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区域间竞争理论

一 区域竞争力的基本内涵

(一)区域竞争力概述

区域竞争力是指区域内各经济主体在市场竞争的过程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争夺资源或市场的能力,或者说是一个区域在更大区域中相对于其他同类区域的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区域竞争力分为三个层次:基础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和主导竞争力。基础竞争力是由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设施、科技等基础性要素产生的竞争力;区域的核心竞争力亦即区域的产业竞争力,是指区域内的产业在一定的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环境下,所表现出来的综合实力及其发展潜力强弱的程度;区域主导竞争力是指区域经济辐射与聚集能力的大小。

在区域竞争力的三个层次中,基础竞争力是其他竞争力的前提条件,没有基础竞争力的要素,其他竞争力都无从谈起,任何产业没有基础设施都不可能形成,区域的聚集力和辐射力也只有在趋于基本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才能获得。

(二)区域竞争力内涵

经济区域通过在全球范围内吸引和有效配置资源,均衡地生产出比其竞争对手(其他同类区域)更多的财富,占领更大份额的国内外市场,以实现区域经济持续增长的能力。区域竞争力内涵应注意和突出以下要点:

(1)竞争主体是一国内具有相对独立发展能力的经济区域。

(2)区域竞争是全球化背景下的开放式、国际化竞争,特定区域的竞争对手并不限于国内,还包括所有基于特定资源、要素或有利条件形成竞争关系的国外区域。

(3)区域竞争力的强弱直接表现为区域内产业(或企业)相对于其他区域内产业(或企业)创造财富、争夺国内外市场能力的强弱,其根本目标在于保持区域经济持续增长,而这种能力的形成与强化则主要得益于该区域对全球资源的吸引、整合和有效配置。

二 区域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一)产业竞争力

一个国家不同区域的竞争力的差异,其直接体现就是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各种资源配置最终必须落实到各个产业部门,并形成强弱不同的产业整体竞争力,进而决定创造财富的大小。因此,区域内产业越具有吸引力,资源优化配置能力越强,就表明该区域的产业竞争力越强,区域竞争力也越强。可见,产业竞争力是区域竞争力的核心。

一个区域产业的发展及其规模既要受到其他产业的影响,又影响着其他产业。如果地区各产业、各生产部门在生产上相互衔接、紧密配合,并形成合理的比重,则地区资源在各部门之间将得到合理的配置,相应地为地区创造的财富就会越多,地区的经济实力就会越强,竞争力也会越强。但是,由地区的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技术和对外关系所形成的地区特定的供给结构,地区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与其相适应,则地区要素比较优势得以发挥,并实现生产成本的低廉化,实现产品价格的上升,地区产业竞争力也得以提升。同时,只有地区的产业结构适应了市场需求的变化,才能使产品的价值得以实现,产业结构的应变能力才能提高,才能向地区所需的方向调整,才能增加地区产业的吸引力,资源配置的能力才会越强,区域竞争力也会越强。

(二)企业竞争力

产业又是企业集合而成的,产业竞争力归根结底要落实到企业竞争力上来,缺乏企业竞争力,产业就失去了根底。因为,企业竞争力是产业竞争力的基石。一方面,企业竞争力的增强有助于区域内产业竞争力整体的增强;另一方面,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反过来又会促进企业竞争力的进一步增强。如此,便可实现产业竞争力与企业竞争力的互动性循环。

企业是经济的基本组织单元,只有具备人才、资金、技术、管理和规模优势的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取胜。企业只有能够利用、把握市场机会,能够开发新的生产技术,能够对变化竞争环境做出迅速的反应并适应需求的变化,才能使地区经济充满活力,应变能力增强,产业发展健全,最终实现地区经济的增长。

(三)对外开放竞争力

开放竞争力是指区域在国际市场环境中的竞争力。它实际是产业竞争力与企业竞争力的特殊组成部分,如企业国际竞争力与产业国际竞争力就是指涉外竞争力。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开放竞争力被单独列出,显示了区域对外开放活动的重要意义,它为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了一个更为广大的空间。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区域的对外开放活动体现出前所未有的意义。开放竞争力首先表现为企业整体的国际化经营能力,其次表现为产业整体国际化经营能力。因此,一方面,开放竞争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企业竞争力和产业竞争力;另一方面,企业竞争力和产业竞争力的增强,也有助于为区域内企业和产业的国际化经营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地区开放程度决定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合理配置的程度。地区开放程度高,生产要素流动性高,企业能够有效地引进、输出、迅速合理地配置生产要素,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对外开放加强了地区与地区和国际之间的联系,通过吸收和引进知识、技术、技能、制度、文化和管理,企业可以进行创新,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开放既可以创造新资源,培养新优势;又可以扩大原有产业规模,提高产业层次;而且还可以通过发展高技术的创新产业,实现产业的高级化,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

