的深层内涵,创作者自身不一定有思维的自觉,因为它是天然自在,不容反省的,这就是‘美’与‘善’在本体意识中未经分裂的原始统一。”[2]在青海的雕刻艺术发展中,各个时期均有其自身的特点,如以朴拙生动的捏塑动物为器身的史前陶器;以纹饰雕刻奇诡、器形塑造沉稳的商周青铜器;秦汉时代使用阴刻、阳刻等多种线刻技法雕刻而成的画像石、画像砖以及大量的木俑、陶俑和陶塑、石雕动物;魏晋南北朝气韵生动的大型石雕、彩塑佛教造像,以及陵墓前生气十足的石雕“灵兽”;隋唐时代雕塑技艺更为精湛的石窟艺术和灿烂华美的三彩明器;宋元明清精美绝伦的瓷塑、玉雕、木雕、象牙雕、泥捏塑等小型案头陈设品及工艺品,等等。无数不朽之作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构成了青海民族民间美术绵延不尽、成就辉煌的艺术历史。
青海民族民间石刻的种类很多,使用的材料和工具特殊,大大小小,各不相同。常见的有刻经、砖雕、玉雕等,特殊的如石窟、摩崖、造像以及碑刻等。
民间石刻艺术的延续发展既需要一个“根”,更需要各民族共同创造一个可以让其畅快“呼吸”,得到充分滋养的良好环境。青海各族人民是富有创造力的人民,在昆仑神话中,已透发着勃勃创造活力,那绚丽夺目的岩画艺术、彩陶艺术、壁画艺术、彩绘艺术,更是青海石刻文化充满创造力的象征。以藏族刻经、玉石雕刻、黄河奇石等为代表的民族工艺美术文化,使青海石刻艺术文化内涵更加突出,并在传承中创新、延续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