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新型全球化与全球治理研究

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新理念,蓝迪国际智库发挥国际国内资源优势,积极参与发展领域的国家软实力建设,把人道与发展两个重大议题紧密结合,在“一带一路”与新型全球化,以及气候变化应对、应急体系建设、综合减灾、人道事务等全球治理议题方面建言献策,积极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并努力在国际舞台贡献中国思想和中国方案。

一 国际气候治理格局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推进新的产业革命的重大机遇,也是我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国际义务。2015年底在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中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在巴黎气候大会召开前,蓝迪国际智库形成了有关研究报告。

2015年11月30—12月11日,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在法国巴黎举行。会议旨在使全球升温控制在2℃以下,并针对气候失常达成一项有目标、有约束力,适合所有国家的协议。巴黎气候大会是国际气候谈判的重要转折点,将影响未来15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全球气候治理格局,重新定位各主要国家在国际气候大局中的地位和角色,并对我国外交和国内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在这重要的转型时期,重新审视国际气候治理格局演变,分析我国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合理定位我国在巴黎气候大会上的原则与立场,非常必要。

蓝迪国际智库《国际气候治理格局演变和我国的战略选择》报告认为,巴黎会议所产生的气候协议将不仅是各主要力量的博弈,更是未来世界格局变化的展现。与美、欧等发达经济体相比,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但又有别于其他新兴经济体和低收入国家。这个“二重性”特征,表明中国在国际气候谈判中受到来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双重压力。

报告建议,高举气候道义旗帜,能引领我国实施“一带一路”倡议,拓展发展空间,更可打破“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的壁垒,将低碳纳入双边、多边投资等协议。

中国定位的“二重性”特征,客观上表明我国已从国际规则接受者转向国际规则制定者。在即将形成的巴黎气候协议中,我方宜高举气候道义旗帜,树立生态文明的良好形象,明确要求摒弃工业文明的弊端,拓展战略发展和市场空间。落实“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将低碳作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引领全球低碳转型。

《国际气候治理格局演变和我国的战略选择》引起中央高层的关注并得到气候变化应对领域高层专家的充分肯定。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同志表示,报告中有很多好建议值得学习借鉴,中国在气候变化谈判的变局中地位特殊,需要兼顾国内国际、发达发展中国家,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措施科学而现实,既要巩固发展中国家战略依托,又要加强与发达国家沟通,兼顾两大阵营各个集团的不同诉求。

二 国家应急管理体系

应急管理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利益的重要保障,是蓝迪国际智库关注的重要领域之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其中包括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健全公共安全体系等内容,进一步凸显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2015年8月12日,中国天津港发生特大火灾爆炸事故。这折射出我国各种灾害频发,目前也正处于事故灾难高发期的现状。蓝迪国际智库本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思想,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相关资料,撰写了《俄罗斯联邦紧急情况部调研报告》,旨在为健全我国应急管理体制、完善运作机制提供借鉴和参考。

俄罗斯紧急情况部的成立和运作具有组织完善、任务明晰、运转高效、协调有力的特点,并在多年实践中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一是建立起综合应急救援体制;二是应急响应与指挥体系高度集中;三是应急救援队伍和装备专业化程度高;四是得到功能强大的信息系统支持;五是致力于加强国际和双边合作机制;六是相关法律体系较为完备。

俄罗斯作为我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和灾害应急领域经验丰富大国,是我国相关领域学习借鉴的重要对象和渠道之一。鉴于此,蓝迪国际智库建议:(1)全面树立综合应急管理理念,树立大应急管理观,加强统筹协调,打破条块分割,实现跨领域跨部门联动,做好顶层设计;(2)适应新时期形势发展需要,针对现存不足和问题,加大资源投入,加强能力建设,补齐相关短板,健全我国综合应急管理体制;(3)改变以往重大事故经常被动反应、临时处置状况,以应对巨灾和重大突发事件为核心,加强系统调研和缜密论证,逐步建立起统一指挥、协同应对机制,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改进;(4)积极落实应急管理领域“互联网+”战略,做好总体规划,促进信息共享,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整合国内相关“金”字号工程,提升应急处置信息化水平;(5)俄罗斯在应急管理方面经验丰富、成效显著,具有重要参考借鉴意义,且俄方一贯致力于推动加强该领域国际合作,对华态度积极,建议与俄方紧急情况部开展机制化定期交流与合作。

三 减灾与国际人道主义工作

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中国的资源、环境和生态压力加剧,各类灾害防范应对形势更加严峻复杂。以人为本,实行综合减灾,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2015年3月14—18日,第三届联合国世界减灾大会在日本宫城县仙台市举行。大会重点围绕综合减灾、可持续发展、国际合作、能力建设及防灾减灾的资源动员体系进行讨论,形成《仙台框架》。蓝迪国际智库在会后形成了《关于第三届世界减灾大会的情况报告及对中国减灾战略的建议》。

