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区域经济增长模式

在前文,我们重点地讨论了区域经济增长的一般理论。实践证明,这些理论的“落脚”点是非常重要的。由于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资源要素禀赋不同,起始点不同,所采取的发展道路(模式)不一定相同,有些国家或地区,靠内部资源发展起来,而有些国家或地区靠外部资源发展;有些国家或地区优先发展工业而有些地区优先发展农业;有些国家或地区采取出口导向战略等。采取何种发展道路取决于国情和区情,绝不能盲目地生搬硬套。

一 工业化的一般模式

所谓工业化的一般模式,指的是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过程。

英国是工业革命的鼻祖,18世纪后期,随着蒸汽机的发明和纺织技术的突破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纺织业从此摆脱了传统手工操作的落后生产方式,动力机械和其他许多操作过程由机器代替了人力,从而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蒸汽机的大量使用和纺织业的发展,带动了煤炭开采业、钢铁工业的发展,同时也改变了农业的土地利用方式。为了给纺织业和其他工业的发展提供原料和劳动力,英国开始“圈地运动”,迫使丧失土地的农民进城从事工业生产。英国本土市场狭小,难以满足纺织业和其他工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在海外广泛开辟市场,这样,又带动了造船业和军火业的发展。随着海外市场的拓展,英国本土的农业已难以提供纺织业发展所需的原料,海外殖民地不仅向英国输入粮食,而且输入棉花、羊毛等纺织原料,英国则向海外输出纺织产品、煤炭。这样,不仅本国的农牧民及工人成为英国工业资本积累的源泉,而且,广大海外殖民地作为农产品供应地,成为其资本积累的重要源泉。[8]

随着英国的工业生产技术在欧美其他国家的扩散,这些国家也先后开始了工业革命。进而,由于欧美等其他国家的竞争,英国传统的海外殖民地市场逐渐缩小,到19世纪末期,美国已取代英国成为最大工业品制造国。随着欧美工业的迅速发展,为争夺海外市场和原料,尤其是一些后起的工业化国家,不满足于在海外市场所占的份额,因此,在20世纪上半叶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进入了相对和平的环境,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完成了工业化,并进入后工业化社会。过去工业化国家主要通过和经济落后国家进行贸易,以获取资金和原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虽然这种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垂直分工仍然在国际贸易中占有相当比重,但发达国家之间的水平分工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日益上升,这反映了现代经济发展的技术需要。这种分工又进一步推动了技术进步,使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入以技术和知识投入为主的阶段。[9]

二 重工业化优先发展模式

重工业优先发展模式是一种非均衡发展模式,其基本含义就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采取各种经济的和非经济的措施,优先发展重工业,从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苏联从20世纪2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期,采取的是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方针。日本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及中国在改革开放前,也都实行这种发展模式,巴西和印度等国也曾在一定时期实行过这种模式。

重工业优先发展模式的基本特征是:(l)它是一种以高速度经济增长为主要目标的赶超发展模式;(2)它以重工业部门为经济发展的中心和动力;(3)这种发展模式的实现以高积累、高投入为保证。这种模式的基本特征和利弊如下。

(一)经济发展目标:高速经济增长

重工业优先发展模式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通过经济高速增长实现赶超发达国家的目标。为此,实行这种发展模式的国家都制订了含有较高经济增长率的经济发展计划,期望以高速增长为条件,在经济、技术水平上尽快缩小或赶上甚至超过发达国家。

(二)经济发展的途径和手段:优先发展重工业

为了实现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实行这种模式的国家都将重工业的发展作为整个经济发展的中心。优先发展重工业最早由列宁提出。他指出,生产资料生产是各部门中增长最快的,而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表现为重工业的优先发展。重工业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但同时认为,重工业不能脱离农业和轻工业而独立发展。

(三)高速增长的源泉:高积累

任何国家要实现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都必须积累数额巨大的资金,尤其是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的发展对资金的需求更为庞大。[10]

三 进口替代发展模式

(一)进口替代发展模式的含义、目标

进口替代发展模式,就是通过建立和发展本国制造业和其他工业,替代过去的制成品进口,以带动其经济增长,实现国家工业化。

进口替代发展模式的主要目标是:减少进口,以缓解经济对国外的依赖;节省外汇,平衡国际收支;发展制成品的生产和出口,改善贸易条件;实行保护措施,扶持本国工业品的生产和出口;增加工业部门劳动就业,改变二元经济结构;等等。[11]

(二)进口替代发展模式的成效和缺陷

1.进口替代发展模式的成效

进口替代发展模式是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最早实施的一种模式,对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首先,这种模式促进了制造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1950—1960年,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和地区制造业年均增长率为16.9%,1960—1970年为8.1%,这一速度不仅大大超过发展中国家的历史纪录,也超过同期发达国家制造业的增长速度。大多数实行这种模式的国家,其工业增长速度都较快。

其次,促进了工业化水平的提高。这种模式使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上升,农业地位相对下降,如1960—1973年为拉丁美洲进口替代工业化高潮时期,工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上升到24.2%,农业由17.96%降至13.44%。

2.进口替代发展模式的缺陷

随着进口替代的深入发展,这一模式也产生了许多问题,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

首先,造成外汇短缺和国际收支失衡,强化了对国外的依赖。进口替代工业的发展,虽然使国外工业消费品的进口大大减少,节省了部分外汇,但由于这种工业发展需要大量的资本品、中间产品和原材料的进口,并且需要从国外引进技术和管理人才,因而需要大量外汇。因此,进口替代工业规模越大,外汇短缺问题就越严重。

