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肃慎与魏晋王朝的封贡关系

肃慎,又称息慎、稷慎,是我国东北古老民族之一。先秦史籍中关于这个远在东北苦寒之地的古族屡有记载。自虞夏直至南北朝,在我国历史上存在了数千年。在汉魏时期,逐渐出现挹娄的名称,一般认为是肃慎的改称。就是这样一个边境古族,却时常入贡中原。

汉代以后肃慎族的情况主要保存在《晋书·肃慎传》中。从其记载可以看出两汉以后肃慎人社会状况的诸多方面:(1)当时肃慎人主要从事畜牧、狩猎生产,养猪和马,没提到种植五谷,但从其葬俗中“以酒灌酹”来看,肃慎人至少已经有了小规模的农业;楛矢石砮仍是肃慎人的重要生产工具,已经能采铁制造铁杂铠。(2)其居住形式是夏巢居,冬穴居,以猪肉为食,用陶制的瓦鬲作器皿。(3)其服饰不仅是衣猪皮,而且以布为衣。(4)其社会发展阶段仍处于父子世为君长的父系氏族公社时期,但还无文字。(5)其婚姻习俗是婚前较自由,可以自由恋爱,婚后严格实行一夫一妻制,要保持女方的贞洁。(6)其丧葬习俗是土葬,用小椁,以猪殉葬。(7)肃慎人虽无文字,但已有了不成文法。比如盗窃惩罚严厉,无论多少皆杀之。(8)其特产有楛矢、石砮,以当地出产之石材制作而成。

魏晋南北朝时期肃慎族活动地域,《晋书·肃慎传》载:“在不咸山北,去夫余可六十日行。东滨大海,西接寇漫汗国,北极弱水。”杜预注《左传》云:肃慎“在玄菟北三千余里”,郭璞注《山海经》亦云:“今肃慎国去辽东三千余里”。杜预、郭璞皆晋人,所言肃慎距辽东尚有三千余里,可与《肃慎传》所记相印证,则肃慎居地在我国东北地区之东北隅临海的广大地域无疑。对于《肃慎传》所记的几个地名之所在,张博泉先生在《东北地方史稿》中认为:“不咸山,今长白山。大海即鄂霍次克海及日本海。寇漫汗即北魏时的豆莫娄,在松花江与黑龙江合流处北。弱水是结雅河与黑龙江的合称,在此指今黑龙江下游。”[77]

挹娄,是肃慎在汉魏时期的又一称呼。挹娄乃“古之肃慎氏之国也。”有学者认为,挹娄只是肃慎中的一部,而更多的学者倾向于挹娄是肃慎的改称,是这个族系诸部的泛称,而不是其中哪个部落或部族的专称。作为泛称,挹娄与肃慎所指相同。

关于挹娄的地理位置,《三国志》和《后汉书》皆这样记载:“在夫余东北千余里,东滨大海,南与北沃沮接,不知其北所极。”较晚出的史籍如《太平寰宇记》和《文献通考》则认为“其国在不咸山北,在夫余北千余里,滨大海,南与北沃沮接,不知其北所极,广袤数千里。”这样一个地望,当在今松花江下游、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东至日本海,北至俄罗斯远东地区。

挹娄“土地多山险。……有五谷、麻布,出赤玉、好貂。无君长,其邑落各有大人。处于山林之间,土气极寒,常为穴居,以深为贵,大家至接九梯。好养豕,食其肉,衣其皮。冬以豕膏涂身,厚数分,以御风寒。夏则裸袒,以尺布蔽其前后。其人臭秽不洁,作厕于中,圜之而居。自汉兴已后,臣属夫余。种众虽少,而多勇力,处山险,又善射,发能入人目。弓长四尺,力如弩。矢用楛,长一尺八寸,青石为镞,镞皆施毒,中人即死。便乘船,好寇盗,邻国畏患,而卒不能服。东夷夫余饮食类皆用俎豆,唯挹娄独无,法俗最无纲纪者也”。这是《后汉书·挹娄传》对挹娄社会生活的简单勾画。此外,《魏志》、《文献通考》、《通志》、《太平寰宇记》也有相似记载。这些记载说明了挹娄社会的基本特点,既有农业、家畜,又从事狩猎,貂皮是他们重要的狩猎产品。他们的狩猎工具和武器,是具有肃慎系传统特色的长弓、楛矢,以青石作箭头。无君长,邑落各有大人,说明他们还没有统一的政治中心,而是出于分散的部落状态。这些特征,都说明汉魏时的挹娄尚处于原始社会的发展阶段。

如此一个尚处于原始氏族社会、居于千里之外的古老民族却经常入贡中原王朝。早在先秦时代,肃慎族就多次与中原发生了朝贡关系。夏商两代,都有肃慎“来服”的记载。西周时肃慎连续入贡三次,分别是在武王、成王、康王之时,因此,据《左传》鲁昭公九年载,周景王曾说:“及武王克商,……肃慎、燕、亳,吾北土也”,将肃慎居地视为自己的北部领土。