在该报告中,蓝迪国际智库梳理了目前减灾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法:(1)在气候变化、快速城镇化、土地管理不力和工业部门发展等因素的影响下,如何准确预测和评估灾害风险;(2)减轻灾害风险框架在实践中如何具体实现有效的多层级的综合性减灾治理;(3)目前国际合作多停留在国际救援和资源技术知识的转移方面,缺少相互学习和经验共享的机制,缺少切实的机制推动减灾与减贫、气候变化应对和可持续发展的整合。

蓝迪国际智库结合本次世界减灾大会重要讨论和成果文件,针对今后中国的减灾战略,建议:制定一部综合的《减灾法》;加大对减轻灾害风险工作的投入并优化投入结构;加强城市和农村防灾减灾的能力建设,尤其是社区恢复能力;加强社会动员,采用多利益相关者和包容性方法;推动救灾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高行业管理和综合风险防范能力;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加强防灾减灾救灾领域的国际合作。

《关于第三届世界减灾大会的情况报告及对中国减灾战略的建议》受到国家有关部委办的高度重视。2015年4月29日,民政部部长李立国批示,对所提建议视情况纳入今后有关工作安排中。可以以减灾办名义,将“报告与建议”印送减灾委成员单位,并可在有关载体上摘登。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5月20日向国家减灾委各成员单位转发了该建议。民政部办公厅5月21日《民政信息参考》(第34期)摘发了该建议的相关内容。

2016年5月23—24日,联合国首届世界人道主义峰会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召开。此次峰会规模大、层级高、代表性广泛,直面当前人道事业面临的严峻挑战并取得一系列重要共识。蓝迪国际智库出席会议,并形成《共迎全球人道事业的挑战,全面提升中国国家软实力》报告。

报告指出,当前,全球人道事业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对人道主义援助总需求与总供给的不匹配、冲突和自然灾害引发的人道危机加剧、人道事务领导体系存在争议、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面对这些挑战,人道事业的未来取决于政府的积极参与及公私合营(PPP)模式的有效应用。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人道事业。近年来,中国在应对自然灾害中发挥重大作用,并且进一步面向世界实行开放与融合,不断丰富人道事务理念和内容,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我国参与世界人道事业尚存在国际参与度有待提高、总体投入不足、救援手段和能力有待提高等现实问题。

参与国际人道事业是提升中国软实力的重要手段,当前中国参与世界人道事业恰逢其时。报告对中国进一步参与全球人道事业提出思考与建议:(1)深度把握人道与发展的关系,丰富“一带一路”倡议内涵。宜针对沿线国家面临的人道危机提供物质支持和能力建设,提升安全系数,促进国际合作。(2)加强人道宣传,总结传播好中国特色的人道事务经验。引导民众参与和支持人道救援工作。在人道主义行动中贯彻“亲诚惠容”外交理念,引导“一带一路”建设的舆论环境。(3)增强在国际人道组织的领导力,支持中国红十字会现任领导积极参与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领导层选举。(4)积极参与人道领域多双边国际合作,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共同开展人道事务,促进发展合作。(5)加强人道领域管理、外交与救援人才培养,强化能力建设。

四 G20与全球经济金融治理

2016年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上,中国作为G20轮值主席国将重新启动国际金融架构工作组,在G20层面继续推进完善国际金融架构。在G20峰会举办期间,蓝迪国际智库平台专家探讨了全球经济金融治理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提出以下观点。

第一,“一带一路”建设是完善全球治理、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载体。“一带一路”建设正在提供完善全球治理的新动力,正在形成经济增长的新活力,正在展现全球发展的新前景。这一前景将是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全面实践,将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环境“五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建设“一带一路”有利于培育新的增长点以提振区域和全球经济,发挥不同国家的比较优势,促进资源整合和双赢合作。

第二,“一带一路”是全球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目前全球经济低迷,传统刺激经济的手段(包括货币、汇率、油价等)难以带动全球经济走出困境,局部短期的刺激对于全球经济近乎失效,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急需找到新的发展动力来刺激经济。“一带一路”倡议有可能为全球基础建设以及经济增长带来新的增长点和强劲的动力。

第三,中资企业海外投资要“风物长宜放眼量”。中国企业“走出去”是中国走向全球化战略关键的一环,在进行海外投资时,除了经济因素外,还将遭遇来自政治、法律、文化等方面的挑战。对于企业该如何规避这些风险,蓝迪国际智库提出了应对措施:守政治规则,遵法律条文,融多元文化,开拓国际化人力资源。

第四,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稳定中国金融市场。G20会议中一项重要议题是保持全球金融体系稳定。中国作为全球最重要的经济体之一,如何确保自身金融市场稳定,为国际金融秩序做出贡献,是全球关注的问题。

第五,以科技创新应对金融危机。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是最容易帮助提升国家软实力的两大利器。随着中国科技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发展,必然对中国整体软实力的提升带来巨大的正面效果,也会为中国的整体国际声誉提升做出贡献。