(四)科学技术竞争力

一个地区的科学、技术和知识资源影响着地区的产业结构,而地区科技水平和科技综合实力则是产业整体素质的技术基础。一个地区没有足够的科技力,特别是没有足够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地区的产业结构的整体技术水平不会高,提高速度也不会快。科技力影响着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科技力越强,特别是在某一些代表全球科技发展方向的重要应用科技领域拥有优势,并且地区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强,则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就有了一定的可能性。科技力影响着企业的组织结构。一方面,新科技在产业中的应用可以重新调整生产工序和环节,通过新的分工,提高生产专业化的水平,扩大企业规模。另一方面,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需要企业进行不断的观念、技术、组织结构的创新,而创新需要知识的生产、占有、有效利用,这需要以科学技术作为先导,引导企业进行创新,使企业竞争能力得到增强,进而增强区域竞争力。

(五)劳动力(人力资本)竞争力

劳动力即人力资本,是创造价值的主体。劳动力的构成,特别是劳动力知识技术的构成影响地区的产业结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集聚的地方,具备了产业专业化和产业高级化的条件,可以成为高新技术创新产业的聚集区。劳动力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术,不断地进行创新,把新工艺、新技术应用在产品的加工制造过程中,提高企业制造系统的使用寿命,降低成本,使产品占有市场并提高市场占有率,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劳动力素质高和资源丰富的地区,有利于吸引外部的投资,促使资金、技术、管理及知识大量流入该区域。这样,不仅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而且带动了地区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劳动力的构成状况决定了基础设施的构成状况。一个地区专业化人力比重高、规模大,就需要与之配套的科研基础设施,从而对地区的基础设施提出更多的要求,推动了基础设施的建设。

以上这几个因素能够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并且它们之间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为区域竞争力的模型设计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成为区域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三 波特区域竞争力模型——钻石理论

(一)波特钻石模型理论的基本内容

20世纪90年代初,著名产业竞争力学家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教授经过对许多国家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之后,以产业结构“五力竞争模型”为基础,逐渐适应经济全球化环境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框架和方法,即形成了所谓的波特钻石模型理论(PDM)。该理论认为:某一国的特定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取决于要素条件、需求状况、支持性产业和相关产业、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机遇、政府作用六大因素,其中前四个因素是影响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决定因素。[1]

1.要素条件

在PDM理论中,要素可归为人力资源、物质资源、知识资源和资本资源等。要素有初级要素和高级要素、专门要素和一般要素之分。初级要素是被动继承的,来源广泛,随着科技的发展对其的需求会减少。高级要素则是竞争优势的长远来源,它需要长期地对人力资本、物质资本的积累投资才能获得,因而是相对稀缺的要素。一般要素是一些适用范围广泛的要素,而专业要素则是指专门领域的专门人才、特殊的基础设施、特定领域的专门人才等。通常专门要素比一般要素重要,因为前者更能为产业提供持久的竞争优势。

2.需求状况

波特认为,国内需求是影响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国内需求的重要性是国外需求所取代不了的,而且国内需求对产业竞争力最重要的影响是通过国内买方的结构和买方的性质实现的。如果一国的买方需求领先于他国,则一国的产业就能获得竞争优势。因为,国内领先需求使企业先一步意识到国际需求的到来,并开发出新产品满足这些需求,促进产业升级。

3.支持性产业和相关产业

支持性产业是为某个产业提供支持的若干产业,相关产业是指具有互补性的产业。有竞争力的几种相关产业往往同时在一国产生。支持性产业和相关产业对某一特定产业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首先,它最有可能促进产业创新;其次,相关产业的国际成功也带动了其他产业成功。

4.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

模型客观反映了一个国家内部市场的竞争结构会对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产生重大影响。国内竞争会迫使企业不断更新产品,提高生产效率并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战略结构,以取得持久、独特的优势地位。此外,激烈的国内竞争还会迫使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

5.机遇

在PDM理论中,机遇是指那些超出企业控制范围内的突发事件,如技术的重大创新、石油危机、战争等。机遇的重要性在于它可能打断事物的发展进程,改变产业的竞争结构,使原来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的竞争优势无效,落后的企业如果能顺应局势的变化,利用新机会便可能获得竞争优势。