虽然先秦时期肃慎入贡中原之事史书屡有记载,但在秦汉时却不再有来朝之事,直到曹魏之时,朝贡才得以重新恢复,则其间千余年肃慎与中原王朝的朝贡关系完全中断了。

据史料显示,魏晋南北朝时期肃慎族仍多次向中原王朝朝贡,然而肃慎族首次来贡时间和朝贡次数,各书却记载不一。《晋书·肃慎传》载:“虽秦汉之盛,莫之致也。及文帝作相,魏景元末,来贡楛矢、石砮、弓甲、貂皮之属。”若据此认为汉唐间肃慎第一次入贡中原王朝是在魏元帝景元末(264),这是不确切的。据《三国志》魏明帝本纪载,青龙四年(236)五月,肃慎人已复献“楛矢”。《三国志》本纪所记来源于实录之类原始资料,成书年代早于《晋书》,应该说是可信的。《册府元龟》也有肃慎氏于青龙四年(236)“贡楛矢”的记载,[78]可为佐证。因此肃慎族首次入贡曹魏,不是在景元末,而应是在青龙四年(236)。

三国和两晋时期肃慎向中原王朝纳贡的次数,根据《晋书·肃慎传》记载,凡4次,即三国时1来,晋时3来。原文为:“尔后千余年,虽秦汉之盛,莫之致也。及文帝作相,魏景元末,来贡楛矢、石砮、弓甲、貂皮之属。魏帝诏归于相府,赐其王傉鸡锦罽、绵帛。至武帝元康初,复来贡献。元帝中兴,又诣江左贡其石砮。至成帝时,通贡于石季龙,四年方达。”这段记载对百年间肃慎对魏晋的朝贡进行了概括,然而却并不准确完整。如前所述,《肃慎传》缺记了青龙四年的那次朝贡。《肃慎传》所记两晋时期的3次来贡,都未有明确系年。“武帝元康初”那次,西晋武帝并无元康年号,元康为惠帝年号。《晋书》两帝的本纪中只有《武帝本纪》载有咸宁五年十二月“肃慎来献楛矢石砮”,应以本纪为准。“元帝中兴”那次,同书《元帝本纪》仅有的一次记载肃慎来贡是在大兴二年八月,两者所记应为同一事。“通贡于石季龙”那次的记载最为详细,“季龙问之,答曰‘每候牛马向西南眠者三年矣,是知有大国所在,故来’云。”言之凿凿,应确有此事。虽同书载记之中并无此事的记载,姑且信之。有学者径指这次入贡是在后赵石季龙建武六年,但并未提供史料证据,不知依据什么下此断言。[79]而《晋书·肃慎传》记载两晋时期肃慎入贡共3次,西晋1次,东晋2次,其中一次是入贡后赵,此一记述亦有明显的漏记。同书中还有两条肃慎入贡的记载。一次是后赵石勒时,“高句丽、肃慎致其楛矢,宇文屋孤并献名马于勒”,[80]记事在石勒改元建平后不远,是建平年间事。另一次是前秦苻坚建元年间,“鄯善王、车师前部王来朝,大宛献汗血马,肃慎贡楛矢,天竺献火浣布,康居、于阗及海东诸国,凡六十有二王,皆遣使贡其方物”。[81]加上这两次入贡,魏晋时期肃慎共有七次入贡。

两晋之后,肃慎族的状况在史书中鲜有记载,但仍可查到其入贡中原王朝之事。南北朝时期据史料记载,肃慎族曾分别向南朝宋和北朝的北齐各有过一次朝贡。南朝宋孝武帝大明三年(459)十一月己巳,“肃慎国重译献楛矢、石砮”。[82]《宋书·符瑞志下》记:“孝武帝大明三年十一月己巳,肃慎氏献楛矢石砮,高丽国译而至。”此事《南史》中亦有记载,系于大明三年之下。入贡北齐那次是在天宝五年(554)七月,《北齐书》《北史》均记为:“秋七月戊子,肃慎遣使朝贡。”[83]北齐时这次入贡是史书中可查到的肃慎族最后一次向中原王朝朝贡,此后就再不见记载。

综上所述,见于史册的魏晋南北朝时期肃慎族对中原王朝的朝贡总共有9次,即三国2次,两晋5次,南北朝2次。从236年到554年长达318年间,肃慎仅有9次向中原王朝纳贡,来贡间隔时间,短则数年,长则近百年,入贡的月份有明确记载的也无一相同,其朝贡的对象,分别为七个不同的政权,这足以说明肃慎族与中原王朝始终没有建立稳定、连续和制度化的朝贡关系,其入贡带有很大的随意性。