第六,科技创新助推工业制造升级。除了基础建设、金融服务外,目前值得关注的一点就是全球视野下的“工业4.0”、“中国制造2025”和智能制造,这是一个向实体制造回归的趋势,尤其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具有很大的工业制造升级空间,可以开拓、激发很广阔的市场需求。在工业制造升级过程中,科技创新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七,“一带一路”国际联盟对全球经济金融治理意义重大。应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宏观政策调控、财政与金融政策双管齐下等技术性的解决方案,能在短期取得明显效果。但从解决问题根源的角度,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是个标本兼治的方案。从这个角度看,成立“一带一路”国际联盟意义重大,将搭建从共识到行动的链接平台,进行全方位的调动,有助于我们直面问题,凝心聚力地解决问题。

五 “一带一路”对外传播话语体系

“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是根据国际形势和中国发展阶段而制订的长远而重大的发展规划。随着这一宏伟战略的逐步推进,“一带一路”话语体系建设和舆论风险控制的重要性日渐凸显。

蓝迪国际智库《“一带一路”对外传播话语体系构建与战略研究报告》指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国官方的诸多战略阐述已经进入国际舆论的话语场,并逐渐获得沿线国家的认同。但是,这一战略面临的话语风险和舆论困境仍不容忽视。一方面,“一带一路”提出以来,中国在世界格局中的角色定位、“一带一路”引发的地缘政治的变动及经济意义等引发了西方主流媒体和智库的高度关注,这些新生话语风险与传统话语风险结合,给这一战略的国际传播带来了双重挑战;另一方面,中国国内尚未形成协调一致的战略传播布局,对外传播缺乏统一理念和有效部署,削弱了对外传播的有效性。

鉴于此,为了促进“一带一路”战略的稳步推进,消除或控制可能的话语风险,报告建议:首先,要积极认识中国对外传播的话语体系的方向性变革。中国迫切需要回归新中国的外交传统并在历史文化资源中汲取营养。其次,要善于运用国际化的多边语言开展对外传播,遵循联合国宪章精神,在对外传播中把中国外交精神与国际主流价值观念相结合。最后,还要着力构建“多重复合”的战略传播格局,从机构设置、官方外交、文化外交、公共外交、民间外交、大众传媒、智库学者、企业传播等方面出发,构建全方位、多主体、多层次、多领域的传播体系,力求战略传播正效应的最大化。

六 “一带一路”规划先行理念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三年多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当前“一带一路”建设仍面临很多潜在的问题和挑战,突出表现在:各类项目纷繁复杂,质量也参差不齐,部分项目实施效果差,面临“合同泡汤”、项目延迟的风险,有的交叉重叠甚至出现“撞车”现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明显增多,投资力度不断加大,但在标准导入、产能合作、服务配套等关键领域落地项目少,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中国不仅要致力于推动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经济发展,更要立足于发挥自身的软实力,最大限度地凝聚人心、达成共识,为开展区域合作奠定坚实民意基础和社会基础。中国最大的软实力是中国经验和中国模式,中国经验的关键一招就是“规划先行”。通过规划将“软”“硬”两种实力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才能真正开启连续、均衡和有节奏的建设之路。

鉴于此,蓝迪国际智库形成了《倡导规划先行,深化智力合作——“一带一路”规划先行理念的探索与实践》,系统阐述了“规划先行”对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意义,并以中国与古巴联合编制“古巴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建议”项目作为实践案例,阐述了规划合作对推动两国务实合作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以“规划先行”深化“一带一路”智力合作的若干建议:(1)在“一带一路”推进过程中,要更加注重软实力建设,通过规划合作重构话语体系、抢占战略先机。(2)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既要强调企业的主体地位和政府的引导作用,也要发挥好智库等第三方平台的支撑服务作用。(3)要分区域、分产业规划“一带一路”沿线布局,在“碎片化”的区域形成内在逻辑和发展战略的统一。(4)以规划为先导形成系统化的智力合作机制和平台。

七 中国佛教国际化

“一带一路”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经济新常态和国际经济新形势下提出并大力推动的“促进全球和平合作和共同发展的中国方案”,这一方案倡导文明的交流与互鉴。

佛教传入中国近两千年来,长期演化、与中华文化充分融合。中国化后的佛教有其特色,有其对世界文明的特殊贡献。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佛教有助于推动民间外交,极大地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文化交流,并促进民心相通。

在目前国际形势下,中国佛教文化传播力量式微,造成在世界佛教界的失语与失位。因此推动中国佛教的国际化传播,复兴中国佛教的国际地位,有助于扩大中国的外交影响,对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具有重大意义。鉴于此,蓝迪国际智库形成《关于加快中国佛教国际化的建议》,系统分析了中国佛教的历史与现状、面临的挑战、责任与使命以及在国际化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快中国佛教国际化的建议:一是支持中国佛教的科学传播和发展;二是引领中国佛教的国际化传播,实施“五个走出去”工程;三是构建中国佛教在国际层面交流合作的长效机制;四是推动以佛教外交为核心的宗教外交;五是加快宗教人才特别是综合性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