6.政府的作用

政府可以通过补贴、对资本市场加以干预并制定教育政策等影响要素条件,通过确定地方产品标准、制定规则等方式影响买方需求(政府本身也是某些产品或服务的大买主)。政府也能以各种方式决定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环境间接影响企业的竞争结构及其竞争状况等。

(二)波特钻石模型对区域经济竞争力研究的启发

如前所述,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分别从区位、空间结构、集聚经济、地域生产综合体及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等方面剖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然而,随着现代经济技术的发展,要素在区域间的流动性大大加强,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来源也应该相应发生变化,从区域本身具有的比较优势转向区域在整个国家甚至全球环境中的竞争优势。波特的钻石模型本是用来分析一个国家的某个产业的竞争力,但对区域经济的竞争力来源的分析也同样具有很强的启示。区域经济的中流砥柱是区域主导产业,区域主导产业竞争力的分析完全可以借助波特的钻石模型,影响一国某产业竞争力的六个因素同样是区域主导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传统的区域经济学基本理论认为,影响区域发展的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因素、人口和劳动力因素、资本因素、技术进步因素、资源配置因素和区际贸易因素几个方面。这些要素条件和需求条件固然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但随着区域间竞争的加剧与资源流动性的加强,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和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来源更多地转向区域的制度、主导产业的竞争战略、原有的产业结构以及外部机遇等方面。

基于波特钻石模型我们认为,区域的竞争优势来源大致与波特钻石模型的六要素相同,包括产业的要素条件、需求状况支持与配套产业情况及企业的战略结构与竞争。稍有不同的是,区际合作与竞争和制度环境对区域经济竞争力有相当重大的影响。良好的区际合作与竞争态势是区域间协调发展、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长三角”“珠三角”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其内部区域的分工合作、良性竞争是分不开的。江西、湖南积极融入“泛珠三角”也在此种利益机制的驱动之下。制度环境是影响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又一个关键因素,且随着要素流动限制的降低会变得越来越重要。制度包括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是人们有意识地建立起来的并以正式方式加以确定的各种制度安排,包括政治规则、经济规则和契约。非正式制度是指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逐步形成的习惯习俗、伦理道德、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及意识形态等对人们行为产生的非正式约束的规则。卢现祥(2003)认为,制度具有五个方面的功能:(1)降低交易成本;(2)为实现合作创造条件;(3)提供人们关于行动的信息;(4)为个人选择提供激励系统;(5)约束主体的机会主义行为。这五个方面的内容能够降低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提供对个人和企业激励、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从而节约成本、鼓励创新。因此,制度环境是区域经济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来源。“长三角”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很大方面是因为当地良好的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2]

四 IMD区域竞争力模型

IMD即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区域竞争力模型认为,区域竞争力就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公司在世界市场上生产出比其竞争对手更多财富的能力。

(一)早期IMD区域竞争力模型

IMD早期模型把区域竞争力分解为八大方面,包括企业管理、经济实力、科学技术、国民素质、政府作用、国际化度、基础设施和金融环境。其核心是企业竞争力,其关键是可持续性发展。这几方面构成的区域竞争力优势在本地化与全球化、吸引力与扩张力、资产与过程、和谐与冒险四种因素环境中所形成的,具体模型见图3-1。

图3-1 早期IMD区域竞争力模型框架

(二)现代IMD区域竞争力模型

IMD现代模型,是在早期模型的基础上做了较大的调整后得到的。它用四个要素替代了原先的八个要素,它们分别是:经济表现、政府效率、商务效率、基础设施。每个要素又各自包括五个子要素,经济表现包含的子要素为经济实力、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就业、物价;政府效率包含的子要素为公共财政、财政政策、机构框架、商务法规、社会框架;商务效率包含的子要素为生产力、劳务市场、金融、管理实践、态度与价值;基础设施包含的子要素为基础性基础设施、技术性基础设施、科学性基础设施、健康与环境、教育。具体模型见图3-2。

图3-2 现代IMD区域竞争力模型框架

IMD区域竞争力模型有一套自己的指标体系,每年都会根据新理论、新数据和世界经济的变化而对评价指标进行革新,因此每年所使用的指标出现了一定的差距。比如,2007年IMD区域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分成4类(经济表现、商务效率、政府效率和基础设施)共计312项指标,而在2000年只有290个指标。

各个国家竞争力排名,首先给每个评价指标确立一个评价标准值,然后根据指标排序得到标准值。在大多数情况下,数值越高则情况越理想。但也有一些指标数值是最低的最好,如消费者物价指数。