关于其贡物,这9次朝贡中有明确记载的有7次,后赵石季龙和北齐文宣帝这两次史书仅言来贡,未记贡物。其余7次朝贡的贡物中都有楛矢,除此之外附有石砮者4次。其中唯有景元三年所记最为丰富,且有具体数额,“弓三十张,长三尺五寸,楛矢长一尺八寸,石弩三百枚,皮骨铁杂铠二十领,貂皮四百枚”,除楛矢石砮之外另有弓、甲、貂皮,为其他几次所无。这些贡物无一不是肃慎居地之特产,楛矢、石砮更是其传统贡品。此外,《三国志》于此次朝贡并未记载回赐肃慎,而《晋书》则说“赐其王傉鸡锦罽、绵帛”。

关于肃慎朝贡的地点,史书大多没有明确记载,如景元三年的那次入贡,在列举其贡物之前,有“辽东郡言肃慎国遣使重译入贡,献其国弓三十张……”一句,明确指出其朝贡并未到曹魏都城,而是在边郡辽东,由辽东郡转运洛阳。而大兴二年那次,《晋书·肃慎传》说肃慎“诣江左贡其石砮”,到晋都建康入贡。

这一时期挹娄与中原王朝的交往关系,史料上缺乏记载。这种情况很可能是由于挹娄长时期臣属夫余,为夫余所阻隔,与中原王朝联系较少造成的。《太平寰宇记》记挹娄与中原“魏时通焉”,[84]但缺乏更详细的记载。汉魏时期史料中的肃慎系更多的是以肃慎之名向中原王朝朝贡,因此有不少学者倾向于将史书中所记肃慎朝贡认为就是挹娄向中原王朝朝贡,从挹娄一名是肃慎的改称这一角度来看,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1] 《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夫燕亦勃、碣之间一都会也。南通齐、赵,东北边胡。上谷至辽东,地踔远,人民希,数被寇,大与赵、代俗相类,而民雕捍少虑,有鱼盐枣栗之饶。北邻乌桓、夫余,东绾秽貉、朝鲜、真番之利。”

[2] 《汉书》卷二八下《地理志下》:“上谷至辽东,地广民希,数被胡寇,俗与赵、代相类,有鱼盐枣栗之饶。北隙乌丸、夫余,如淳曰:‘有怨隙也。或曰:隙,际也。’师古曰:‘训际是也。乌丸,本东胡也,为冒顿所灭,余类保乌丸山,因以为号。夫余在长城之北,去玄菟千里。夫,读曰扶。’东贾真番之利。”

[3] 《汉书》卷九四上《匈奴传上》。

[4] 《后汉书》卷九○《乌桓鲜卑传》。

[5] 《三国志》卷三○《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

[6] 马长寿:《乌桓与鲜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2页。

[7] 以上引文均出自《后汉书》卷九○《乌桓鲜卑传》。

[8] 以上引文均出自《后汉书》卷九○《乌桓鲜卑传》。

[9] 《后汉书》卷一下《光武帝纪下》。

[10] 《后汉书》卷九○《乌桓鲜卑传》。

[11] 《三国志》卷三○《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

[12] 《后汉书》卷二○《祭肜传》。

[13] 《后汉书》卷八九《南匈奴传》。

[14] 《后汉书》卷二六《赵憙传》。

[15] 《后汉书》卷九○《乌桓鲜卑传》。

[16] 《三国志》卷三○《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

[17] 《三国志》卷三○《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

[18] 以上引文均出自《后汉书》卷九○《乌桓鲜卑传》。

[19] 《三国志》卷三○《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

[20] 《后汉书》卷九○《乌桓鲜卑传》。

[21] 马长寿:《乌桓与鲜卑》,第125页。

[22] 《后汉书》卷二○《祭肜传》:“自是匈奴衰弱,边无寇警,鲜卑、乌桓并入朝贡”;《后汉书》卷八九《南匈奴传》:“光武受命,复怀纳之,缘边坏郡得以还复。乌桓、鲜卑咸胁归义,威镇西夷,其效如此”;《后汉书》卷二六《赵憙传》:“时南单于称臣,乌桓、鲜卑并来入朝,帝令憙典边事,思为久长规。憙上复缘边诸郡,幽、并二州由是而定。”

[23] 《后汉书》卷一九《耿国传》。

[24] 《后汉书》卷二《明帝纪》。

[25] 《后汉书》卷二○《祭肜传》。

[26] 《后汉书》卷九○《乌桓鲜卑传》。

[27] 《后汉书》卷四《和帝纪》。

[28] 《后汉书》卷五《孝安帝纪》。

[29] 《后汉书》卷五《孝安帝纪》。

[30] 《后汉书》卷九○《乌桓鲜卑传》。

[31] 《后汉书》卷九○《乌桓鲜卑传》。

[32] 《后汉书》卷一九《耿晔传》:“晔字季遇。顺帝(126—144)初,为乌桓校尉。时鲜卑寇缘边,杀代郡太守。晔率乌桓及诸郡卒出塞讨击,大破之。鲜卑震怖,数万人诣辽东降。自后频出辄克获,威振北方。迁度辽将军。”