其次,造成经济结构不合理。进口替代发展模式鼓励制造业的发展,而对电力、能源、基础设施重视不够,尤其忽视农业的发展。结果是农产品价格压在很低的水平上,从而使工农产品的价格“剪刀差”不断扩大,造成农业生产发展缓慢甚至衰退,许多国家的粮食自给程度日益下降,粮食的进口越来越多。

四 出口导向发展模式

(一)出口导向发展模式的含义和目标

出口导向发展模式的基本含义,就是使工业生产直接面向国际市场,并以制成品的出口逐步替代过去的初级产品出口。出口导向发展模式事实上是对进口替代发展模式的替代和发展。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由于实施进口替代发展模式造成一系列问题,实施这种模式的一些国家和地区,首先是东亚的新加坡、韩国及中国台湾在实行了一段时期的进口替代之后,转而实行出口导向发展模式。这些国家和地区希望利用自身的廉价劳动力优势,通过积极引进外国资本和技术、进口国外廉价的原料和能源,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装备工业,并以出口来带动经济增长。之后,巴西、墨西哥、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也先后不同程度地转而实行出口导向发展模式,或采取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实行出口导向发展模式具有以下基本目标:

一是利用本国或本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或劳动力价格低廉等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的、技术先进的产品,通过扩大出口来带动整个经济增长。

二是出口的扩大可以增加就业,提高人均收入水平,促进工业基础的加强和经济现代化,可以提高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使产业结构高级化。

三是由于出口导向发展模式主要是发展加工工业和制成品工业,扩大出口有利于改善贸易条件。

(二)出口导向发展模式的成效与缺陷

出口导向发展模式对推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化和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促进了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腾飞,甚至创造了经济奇迹。

1.出口导向发展模式的经济成效

出口导向发展模式的经济成效主要表现在:

首先,促进了经济的较快增长。制成品大量出口,不仅积累了发展资金,为提高国内投资率、增加国外资本品及中间产品的进口提供了可能,同时也直接推动了与出口工业有关的其他经济部门的发展,从而有助于整个国民经济取得较高的增长速度。

其次,进一步改变了经济结构。制造业的高速发展,使其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显著上升。

最后,出口量迅速增加,出口结构得到改善。由于吸收了国外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并采取一系列出口鼓励政策,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逐渐在国际市场上打开了销路,出口量迅速增长,而且通过进口替代再转向出口导向,不断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结构。

2.出口导向发展模式的缺陷

出口导向发展模式的缺陷主要表现在:

首先,经济发展的对外依赖性增强。实行这种模式的国家和地区,在原材料、机械设备、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都严重依赖于国外。

其次,造成经济结构失衡。实行这种模式的国家和地区,采取措施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促进了出口加工工业和与出口有关的部门的迅速发展,但为国内市场生产产品的部门因缺乏资源而发展缓慢,甚至处于萎缩状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结构失衡,如农业发展缓慢,内需工业发展相对滞后。[12]

五 农业发展模式

农业发展模式是指农业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通过农业发展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

(一)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为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提供农产品。只有当农产品以一个适当的比率增长时,使用农产品作为原料的工业部门的增长率才能提高,因此,工业化的速度是以农产品增长率为条件的。农业的发展为经济增长提供资本和劳动力。

(二)农业技术进步道路

在农业发展史上,技术进步基本反映了农业资源的相对稀缺性。在土地丰富而劳动稀缺的国家里,农业技术按照替代劳动的方向发展,被称为劳动节约型技术;在土地稀缺而劳动力丰富的经济中,农业技术是按照替代土地的方向发展的,被称为土地节约型技术。一般认为,劳动节约型技术是与机械技术相一致的,它被设计出来促进动力和机器对劳动的替代,机械技术进步的结果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土地节约型技术是与化学和生物技术相一致的,它被发明出来促进劳动和其他投入对土地的替代。

发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的“绿色革命”是发展中国家在农业生产技术方面的一次重大变革,“绿色革命”实际上就是一种生物技术变革,它反映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亚洲国家人多地少这个显著的特点。

20世纪60年代后期,在墨西哥、菲律宾、巴基斯坦、印度、泰国等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农业地区,大面积地推广和种植新型高产小麦和水稻品种,使粮食产量比大幅度增加。这种以种子改良为中心、大规模提高土地生产率的活动就是“绿色革命”。

“绿色革命”是在发展中国家人口膨胀和农业停滞的巨大压力下发生的。由于大多数亚洲国家和一些拉美国家土地稀缺,通过扩大耕地面积来增加产出已相当困难,因而研究和发明提高土地单位面积产量的生物技术就成为必要途径。[13]

“绿色革命”的发生给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重大影响。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口增长很快,农村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这些劳动者因在农村找不到新的工作机会而纷纷流入城市,从而导致了城市失业问题的严重性。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发展中国家引进新型高产良种以后,农业劳动投入需求量增加了。绿色革命开始以后,在大面积种植新型高产良种的国家和地区,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了。如在1974—1975年,所有发展中国家大米的总供给大约比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前把同样资源用于传统品种的生产所达到的大米总供给要多12%。粮食的增长有利于低收入者,因为低收入者的粮食支出占家庭总支出中的比重高于高收入者。同时,在发展中国家,人们的收入普遍较低,粮食供给的增加,有利于稳定粮食价格,抑制通货膨胀。

总之,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与农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只有持续不断地发展农业,才能确保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