[33] 《后汉书》卷六《冲帝纪》。

[34] 《后汉书》卷七《孝桓帝纪》。

[35] 金毓黻:《东北通史》,第90页。

[36] 马长寿:《乌桓与鲜卑》,第129—130页。

[37] 马长寿:《乌桓与鲜卑》,第135页。

[38] 《后汉书》卷九○《乌桓鲜卑传》。

[39] 《后汉书》卷七三《刘虞传》。

[40] 《后汉书》卷九○《乌桓鲜卑传》。

[41] 《后汉书》卷九○《乌桓鲜卑传》。

[42] 此事亦载于《资治通鉴》卷六〇,汉献帝初平四年条:“乌桓、鲜卑各遣使致馈,畴悉抚纳,令不为寇。”

[43] 《后汉书》卷九○《乌桓鲜卑传》。

[44] 《资治通鉴》卷六五,汉献帝建安十二年条。

[45] 《后汉书》卷九○《乌桓鲜卑传》。

[46] 《后汉书》卷九○《乌桓鲜卑传》。

[47] 《三国志》卷三○《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

[48] 《三国志》卷三○《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

[49] 《后汉书》卷二○《祭肜传》。

[50] 《后汉书》卷四《和帝纪》。

[51] 《后汉书》卷九○《乌桓鲜卑传》。

[52] 《三国志》卷三○《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

[53] 《资治通鉴》卷一〇一,晋穆帝升平四年十月条。

[54] 《后汉书》卷九〇《乌桓鲜卑传》。

[55] 《后汉书》卷九〇《乌桓鲜卑传》:“汉初,……与乌桓相接,未常通中国焉。光武初,匈奴强盛,率鲜卑与乌桓寇抄北边,杀略吏人,无有宁岁”。

[56] 《后汉书》卷九〇《乌桓鲜卑传》。

[57] 唐太宗文皇帝御撰:《晋书》卷一〇八《慕容廆载记》。《十六国春秋》卷二三《前燕一·慕容廆》亦载:“慕容廆,字奕落瑰,鲜卑人也。本出于昌黎之棘城,昔高辛氏游于海滨,留少子厌次以君北夷,遂世居辽左,邑于紫蒙之野,号曰东胡。其后与匈奴并盛,控弦之士二十余万,风俗官号与匈奴畧同。秦汉之际,为匈奴所败,分保鲜卑山,因以为号”。

[58] 《魏书》卷一《帝纪第一·序纪》。《北史》卷一《魏本纪第一》中载:“魏之先岀自黄帝轩辕氏,黄帝子曰昌意,昌意之少子受封北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

[59] 程妮娜主编:《中国地方史纲》,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9页。

[60] 佟冬主编:《中国东北史》第一卷,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年版,第352—354页。

[61] 《后汉书》卷九〇《乌桓鲜卑传》;《通志》卷二〇〇。

[62] 《后汉纪》卷八《光武皇帝纪》。

[63] 引文均见《后汉书》卷二〇《祭肜传》。

[64] 《后汉书》卷八九《南匈奴传》。

[65] 《后汉书》卷九〇《乌桓鲜卑传》。

[66] 《后汉书》卷九〇《乌桓鲜卑传》。

[67] 马长寿:《乌桓与鲜卑》,第172、173页。

[68] 《钦定历代职官表》卷七一。

[69] 《册府元龟》卷九九九《外臣部·入觐》。

[70] 《册府元龟》卷九六三《外臣部·封册》。

[71] 《册府元龟》卷九六三《外臣部·封册》。

[72] 《三国志》卷四《魏书·三少帝纪》。

[73] 《晋书》卷三《武帝纪》。

[74] 《晋书》卷四二《唐彬传》:“于是鲜卑二部大莫廆、挝何等并遣侍子入贡。”

[75] 《晋书》卷六《元帝纪》。

[76] 《晋书》卷一〇八《慕容廆载记》。

[77] 张博泉:《东北地方史稿》,第146页。

[78] 《册府元龟》卷九六八《外臣部·四夷一》。

[79] 杨保隆:《肃慎挹娄合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28页。

[80] 《晋书》卷一〇五《石勒载记下》。

[81] 《晋书》卷一一三《苻坚载记上》。

[82] 《宋书》卷六《孝武帝纪》。

[83] 《北齐书》卷四《文宣纪》、《北史》卷七《显祖文宣帝纪》。

[84] 《太平寰宇纪》卷一七五《挹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